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淑麗
摘 要 寫作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重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要將核心素養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具體做法有:讀寫結合,培養語言建構能力;語境模擬,培養寫作思辨能力;靈活微寫,培養審美鑒賞能力;微課導學,打開作文寫作思路。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寫作教學? 策略
隨著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確保寫作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寫作欲望,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提高學生寫作綜合能力。
一、讀寫結合,培養語言建構能力
語文教學中,部分學生對寫作任務易產生畏難情緒,他們在寫作文章時詞窮語拙,寫作興趣不高。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新課學習中深入剖析文本內容,之后教師再順勢布置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將閱讀中生成的情感體會寫入到文章中,融入自己的創意,促進學生語言建構能力發展。
例如,在《赤壁賦》教學中,教師可按文章主題挖掘其中的寫作素材。課前向學生發放與文章有關的圖文及視頻等資料,讓他們預習,借助相關的渠道,如網絡、圖書館等,收集寫作元素。在導入環節中,教師與學生一起觀看課件和文本資料,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角度感悟人生。隨后將學生分組,開展討論,按不同的主題展開探究。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從旁干涉,只對問題進行整理。討論完畢后,由各小組派代表闡述結果,繪制思維導圖,剖析作者創作的初衷,借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教師可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將文章中的人物、對話、情節等表現出來。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融入自己的創意以及對文章閱讀后的理解。各小組的學生經討論后,按各自的思路構建起相關的情節,實現了學習成果的運用。教師還可讓各組學生按自己編排的作品,分角色朗讀,或是以舞臺劇的形式演繹,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果。
語言建構能力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讀寫結合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喚醒學生想要將內心想法訴諸筆端的欲望,學會將閱讀積累的語言經驗應用到寫作中來,從而促進學生語言建構能力發展。
二、語境模擬,培養寫作思辨能力
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寫作思維培養,讓學生從具體事物中提煉和總結出內在的價值觀,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發展。教師應為學生創建模擬語境,讓學生融入到情境中開展討論和思辨活動,進而將自己的觀點寫入到作文中,要求作文做到有理有據,提高學生寫作思維能力。
例如,在閱讀材料寫作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高校禁外賣令”的閱讀材料,借助其中的語境,開展思辨能力訓練。教師為學生展示“懶人經濟在高校悄然升起”的材料,有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享受到外賣帶來的便捷服務。還有部分學生從中看到了商機,他們利用課余時間,為其他學生打水、代買等服務。個別學生甚至還提供代點名、代上課的服務。高校針對這一現象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予以制止,學生對學校的做法存在不同的態度。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你們怎么看?”的問題,將自己的看法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隨后將學生分成兩組開展寫作實踐,引導學生就問題展開討論,學生根據自己的贊同或是反對觀點,提出相關的論證。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對具體問題能立足于某個角度分析對象,并兼顧反向觀點,以此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在對待“懶人經濟在高校悄然升起”的問題上,可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指出禁止產生的不良影響,另一種是提出否定禁止的理由,從而使文章的論據更加充分。
寫作思辨能力是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所應具備的重要思維能力之一。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思維發展與提升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組織開展寫作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站在正確立場辯證地看待問題,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培養學生寫作思辨能力。
三、靈活微寫,培養審美鑒賞能力
微寫作是培養高中生寫作能力的有效練筆方式,將微寫作靈活穿插到語文教學中,有助于彌補傳統寫作教學枯燥生硬的弊端,使學生在短小精悍的寫作練習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和寫作經驗。教師可以創新微寫作形式,結合古詩文教學布置微寫作任務,在微寫作中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
例如,在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的教學中,教師可按教學內容讓學生練習微寫作,以此培養學生對詩詞的審美鑒賞能力。微寫作包括,一根據文章制作讀書書簽,任選其中的語句作為切入點,展開微寫作,為文章寫一篇推薦詞,字數在150字左右。這種微寫作能夠使學生提煉與整合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審美鑒賞能力隨之獲得提高。二讓學生收集作者的相關資料,用文言文為作者寫一則墓志銘。這種微寫作能夠幫助學生拓寬閱讀視野,了解更多文章以外的知識,并將自己的真實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形成對文章內容更加透徹的認知,由此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三假設將文章拍成短視頻或是微電影,讓學生結合文中的詞句,寫一個腳本,包含獨白、人物形態以及動作、語言等,字數在200字左右。這種微寫作能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依托這種具有創意性特點的寫作方式,將文章的意境呈現出來。
古詩詞教學是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結合古詩詞教學的內容合理安排微寫作,通過微寫作引導學生鑒賞古詩詞中的意象、意境及作者的情感變化,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發展。
四、微課導學,打開作文寫作思路
在寫作訓練課堂上,材料作文是重要的寫作訓練方式,如果采用傳統的材料出示、材料分析方式,則會占用較長的課堂時間,使得學生無法在有限的課堂內完成寫作任務。為提高學生寫作效率,幫助學生快速明確寫作思路,教師可以采用播放微課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展示材料,指導學生分析材料,起到微課導學的作用。
例如,在課堂寫作訓練中,教師用PPT展示作文材料“賣瓜的王老漢”:
賣瓜的王老漢在幾十年的賣瓜生意中練就了用手掂瓜、準確說出瓜重量的本事。每次有人買瓜,王老漢掂出的重量都與稱得的重量分毫不差。有人不信,拿出一百塊錢,說道:“如果你這次掂得準,這錢就給你了。”王老漢小心翼翼掂了瓜,猶豫不決報出重量,卻與稱得的重量差了三兩。
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感悟和聯想文章。
教師用微課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直觀展示審題、立意、定體、選材的相關要點,帶領學生分析王老漢這次有失掂瓜水準的原因,即王老漢在利益誘惑面前失去了平常心。接著,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播放莊子、中國女足等故事,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幫助學生建立起寫作框架,順利完成高質量、有深度的作文。
綜上所述,在寫作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培養目標,采用多元化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言建構能力、寫作思辨能力以及審美鑒賞能力發展,不斷創新寫作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作者通聯:甘肅武山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