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旭菁
摘? 要:高職院??荚囌猩贫雀母锏膶嵺`趨勢呈現出提高招生質量、突破學科門類限制、引入社會因素和優化評價體系的趨勢。其中,突破傳統的學科門類限制,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學習和綜合實踐,培養具有多學科背景和交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趨勢。高職院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也面臨一些困境:如何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突破傳統課程設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為此,高職院校需要在改革中不斷探索,充分考慮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和就業情況,培養具備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專業人才,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和社會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
關鍵詞:高職院校;考試招生制度;分類考試
中圖分類號:G64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25-0131-04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分類考試制度的實施,高職院校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應用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和基地,承擔著為社會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務。然而,在分類考試背景下,高職院校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境,如招生標準不科學、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因此,高職院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分析高職院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踐趨勢和困境突破,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高職院校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一、高職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背景
(一)高職院校的地位和作用
高職院校是指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和部分高等院校中的職業技術類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中,高職院校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1]。
首先,高職院校是培養應用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和基地。在高職院校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理論知識,還可以進行實踐操作,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其次,高職院校是社會需求與人才供給之間的橋梁。高職院校的專業和課程設置,是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來制訂的。因此,高職院??梢詾樯鐣峁┐罅康募夹g技能型人才,滿足社會對技術人才的需求。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覷,它們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分類考試背景下高職院校面臨的挑戰和困境
在分類考試背景下,高職院校面臨著以下的挑戰和困境:
1. 招生標準不科學。高職院校的招生標準主要以高中階段的考試成績為依據,這種招生模式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全面評估學生的潛能。高中階段的考試也難以反映學生的實際能力,這給高職院校的招生標準制定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2]。
2. 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相對于普通高校而言較為薄弱,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數量和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會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教學效果,同時也會制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3. 教學質量不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如教師教學水平、教學設備和實踐條件等。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高職院校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善教學設施和實踐條件,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4. 就業問題突出。由于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主要以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為導向,因此,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是高職院校關注的焦點。然而,目前高職院校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存在較大的差異,一些學生的就業困難比較突出。高職院校需要從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等方面入手,加強就業指導和實踐教學,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就業質量[3]。
二、高職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踐趨勢
(一)聚焦職業化、應用型
高職院校面對挑戰和困境,未來的改革和發展需要聚焦職業化、應用型兩個方向。
1. 職業化。高職院校的使命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學中需要強化職業化教育。具體來說,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開設符合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能課程,建立與企業合作的實訓基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
2. 應用型。高職院校需要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開發學生的適應性和實踐能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高職院校應該開展實踐教學和科研,注重與產業緊密結合,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未來的改革和發展趨勢需要聚焦于職業化和應用型方向,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加強與產業的緊密結合,推動高職院校的產業化研究和發展。聚焦職業化和應用型方向的高職院校也需要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不斷創新。具體措施如下:
1. 教學創新
高職院校應該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例如翻轉課堂、項目式教學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開展國際化教育、跨學科教學等方式,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
2. 科研創新
高職院校應該加強與產業的結合,開展面向實際的產業化科研項目,培育具有產業研發能力的人才。高職院校還可以積極推動科研成果向產業轉化,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總之,高職院校在聚焦于職業化和應用型方向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創新,提高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開展學分銀行制度
學分銀行是一種教育管理體制創新,旨在促進學生學業發展、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促進人才流動和學歷認證的互聯互通。學分銀行制度的實施,需要學校、教育部門和相關行業部門的緊密合作,共同制訂規章制度和實施方案。學分銀行的實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學分積累
學分銀行的首要任務是為學生提供一個集中存儲學習成果和課程學分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課程學習、在線學習、自主學習等途徑積累學分。學分積累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完成一定數量的課程考試和實踐環節,同時需要滿足規定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成果要求。
2. 學分轉移
學分銀行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學分積累的平臺,還可以讓學生的學分在不同學校和學科之間互相轉移,幫助學生實現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域的學習和發展。學分轉移需要符合相應的規定和標準,例如課程的學分范圍、學校間學分認可的方式和程序等。
3. 學分管理
學分銀行的實施,需要完善學分管理體系和學分評估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和認證。學校和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對學分的管理和監管,確保學分積累、轉移、認證和管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總之,學分銀行制度的實施,可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同時也有利于人才流動和就業。隨著國際教育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國際人才流動的加速,學分銀行制度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教育機構和企業的認可和重視[4]。
