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青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之中,習作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使學生將語文知識應用到表達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對于部分學生來講,本身的基礎不夠扎實,在習作課堂,并沒有較高的寫作熱情。所以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角度出發,利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讀思達教學法的出現,對于小學習作教育來講,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讀思達視域下的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進行了綜合性的討論與分析,首先闡述了“讀思達”教學法的相關概念,其次列舉了“讀思達”教學法對語文習作教學的指導作用,探討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最后提供了“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希望能夠使其在小學習作教學發揮出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讀思達”教學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前言:在以往的小學語文寫作教育工作中,很多教師的想法過于固定,在習作教學階段,教師會先對寫作話題進行簡單的分析,讓學生按照固定的思路進行習作寫作,學生本身并沒有針對習作主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導致其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處在被動位置,在這一情況下,習作的整體教學質量并不是非常好。而在讀思達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擁有了全新的發展方向,在習作教育實施之中,可以從閱讀、思考和表達三個方面,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針對主題進行深入分析,提高對于主題的理解程度,借此使其學習有效性得到明顯提升。
一、“讀思達”教學法的概述
讀指的是閱讀,從學生發展角度來講,其代表的是個人成長的基礎。在小學階段,主要是進行啟蒙教育,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能夠在未來更好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之中,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科學寫作方法的能力,學會利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在這一基礎上,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進行寫作[1]。閱讀指導從實際情況來講,其目的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使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表達,并提升自身的習作能力。從實際情況來講,閱讀是基礎和前提,思考是關鍵與重點,表達是提升與鞏固,如果沒有思想表達,僅僅是空口表達,缺少根基。所以在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之中,教師需要在讀思達理念的基礎上,開展各項教育工作,進而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和綜合素養能夠得到有效提高。
二、“讀思達”教學法對語文習作教學的指導作用
(一)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在讀思達教學方法視域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教學方法之中,主要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教師提問學生作答,在課堂之中,教師會消耗大量的時間進行講解與輔助,并更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在學習時,學生僅僅是被動的模仿教師的思路進行練習記憶和背誦。而這一教學方法限制了教學活動的開展,違背了教學思想與本質。在讀思達教育工作之中,能夠使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得到有效改善,其重點是引導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閱讀和鑒賞,從文本內容的角度出發,進行深入的探索,而且在閱讀之后,也能夠積極的進行表達和交流,借此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有效展現。
(二)幫助教師優化課堂
在讀思達教學法的利用之中,能夠使教師在小學語文習作教育工作之中,從整體角度出發,進行深入探索。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學生的成長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這些內容之間本身就有非常緊密的關聯。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之中,需要不斷的進行思考與探索,在這一基礎上進行表達,所以三個部分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2]。在讀思達教學法的影響下,能夠使學生在語文習作教育工作之中,不斷的進行知識拓展,而且還能夠引導學生在閱讀之中進行深入探究,并且在閱讀之后,教師還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表達,從自身所閱讀的材料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在這一基礎上,可以使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之中,獲得更大程度的進步,積極的完成習作任務,并獲得更加全面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
(一)小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以往的習作教育工作之中,小學教師在教學時更重視自身的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寫作鍛煉,所以學生在學習之中,一般情況下會記住教師講解的固定寫作模板,以此應對考試。而在這一模式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會進行深刻思考,在寫作中并沒有融入自身的思想,遇到寫作困難時,也往往依靠教師的講解。而在這一情況下,會導致學生的主動意識受到限制,存在懶惰的情況,從小學語文習作課程設置情況可知,在對習作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經常會首先給學生提供相關的題目或閱讀資料,讓學生通過有關內容確定寫作方向,然后進行文章寫作。在最后,教師會對文章進行評價。而在開展有關學習工作之中,學生并不會主動進行思考,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自我評價。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缺少獨立思考能力,會導致其在語文習作中存在更多的問題,也會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產生更大程度的限制。
(二)小學生在閱讀和表現方面存在著局限性
由于小學生在閱讀、思維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其在寫作中的表達能力也很難得到有效提高。表達并不是將內心所想單純的闡述出來,也不是單純的闡述自身的觀點,而是需要在對寫作主題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梳理自身的思路,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總結的結果。學生積極使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在這一基礎上,才能夠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很多學生表達能力相對較差,主要是其語文基礎薄弱,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導致其無法理解作文材料的含義,因為閱讀能力較差,思考能力也并不理想,無法真正的分析材料的內涵,也很難進行思想總結,更無法將這些內容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很多學生在習作學習的時候,經常會存在讀完材料之后,所寫的文章脫離了材料提供的主題方向,不僅無法獲得較高的分數,甚至單從文章寫作的角度來看,文章整體也并不出彩。
