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郭玉婷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和高中英語教學的結合能夠起到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作用,將中華優秀文化的內涵提煉出來與高中英語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成果當中發揮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隨著高中英語教學形勢的變化,教師也應該探索將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的方法和途徑,以充分發揮英語教學的人文價值。本文深入分析將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意義,提出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在促進高中英語教學活動全面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高中英語教學 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7.037
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在新時代,教師應不斷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學科教學中,以保證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將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可以加強英語和漢語之間的聯系,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也將起到拓展課堂教學體系,豐富英語課堂內容,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教學活動多樣化,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英語學習體驗的作用。此外,將傳統文化融入英語課堂,還可以幫助學生繼承和發揚我們的優秀文化,為學生運用英語知識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將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意義所在。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傳統文化在教學活動中的比重問題。英語作為西方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是融合中西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傳統文化作為中國優秀文化的核心體系,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比較法,引導學生探索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使學生在學習相關文化的同時,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鑒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有必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接受傳統文化。通過結合英語課堂教學內容,進一步引導學生形成強烈的民族文化意識,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由此來進一步發揮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
通過對高中英語教學的調查和分析,我們了解到,高中英語課堂中融合傳統文化的教學效果并不樂觀,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資源正在被浪費,學生對學習英語沒有足夠的信心,甚至無法應對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受網絡環境的影響和多元文化的侵襲,部分高中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崇拜英美文學等,卻對自己本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夠了解,第二語言學習的目的性不強,且沒有足夠支撐自己繼續學習的文化自信,也沒有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意愿。高中生正處于建立正確“三觀”的黃金階段,他們雖然具有獨立的思維和判斷能力,但是如果文化自信不足以支撐他們在紛雜的網絡環境中堅持本心,那么,高中生很容易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而產生厭學心理。他們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就會發生變化,無法在英語學習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英語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加強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也可以讓學生從更客觀的角度了解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從宏觀上看,準確的價值判斷和理性分析對學生的個人成長、民族自信心和人文素質都非常重要。對于高中英語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向,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跨語言文化交際意識和民族文化素質。
三、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策略
1.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
高中英語教材的教學內容涉及歐洲國家的歷史、文學作品、節日和日常生活習慣等,而涉及中國歷史文化的教學內容相對較少。由于教材的限制,導致英語教學內容與我國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相差甚遠,使高中生對英語學習感到困惑和不解,從而逐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動力,只是一味地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在合理的范圍內增加英語課堂中的傳統文化內容,在整理和搜集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大膽創新,在教學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橫向比較,讓學生更直接地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異,從而更了解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
例如,《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這一單元主要討論了人們慶祝節日的主要原因,并根據節日的文化內涵反映出各族人民的價值取向。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掌握西方各國家的民俗風情特點,通過將西方各國家的節日風俗習慣與中國傳統節日進行對比,運用情境教學法分析圣誕節和中國春節有關的習俗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去自主研究文化差異,讓學生可以通過英語的方式來暢談中國春節的起源,去體驗各國的民俗習俗,并讓學生談談春節和圣誕節的區別,展示不同文明的思維邏輯和社會文化現象,使學生對文化差異進行深刻認識和反思,在文化多樣性的認知下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2.將傳統文化的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外活動當中
將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當中,其形式不應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中,而是應將文化滲透到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探索,并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點安排相應的課后任務,并給予學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自信去展示他們眼中的中國傳統文化。通過文化引領來引導學生在課后的業余時間去自主探索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書籍和內容,特別是介紹中國傳統文學的英文版作品等,并在理解的過程中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傳統文化的傳播活動還可以依托于各種課外活動,比如教師可以舉辦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演講比賽,或者舉辦以中西文化碰撞為主題的辯論賽等,通過舉辦各種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自覺成為中國優秀文化內涵的傳承者。
由此可見,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勢在必行,但將傳統文化滲透到英語教學的過程是任重道遠的。高中英語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的英語知識去應對考試,而且還要盡量將中國傳統文化合理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這種教學理念不僅要讓教師意識到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還要采取實際行動提高教學效果。這項教學任務需要教師從文化傳播的本質出發,并將這項教學任務堅持下去,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如何讓高中生理解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不忘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內涵,這就需要教師將智慧和堅持融入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更需要學生的理解和合作,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需要每一位高中英語教師不斷探索和實踐。
3.培養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識
