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濤
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訂正答案,可以增強學生的答題規范意識,提升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從而促進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研究指導學生訂正答案的方法,制訂以指導學生訂正答案為抓手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措施,從而改變學生答題不規范、思維不嚴謹和不全面的習慣,扭轉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
關鍵詞:訂正答案;核心素養;高中語文
一、學生訂正答案實踐研究的背景
第一,新時代要求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各個學校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改革,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各級各類學校課程。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價值取向經歷了從“雙基”導向到“三維目標”導向到“核心素養”導向,從關注學科知識的表層到關注思維認知深層的演進。
第二,“雙減”政策的出臺。“雙減”政策指出,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減輕學生負擔,根本之策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式,全面壓減作業總量,降低考試壓力。表面上減少了作業,其實是對作業的質量和錯題的訂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新課標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核心素養。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設計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訂正語文答案,是一個知識綜合能力提升的訓練過程,需要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深度思考,這對學生的語言運用、思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作為教師,要引領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深度學習。摒棄停留在學科表層的學習,強調知識的統整、思維的批判、能力的遷移、情感的體驗的深度學習理念,這與新課改所倡導的核心素養理念是一致的,與黨的育人方針是一致的。其本質上關注的是一種知識加工的方式,主要表現為對學習內容的批判性理解,強調和先前知識與經驗的連接,注重邏輯關系和結論的證據,關注學習者與知識、環境三者的整體建構。
二、學生訂正答案的現狀
學生自主訂正答案是學習中的重要環節。高中語文主觀題的答案具有很高的靈活度,很多學生糾正答案就是用紅筆簡單抄寫參考答案,或者將答案剪貼,然后粘在試卷上,這種修改效果微乎其微。學生知道有錯,但是不知道錯在哪里以及為何錯,也不主動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沒有養成自覺校正錯題的習慣,陷入被動思考,懶于思考的狀態,語文學習達不到深度學習,不利于培養核心素養。
三、學生訂正答案的必要性
(一)轉變題海戰術,實現減負提效
作業是否有效,不僅在于作業設計是否精準與數量多少,更在于作業訂正質量的高低。教師在教學中較多關注講評,卻恰恰忽視了學生訂正答案這一環節,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更多的是被動聽講。學生陷入題海戰術中,未從思維上提升,無論付出多少汗水,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事倍而功半,所以學生需要有效訂正答案,以實現減負提效。
(二)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完成知識深化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訂正習慣,不僅可以促進其更為主動及時地進行錯誤訂正,做到有效學習和深度學習,還可以使學生發現自己掌握知識的漏洞,并對所學知識運用情況做出分析與評價,以實現對其個體獨立意識與批判精神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自己的能力層級,推動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在試題訂正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地把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進行對比、反思、總結,學會辨證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通過同一類題目的訂正,從而找到自己在知識上、思維上、方法上和習慣上的短板,并加以彌補、主動探究,學生觸類旁通,對知識的掌握呈螺旋上升的狀態,提升了語文素養。
四、學生訂正答案實踐內容
(一)學生訂正答案實踐研究概述
學生訂正答案實踐研究的主要目標為:從指導學生主觀試題訂正答案中尋找到增強規范性、提升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措施,讓學生產生思維碰撞,激發學生的潛能,實現知識與情感的融合,助力高考語文學科成績提高,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學生訂正答案的范圍界定為:訂正答案的試題側重高考語文試題中除去選擇題和作文題外的主觀題。學生訂正答案實踐研究的內容為:指導學生訂正答案的方法;以指導學生訂正答案為抓手,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措施。學生訂正答案的方法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
(二)學生訂正答案的指導方法
方法一,準確審題訂正法。學生訂正答案前,首先要對錯誤原因進行分析,而不是拿到錯題就對著答案用紅筆修改。錯誤的原因可以分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大多與學習習慣有關,主要有審題不夠周到、注意力不夠集中、時間把握不好、書寫不易辨認、情緒波動等。在非智力因素中,審題不準是導致失誤的最主要原因。在訂正錯誤的過程中,如果是審題不準而出錯,就要將出錯的題當作反思材料,認真審題,分析題干,并能通過多次的錯題訂正,總結出審題的方法:首先,用筆在題干中圈出關鍵詞語,用心體會題目要求;其次,通過對題干的分析,挖掘出隱含信息,大致確定答題要點;最后,審出區別,主觀題中,命題人會對一些常見題型進行角度限制,以顯示與一般題型或常見題型的區別,學生要避免落入命題的陷阱。
