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楚卉
摘要:為響應教育部打造“金課”政策的要求,各大高校紛紛進行教學改革。“戰略管理”課程是工商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其現有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時代發展要求,亟須進行教學改革。教師應以OBE理念為指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從明確課程理念和目標、加強課程資源建設、改革教學內容、完善教學過程、制定多元化考核機制等方面入手,對“戰略管理”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探究,以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科研和寫作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等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OBE理念;高校;“戰略管理”課程;“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8-0113-04
基金項目:本文系武昌工學院2022年度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OBE理念的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戰略管理>課程為例”(項目編號:2022JY15)研究成果
2019年10月,教育部正式發布《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計劃在未來三年內以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標準重點建設五大類金課[1]。為了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筆者所在教學團隊以“戰略管理”課程為試點,對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成功獲批校級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一流課程,以及校級教改項目和課程思政示范課。下面,筆者立足所在教學團隊的線上線下教學經驗,借鑒OBE理念,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戰略管理”課程為例,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探究,以期給同類院校進行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OBE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由美國學者Spady于1981年率先提出,他把OBE定義為“清晰地聚焦和組織教育系統,使之確保學生在未來生活中獲得實質性成功的經驗”[2]。OBE教育理念提出后,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已成為近年來教育界備受關注的理念之一。OBE教育理念強調從學生的學習效果出發,確定量化的學生學習目標。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運用逆向思維,反向設計教學過程,根據學生的學習目標與學習效果重構教學內容,梳理知識點,突出重難點,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3]。
在國家大力建設“金課”的背景下,將OBE教育理念引入“戰略管理”課程,對培養學生的戰略素養,戰略分析、選擇、實施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下面,筆者以“戰略管理”課程為例,對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進行探索。
1.明確課程教育理念
OBE教育理念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對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過程進行反向設計,更注重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4]。對于應用型大學而言,教學成果主要反映在就業和升學上,就業導向是用人單位的需要,升學導向是學生的需要。因此,教師在進行“戰略管理”課程教學設計時,應以用人單位和學生的需要為導向,從“教(教什么?如何教?)—學(學什么?如何學?)—用(最終能做什么?)”三個層面構建教學過程,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5]。具體來說,首先,教師可通過與用人單位、學生等相關利益群體座談等方式確定用人單位和學生的需要。從用人單位角度來看,其主要需要學生具備以下素養:專業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自我定位明確,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有團隊精神,協作能力強;良好的職業素養等。從學生角度來看,其需要教師具備專業知識傳授能力、良好的師德師風等。其次,教師要根據用人單位的用人要求明確“戰略管理”課程的教學成果,并將教學成果所對應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素質要求等嵌入“戰略管理”課程教學中。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過程,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優化課程評價體系,以全面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水平。
2.加強課程資源建設
“戰略管理”課程是工商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其需要學生系統掌握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的理論知識、方法和工具,同時也需要學生學會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分析工具和方法對有關企業的戰略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戰略、方案及實施措施。這些知識和能力要求在有限的課時中是難以達到的,所以需要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拓展學生學習的廣度和深度[6]。在“戰略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學團隊通過實踐,不斷豐富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線上線下學習資源。在線上,教學團隊借助學習通平臺,按照課前導入、課中學習、課后練習、課程思政板塊積累大量的資源,其中授課視頻65個,視頻總時長超過1000分鐘;非視頻資源611個,課程資料273個;題庫總數446題。在線下,教學團隊建設線下資源,包括隨堂測驗、討論、互動、PBL項目等,并把線下資源同步上傳到線上,實現線上線下資源共享。通過這些線上線下資源,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教學被有效延伸到課堂外,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的全過程教學。
3.改革教學內容
(1)課程思政推動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團隊以“全面思政教育、立體思政教育、創新思政教育”理念為指導,系統梳理“戰略管理”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將其合理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具體來說,首先,教學團隊為本課程制定課程思政教學大綱,對本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整體教學設計,并整理出一系列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建成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案例比賽,獲得智慧樹舉辦的課程思政大賽二等獎。其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團隊結合時政熱點、優秀的傳統文化素材等進行課程思政內容更新,并綜合運用互動式、專題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構建開放型思政課堂。最后,教學團隊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要求,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課程教學中,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
