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迪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有效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面臨的重點問題。企業文化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人文基礎,影響著企業的管理與治理方向,對促進企業高效管理、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研究企業文化出發,分析了企業文化對提升核心競爭力和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的重要性,為企業加強文化建設、優化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企業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5.034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5-0112-04
0? ? ?引 言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已經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消費市場和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經濟正沿著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大步向前。但國內企業存在的問題也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慢慢凸顯出來,嚴重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現代企業為了應對變化的外部環境,必須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于這一現實背景,現代企業間的競爭也逐漸從有形的競爭(如產品競爭),轉向無形的企業文化、品牌、運營、服務等方面的競爭。企業文化隨著行為經濟學的興起,從不同角度對傳統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與新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產生了碰撞,為現代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開辟了新路徑。本文將分析企業文化對提升核心競爭力和進行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從而有效的提高現代企業的競爭優勢。
1? ? ?企業文化概述
1.1? ?企業文化內涵
企業文化來源于英文“Corporate Culture”,有時也稱為組織文化,國內外學者對此開展了非常豐富的研究。國外學者較早就定義了企業文化,認為企業文化是一個組織為了克服外在適應及內部整合而產生的基本假設,具體是指企業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所形成的并且為企業成員普遍認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團體意識、行為規范和思維模式的總和。國外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界定[1],歸納起來可分為三類:一是從文化人類學角度進行界定;二是從管理學角度進行界定;三是從企業管理思想和制度演變的角度界定。
企業文化作為“舶來品”,通過西方企業管理書籍引入中國,經過多年探索后,成為中國現代企業管理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學者相繼提出各自的定義,使企業文化更符合中國國情并且更具有中國特色[2]。陳春花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對企業文化進行劃分:一是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人員的文化素質和文化行為,包含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制度、規范、設施等要素[3];二是企業文化是企業的一種基本精神,包含員工共有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4]。石偉和向瀾對企業文化的認識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論述[5]:一是價值論說,即認為企業文化是價值理念上的碰撞;二是精神現象說,即認為企業文化是一種思想和行為方式,是企業開展經營管理工作的價值理念;三是精神、制度、形象三層次說,即企業文化應該包含企業精神、制度機制和企業品牌形象。筆者認為,企業文化有兩方面內涵,一是企業內部方面,企業文化是指導全體員工行為的理念、價值觀,是企業精神層面的象征;二是企業外部方面,企業文化是企業的一種核心資源,對企業外部競爭戰略計劃、決策以及外部行為具有指導性作用。
1.2? ? ?企業文化特點
從企業文化的內涵中可以提煉出企業文化具有獨特性、時代性、創新性、整體一致性的特點。企業文化的獨特性體現在,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企業文化,無論企業的類型、追求目標是否一致,企業文化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每個企業都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文化價值觀。企業文化的時代性體現在,它是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呈現出的不同狀態,企業在每個發展階段都會產生不同的階段性文化,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積累成為企業固有的文化形態。企業文化的創新性體現在,它隨著市場環境情況和企業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的變化而變化,企業的每個重大變革都是企業文化的一次創新性改變。企業文化的整體一致性體現在,企業發展不僅是企業的某部分單獨發展,而是企業自上而下的一個有機整體的發展,企業文化間接影響著企業的整體規劃,同時企業的每個獨立部分都與整體的企業文化保持高度一致。
2? ? ?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的關系分析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出自于Prahalad和Hamel發表的文章《公司核心競爭力》[6-7],自此以后,核心競爭力理論迅速成為企業管理領域的熱門研究主題。核心競爭力理論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競爭市場上體現出企業自身資源基礎之上的企業能力優勢,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擁有的具有一定技術壁壘、不易被競爭對手模仿并可以為企業帶來額外利益的能力,只有具備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具備一定優勢。目前,學者們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主要以理論探討為主,集中于對核心競爭力的理論溯源、概念框架、性質特點等方面的研究。例如,鄒超和王欣亮從核心競爭力的概念界定以及評價方法等方面,對現階段關于核心競爭力的研究進行梳理與總結,并分析了影響核心競爭力的因素;在實證研究方面[8],王念新等基于核心競爭力理論和核心能力理論構建理論模型,通過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研究信息技術、核心能力影響企業績效的效果[9];孫昌玲等采用文本分析法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評價者指標,并實證檢驗了核心競爭力越強,企業績效表現就越好的研究假設[10]。本文研究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創新、決策、管理和有效應對突發情況等方面相融合的綜合能力,是可以伴隨市場發展環境變化而隨時創新提升的綜合能力,是能夠有效超越競爭對手,通過長期經驗積累具有獨特經營管理理念的綜合能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在企業內部共同價值觀的指導下不斷積累形成的,是企業價值理念、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集中體現。可以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中壯大的原動力,是提升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此,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秦德智等從三個方面闡述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的關系[11]:首先,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企業核心競爭力需要企業文化的支持;其次,企業管理創新和經營理念依賴于企業文化;最后,企業文化能有效促進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由企業文化培育積累而形成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理念、企業領導人想法的一種體現,影響整個企業的內部意識,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企業文化只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與企業自身需求相融合,具有統一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才會增強核心競爭力,成為核心競爭力的動力源泉。
