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行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穩定開展,社會和教育領域加強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關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包括語言運用能力、語文思維能力、文化素養等。通過開展單元習作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并通過反復練習和指導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語言運用技巧,從而深化語文核心素養。基于此,本文論述了幾點指向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單元習作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核心素養? 單元習作教學
引言: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單元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并創新寫作思維,擴展教學資源來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探究性問題和主題任務,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并發現規律,在此基礎上展開習作學習,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還應當將單元課文與習作深入融合,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蘊的情感和寫作技巧,為他們提供單元習作素材,激發他們的習作熱情和興趣。[1]
一、引導學生歸納單元中的好詞好句,逐步積累寫作素材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單元學習時注意收集、歸納和運用一些好詞好句、描寫方法等,為單元習作積累素材。在積累的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手法,感受作者所表達的寫作情感,保證在學習完一個單元之后能夠將整個單元的課程內容串聯在一起,夯實寫作基礎。
二、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展開仿寫,提高寫作能力
為了有效在單元習作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可以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展開仿寫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模仿已有的范文來參照其結構、用詞、寫作手法等,寫出與之類似的文章。仿寫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寫作能力,調動他們展開單元習作的積極性。小學生在寫作時常常遇到語言表達不清楚、詞匯量不足、寫作結構混亂等問題,通過仿寫文章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寫作結構、積累詞匯、應用表達方式等,拓寬寫作思路的同時豐富語言表達方式。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仿寫時應從結構、思路、用詞等方面逐步對范文展開剖析,讓學生聯系上下文把文章的結構、段落間的聯系以及句式表達等整理清楚,然后進行相同主題的作文仿寫。最后,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單元習作內容做出及時反饋和評價,特別是對學生的語言表達、句式運用、段落組織等進行針對性的評價。[2]
例如教師在開展四年級下冊中第四單元“我的動物朋友”單元習作教學時,可以首先引導學生分析《貓》《母雞》《白鵝》這幾篇課文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然后為他們布置句子和段落的仿寫任務,最后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本單元幾篇課文的主題,然后圍繞主題展開仿寫,進一步學習如何通過特征描寫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學生在完成寫作后可以和其他同學相互評價、交流,逐步積累寫作經驗,提高個人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