(2)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突出理論的應用性。教學團隊按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制定學生素養、職業能力等培養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并把“戰略管理”內容按照“戰略管理”的三個階段(即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與控制)和三個層次(總體管理、競爭戰略、職能戰略)進行分模塊、分層次講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將案例教學、案例研究、案例實踐三者結合起來,有效培養學生的戰略思維,增強學生的戰略分析、選擇和實施能力[7]。具體來說,首先,教師可通過案例教學增強學生對企業戰略決策的認識和直觀決策能力。第一,設計以應用為前提的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與控制階段的教學知識點。第二,在具體講授過程中輔以大量的案例說明,并通過隨堂練習、討論等方式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應用。第三,對于每個模塊、每個層次的教學內容,除原有的理論知識教學外,還要通過大量的實踐題、案例分析題等提高學生對企業戰略決策的感性認識和直觀決策能力。第四,根據“戰略管理”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設計教學任務,引導學生課前進行案例預習,課中進行案例討論及分享,課后通過實踐繼續鞏固練習。例如,在戰略分析教學部分,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SWOT分析法對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面臨的機會和風險進行分析,并制訂個人未來規劃。其次,教師可通過實踐案例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第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賽促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報名參加“學創杯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三創賽”“創新創業比賽”等賽事,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評價。第二,教師可通過調研相關企業,找出企業在戰略、決策上存在的問題,再進行戰略分析,制定戰略并實施策略。最后,教師可通過案例研究培養學生的科研和寫作能力。第一,教師可先在學習通上發布戰略環境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與控制部分的PBL項目要求。然后,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組建自己的團隊,進行分工合作,對案例進行分析研究,撰寫案例分析報告等,并以PPT形式展示案例分析過程,得出相應結論。最后,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對案例進行評價和總結,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科研和寫作能力。第二,教師可通過為學生布置課程考核小論文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科研和寫作能力。例如,在戰略分析部分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結合視頻及相關文獻資料,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題寫一篇個人心得。在戰略選擇部分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結合最近半年的國際國內環境、社會熱點事件,對某企業的戰略選擇進行評價,并重新為該企業制定戰略目標。
4.完善教學過程
傳統的“戰略管理”課程教學主要集中在課堂上,課前課后學生很少參與,教學工作受限于課堂,而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很難承載全部教學功能[8]。為此,教學團隊在教學過程上對“戰略管理”課程進行改革創新,構建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練習的一體化課程模式。
(1)課前預習。在課前,學生需要根據教師設定的章節任務進行預習,包括教材的閱讀、教學視頻的觀看、閱讀材料、課前測試等。教師可以通過QQ群、學習通等對這些任務進行設置。第一,教師可以先將本節課的學習提綱、學習任務發送到QQ群或者學習通課程公告上。然后,學生可根據教師發布的學習提綱和任務要求提前觀看相關視頻資料,并進行教材預習、相關學習資料查閱等。第二,教師可以根據學習通的智慧課堂教學環境采集的學生學習數據,了解學生任務參與和完成情況,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精準教學設計。
(2)課中學習。課中學習主要包括理論知識講授和課堂討論、互動等內容。在理論知識講授過程中,第一,教師要針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系統講授,并輔之以課堂討論、互動等活動,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第二,教師要針對重難點內容在課堂上發布隨堂練習,主要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等題型,學生完成題目后可查看相應答案,并進行針對性學習。第三,教師可以針對重難點內容,在學習通上發布關于熱點問題等的討論話題,并鼓勵學生在話題下方留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第四,教師可采用專題的方式對一些熱點和重難點知識進行講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教學計劃為指導,以教材為基礎,結合“戰略管理”方面的時政熱點進行專題知識講座。例如,教師可針對當前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問題,邀請企業高管進行專題講座。
(3)課后練習。課后練習主要包括拓展閱讀、經典文獻閱讀、課外知識視頻觀看、章節測驗、個人作業、PBL項目、實踐題、暑期社會實踐等內容。學生可以通過QQ群、學習通學習平臺等進行課后交流討論。教師可根據學習通的學情統計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作業、任務等完成情況,并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通過課后大量的閱讀、練習、小組案例討論、企業調研、暑期社會實踐等,學生的實踐能力會顯著提升。
5.制定多元化考核機制
“戰略管理”課程以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目標,為有效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教學團隊從成績構成和評價主體等方面對課程考核機制進行改革,并制定了多元化的考核機制。
(1)成績構成的多元化。學生的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40%)和期末成績(60%)兩部分構成。由于“戰略管理”課程是工商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期末仍然采取試卷形式進行考核。為了體現OBE教育理念、突出課程的實踐性特點,教學團隊對平時成績的構成進行了改革,使之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即平時成績=考勤+章節測驗+個人作業+PBL項目+案例、經典文獻閱讀+音視頻+課堂討論+互動+線下。考勤占比為20%,主要以學生在學習通上發布的簽到和教師課堂點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章節測驗占比為20%,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在學習通上考核。個人作業占比為10%,主要包括課程思政的個人心得、經典文獻閱讀評閱、時政事件的點評、運用相關戰略管理理念對實踐課題進行分析形成報告、企業的調研報告等。PBL項目占比為20%,主要包括最新的案例分析。案例及經典文獻閱讀占比為5%,包括課堂案例、拓展案例、經典文獻閱讀材料等。音視頻占比為5%,主要包括錄制或鏈接的各類教學視頻。課堂討論占比為5%,主要包括課中課后小案例、課程思政等的討論。互動占比為5%,主要包括課堂中的選人、搶答、隨堂練習、問卷調查等。線下占比為10%,主要考查學生的課堂紀律、課堂互動情況、線下交流情況等。
