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不斷深化,金融企業紛紛向新型綜合金融模式轉變。本文重點分析L金融企業現行綜合金融模式下面臨的問題及原因,并從綜合金融及標準化管理兩個方面提出改進策略,為國內金融機構綜合金融轉型發展提供經驗。
關鍵詞:金融機構,綜合金融模式,優化策略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2.021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L Financial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Model
SHI Li-ya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process, financial enterprises have changed to a new comprehensive fi nancial model.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that L fi nancial enterprise is facing under the current comprehensive fi nancial model, and propose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the two aspects of"comprehensive fi nance"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fi nanci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fi nancial institutions.
Keywords: fi nancial institutions, comprehensive fi nancial model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中國平安等三家大型金融企業開始了綜合金融發展試驗[1]。隨即,國內金融機構采用綜合金融發展模式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流行,帶動了國內整個金融業活力提升[2]。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惡劣經濟環境給以L金融企業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綜合金融發展模式帶來挑戰與沖擊:一方面,保險-銀行-金融投資三大業務板塊交叉融合程度尚待加深,標準化建設剛剛起步;另一方面,綜合金融模式的風險阻斷能力尚待市場檢驗[3,4]。因此,對L金融企業綜合金融模式進行分析研究具有現實和理論雙重意義。
1 L金融綜合金融模式現狀分析
L金融企業位于我國東北H省,自成立至今,L金融企業不僅深耕金融保險產品服務領域,更是通過“互聯網+金融”模式加快拓寬線上線下金融市場,成為H省最具市場份額的股份制保險公司之一,該公司綜合金融模式下具體業務構成如圖1所示。
2 L金融企業綜合金融模式現狀
2.1 保持傳統保險業務板塊穩健增長
L金融企業在保持傳統優勢保險產品宣傳和推廣力度的同時,著力構建“L金融線上商城”以滿足城市用戶需求,為用戶打造線上線下全方位保險產品高水平服務形式,并提供線上保險管家進行私人產品定制。
2.2 大力構建綜合金融戰略新格局
L金融企業充分利用原L保險公司全國信息交互系統的數據資源,將該地區L銀行與L金融投資兩大業務板塊納入統一管轄范疇,大力探索綜合金融戰略模式,具體包括金融與保險業務綁定優惠銷售、客戶群體共享等形式,進一步打破跨業務經營壁壘。
2.3 持續加強“互聯網+金融”模式創新
L金融企業提出“互聯網+金融+生態農業”的新思路,依托國家“三農”優惠金融政策,通過對省內農業龍頭企業的線上私人貸款定制、農業優勢股票投資、證券包銷等方式,著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新業態。
3 L金融企業綜合金融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3.1 業務交叉融合風險較高
綜合金融模式涉及公司管理結構、股權結構等多方面的交叉融合,這勢必對原有生產經營模式造成影響,且由于傳統保險業務與金融投資業務的風險程度存在較大差異,L金融企業至今尚未處理過遏制突發性金融風險向其他業務板塊蔓延的情況,且該公司消費群體主要來源于傳統保險業務,這類消費者對證券、股票等風險承受水平不同,老客戶不完全信任該公司的金融產品。
3.2 綜合金融模式下金融標準化體系尚不成熟
L金融企業的標準化管理一直由人力資源部門兼任,未設置專門的標準化制定、管理、研究和監督部門,且該企業的金融標準僅涉及技術流程,各業務間技術流程標準尚存在壁壘,如數據字段信息、平臺基礎代碼等不能良性對接、轉化,不利于綜合金融模式下企業金融標準化的統一管理。
3.3 企業年度績效考評標準不清晰
L金融企業現有績效考評主導部門、考核目的不夠清晰,僅由人力資源部門對照業務完成數據進行評價考核,忽略了員工直屬領導和周邊員工的參與,且評價中主觀認定過多,缺乏統一的績效考評標準,對激勵員工、推動企業傳統保險業業務向互聯網金融業務遷徙轉移效果不足。
4 L金融企業綜合金融模式優化策略
4.1 加強產品創新與標準化建設
綜合金融模式下,產品創新程度直接影響營銷水平,因此,L金融企業應從三個方面提升重點產品創新能力:其一,順應互聯網金融發展潮流,提升智貸產品在互聯網金融產品中的比重,以增加互聯網金融產品附加值。其二,通過引入私募產品、海外投資產品,在熟練經營后,根據市場反饋開展靶向創新,優化創新投資。其三,充分借鑒同類企業標準化管理經驗,從技術、服務、業務、監督等多方面著手,加強對企業金融標準化的建設,提升重視程度。
4.2 注重綜合金融模式下標準化人才培養
L金融企業應著力引進兼具綜合金融業務能力與標準化管理能力的人才,著力提升人力資源戰略規劃能力。一方面,應繼續加強校企合作力度,為金融類高校畢業生預留合適崗位,采用集中招聘會形式選拔錄用專業人才。邀請綜合金融專業、標準化管理專業的學者入企授課或擔任咨詢職務,并定期組織重點崗位員工脫產培訓。另一方面,針對協調類崗位員工應注重綜合管理素質和標準化管理水平的培養,強化保險-銀行-金融投資綜合業務能力培訓,最終構建綜合金融模式下科學、合理、高效、可監督的金融標準化體系。
4.3 構建跨業務合作考核激勵標準
L金融企業應轉變原有的主觀考核激勵制度,將考核權重與內容向跨業務合作方面傾斜,制定完善、有效的跨業務合作考核標準。包括對傳統保險業務人員著重考核保險與非保險類業務捆綁經營能力,對銀行與金融投資業務人員著重考核市場拓展與業務創新能力,并在個人考核之上設置團隊考核,為綜合金融模式的推廣提質增效。
5 總 結
隨著國內外金融形勢日趨嚴峻,發展綜合金融模式成為金融集團抵御風險、提升盈利能力的主要趨勢。本文重點分析L金融企業綜合金融模式的現狀與挑戰,從綜合金融業務與標準化方面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為推進綜合金融戰略邁向縱深領域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溫長慶.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透視與監管應對——兼論中國金融監管的主框架[J].金融論壇,2020,25(5):33-45+80.
[2]唐茂.基于哈長城市群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0,11(8):140-141+144.
[3]杜景南,黃德春.金融控股集團信用風險壓力測試的實證分析及對策建議[J].南京社會科學,2020(10):34-39.
[4]趙勇.金融機構的商業模式及其綜合運營模式探究[J].中國市場,2020(35):53+57.
作者簡介
史麗陽,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企業經營與診斷。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