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福泉


【摘 要】SOLO分類理論是近幾年英語教學的重要理論之一。通過對在英語教學中應用SOLO分類理論的35篇(2010—2022年)文獻進行研究與分析,可以發現該理論經過學習理解、實踐應用、融合創新后,在英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試題命制、作業設計等方面有一定應用,但研究廣度、深度不足,有關測量工具信度、效度不高。未來應重視將該理論與英語課程、英語教學目標的整合,加強該理論與英語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行動研究,提升英語教師應用該理論的能力。
【關鍵詞】SOLO分類理論 英語教學 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3)15-42-04
一、問題提出
SOLO是“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意為“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SOLO分類理論起源于英國心理學家艾德文·皮爾的研究成果,皮爾在皮亞杰關于兒童發展階段理論的基礎上,探索學生在不同階段學習不同學科的方法。澳大利亞心理學家約翰·彼格斯和凱文·科利斯在此基礎上將其創建成一種描述學習者學習過程層次的思維結構框架。該理論是研究者根據學習者的學習成果,對其思維結構進行質的分類。一引進國內,就受到了廣大研究者的高度關注,并就此開展了大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
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度推進,英語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逐漸從終結性評價轉為學習過程性評價,而SOLO分類理論恰好符合過程性評價需要。因此,SOLO分類理論在基礎英語教學領域的應用研究成果越來越多。
本文將對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基礎英語教學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探討其研究現狀,厘清其存在問題,為SOLO分類理論在基礎英語教學中的推廣提供一定的啟示。
二、SOLO分類理論簡介
彼格斯和科利斯認為人的認知具有階段性的特征,繼而在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補充,形成了SOLO分類理論,提供了一個系統描述學習者思維發展過程的框架。該結構由低到高被劃分為五個水平層次,即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和抽象拓展結構,每個層次都代表著學習者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和理解層次,具體如表1所示。
伯內特為了解決SOLO分類理論結構概念模糊的問題,在彼格斯和科利斯研究的基礎上,對SOLO分類理論進行了分類優化,將學習成果劃分為九個層次(見表2)。也就是在SOLO分類理論的多點結構和關聯結構兩個層次中各加入了三個次層次,每一個層次都包含前一個層次的內容,層次越高,對學生能力和思維層次的要求也越高。這讓SOLO分類理論的評價功能更加精準、更加完善。
三、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文獻計量法和內容分析法,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以“SOLO分類理論”為主題詞并含“英語”進行高級檢索。檢索結果發現:將SOLO分類理論應用于基礎英語教學中的研究成果最早發表于2010年,最早于2014年出現在碩士、博士學位論文中,論文發表量逐年上升。
本文篩選文獻的時間范圍為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過反復篩選,共獲得有效文獻35篇,其中期刊論文24篇,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共11篇。通過對文獻內容的整理與分類,本文主要從SOLO分類理論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的趨勢、層次和內容進行分析。
四、研究結果
(一)應用研究的趨勢分析
從文獻數量來看,12年內相關研究的文獻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從應用歷史來看,大致可分為學習理解、實踐應用和融合創新三個階段。在學習理解階段,研究者多是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加深英語教師對SOLO分類理論的學習和理解。在實踐應用階段,英語教師通過第一階段的學習和理解,結合教學實踐,對SOLO分類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在融合創新階段,研究者對該理論的研究分析逐步轉向融合創新層面,探索將SOLO分類理論應用于英語教學更多的方面。
(二)應用研究的層次和內容分析
應用研究的層次和內容主要是指SOLO分類理論在不同英語教學研究領域中的具體分布。通過對35篇文獻進行分析,可知研究具體分布如下:英語閱讀教學研究15篇,英語寫作教學研究11篇,中高考試題研究7篇,作業設計研究2篇。
1.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
英語閱讀教學是學生習得語言的關鍵,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抑或是最終的“測”,閱讀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黃晶晶根據SOLO分類理論制作文學閱讀評價表,“形成的對文學閱讀具體的、有序的、多維的自評、他評、互評的質性評價的一種構想,希望通過更加注重學生思維結構發展的過程評價,克服當前閱讀教學的功利性”[1]。