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兆華
摘 要: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能力直接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現出新格局,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著新挑戰,高校輔導員崗位面對著新要求。基于高校輔導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實踐,構建高度、深度、廣度、溫度一體的“四度能力模型”,從價值、技術、執行、情感四個維度及其相互關系出發,能夠找到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策略路徑。從“四度能力模型”出發,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自我提升需要輔導員強化政治理論學習,重視業務技能習得,凝聚協同育人合力,堅持關心關愛學生。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618(2023)01-0058-0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北京市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重點課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徽臼綄W生社區建設研究”(項目編號:XXSZ2022ZD04)階段性成果。
高校輔導員處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前沿,是與學生接觸最多、感情最深、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攻手、學生管理的主導者、學生成長的主心骨,其職業能力水平直接影響著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成效。探索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對于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素質高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形成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多次闡釋教育的根本任務,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高?!芭囵B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從戰略高度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為新時代高校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明確了基本要求和根本遵循。“黨中央和國務院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文件”,[1]進一步推動工作落實、深化工作部署。同時,高校輔導員隊伍的成長和發展也廣受關注,“特別是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等一系列文件出臺”,[2]輔導員崗位職責和隊伍建設方向進一步明晰,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得到提升。
(二)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新挑戰
新時代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面臨諸多工作挑戰。一是政治理論水平面臨新考驗。當前各類思潮相互激蕩,多元價值沖擊加劇。大學生正處于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確立的關鍵時期,是意識形態領域爭奪的重要對象。高校輔導員要在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上主動作為,就必須具備更加過硬的政治素質和扎實的理論功底。二是決策執行能力面臨新任務。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多樣,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在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需求也極具個性化。因而,高校輔導員需要具備更全面的掌控能力和更專業的執行能力以應對“私人訂制式”的教育管理任務。三是工作壓力面臨新高峰。在“三全育人”大格局下,校內外各類教育主體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力度不斷加強,作為與學生接觸最直接、關系最密切的輔導員便成了壓力傳導的中心。四是工作方法面臨新要求?,F階段大學生的成長環境更為寬松和自由,大學生更加追求個性,更加注重個體情緒的感受和表達。部分輔導員機械化、僵硬化的工作方法與學生特點存在偏差,造成了工作推進難度大、學生接受程度低等問題。
(三)高校輔導員崗位的新要求
“自2006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24號)以來,高校輔導員逐步走向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方向?!盵3]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部2017年修訂通過《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43號),對高校輔導員崗位職責和能力培養提出了新要求。文件進一步深化了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要求,強調輔導員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堅持“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體現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回應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內外環境變化與學生成長成才所體現出的新需求。同時,文件進一步明確了高校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一是強調和細化了“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的內容,對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整合歸納了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強調了“學風建設”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明確了在網絡新媒體時代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導向和要求。三是對輔導員理論和實踐研究提出要求,強調輔導員要加強基本理論和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不僅要做“多面手”,也要成為專業領域的“行家里手”。
二、基于“四度能力模型”的高校輔導員職業素質解析