3? ? ?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升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形成學習型企業文化氛圍
企業文化傳播是一個循環過程,反映了企業中各角色之間的互動關系。企業發展是以人為核心的發展,所以企業文化建設更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核心。在文化建設中,更加關注人才培養,重視人力資源管理,重視員工的思想道德建設,更大程度地發揮員工的潛力與價值。通過組建學習型組織,提升員工的文化修養和技能水平,促進優秀文化和成功經驗的引進,提高團隊學習能力,促進員工之間、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準確掌握員工的想法與邏輯,聽取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可行性建議,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有效促進企業文化創新。在對企業員工教培過程中,注重對企業文化的宣傳和引導,強調企業文化的教育、引領作用,促使企業員工認清自己在企業長期發展中的定位與價值,同時也體現出企業文化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各方面工作中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通過人才培訓,培養員工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激發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工作完成度,增強企業發展動能和活力。通過構建與企業、員工實際相符合的共同愿景來增強企業內部對企業文化的認可度,使員工在充分發揮個人價值的基礎上,為實現企業共同價值提供力量。將企業的思政工作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多方位多角度發展,在企業文化更新變革的過程中,培養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優勢。
3.2? ?培育創新型企業文化理念
建設企業文化的重點在于繼承和創新,它體現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以及在發展中的新時代對傳統思想理念的創新。企業一直處于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中,應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能力,企業文化創新是適應市場發展和環境變化的需要,它既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又要遵循歷史規律。企業應引導員工樹立創新意識,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創新中充分發揮作用。企業文化創新引導著企業管理創新,兩者協同互助,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競爭中,企業文化創新可以為企業帶來其他企業無法復制或模仿的核心競爭力優勢,這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制勝的方法。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應把文化建設作為專項工作去完成,增加文化建設的深度和廣度,將企業戰略發展與文化建設結合,充分體現企業文化的戰略價值。通過企業經營文化的不斷創新,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企業文化與企業全過程體制機制改革相結合,使企業一直擁有源源不斷的文化優勢。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根據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發展目標,結合國內外經濟形勢,從我國國情出發,克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中的諸多不適宜因素,培養并激發全體員工的創新意識,積極響應國家的各項號召,認真執行國家的政策制度。企業根據自身需求建設符合自己發展戰略的創新型文化,突出企業的自身特色,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借鑒、吸收并創新的原則,不斷塑造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知名度,與時俱進。
3.3? ?構建基于企業文化的管理體系
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的一種體現,這種精神約束著企業成員的思想與行動,影響著企業的實踐與管理。企業管理者應在傳統管理方式和傳統文化中,取精華去糟粕,形成基于自己企業文化的企業管理體系。企業文化要與企業章程制度、企業戰略、員工發展方向相融合,企業管理者、關鍵人應將有效的企業管理與治理、外部環境調研、企業設施和企業最新的發展戰略與企業文化相協調,確保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層面和環節,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同時,企業應完善管理制度,以此強化管理體系與企業文化的融合效果。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應在借鑒的基礎上突破傳統管理模式的標準化、規范化的限制,完善獎罰制度,給員工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正確引導員工的價值觀,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在實踐過程中,將企業文化和核心競爭力觀念與企業管理理念融合,發揮文化的導向和引領作用,體現人力資源的價值,運用科學的方式推進企業文化的重塑,實現企業資源整合能力的提升。
4? ? ?結束語
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企業發展經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企業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將文化與管理相融合,提高核心競爭力,培育員工的歸屬感,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約束力,引導企業持續高效發展,更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主要參考文獻
[1]SCHEIN E H.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M].4th Ed. Hoboken,NJ:John Wiley & Sons,Inc,2010.
[2]張皓月,王方華,薛晗.構建企業文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22,19(11).
[3]石偉. 組織文化[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4]陳春花.企業文化的改造與創新[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3):51-56.
[5]向瀾,章喜為. 員工價值觀與企業文化關系的研究綜述
[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4):166-167.
[6]PRAHALAD C K,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
[7]HAMEL G,PRAHALAD C K.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M].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6.
[8]鄒超,王欣亮.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文獻綜述[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68(2):110-115.
[9]王念新,仲偉俊,梅姝娥.信息技術、核心能力和企業績效的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2010,23(1):52-64.
[10]孫昌玲,王化成,高升好.核心競爭力能夠提升企業業績嗎?——基于文本分析的經驗證據[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23(6):72-82,146.
[11]秦德智,秦超,蔣成程.企業文化軟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14):95-98.
[收稿日期]2023-01-05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數字經濟時代完善綠色生產和消費的制度體系和政策工具研究”(20ZDA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