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茹
摘?要:國防教育是開展“大思政課”的豐富素材,“大思政課”是進行國防教育的重要途徑,二者具有內在耦合性。將國防教育融入“大思政課”,應透過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三重視角,加強“大思政課”的隊伍、內容和平臺建設,切實發揮“大思政課”在國防教育方面的育人成效,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成為自覺行動,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成為思想共識,推動高校國防教育的發展。這是加強國防教育的現實要求,也是推動“大思政課”發展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國防教育;高校;“大思政課”;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77
0?引言
202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兑庖姟返挠“l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國防教育工作,對推動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學生群體,《意見》明確要求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創新學校國防教育形式,豐富國防教育內容,不斷提高國防素養。
高校國防教育事關國之大事,如何抓緊、抓實,將國防教育有機融入課程內容,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大思政課”的提出,為國防教育育人的理念研究和實踐運用提出了新的探索途徑。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备咝朴谩按笏颊n”,有效運用國防教育資源,在“大思政課”理念下緊跟強國強軍時代大潮,探尋高校國防教育特點規律,推進新時代國防教育普及,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成為自覺行動,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成為思想共識。
1?國防教育與“大思政課”的內在耦合性
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社會大課堂為“大思政課”提供生動、直觀、回應現實的教學題材,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向社會,使青年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感、代入感,培育青年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一個重要戰略問題,是社會大課堂的重要內容,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豐富素材。
國防教育與“大思政課”具有內在的耦合性。一方面,國防教育是開展“大思政課”的豐富資源。國防教育不僅包含強國強軍、崇軍尚武的軍事教育,更蘊含著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是開展“大思政課”的豐富資源載體。另一方面,“大思政課”是進行國防教育的重要途徑?!按笏颊n”實現學校、社會、家庭、網絡等教育場域及紅色文化、黨史文化等教育資源的有效聯動,構筑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是進行國防教育的重要方法。
1.1?國防教育是開展“大思政課”的豐富素材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要求改革創新主渠道教學,善用社會大課堂,拓展課堂教學內容,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教學。國防教育包含居安思危、崇軍尚武、強國強軍的軍事教育,更蘊含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是開展“大思政課”的豐富素材。
國無防不立。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離不開強大的國防。國防教育是國家為了鞏固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應對未來戰爭,在全民中進行的培樹國防觀念、傳授國防知識、訓練國防技能的教育活動?!兑庖姟坟S富和發展了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凸顯了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的功能,強調了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凝聚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所具有的軍事屬性有助于營造崇軍尚武的濃厚氛圍,提高全民國防素養,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思想基礎、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所具有的教育屬性能對全民思想觀念產生強大凝聚力、感召力,弘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情感,自覺形成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思想共識,并付諸實踐行動。
國防教育融入“大思政課”,幫助學生深刻認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進程,深刻了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兩個大局”下強軍思想的重要性,使學生培塑價值觀念的導向,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真正認識自己承擔的歷史使命。
1.2?“大思政課”是進行國防教育的重要途徑
“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薄按笏颊n”站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構建多維時空協同育人,注重知識能力素養并重,旨在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高校國防教育事關國之大事?!按笏颊n”應緊跟強國強軍時代大潮,探尋高校國防教育特點規律,緊抓課堂陣地,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講清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作用,推動國防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打牢愛國強軍的思想根基;注重社會實踐,把學生軍訓、征兵宣傳、參觀國防科技展覽館、軍史場館結合起來,大力弘揚崇軍尚武、愛國擁軍的優良傳統,引導學生自覺投身國防事業。
通過“大思政課”進行國防教育,挖掘國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內涵,豐富國防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在課程形式上推陳出新,在課程內容上厚植國防教育,切實發揮國防教育的育人實效,實現知信行的有機統一,實現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國防教育融入高校“大思政課”的三重視角
在“大思政課”建設中,應堅持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三重維度,進行新時代國防教育的普及與發展,深刻認識推進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積極推動國防教育有機融入“大思政課”,切實發揮“大思政課”的育人成效,推動學生關心國防、熱愛國防、投身國防,為國防力量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2.1?理論與實踐相互交織
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大思政課”建設既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也需要現實實踐的支持。國防教育的深厚理論與具體實踐是開展“大思政課”的重要素材。一方面,國防教育涉及的軍事理論、國防歷史、國防戰略等內容,對于加強國防建設、培養國家安全意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強國防教育,以強軍目標為指向,培養有知識、有素養、有血性的國防后備力量,激發學生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責任,激發學生投身國防的熱情。
由此,將國防建設融入“大思政課”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相互交互。首先要讓學生從歷史和政治維度深刻認識普及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形成理論認同。其次通過多形式的實踐體驗,深刻感受國防教育,自覺踐行崇軍尚武,凝聚成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歷史偉力。
2.2?歷史與現實相互呼應
