劉宇翔 蘇珍珍
摘要:“體教融合”的提出是對新時期全面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將體育和教育深度融合,并解決體育與教育之間出現的問題。這不僅對學生體質健康做出了有效的保障,同時帶動了社會體育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對體育事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啦啦操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從無到有、從弱變強,經過20余年的發展,以其獨有的團隊、時尚、活力、合作、進取的精神內涵,逐漸成為一種代表青春文化的新型教育方式和體育文化載體,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因此建設啦啦操俱樂部是促進項目發展的基石,是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針對啦啦操向職業化發展的積極探索。本文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邏輯分析法、數理統計法、專家訪談法等,對陜西省校園啦啦操俱樂部建設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統計與分析,為啦啦操運動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體教融合;陜西省;校園啦啦操;啦啦操俱樂部;發展現狀
基金項目:2022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名稱:體教融合視角下陜西省星夢啦啦操俱樂部建設,項目編號:202210727030X。
體教融合是體育強國建設,教育強國建設,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的工作重點。近年來,啦啦操項目的發展不論是在賽事方面、教練員與裁判員培訓體系構建方面、運動員等級認證方面、俱樂部建設方面等都取得了飛躍式的進步,訓練人口與參賽人口飛速增長。2022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下發《關于提升學校體育課后服務水平的通知中》將啦啦操納入校園“應設項目”當中,這無疑是將啦啦操運動引進全國校園的有力保障。我國啦啦操開展基本是以學校為主體,啦啦操項目特征符合校園特色文化需求,同時與學生身心發展相適。特此項目的發展少不了俱樂部形式的出現,俱樂部是整個發展和產業鏈中的必經之路。只有不斷深挖俱樂部的潛在價值,才能使產業鏈向著好的方向持續運轉。校園中的體育俱樂部是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一體化的初步體現。只有將校園中俱樂部的發展基礎打牢,才能向社會俱樂部進行過渡,從而更好的發展商業性俱樂部。本文將從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的發展現狀進行探究,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尋找對策,使文章更具實效性。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陜西省內2016-2022年度在中國蹦床與技巧協會啦啦操分會注冊的全國啦啦操星級俱樂部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知網、百度、維普等搜索體教融合、陜西省、校園啦啦操、啦啦操俱樂部、發展現狀等關鍵詞進行檢索,瀏覽相關文獻并結合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當下的現狀進行分析與總結。
(2)問卷調查法
針對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發展現狀提出相關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對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負責人、教練員發放問卷110份,回收102份,有效問卷102份,有效率100%。
(3)專家訪談法
??對陜西省內的校園啦啦操俱樂部負責人、教練員、專家教授等進行訪談,就目前發展狀況及存在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4)邏輯分析法與數理統計法
將問卷與訪談結果進行梳理,并運用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進行整合與探究,為最后的結論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2.啦啦操俱樂部發展現狀
2.1全國啦啦操俱樂部的發展現狀
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精神,順應當今國家體育產業發展趨勢,配合學校體育改革工作,加快啦啦操的普及與發展,按照體育市場化運作方式建立啦啦操俱樂部,2015年8月,經報請體操中心同意,全國啦啦操委員會在全國組建“啦啦操星級俱樂部”。啦啦操俱樂部根據不同的場地設施條件和專業師資力量分為一星級至五星級俱樂部。注冊的星級俱樂部將由啦啦操專業教師進行授課與指導,為運動員向專業化訓練奠定基礎。
近年來,啦啦操俱樂部在全國的申請數量大幅度增長,不論是校園啦啦操俱樂部還是社會啦啦操俱樂部建設的數量都呈上升趨勢。就此而言啦啦操俱樂部的成立不僅會推動項目普及度也會帶動社會經濟發展,同時為啦啦操專業運動員與從業者提供就業機會,緩解當下的就業問題。