(三)推行 “3+2” “2+2” 等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
推行“3+2”“2+2”等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院??荚囌猩贫雀母锏囊粋€實踐趨勢。可以在高職院?;A教育之后,將本科教育的第一階段(3年或2年)或第二階段(2年)學業放在高職院校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學業,獲得相應的學位證書。這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在于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靈活和多樣化的教育和培訓選擇。對于那些想要在更短時間內進入職場的學生,可以選擇“3+2”模式,而對于那些想要在高職院校獲得更多實踐經驗和技能培訓的學生,則可以選擇“2+2”模式。
(四)提高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提高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是高職院校開展學分銀行制度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實施學分銀行制度時,高職院校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1. 加強與行業部門和企業的合作
高職院??梢耘c行業部門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深入了解行業的需求和變化,為學生提供與行業相關的課程和實踐項目。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創新教育教學模式
高職院??梢詣撔陆逃虒W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方式,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在線學習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實踐能力,同時也能更好地了解行業的需求和發展趨勢,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3. 完善實踐教學環節
高職院??梢酝ㄟ^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梢栽谛仍O置實驗室、實訓場所等實踐教學設施,或者與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實習中心等,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實踐場景。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學知識的應用場景和實際效果,提高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4]。
三、困境突破
(一)招生標準的科學化和透明化
招生標準的科學化和透明化是高職院??荚囌猩贫雀母锏囊粋€重要方向??茖W化的招生標準意味著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素質進行招生,而不是僅僅依據高考成績。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發掘學生的潛力和特長,為學生提供更加合適的教育和培訓方案[5]。
透明化的招生標準意味著學生和社會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高職院校的招生標準和錄取過程,這樣可以更加公正和公平地招生。通過建立透明的招生標準和錄取過程,可以避免出現暗箱操作等行為,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接受評估和錄取。實現招生標準的科學化和透明化,需要高職院校采取以下措施:
1. 制訂科學的招生標準和評價指標,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估。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綜合素質測評、面試和實際操作等考核。
2. 建立透明的招生流程和標準,向社會公開招生標準和錄取過程,定期公布招生結果和錄取名單。
3. 建立信息化招生系統,提供在線報名、查詢和評估服務,實現招生過程的全程跟蹤和信息化管理。
4. 加強招生宣傳和咨詢,向學生和家長介紹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和優勢,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高職院校。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提高高職院校的招生質量和社會認可度,為學生提供更加公正、公平、科學的教育和培訓機會[5]。
(二)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高職院??荚囌猩贫雀母锏囊粋€重要方向。建立和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可以幫助高職院校更好地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高高職院校的社會認可度和影響力。建立和完善質量保障體系需要高職院校采取以下措施:
1. 制訂質量保障方案,建立健全的質量保障體系。質量保障方案包括教學計劃、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設施、實習實訓等方面的內容。高職院校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定位,制定符合實際的質量保障方案。
2. 建立評價機制,對高職院校的教育和教學質量進行評估。評價機制可以采用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要自我評價,也要接受外部專家的評價。評價結果應該向學生和社會公布,提供參考和反饋。
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高職院校應該重視教師的培訓和職業發展,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活動,提高教學能力。
通過建立和完善質量保障體系,高職院校可以更好地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和實用的教育和培訓服務。
(三)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和加強
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因素,對于實現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和學校發展至關重要。在分類考試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一方面,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規模不斷擴大,但也存在著缺乏高素質專業化師資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需要通過加大招聘力度、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等措施,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教師,加強學科建設和師資力量。
另一方面,高職教育要求教師不僅具備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和教學經驗,還需要具備對行業和產業的了解和認知,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引入一些具有實踐經驗和產業背景的人才,加強對學生實踐教學和職業素養的培養。
高職院校還需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和交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育理念。可以通過組織教師參加各類教育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搭建教師交流平臺,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共同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也需要注重評價和監督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工作表現,通過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模式,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
總之,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是高質量人才培養和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需要高度重視和加強。只有通過科學合理地管理和培養,才能推動高職教育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四、結語
總體而言,高職院??荚囌猩贫雀母镫m然在分類考試背景下面臨許多挑戰和困境,但仍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聚焦職業化、應用型、產業化的人才培養趨勢,并采取多種措施如學分銀行制度、推行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等來應對挑戰和困境,不斷提高招生質量和培養質量,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需求。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只有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才能夠保證高職院校的長期穩定發展。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不斷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華利,趙明,戴葵堂. 高職院??荚嚬ぷ鞒跆剑跩]. 考試周刊,2009(28):3-4.
[2] 俞通海. 新高考背景下浙江高職院校招生工作思考[J].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3):21-24.
[3] 胡曉鋒. 高職院??荚嚫母锾轿觯跩]. 考試周刊,2010(17):1-2.
[4] 王夕月. 高職院??荚嚹J綔\析[J]. 科技創新導報,2013(35):224-224.
[5] 唐艷紅,王琴. 高職院??荚嚫母锾剿鳎跩].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03):17-18.
(薦稿人:姚晶,哈爾濱商業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