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可以建立健全的人格,培養修身養性的行為習慣,幫助高中生形成高尚的文化品格,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對于當代高中學生來說,學習傳統文化有助于開闊眼界,增強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因此,要改變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固有模式,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和道德意識融入教學的過程當中,并積極地改進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英語和傳統文化的契合點,再在英語課上去講解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內容,例如,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具有崇尚道德、重智、重文化藝術修養、培養人文素質的思想,有利于新時期人們思想素質的提高。在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中西文化的相互滲透和對比,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避免盲目地追隨西方文化,通過相互聯系和吸收,將實現中西文化之間契合點的完美融合,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科學的、創新的、積極正向的文化價值觀。
幫助學生建立新的思維和學習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興趣。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應通過教學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一是提高教師的傳統文化素質和教學水平。只有教師掌握了大量關于英語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專業知識以及課堂教學策略,才能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向學生解釋一些關于國家歷史的知識。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儒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韓愈的《師說》中有“傳道授業解惑”一句,這是指教育的全過程:傳道,授業,解惑,三個維度并行。不斷幫助學生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因此,我們應該在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讓我們所教的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傳承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加深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從而實現中西優秀文化的融合,從而激發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以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學習傳統文化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逐漸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許多學生發現很難設計自己的學習策略,他們無法應用所學。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僅是受到母語的影響,也包括教師忽視了英語教學中的人文因素,沒有在教學中實現語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此,為了避免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問題,教師必須調整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師要通過掌握大量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英語視聽材料,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課外閱讀的文本當中,從而實現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四、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以強化民族自信
將傳統文化的教育思想融入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英語這門學科的過程中不斷增強民族自信,將我國優秀的文化內涵與西方文化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如中國的傳統習俗、親情觀念、生活習慣等。通過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人對親情觀念的重視,可以發現西方國家與我國對待親情的觀點存在些許出入,在西方國家的教育觀點中,普遍認為孩子到了獨立的年紀就應該適應獨自生活,但在中國的傳統教育觀念當中,親人與孩子之間的情感羈絆是不分年齡和距離的。因此,在高中英語教材中,會有一些以家庭聚會為場景的課文內容,也會涉及家人或朋友之間相處的特點,這也是能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契合點,從家庭觀念來分析中西文化的差異,并通過英語教材中的語句和中國漢語言文化進行對照,從中西文化的差異出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情文化進行研究,讓高中學生了解到中國對親情的重視,從而產生對我國親情文化的進一步了解。
此外,英語學習活動的設計應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為目標。圍繞在高中英語中融合傳統文化的教學語境,以強化課外閱讀和口語交流等形式為基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文化運用的教學模式強化感受到的英語實踐能力、文化傳承與創新能力等,將中西文化的差異點和共通點融入語言教學中,開展強化主體思維、多元文化融合于一體的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教師要幫助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言知識,充分運用語言表達技能,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比較文化異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情感態度表達方式,進而嘗試運用所學的語言文化知識在新的語境中分析和解決問題,適時表達符合個人立場的觀點,強化高中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為了保證中國傳統文化能夠融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入分析校本課程的內涵和價值,通過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地方傳統文化的體現,進一步突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從而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對學生文化修養的滲透作用,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需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結合當地的文化遺產,根據學校教材的編寫情況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開發有效的校本課程,并在此基礎上融入當地的傳統文化,給學生帶來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同時,參觀當地的文化博物館,參加相關的實踐活動。在英語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英語課堂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個人素質和文化素養的重要性。大多數英語教材都包含一定的傳統文化內容,可以促進學生學習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學生提供基礎的學習材料和內容,促進學生產生更深層次的文化認知。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了保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效果,教師需要綜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的文化學習提供多樣化的呈現形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靈活運用傳統文化內容,接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參考文獻:
[1] 張新望《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與路徑探究》,《校園英語》2022年第5期。
[2] 王慧《中國傳統文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融合》,《學苑教育》2022年第16期。
[3] 吳彥龍《中國傳統文化在高校英語教育教學中的融合路徑分析》,《食品研究與開發》2022年第12期。
[4] 楊英杰《中國傳統文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中學生英語》2020年第20期。
[5] 王娜《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策略》,《中學生英語》2020年第20期。
[6] 鄒元霞《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策略》,《新課程》2020年第42期。
[7] 王艷麗《中國傳統文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研究》,《中學生英語》2020年第42期。
[8] 阮族春《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策略》,《中學生英語》2021年第8期。
(韓冰,1991年生,女,漢族,山東招遠人,碩士,中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郭玉婷,1983年生,女,漢族,山東濟南人,碩士,中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