方法二,選準思路或角度訂正法。如2021年新高考全國Ι卷:康詩有“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一句,顧愷之說畫“手揮五弦易,目送孤鴻難”。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此的理解。答題思路為:第一,康詩和顧愷之畫在談論什么話題——詩畫的區別;第二,為什么“手揮五弦易、目送孤鴻難”?又如2021年新高考全國Ⅱ卷:互聯網上,有年輕人為炫耀技術故意在網絡植入病毒,導致病毒傳播。請根據文章,談談你對這種現象的看法。答題角度為:依據材料段落順序,結合文本談談這種現象具體錯在哪里。
方法三,規范答題步驟訂正法。學生的答題還存在答題步驟混亂或不全的現象,因此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訂正答案時發現自己答案的步驟是否存在問題,然后規范答題步驟。如請對《題龍陽縣青草湖》一詩首句中的“老”字進行賞析。答題步驟為:第一,解釋該字詞的含義(釋詞義)。第二,運用哪種手法體現怎樣的景物特征(析手法)。第三,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感情)。
方法四,把握命題意圖法。首先,語文高考試題的設置命題要素離不開情境,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讀懂情境,進入出題者創設的情境,清楚把握命題意圖。其次,根據出題者所提供的答案,進行逆向推理,回歸文本,看出題者是如何命制出這樣一個問題的,根據是什么,答案從文本中的哪些段落、語句中得出,出題者大致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思維過程。
方法五,精準語言表達訂正法。第一,專業術語是否準確。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寫道“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請分析其作用。文中這里通過自然環境的描寫,暗示當時天氣已經很冷了(秋風越來越涼,初冬,靠著火,穿棉襖),為下文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做了鋪墊。學生在答這個題時,把鋪墊和伏筆弄混淆了,導致答案的第二條不得分,因此訂正答案必須準確把握術語。第二,語言是否精煉概況。有些學生盡管得到了相應的分數,但跟參考答案相比,表述往往不夠精練,語言啰唆重復。通過對參考答案的比較,學生可以找到更好的語言表述方式,讓答案簡潔精煉,節省答題的時間和空間。
五、指導學生訂正答案,提升核心素養的措施
(一)增強規范性
其一,保證答題書寫工整、卷面整潔。好的習慣要從平日的訂正答案開始,而書寫和卷面是第一步。教師要引領學生工整書寫并杜絕隨意刪改現象。其二,保證答題序號化。清晰的答題步驟靠的是清晰的序號化體現出來,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主觀題答題序號化。其三,保證答題語言術語化、概括化。隨意化的答題語言讓答題顯得極不規范,因此教師應在學生訂正答案時,強化學生關注答題中術語的準確使用和語言精練概況,以保證答題規范。
(二)提升思維能力
其一,整體訂正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在整體答案的訂正中發現自我答題中的錯誤,在這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養成批判性思維。但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其二,對照訂正提升辯證性思維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在對照訂正答案中發現自身答題中的個性化問題,在兩相比照中學生會逐漸養成辯證性思維,既取答案之長,又反觀自己答案之短。其三,分條訂正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在分條的訂正中發現自己在答題角度和層次中存在的缺陷,經過不斷修改會逐漸形成邏輯思維能力。
六、學生訂正答案實踐研究的價值
(一)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其一,促進語言的建構與運用。語文高考就考兩項最核心的素養——閱讀素養和表達素養。表達素養就是基于表達目的或表達要求,充分考慮語境因素,使自己的表達目標清晰、對象明確、話題集中,充實而簡明、鮮明又生動。這必然要求學生反復琢磨語言的精準表達,從而促進學生語言的建構與運用。其二,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由于變換情境,很可能會由于思維定式造成失分,此時善于分析和應變最為關鍵。所以學生在訂正時,要善于把原題進行變化,進行解題小結和反思,即對某個知識從多個側面、多個角度進行合理的發散延伸,引發設題、解題的積極性思考,摒棄固有的思維習慣,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語文試卷主觀題的訂正可以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
(二)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教師在講評前,需要學生充分學會質疑、合作、反思,從多角度思考問題。教師以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審題思維、答題思維為抓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試卷講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在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考”中找到三方的平衡點,構建專業的主觀題訂正體系,從而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形式的學習,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七、結語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會正確訂正答案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和考試成績,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改正其疏忽大意的性格,為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高中教師要積極提升訂正答案的教學有效性,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春易,等. 從教走向學: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
[2]常生龍. 核心素養與學習的變革[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3]徐南南. 語文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研究[M]. 北京:九洲出版社,2019.
(責任編輯: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