2019年在海南舉辦“中國啦啦操俱樂部發展論壇”為俱樂部的構建獻言建策,并提出建立俱樂部的三個目標:第一,傳承啦啦操文化,培養“四好”啦啦操精英人才;第二,推動項目發展,可以舉辦俱樂部沙龍活動,參加啦啦操賽事激發運動員訓練積極性;第三,專業技能的提升;2022年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關于印發《啦啦操運動員等級標準》的通知,這個政策的提出將更好的為啦啦操運動員搭建專業化的晉升平臺,不斷提升運動員專業水平,同時更好的鞭策教練員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
中國啦啦操的發展目標是培養“品德好、學習好、氣質好、技術好的精英人才”。努力實現啦啦操運動與中國體育事業的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啦啦操項目發展模式,為成為世界啦啦操強國而奮進。
2.2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的發展現狀
目前陜西省在中國蹦床與技巧協會啦啦操分會成功注冊的“啦啦操星級俱樂部”單位共計134家,主要群體為校園啦啦操俱樂部,同時還存在部分以舞蹈機構、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社區為主申請的社會啦啦操俱樂部。按照星級俱樂部等級劃分,一星級占42%,二星級占33%,三星級占10%,四星級占8%,五星級占7%,從問卷結果得知陜西省內入門級的俱樂部占比較大,那么高級別的俱樂部隨著建設要求的增大而減少。根據調查問卷得知,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領導對該項目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缺乏啦啦操專業教練員與俱樂部管理人才;場地設施不夠完善;俱樂部運行機制不夠明確等。因此留給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發展的份額巨大,啦啦操項目是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體育運動,它的興起并未偶然,而是隨和社會、體育和人民群眾的需要為前提。啦啦操俱樂部雖然是新興起的體育產業模式,但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發展規模。
3.陜西省建設啦啦操俱樂部的意義
3.1對于校園啦啦操俱樂部
建立俱樂部的學校將具備申報全國啦啦操實驗校或示范校的條件,為學生拓寬了升學渠道,為學校提供了辦學特色。同時還可以在校園舉辦大型培訓、達標以及賽事活動,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聲譽與影響力。
對于加入俱樂部的老師不僅有機會獲得高等級的資格證書,還能與更多優秀的啦啦操從業者進行交流,進而提高自身的能力與影響力,在工作突出的情況下獲得一定的獎勵。
對于學生來說,參加啦啦操運動不但能提升自身的氣質和體質,還可以通過啦啦操俱樂部去參加運動員等級測評和國內外啦啦操賽事去拓展自己的眼界并通過比賽證書或技術等級認證為學生升學助力。
3.2對于社會啦啦操俱樂部
對于社會俱樂部來說,可以通過培訓、賽事、考級等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伴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將會有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與藝術中來。啦啦操運動因其項目特性對學生的吸引力也越來越濃厚。社會俱樂部的出現將作為更專業、更具針對性的培訓機構,在啦啦操的課程教學、等級測評、賽事活動中為青少年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也將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在“互聯網”興盛時期下,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結合啦啦操項目發展特點,積極探索啦啦操的網絡培訓、競賽、訓練等新板塊,做到“有網絡的地方就有啦啦操”。
4.影響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發展體系構建的因素
4.1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運行中缺乏經濟支持
經費是俱樂部發展的定心丸,一個俱樂部的開銷大致以教練員的工資、運動員的獎勵與訓練器械、日常開銷、場地維護等為主。據問卷結果可知,目前陜西省校園啦啦操俱樂部主要靠學校撥款與運動員家長支持來進行保障,學校將提供相應的場館與設備來進行訓練。那么由于啦啦操俱樂部專業化運動員較少,興趣生較多;參加相關比賽產生的費用(如:服裝費、報名費、食宿費)等都是學生自費。綜上所述,啦啦操俱樂部不僅沒有穩定的收入,反而還要進行大量支出,這將不利于俱樂部的持續性發展。俱樂部負責人應尋找資金來源,穩固俱樂部的發展,改善單一的投資渠道,可以通過與社會俱樂部搭建合作、利用相關政策對開展啦啦操項目的個人機構或單位爭取扶持資金、尋找贊助商、企業捐款、彩票捐款等多種形式獲得資金支持,為啦啦操俱樂部建設提供物質保障。產業化發展是每個項目的必經之路,因此使啦啦操俱樂部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形成產業鏈,以產業鏈作為支撐,創建啦啦操專業品牌,形成品牌效應,同時可以設計啦啦操文創產品,多方面尋找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法。
4.2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定位不明確、管理不規范
