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浩博
【摘要】小學數學單元整理復習課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知和應用,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單元整理復習課的開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單元整理復習過程,提升單元整理復習的實效.基于此,文章從幾個方面對小學數學單元整理復習課的教學策略進行了簡單探究,希望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單元整理復習課;教學策略
開展數學單元整理復習課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將單元內獨立的知識點有效地串聯起來,強化學生對知識理解的系統性和整體性.當前大部分小學生在數學單元整理復習的過程中并不具備較高的熱情和興趣,對此,教師需要在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改變傳統的復習思路,創新復習方法,提高學生參與單元整理與復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以回憶為鋪墊,調動學生知識儲備和經驗
開展數學單元整理復習課實質上就是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促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和方法進行自主回憶,讓學生再次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學生對本單元相關知識和內容的梳理和總結,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認知.回憶法是單元整理復習課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在單元整理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憶情況,對學生學習的進展進行準確評估和判斷,方便教師在后續開展單元復習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對相關的復習方案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和優化.在知識回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先回憶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再邀請學生參與其中,激活學生的記憶,讓學生將自己腦海中儲存的知識表達出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為接下來更深層次復習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混合運算”教學活動為例,在開展單元整理復習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對本單元涉及的相關綜合算式進行回憶,并利用課件為學生呈現出課本上的相關例題,體現出混合算式的不同運算規律,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激活學生的記憶.
二、以情境為載體,點燃學生單元整理與復習的熱情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采用單一枯燥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內容進行整理和復習,整個過程枯燥無趣,使學生只是被動地回憶自己之前學習的知識,無法調動學生參與單元整理復習的積極性,不能達到良好的復習效果.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也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以及數學技能的重要前提和基礎.那么怎樣才能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呢?教師可以在落實小學數學單元整理復習課的過程中,根據復習的主要內容,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創設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輕松自由地完成單元整理復習任務,提高數學能力.

以生動有趣的情境為載體開展小學數學單元整理復習課,不僅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而且能夠為學生營造更加輕松、更加自由、更加具有樂趣的學習氛圍,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接下來分數相關知識的復習整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強化和鞏固了學生對分數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有助于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三、以問題為媒介,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網絡
問題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拓展學生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因此,在小學數學單元整理復習課上,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復習內容,以問題為媒介啟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會主動對自己之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回憶,利用自己儲備的數學知識以及相關的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將所學習的知識有效地關聯起來,進而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網絡,強化自身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最終達到查缺補漏、鞏固知識的目的.
以“圓”教學活動為例,本單元整理復習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對所學習的圓的相關知識進行回憶,強化學生對圓的周長計算方法、圓的面積計算方法以及環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掌握和應用,深化學生對扇形基本特征的了解,促使學生對圓的數學美進行充分感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知識建構能力.為了實現以上復習目標,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如下問題串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問題一:數學家認為所有的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通過本單元對圓的相關知識的學習和了解,你覺得數學家這樣認為的原因是什么?
問題二:大家可以利用老師為你們提供的圓形學具,畫一畫看它們能畫出什么?量一量看它們能量出什么?算一算看它們能算出什么?
問題三:你們還記得之前學習的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和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你們知道它們是如何得來的嗎?
問題四:在本單元中,我們除了學習圓的相關知識,還學習了什么知識?
問題一主要體現的是圓的數學美和圓的具體特征.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對圓的了解進行回答,答案不唯一.問題二主要反饋出本單元所學習的圓的一些綜合性知識,問題雖然具有開放性特征,但是答案固定.學生在自主操作和思考的過程中,對圓的各方面知識進行了探究和回憶.問題三主要體現的是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和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對當時公式的推導過程進行回憶并描述,強化對公式的理解和認知.問題四主要體現的是本單元的拓展知識,即扇形的相關知識點.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可以將扇形、弧和圓心角等相關概念關聯起來進行梳理和總結.以上四個問題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遞進性,在以上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地對本單元的相關知識進行復習、總結和歸納,有助于學生自主建構更加系統、完善的知識網絡.