(2)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傳統課程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其他主體基本不參與或很少參與評價。然而,教師對學生的課程參與程度、任務完成過程難以全部了解,因此完全由教師來評價難免有失公允,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課程參與積極性。而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戰略管理”課程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操作中具體可采用以下方式。第一,教師評價。在“戰略管理”課程評價體系中,教師評價仍然居于重要地位,但不同的考核活動權重有所不同。例如,在PBL項目、線下、個人作業等項目中,教師的權重可以適當高一些,但學生評價也必須占有一定的比重。第二,學生評價。學生評價主要包括生生互評、組內互評和組間互評等。對于個人作業,如提交的個人心得、閱讀材料評閱等,教師可以適當融入一定比例的生生互評。對于PBL項目,教師可以融入一定比例的組內互評和組間互評、組長評價等。對于課堂討論,教師可以給予學習委員等成員一定的評價權。第三,其他主體評價。“戰略管理”課程涉及一些實踐項目,如社會實踐、企業調研等,因而有必要把企業導師、組長等納入評價體系中。
1.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幅度提升
學習通平臺顯示,三年來,課程點擊量累計達到80多萬,累計互動次數達到5700多次。以工商管理(智慧物流)2019級為例,全班共58名同學,章節學習次數達到13517次,平臺發放選人11次,學生全部參與,發放隨堂練習26次,學生平均參與次數達到20次,發放分組任務4次,學生全部參與。
2.學生的科研和寫作能力明顯提高
以工商管理2017級和2018級為例,以“戰略管理”課程為研究方向撰寫畢業論文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從最初的不到10人到現在的接近20人,其中有三篇論文獲校級優秀論文獎。2019級學生共有10多人積極參與暑期社會實踐,已發表論文2篇,擬發表論文10多篇。
3.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大為提高
近兩年,學生參與各類各級比賽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以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為例,2022年共有十多名學生參與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大賽,其中共有5名學生獲得校級比賽二等獎。2021年和2022年分別有5名同學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立項。其他各賽事參賽率和獲獎率也在逐年提高。
參考文獻:
[1]程金亮,劉沛萱.基于OBE理念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以經濟學課程教學為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3,40(07):100-104.
[2]王鶴琴,張林靜,朱珍元.基于OBE理念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研究[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7(02):104-109.
[3]李美珊,韋韞韜,王超等.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應用[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3,41(02):151-154.
[4]王景峰,王曄.《戰略管理》課程融合式教學路徑探析[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23,21(02):34-38.
[5]劉迪莎.OBE理念下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析[J].漢江師范學院學報,2023,43(03):126-130.
[6]梓翔,陳靜.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全案例教學模式設計———以《戰略管理》課程案例研討會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92): 196-198.
[7]蓋國鳳,榮麗敏,張麗.基于3C模式的戰略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改進[J].教育理論研究,2020(07):59-60.
[8]趙娟娟.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營養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21(09):88-89.
Exploration of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OBE Concept
———Taking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Course as an Example
Xiong Chu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65, 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policy of creating "golden courses", major universities have carried out teaching reforms one after another.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course is the core cours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and its existing teaching mode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eaching reform. Teachers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OBE concept,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Starting from clarifying the course concept and objectiv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resources, reforming teaching content, improving teaching processes, and developing diversified assessment mechanisms, teachers should explore th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course,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writing abilitie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OBE concept; universities; course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golden class;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teaching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