路梅探索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通過為期一個學期的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教學實驗證明:“SOLO理論指導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利于教師評估學生的思維水平,從而在教學中設計相應的訓練和指導,來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從而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2]楊蕊基于SOLO分類理論和批判性語篇分析視角研究發現:“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問題鏈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批判性閱讀能力,以及結構分析、修辭分析和整體評價三個維度的英語批判性閱讀能力。”[3]李敏婷認為,“教師可以根據SOLO理論的五個水平設計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4]。冶向陽“結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要求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評價現狀,提出將SOLO分類理論運用于閱讀教學評價,構建英語閱讀教學評價模型和閱讀評價量表”[5]。王露露研究發現,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教師提問對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提高學生閱讀課堂參與度等方面有積極影響。[6]陳蘭指出,“教師可利用SOLO分類理論指導實際教學,重視學生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7]。
2.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
寫作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馬黎指出,“SOLO分類評價法支撐的評價可以將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評價過程變成從點、線、面、立體到系統的發展過程,即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思維結構越復雜,思維能力的層次就越高”[8]。郭泳研究發現,“SOLO分類理論更加注重對作文深層次部分的反饋,與此同時它并沒有忽略對作文的表層次部分,如詞匯、語法、書寫規范等方面的反饋,反饋內容相對要全面一些”[9]。鄭曉影、俞紅珍以SOLO分類理論為基礎,“從語言、要點和組織三個維度,構建概要寫作評價量表,并通過實例分析該量表的實際應用”[10]。蔣茜認為,“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初中英語寫作評價方案能夠較準確、有效地檢測學生當前的寫作水平和思維層級”[11]。羅安認為,基于SOLO理論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英語寫作指導和訓練,能改變學生的寫作態度,促使學生掌握寫作策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12]蘇潔瑩通過對SOLO分類理論評價寫作量表的調查發現,“影響學生寫作思維結構的因素主要是寫作興趣、寫作習慣、寫作策略和寫作技能”[13]。楊曉宇指出,“SOLO分類理論是一種針對寫作質量的評價,不但能夠反映學生寫了多少,還能夠評價其寫得如何及其寫作的思維層次,是一種新的寫作評價方法”[14]。
3.應用于英語試題命制
英語試題命制的關鍵在于難度控制。試題的難度既會影響教師對學生學業內容掌握情況的診斷,也會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馬黎認為,“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試題難度的設計完全由題目的內在結構決定,不受考生的水平影響。其對試題難度進行分析的意義在于命題過程中明確試題所處的結構水平,并通過試題所處的結構水平對試題的難度進行有效預測,保證試題難度達到預設要求”[15]。肖詩琦運用SOLO分類理論,在設定試題SOLO層級標準的基礎上,獲知2021年英語試卷的總體特征和考試要求在試題中的具體體現,為科學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層次提供方法,為教師教學策略轉變和高考模擬試題命制提供參考。[16]
4.應用于英語作業設計
英語作業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加強英語作業設計、提高英語作業質量、發揮作業診斷功能,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必然要求。杭玉潔“基于SOLO分類理論對作業條目進行賦值并劃分等級,從而梳理作業的縱向結構”[17]。宋國辰提出“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焦點集中在學生作業的‘質而非‘量,教師可根據學生思維所處的層次,為不同認知層次的學生提供差異化的學習指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學習的成就感”[18]。
五、討論與建議
(一)SOLO分類理論應用于英語教育研究存在的問題
上述研究為SOLO分類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試題命制、作業設計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實踐基礎,但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
1.研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不足
文獻梳理結果顯示,雖然研究對象包含了小學、初中、高中等不同年齡、不同學段的學生,但是還是停留在低層次的探索,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研究內容應涉及英語教學的方方面面,從英語課程目標、教學目標,到英語課程內容的每一個課時、課堂提問的每一個問題、課后作業每一道試題的設計等,都可以基于SOLO分類理論進行過程性評價,從而拓寬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2.對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重視不夠