四、以題組為支柱,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小學數學單元整理復習課的開展,一方面是為了引導學生對本單元學習的知識進行整理復習,掌握相關的數學學習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對相關的知識技能進行全方位的掌握和應用,促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會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要想鍛煉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在單元整理復習的過程中結合復習的具體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習題訓練活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習題訓練過程中往往采用的是“題海戰術”,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完成習題,這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會讓學生對習題訓練產生厭煩心理.基于此,教師在設計習題的過程中要杜絕“題海戰術”,結合單元教學的重難點對習題進行精心設計,確保設計的習題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特征.比如教師可以將教材上面的例題進行變式處理,也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和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綜合性比較強的題目.同時在習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將本單元的相關習題進行分類匯總,以題組的形式引導學生對習題進行有順序的分析和解答,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簡易方程”教學活動為例,在本單元知識整理復習的過程中,為了夯實學生對簡易方程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讓學生學會熟練分析簡易方程題目中的相關數量關系,并通過列方程實現題目的順利解答和驗算,教師結合本單元知識的重難點為學生設計了如下題組.
習題一:填空題.
習題二:判斷題.
(1)方程x÷0.68=52與方程x+3=10的解是相同的.( )
(2)3的x倍比6大2,其列出的方程為,3x-6=2.( )
習題三:計算題.
(1)5x+8÷0.5=30 (2)6x-6+5=8
(3)1.5×(8+x)=12
習題四:應用題.
(1)有一個蘋果和一個西瓜,測重之后,西瓜的重量為2.5千克,它的重量大約是蘋果重量的6倍,請問這個蘋果的重量大約為多少千克?
(2)為獎勵班級優秀學生,班主任委托班長買了8本故事書,8個文具盒.已知每個文具盒的價格為6.5元,班長總共支付了200元,最后找回了58元,每本故事書的價格是多少元?
以上題組體現了本單元的所有知識點.在解答以上題目的過程中,學生首先要對本單元的基礎知識進行自主整理和復習,然后要對每道題目進行仔細審題,明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并對題目中蘊含的數量關系進行分析,準確列出相關的方程來解答題目.在題組解答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相互之間分享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獲得更加簡便、適用的解題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提升學生的復習效果.
五、以實踐作補充,強化學生的復習效果
在小學數學單元整理復習的過程中,數學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對單元內的知識點進行回憶、梳理、總結、歸納和鞏固,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應用,還要通過有效的實踐對課堂復習進行補充.新課改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要從實際生活入手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更多的數學知識,主動探索事物存在的規律,明白數學知識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因此,教師要脫離課堂教學的限制,在完成單元整理復習課教學任務之后,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實踐活動.這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課余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調動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和熱情,而且可以為學生整理和復習數學知識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進一步強化單元整理復習的效果.
以“多邊形的面積”教學活動為例,本單元知識整理復習的目標主要有:(1)掌握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它們之間具有的關系,對其中蘊含的轉化思想進行了解和體會;(2)對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熟練應用,學會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以及多邊形面積;(3)利用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建立面積計算公式之間的關聯性,構建完整的單元知識網絡.其中解決問題是最關鍵的也是最重要的.為了實現對課堂復習的補充和拓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實踐活動,比如鼓勵學生深入實際生活尋找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組合圖形,對其進行仔細觀察,通過拍照和測量記錄下這些組合圖形的特征,并利用自己學過的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和計算方法對其實際面積進行準確計算.在實踐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展示出自己的實踐成果,并結合自己獲得的組合圖形的照片以及相關的測量結果,對組合圖形實際面積的計算過程進行說明和闡述,強化學生對多邊形面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進一步強化小學數學單元整理復習課的教學效果.
結 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開展小學單元整理復習課,教師需要結合當前單元整理復習的現狀,對單元整理復習的方法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點燃學生的復習熱情,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深化學生對單元內數學思想、數學知識及數學方法的掌握和應用,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在數學單元整理復習的過程中真正實現“溫故而知新”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陸宗祥.深度學習理論下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策略的探討[J].天津教育,2022(31):80-82.
[2]王佩.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14):42-43.
[3]曹文君.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單元復習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1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