著名生涯規劃師古典在他的著作《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里總結了人的生涯的四個發展維度:“高度、深度、寬度和溫度”。[4]基于對輔導員崗位職責和工作實踐的分析歸納,可以借鑒以上四個發展維度提出輔導員職業素質“四度能力模型”,從“高度——價值維度”“深度——技術維度”“廣度——執行維度”“溫度——情感維度”四個維度對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進行總結和分析。同時借鑒“‘冰山模型中能力的外顯性和內隱性等特征分類”,[5]進一步分析四個維度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一)“四度能力模型”內容解讀
高度——價值維度。高度主要是考察輔導員的立場站位,具體指輔導員是否有堅定的政治定力、明辨是非的立場、積極向上的三觀、良好端正的品行等價值維度的能力。這是回答好、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的基本前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高校師生回信、赴高校考察調研并與高校師生座談,勉勵青年大學生要聽黨話、跟黨走,肩負起歷史使命,心懷“國之大者”,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這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輔導員的首要工作職責是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這就要求輔導員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時刻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把好價值引領“總開關”,牢記“四有”好老師標準,爭做“四個引路人”。因此,輔導員能力要求的第一維度就是高度。如果高度缺失,輔導員不僅無法成為學生思想的引領者,甚至還會在意識形態引導等立場性重大問題上犯錯誤。
深度——技術維度。深度主要是考察輔導員的專業內涵,具體指輔導員是否具有能夠專業、精準、有效完成工作的能力,這是輔導員的教師屬性和學生成長發展的內在要求。一方面,輔導員具有教師和管理人員的雙重身份,與大學生接觸更直接、關系更密切,他們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某些程度上比“兩課”教師影響更大。這就更加要求輔導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讓思想觀念、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跟上時勢和學生的發展變化,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另一方面,面對學生成長的多樣化需求和繁雜的事務性工作,輔導員迫切需要理論和實操層面的多維學科知識支撐,進而提高教育引導學生的能力。輔導員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和積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務實工作、有關法律法規等相關理論和知識,從而精準高效地解決學生面臨的復雜問題。輔導員如果在深度上有所缺失,出現能力短板,會導致輔導員在處理學生復雜問題時看不到本質、找不準矛盾、用不對方法,產生本領恐慌,也會使學生對輔導員的信任感降低,從而產生輔導員僅僅是管理人員、行政人員或服務人員的尷尬印象。
廣度——執行維度。廣度主要是考察工作實效,具體指輔導員能否具有應對多領域工作內容、完成多層面事務、協調多個工作對象、解決學生多項問題等執行維度的能力,這意味著輔導員要由“單打獨斗型”向“協同作戰型”轉變。從輔導員的工作實際來看,輔導員工作具有兩大特點。一方面是輔導員工作職責范圍廣?!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規定了輔導員九方面主要工作職責,包括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涉及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是輔導員角色交叉多。輔導員的部分工作職責需要與學工、共青團、教學、就業、保衛、后勤等職能部門以及專業課教師、家長、校友、企業乃至社會有效協同來實現。因此,輔導員除了擔任教育者本身的角色之外,還需要承擔組織員和協調員的職責,處理多個教育主體之間的關系,以促進育人合力發揮、提升協同育人實效。如果輔導員在廣度上有所缺失,則會使輔導員陷入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工作效率低,完成質量不高,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增多的需求和多方力量協調的需要。
溫度——情感維度。溫度主要是考察情感共鳴,具體指輔導員是否具有對工作有熱情、有感情、有共情等能力。一是有熱情。高校輔導員要充分認識到輔導員工作的價值意義,以高度的職業認同感和使命感對待工作,避免將輔導員工作視為“青春飯”,或者定位為學生的“保姆”“勤務員”等服務性工作,或者作為個人職業發展的“敲門磚”“跳板”,失去對職業的尊重。二是有感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教育工作的前提。輔導員要能夠以學生為本,用情用心服務學生,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三是有共情。輔導員在學生遇到困惑時能夠感受并體諒學生,與學生進行深層次交流,走進學生的內心,透過現實矛盾了解學生的思想本質問題,進而做到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如果輔導員在溫度上有所缺失,則很難贏得學生喜愛,也很難與學生建立起信任關系。
(二)“四度能力模型”關系解讀
“四度能力模型”從四個維度分別展開分析輔導員職業能力,需要明確的是,這四個維度之間也存在緊密的聯系。從橫向來看,高度和溫度方向的能力隱性特征更明顯,與輔導員個人的價值觀、個性品質、道德修養等內在因素相關,往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甚至在一些重大考驗中才能有所體現。因此,這兩個維度能力需要持續培養和修煉。而深度和廣度方向的能力顯性特征更明顯,這兩個維度的能力在日常工作開展過程中就可以體現或察覺出來,可習得性更強,通過理論學習、技術實踐、課題研究等環節就可以得到提升。從縱向來看,高度和深度的能力對理論要求更高,往往要輔導員掌握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通過大量的思考、研究才能得到提升。溫度和廣度的能力對實踐要求更高,更多體現在日常工作的實踐總結和感悟中,往往需要輔導員結合工作實際制定相應的提升計劃。
四個維度之間是互促互融、相輔相成的。有積極價值觀念、品行端正的輔導員,往往對學生也更有熱情和感情,也更能積極開展工作思考和研究;輔導員專業性越強、對工作研究越有深度,也越能促進其更好地協調各部門和老師家長等力量開展工作,也越能激發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四個維度之間是相互平衡、相互支撐、缺一不可的。如果輔導員在高度上有所缺失,出現理想信念不堅定、價值觀扭曲、功利思想膨脹等問題,必然會淡化自己的職業追求,導致事業心、責任心下降,造成行為上的失范、工作上的懈怠。如果輔導員在深度上有所缺失,沒有精準、有效解決問題的技術能力,那么在面對復雜和棘手問題時處理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其工作認同、情感認同甚至價值認同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在廣度上有所缺失,同時處理多個問題的復合能力不足,疲于應對各種瑣碎事務,那么工作便會偏離輔導員的主要職責和專業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難以體現,學生認同感差,個人獲得感不足,個人情感、職業能力提升更是無從談起。如果輔導員在溫度上有缺失,沒有真正投入工作、融入學生,那么將無法真正打動學生,更無法從工作中體會育人成效和個人價值,會導致鉆研精神和奮斗動力不足,工作效率也會隨之受到影響。因此,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不能只關注單一維度的能力提升,而是要綜合考量四個維度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基于“四度能力模型”的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自我提升路徑