四、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讀思達”的實施策略
(一)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讀思達”課程的教學屬于遞進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教學方式,而應分析學生的學情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逐步提高教學質量。在讀思達教學方法的初始階段,需要以閱讀為主,閱讀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最主要的任務,作為小學教師,需要讓學生盡可能多的進行閱讀,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以這一點為基礎,這樣,既可以有效地提升他們的閱讀水平,又可以讓他們在讀完以后,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確保他們在完成“讀”的同時,進而保證其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實現預設的習作學習目標。在閱讀中,要想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就必須讓學生暢通無阻地閱讀,理解閱讀中存在的難題,在這一基礎上,幫助學生感受愉悅的氛圍,使學生更愿意閱讀。比如,在教學二年級《大禹治水》這篇神話故事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孩子們一些關于這個神話的輔助資料,讓孩子們通過與教科書上的相關資料進行比較,找出兩者之間的差異,使學生能夠在這一基礎上,將教科書上的閱讀資料進行比較,找出兩者之間的差異,從而深化孩子們對這個神話故事的了解。同時,教師對輔助教材的選擇也不能局限于某個程度,要盡可能的拓展范圍,使學生的閱讀廣度能夠得到拓展,幫助學生對于閱讀形成更加深刻的興趣,在開展有關閱讀活動之后,則需要讓學生寫下讀后感,借此加深對于這些神話故事的理解。
(二)理性提問,啟發學生思考
在“讀思達”的教學模式中,思考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上,小學語文教師要主動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用更好的方法提問,巧妙的問題設置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思考效率,讓他們在思考中得到真正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問題的設計是很關鍵的,教師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從問題的不同角度進行分析,設計出更加有趣有效的問題,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由淺入深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的思維能夠伴隨著問題的深入,進行更加深刻的思考,并在這一基礎上,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習作方向,為學生的習作鍛煉提供動力。例如在學習三年級《小馬過河》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需要積極的提出問題,老牛和松鼠說謊了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不同的動物對于過河的評價不同,然后讓學生找出不同的原因,原來是因為小馬的體形既不像老牛那樣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樣矮小。通過學生的思考,使學生理解文章想要傳遞的中心思想是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不能光聽別人說,還要動腦筋想一想并主動去試一試。然后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身的學習感悟寫下來,通過這一方式,帶動學生在思考中形成寫作習慣,幫助學生能夠在思考中提高自身的習作水平。
(三)讓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讀思達”課程的最后一環就是“說”,而“說”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學習“說”。在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訓練的時候,老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可以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把所學到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能力,并完成最終的輸出。在這一基礎上,使學生可以表達出自身的觀念,然后再進行習作鍛煉。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既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對彼此討論的結果進行闡述,而教師要在課堂之前,對其進行相應的表達模式設計。在習作練習中,表達一般以書面形式為主,遵循這樣的教育模式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能夠按照節奏進行知識的內化,利用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例如在三年級《我有一個想法》的習作練習之中,教師就可以用學生生活中的現象或問題提前設定好主題,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這此基礎上進行寫作,學生能夠真正的表達內心思想,并結合自身的所知所感將思想展現出來。在表達的階段,教師要讓學生不被課堂所束縛,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教師還需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在這一基礎上,讓學生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也能夠對學生的習作成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進而幫助學生制定完善的提升計劃,使學生能夠在這一基礎上,獲得全面的發展。
結論: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從讀思達出發,積極的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其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的綜合水平,幫助學生開展更加深入的思考,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優化學生的表達能力,借此有效解決傳統寫作中素材不足、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讀思達理念進行深入分析,并在這一基礎上,打造出完善的教學體系,借此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其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來講,具有更重要的價值,能夠幫助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全面的發展。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大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2年開放課題“‘讀思達視野下童本習作教學的實踐研究”(批準號:KCB2022079)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春霞.以讀促思浸潤古詩文 ?思以通達激活詩家語——“讀思達”導向下的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行動研究[J].天津教育,2022(35):93-95.
[2]陳榮貴.“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人教版小古文教學為例[J].教師,2022(3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