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上前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注重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是保障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語文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工作中的具體內容,推進核心素養培養方案落實。由于作文教學屬于語文課程中較為關鍵的一環,所以教師應該立足于作文核心素養培養進行教學優化實踐。鑒于此,文章擬從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出發,結合核心素養與寫作教學的內在聯系進行綜合分析,進而對具體的作文教學問題進行剖析和發掘,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核心素養教學落實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要點研究
就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而言,教師應該從語文能力、語文積累、人文素養、思維品質等角度進行教學內容規劃,同時在核心素養培養方案中融入作文教學相關要素,提高作文教學的整體有效性。現階段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優化改革工作雖然在如火如荼進行,但是工作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紕漏。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效率,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問題制定科學的教學革新策略,有效改善教學方式和課堂模式,促進學生作文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進一步發展。
一、初中作文教學中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作文能力屬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外在展現形式之一,在寫作過程中學生的遣詞造句以及謀篇布局水準等,都能夠體現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表現形式之一。為了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的養成,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在寫作中抒發自己的感受,使學生能夠在寫作訓練的促進作用下得到思維擴展。由于寫作本身能夠體現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借助寫作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樣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積極作用之一[1]。在完善的核心素養培養工作落實作用下,學生能夠逐漸形成優良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價值觀念,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也會隨著核心素養的形成而迅速提升。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創新與重組能力,也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推動初中生實現更高水平的進步與發展。
二、核心素養與寫作教學的關系
核心素養的內容既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得的必要品格,也涵蓋了學生的關鍵能力,在寫作教學中充分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推進核心素養與寫作教學融合時需要注意訓練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學生能夠從創作的立意、選材以及文章布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訓練,從而逐漸形成完善的思維體系。由于核心素養本身屬于動態化的個體發展過程,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時候,應該從寫作教學角度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在不斷變化的外部條件中積極提升自我,實現穩定的進步與發展[2]。總之,核心素養和寫作教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寫作中,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夠得到提升,核心素養也會得到全面優化。由此可見,教師應該立足于核心素養培養,推進作文教學發展。
三、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的認識不足
在部分初中學校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方面存在一些教學理念問題。一部分教師在工作中過分偏重作文教學,將很大一部分教學時間分配在寫作教學上。然而,寫作教學本身屬于循序漸進的教學工作,學生的寫作能力也需要在點滴的積累過程中逐漸提升,如果教師過于急功近利,反而會拉低教學工作效率,導致作文教學質量下降。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教師未能充分意識到閱讀對于作文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在教學工作中隨意壓縮閱讀時間,延長寫作訓練時長,致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持續偏低,導致寫作訓練無法發揮作用,甚至反向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學生的各項能力不匹配,無法創作出優秀的作文作品,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發展進程都受到了一定阻礙[3]。
2.缺乏具有針對性的科學教學方式
在當前教育行業發展背景下,教師應該推進個性化教學工作的落實,采取有針對性的科學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課堂。然而,在實際教學工作當中,很多教師受限于作文教學難度較大、學生寫作基礎較差等負面因素影響,無法在教學實踐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有的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一味追求素材的積累,讓學生大量地進行生活素材摘錄和重復寫作練習,但是在此過程中卻未能及時有效地向學生傳授相應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導致學生只能死記硬背,而無法進行高質量的創作學習。另外,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追求范文寫作,在為學生展示范文的時候,既沒有帶領學生對范文的精妙之處進行剖析,也沒有對優秀文章的結構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由于學生自身理解能力不夠,難以自主自發地從范文中學習到有用的寫作技巧和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在寫作時不但難以妥善利用范文的引領作用,反而可能受到范文模式的限制而無法進行獨立的寫作。
3.學生作文缺乏創新,教師評價敷衍
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上來看,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生活經驗的匱乏、聯想想象能力的缺失、寫作能力的限制,而在創作過程中缺乏創新性和新穎性。與此同時,大部分教師將寫作評價和批改重點放在語法錯誤的檢查、語句通順與否的判斷、遣詞造句是否規范等方面[4]。如此一來,雖然學生作文中的語法等錯誤能夠得到及時糾正,但是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的根源性問題卻長時間無法得到解決。可見,在缺乏有效指導和評價的前提下,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核心素養會停滯不前。
四、核心素養下優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要點
1.轉變作文教學觀念
在語文教學中針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教學調整非常必要。教師要針對當前的各種狀況和問題進行積極的分析,實施針對性的策略。因此,教師應該轉變作文教學觀念,根據作文教學的目標,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進行作文教學序列化的整體構思,設置具體實施步驟,讓學生在作文學習中能夠有一個逐漸提升的過程。比如,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有規劃地教導學生基礎的寫作知識點,然后讓學生在作文中通過運用技巧逐漸掌握知識,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2.改進和創新傳統作文教學模式