通過“四度能力模型”分析,輔導員能夠明確個人職業能力的四個維度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面對新形勢和新挑戰,輔導員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強化職業能力,從而實現自我提升。
(一)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提升能力高度
根據價值維度的要求,輔導員要著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站位,夯實理論基礎。一是要堅定政治方向。輔導員要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錘煉自身應對思想、文化和輿論沖擊的定力和能力。二是要加強理論修養。輔導員要主動補足理論短板,將理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改造思想、知行合一,定期學習相關文件和重要會議講話精神,要學到自己心里還要傳到學生腦里,做到學得懂、講得清、說得透。三是要堅持自我革新。輔導員要時刻保持對自我能力和水平的正確認知,做到道德自省和工作自省,主動對標對表先進典型,不斷找差距、抓落實,主動與賢者為伍、與智者對話,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引領學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6]永葆輔導員的活力和先進性。
(二)重視業務技能習得,提升能力深度
目前,有些輔導員能夠成為學生工作領域的專家,而有些輔導員則陷入事務性工作,看起來忙忙碌碌,實際卻收獲甚微,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們是否在工作中重視業務技能的學習與培養,是否注重提升能力深度。具體來說,輔導員的業務技能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習得。一是要從業務研究中習得。輔導員要通過閱讀、培訓、深造等方式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管理學等知識和理論,掌握工作技巧和方法。有能力的輔導員還可以考取相應的專業資格證,為工作提供專業支撐。二是從前輩經驗中習得。輔導員要通過閱讀、培訓、沙龍或訪談等方式與優秀輔導員進行交流,提高解決和應對問題的能力,精準把握學生成長特點,從“被動應對”逐步走向“主動預防”。三是從總結思考中習得。輔導員要結合理論學習和日常工作,定期開展研究,總結工作經驗和心得,形成工作日志或操作大綱等,達到以研促學、以研促新、以研促行的目的,自身獲益的同時也能夠為其他輔導員的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導,共同走好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和職業化成長之路。
(三)凝聚協同育人合力,提升能力廣度
教育是系統性工程,要求輔導員需要具有較強的協同能力,助力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一是要加強與校內部門的協同。輔導員要有主動溝通解決問題的意識,當面臨學生有學業問題、心理問題、生涯困惑、危機事件等情況時,要善于協調運用相關部門或專業機構的力量。當應對學校多部門的工作任務時,輔導員要注重厘清工作邊界、梳理工作邏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加強與專業教師和家長的協同。輔導員要承擔起橋梁和紐帶作用,不能只唱“獨角戲”,而是要強化“集體作戰”意識,調動專業教師和家長積極性,統籌下好“一盤棋”。輔導員可以通過導師見面會、教輔結合、家訪等方式,讓專業教師、導師、家長全方位參與學生的教育培養過程。三是要加強與校外力量的協同。輔導員要廣開視角、統籌資源,加強校地協同,做好學生安全穩定和健康保障工作。同時,充分發揮校友、企業力量,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獎助激勵等平臺和資源,將思政教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拓展學生思政教育廣度。
(四)堅持關心關愛學生,提升能力溫度
情感的流動是雙向的,輔導員只有切實做到以學生為本,才能得到正向的情感反饋,進而促進情感維度能力提升。一是要關注學生需求。大學生與輔導員雙方的關系建立往往是在遇到困難或有所需要的時候。因而,輔導員應把握好關鍵契機,做到“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需”,從師長、朋友等多角度給予關心幫助,獲取學生的信任和支持。二是要尊重學生主體。輔導員要充分尊重學生,關注學生感受,平等地和學生交流,對學生關切的問題及時給予準確可信服的回應和解答,讓學生感到受關注、被重視。同時,輔導員開展工作不能只依靠“鍵對鍵”,而應該盡可能地與學生“面對面”,與學生進行思想的交流、觀點的碰撞、心靈的溝通。三是要增強崗位認同。輔導員要充分認識到崗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努力成為有思想、有方法、有能力、有真情的輔導員,把學生的發展進步作為崗位價值的基本體現,把學生的成長成才作為輔導員職業發展的成績,真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形成情感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宇文利,金德楠.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05):32-36.
[2]林偉毅.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現狀及提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1):134-136.
[3]談傳生,胡景譜,劉文成.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現實困境及破解路徑——基于中部某省51所高校3176名輔導員的實證調查[J].思想教育研究,2022,(01):148-153.
[4]古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4:143-156.
[5]倪佳琪,王顯芳.輔導員勝任力:概念、范式與研究展望[J].高校輔導員,2017,(04):33-36.
[6]李程錦.立德樹人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現代轉型——基于對《普能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的分析與思考[J].江蘇高教,2019,(07):120-123.
(責任編輯:劉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