當下研究的信度主要通過不同研究者對同一問題的回答是否一致來判定,這不但會影響研究工具的可信度,而且會讓SOLO分類理論引發質疑。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應用研究難點主要在其五個水平的判斷方面,采用多人評價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信度。效度是指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測試結果與學業成績等其他指標的相關性。雖然彼格斯和科利斯的研究結果顯示SOLO理論與學生學習成績相關,但是其效度沒有得到有效驗證。因此,研究者要加強對SOLO分類理論測試工具信度和效度的研究,從而提升研究結果的影響力。
(二)對SOLO分類理論應用研究的兩點建議
1.要重視認知研究成果與英語課程和教學目標的整合
SOLO分類理論可為英語課程目標的設計、課程表現的等級評價等提供理論支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雖然有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總目標和學段目標等宏觀內容,但是與其相對應的英語教學目標的層次劃分還是相對泛化,對實際課堂教學指導缺乏應有的力度。SOLO分類理論不但可以劃分英語認知水平,而且還可以結合英語課程目標的不同層次明確不同層次的具體表現,進而使得英語課程目標更加清晰化、層次化。
2.要加強SOLO分類理論與英語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行動研究
通過過程性評價改善英語教學實踐、提升英語教學質量,這是SOLO分類理論未來擁有強大生命力的源泉。例如將SOLO分類理論與任務型課堂教學相融合,對提高課堂提問效率和學習效率大有裨益。在教學設計中運用SOLO分類理論,有助于教師基于學情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能為問題設置、隨堂檢測等提供精準指導。在思維品質培養上,運用SOLO分類理論有助于教師明確學生當下的思維層次,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方向,實現過程性評價可視化。
(三)提升英語教師應用SOLO分類理論的能力
SOLO分類理論的應用與教師個人評價能力密不可分。教師是否有能力和精力應用SOLO分類理論進行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是該理論能否得到推廣的重要因素。這需要廣大英語教師主動學習SOLO分類理論知識,積極嘗試將該理論應用在課堂中,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提升。
綜上所述,SOLO分類理論不僅是一種學習結果評價工具,也是一種揭示認知水平、指導測評題目設計和促進思維發展的工具,其功能已經從單一的教育評價擴展到認知結構構建、高效課堂打造、教學方法蛻變、教師評價觀變革、教學質量觀改變等方面。因此,將SOLO分類理論應用于英語教學諸多領域的研究是未來英語研究的一個大趨勢。
【參考文獻】
[1]黃晶晶.SOLO分類理論對高中英語文學閱讀評價的啟示[J].海外英語,2013(18):13.
[2]路梅.SOLO分類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45.
[3]楊蕊.問題鏈對初中生英語批判性閱讀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21:Ⅳ.
[4]李敏婷.主題群文閱讀對小學生英語閱讀高階思維水平影響的實驗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21:Ⅳ.
[5]冶向陽.SOLO分類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評價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教師,2021,21(20):110.
[6]王露露.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教師提問行動研究:以高中英語閱讀課為例[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22:Ⅳ.
[7]陳蘭.SOLO分類理論視域下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試題學科關鍵能力考查研究[D].黃石:湖北師范大學,2022:Ⅰ.
[8]馬黎.以SOLO分類為基礎的英語書面表達評價[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11(2):76.
[9]郭泳.SOLO分類理論在教師書面反饋中的實證研究:以初中英語寫作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16:29.
[10]鄭曉影,俞紅珍.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概要寫作評價[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9,42(7):55.
[11]蔣茜.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初中英語寫作評價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0:Ⅰ.
[12]羅安.SOLO分類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安慶:安慶師范大學,2020:1-2.
[13]蘇潔瑩.SOLO分類評價理論下高中生英語寫作思維結構研究:以南寧三十三中為例[D].南寧:南寧師范大學,2021:Ⅲ.
[14]楊曉宇.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高中英語“以評促寫”教學實踐[J].英語教師,2021,21(13):21.
[15]馬黎.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試題難度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44(4):37.
[16]肖詩琦.2021年新高考英語Ⅰ卷SOLO視角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2(43):173-176.
[17]杭玉潔.小學高年級英語作業設計的策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22(23):66.
[18]宋國辰.基于跨學科優化高中英語思辨作業[J].現代教學,2022(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