現階段而言,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的開展基本是由學校為主導,所以在運行中就會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校園啦啦操俱樂部的定位不明確;校園啦啦操俱樂部到底屬于公益性的還是商業性質的?通過問卷調查,部門負責人覺得:如果為了加速俱樂部的發展,那么可以將公益與商業融合,因為任何一個項目的發展都少不了經濟為基礎。目的是為了更好、更高效的服務社會與建立陜西省啦啦操發展新平臺,讓啦啦操更快的進入大中小學的校園,豐富學校特色文化,增強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其次,各個學校通過啦啦操俱樂部展開校園啦啦操比賽、大課間活動等,受益群體雖然是學生與學校,但還是會有人認為是由地方體育行政部門進行組織與管理。校園啦啦操俱樂部的形成依托于學校是希望在學校財力物力的支持下得到有序發展,因此導致俱樂部的定位較為模糊。
為了俱樂部的發展行穩致遠,必然少不了一套完整的制度與體系規劃。俱樂部的管理制度大致有以下內容,崗位責任制、經營管理制、運動員管理制、財務管理制等;調查發現,大多數啦啦操俱樂部的負責人都由一位主教練員擔任,很少有專門的負責人進行管理。
4.3啦啦操俱樂部缺乏宣傳策略,大眾認知有待加強
目前,據調查發現陜西省大部分啦啦操俱樂部的宣傳工作主要由一名教練員兼職進行策劃,宣傳內容來源多數是競賽成績、日常訓練、學生的進步情況以及招生,通過公眾號、朋友圈等進行小范圍宣傳,這樣的宣傳較為單一,效果也不是很明顯。那么可以通過舉辦俱樂部活動、培訓、賽事、展演等,邀請當地的政府領導、相關學校的領隊和一些新聞工作者參加,并在陜西電視臺、廣播電臺、抖音直播等媒體平臺進行大范圍宣傳報道,既能為學校贏得榮譽,還能提升俱樂部的知名度,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啦啦操運動中來。
4.4啦啦操俱樂部教練員專業能力有待加強
一個俱樂部中,教練員不僅要有超前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與專業素養,使其自身具有權威性為學生向專業化、科學化的技能學習保駕護航。其次,要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模仿能力、教學能力,給學生創造鍛煉自我的機會。通過訪談法得知,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教練的個人綜合能力還不夠突出,急需提升教練員的專業技能水平與科研能力,注重教練員綜合素質的形成。不斷更新教練員的教學體系和專業技能是持續性發展俱樂部的必經之路。啦啦操是一項兼具舞蹈與藝術的運動,因此作為一名教練員要注重交叉學科的學習,除了學習啦啦操相關知識,還要了解相關操舞類知識、運動員心理知識、美學常識等,擺脫思維的固定圈。教練只有不斷全面化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才會讓教學更具魅力,讓俱樂部的發展更具創新。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在體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背景下,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的搭建有利于啦啦操運動在本省的普及與推廣,不僅豐富了校園體育,同時為啦啦操運動員搭建專業化平臺,激發學生對啦啦操運動的熱情。其次,健全完善啦啦操俱樂部可持續發展機制,激發市場活力,充分調動社會力量,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實現啦啦操運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良性循環。總而言之,俱樂部的發展要有明確的方向,從本省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論是從運營方面還是管理機制上都要進行不斷的創新。雖然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處于發展期、發展體系存在缺陷,但也形成了一定的發展規模;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規劃俱樂部未來的發展藍圖,使俱樂部走向多元化發展,推動啦啦操俱樂部在陜西省開辟新天地的同時也為全國啦啦操俱樂部的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5.2建議
在“互聯網+科技創新”背景下,同時開展線上俱樂部運營及教學板塊通過互聯網來構建更具全面化的啦啦操俱樂部,擴大參與人群的范圍。深入校園啦啦操俱樂部建設,通過啦啦操項目的利好政策與教育部門搭建合作關系,得到最大化支持。優化陜西省啦啦操俱樂部運行體系與管理機制,使俱樂部建設與發展更具權威化。加大項目宣傳與推廣力度,多方面獲得俱樂部運行資金。
參考文獻:
[1]李育林,李亞楠.啦啦操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0
[2]趙巍,宋波,王磊.廣東省學校啦啦操俱樂部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J].新體育,2022(02):11-13.
[3]唐金山,滕衛華,蘇琨,李瀟瀟,張彧,劉小林,姚峰,朱雷.以啦啦操發展新模式助推體教深度融合[J].體育科技文獻通,2021,29(12):8-11.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21.12.004.
[4]徐志偉.生態體育視野下我國啦啦操俱樂部體系構建的理性思考[J].西部皮革,2018,40(17):122-124.
[5]王婭秘.陜西省啦啦操星級俱樂部運行機制研究[D].延安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