在教育行業不斷創新發展的基礎背景下,語文教師應該在開展工作時充分轉變自身教學理念,積極迎合行業發展特點對新課改教學觀念進行分析,進而深入了解核心素養的相關內涵和具體要求,以此為依據,對教學方式進行全面更新升級,有效構建起高效作文教學課堂[5]。以實際的作文教學內容為例,在以“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為主題的寫作課堂上,教師應該緊抓“熱愛”這一寫作要點,帶領學生結合生活對寫作學習進行回顧和總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寫作經驗和生活閱歷,通過綜合分析創作出獨具特色的文章。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時,教師應該充分規避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在練習過程中適當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空間,在寫作探究形式方面也適當放寬要求,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寫作練習,優化學生的寫作體驗,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捕捉到寫作靈感。
3.優化建設作文評價體系
在推進核心素養教學工作落實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對教學工作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在全面評估學生作文能力的基礎上,及時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整。有鑒于此,建立健全的作文評價體系至關重要。教師應該在實際工作中構建作文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在評價過程中不但對優秀的作文進行批改評價,而且需要對質量相對較差的作文進行及時的指點,從而幫助存在寫作障礙問題的學生得到進步。例如,對學生的“記事類”作文作品進行評價時,不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寫作能力有所不同,所以“記事”寫作作品的質量自然會良莠不齊,基于此,教師應該盡可能靈活地利用各類評價方式為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如在學生上交作文之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直接通過同桌互換的方式來進行作文互評;或鼓勵學生在完成作文創作之后,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評,并結合自己以往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缺點,對文章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自省自檢,使學生能夠及時改正創作中存在的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鑒賞能力。當然,在落實作文互評和自評的基礎上,教師也應該集中收集學生的作品,對其進行終結性的評價。
4.逐步構建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
在推進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應該帶領學生通過寫作練習的方式,對寫作方法和技巧進行不斷的鞏固,使學生具備扎實可靠的寫作功底,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帶領學生通過閱讀獲得寫作能力的鍛煉。由此可見,教師應該在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寫作課堂中構建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以“發揮聯想和想象”為主題的寫作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創作的時候,應結合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和方向,組織學生開展“童話閱讀會”“誰的故事最精彩”等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閱讀的活動過程中進一步掌握聯想和想象的寫作方式。同時,還要根據實際的寫作需求對聯想和想象寫作加以講解,從而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創作。
5.推進素材積累日常化落實
素材積累是寫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基礎內容,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應該推進日常化素材積累學習方式的普及。比如,教師可以將日常教學過程中涉及的寫作教學素材滲透到常規教學步驟當中,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擴大學生的素材積累量,為學生的高效創作提供有利條件。例如,在“寫出人物的精神”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實時提醒學生,從不同精神品質角度積累人物實例,將相應的人物精神實例應用到寫作當中,作為寫作素材豐富寫作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該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人物精神這一核心要點,幫助學生進行素材的延伸和拓展,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更多可用的應用素材,并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勤于觀察,將生活實例轉化為寫作素材,從而在更廣的范圍內進行積累。
6.科學設置多元化交際語境
語文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將寫作行為比作特定場景下的對話交流,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思維拓展,通過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來進一步推動寫作水平的提升,使學生在交際場合當中逐漸形成多維度創作的思維意識。比如,在“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寫作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口語交際”模塊的復述與轉述內容進行綜合訓練。帶領學生在復述與轉述的對話場景中,對抓住事物特征這一寫作主題進行深刻理解,有效借助交際情境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學生在傾聽他人發言,表達自己見解的過程中形成條理清晰的邏輯思維。總體而言,在寫作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不同的交際語境,幫助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使學生能夠在交際語境中越來越熟練地將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進行更加優質的寫作創作。
7.閱讀優秀作品以提高文化素養
帶領學生閱讀更多的優秀作品,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可以使學生的寫作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全面提升。由于初中生自身的人生體驗相對較少,所以在寫作創作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短板,鼓勵學生閱讀更多的優秀作品能夠有效彌補學生在人生經驗和際遇方面的不足,能夠使學生更深入地領會生命的真諦,進一步開闊學生的眼界。以“學寫游記”寫作教學為例,該單元的教學文章包括《壺口瀑布》《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等內容,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展開游記寫作,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些優秀的游記作品,為學生提供參考,使學生通過閱讀更多的優秀作品來領會游記中所體現的風景之美。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獲得寫作靈感,有效彌補學生寫作視角受限、立意淺薄等不足,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優秀作品的影響下得到提升和優化。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在當前教育教學發展背景下,教職人員應積極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落實,在實踐過程中積極轉變自身觀念,充分意識到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積極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深入剖析教學認識不足、教學方式科學性較差、學生作文缺乏創新等問題,從轉變作文教學觀念、改進作文教學方式、優化教學評價體系、推進讀寫結合落實、實現日常化素材積累等工作舉措中喚起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生命力,真正為作文教學質量提升和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謝曉剛.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22(13).
[2]王芳.試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新模式的構建[J].數據,2022(2).
[3]文靜.淺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建設,2021(23).
[4]崔毅開.三道作文題對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啟示[J].文學教育(下),2021(1).
[5]段艷改,呂靈梅.基于作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