回望歷史百年,屈辱與抗爭交織的中國近代史用事實告訴國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就無法抵御外來侵略和顛覆,就會在政治、經濟、科技等諸多領域受制于人。中國人再也不用仰人鼻息,架起幾門大炮就能打開中國國門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讀史明智,鑒往知來,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是開展“大思政課”的內在要求。但不可忽視的是長期的和平環境已然讓部分大學生忘記了居安思危的古訓,部分大學生憂患意識淡化、國防觀念弱化、尚武精神退化,加強高校國防教育任重而道遠。
國防教育融入“大思政課”,一方面要講好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過程,講好在“兩個大局”下的強國強軍思想,從歷史厚度和政治高度認識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出發,深刻認識當下高校部分學生國防觀念弱化的現狀,加強國防教育正當其時。
2.3?中國與世界相互激蕩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深度調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威脅增長,逆全球化思潮不斷上升。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大進程,正面臨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迫切需要全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這就需要引導學生認清世界發展大趨勢、適應科技革命大變革、了解國家發展大格局,將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國防教育融入“大思政課”,應立足中國與世界,著眼未來戰略威脅、周邊安全風險和全民思想意識變化,把高校國防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有機統籌起來,強化高校學生政治意識、國防意識、大局意識、斗爭精神。應聚焦強軍興軍偉大進程,把高校國防教育深度融入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營造人民軍隊人民愛的濃厚社會氛圍,促進社會、經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協調推進。應著眼全社會國防動員能力,培樹愛國主義精神,強化憂患意識和戰備觀念,調動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戰爭潛力,為打贏新時代人民戰爭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撐。
3?國防教育融入高?!按笏颊n”的實現路徑
3.1?提升思政課教師能力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按笏颊n”對思政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也做出了新要求。思政課教師唯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增強教學能力,才能保障思政課教學質量,切實發揮“大思政課”的育人功效。
首先,思政課教師要明確使命擔當,切實履行新時代賦予高職院?!按笏颊n”教學的新使命,堅定政治信仰,傳播先進文化,更好擔起學生成長成才引路人的責任。
其次,思政課教師要不斷增強“大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能力,透過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中國與世界的大視野,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高度講好強國強軍思想,從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發展壯大的歷史深度講清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性,把愛國主義思政“大”課講到學生心上,把弘揚愛國主義落到學生行動中,培樹愛國主義精神,強化憂患意識。
最后,思政課教師要積極作為,把退役老兵等教育主體“引進來”,真正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懂國防的人教國防,增強思政課的說服力、引導力、親和力,理直氣壯講好思政課。
3.2?拓展思政課教學內容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彼颊n要堅持“效果導向,內容為王”,一方面用好課堂主渠道、主陣地,另一方面要在傳統的課堂內外拓展教學內容,為教學尋找深入淺出的實踐之源、淺入深出的理論之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國防教育資源,豐富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既是內涵上推動教學內容改進的體現,也是外延上拓展教學資源的體現;既是對國防教育資源的運用,也是創新思政教學的嘗試。
首先,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講清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作用,也要講活英雄故事、講實強軍故事、講深愛國故事,把蘊藏其中的偉大實踐作為滋養教學內容的載體,增強學生對理論的價值認同,激發學生對現實的情感共鳴。
其次,要利用全民國防教育日、抗美援朝等國家重要紀念日、“七一”“八一”等時間節點舉辦主題日活動,透過家與國、苦難與輝煌的交織,激活學生內心深處的愛國熱忱,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自覺培樹愛國主義,樹立正確價值觀念。
最后,要利用軍史場館、國防科技展覽館等國防教育陣地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性活動中有更強的體驗感和獲得感,不斷涵養愛國情懷。
3.3?豐富思政課教學方法
“‘大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系統工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新形態”,善用“大思政課”推進國防教育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除了重視教育主課堂外,還要搭建社會大課堂、實踐活課堂和網絡新課堂,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
(1)社會大課堂?!耙叨戎匾曀颊n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社會大課堂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汲取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檢驗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空間領域,國防教育融入“大思政課”,要用好、用活各類國防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國防科技展覽館,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國防科技展覽館、軍史場館,開展“國防大講堂”活動、全民國防教育日、國防教育為主題文藝會演、演講比賽和戶外軍事素質拓展訓練比賽等活動,營造濃厚的國防教育氛圍。
(2)實踐活課堂。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將愛國情、強國志與報國行結合起來。依托國防教育資源,開展大學生軍事訓練和素質拓展,舉辦以國防知識、國防技能、國防體育、主題演講等為內容的國防素養大賽,舉辦“萬千國防人易顆愛國心”主題活動和紅歌比賽,通過實踐活動,在浸染著國防、愛國的土地上,繼續傳遞愛國主義的接力棒,體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懷,認識到自己肩負的歷史擔當和時代責任。
(3)網絡新課堂?!兑庖姟分赋鲆罅ν苿觿撔掳l展,探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應用,發揮數字技術對全民國防教育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在信息網絡時代,國防教育要借助網絡優勢,科技賦能,打造3D史館VR體驗、國防活動線上直播的“沉浸式”課堂,構建信息整合、資料共享的國防教育資源平臺,線上線下聯動,塑造高校國防教育新模式,增強國防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全時性。
參考文獻
[1]“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N].人民日報,20210307.
[2]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17).
[3]張政文,陸華.軍事理論教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
[4]徐蓉,周璇.善用“大思政課”推進教學改革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2021,(10).
[5]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Z].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