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環 徐帥 郭姝麟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我國服裝市場上的款式多達150多萬種,這么多的品種每年每季都處在動態的更新過程中。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我國服裝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形象建設。筆者以恒源祥為例,對服裝企業的品牌建設進行分析。
新媒體時代面對的新挑戰
1.建立新形象。品牌形象是公司產品在市場上的個性展現。在公共消費環境中,它可以直接反映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的評價和認知。因此,品牌視覺形象設計對于企業來說十分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時代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對品牌形象設計的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消費市場與消費群體的改變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現如今,年輕人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他們在生活方式、消費觀念和審美取向等方面均發生著變化,更樂于通過現代科技手段來享受高品質生活。同時,公眾的審美標準在不停地提高,如果品牌形象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它將逐漸被年輕的消費群體忽視和排斥,從而失去市場。
2.打造新的內容。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它為品牌提供了更加多維廣闊的傳播空間。因此,更多的商業品牌抓住機遇,通過線上和線下溝通手段,快速推廣和擴大自己的信息,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的關注。然而,很多服裝品牌發展理念滯后,企業對品牌形象傳播的重視程度不高,僅僅依靠傳統的線下溝通模式,很多產品無法有效推廣,導致一些潛在的消費市場流失。
3.品牌設計脫離現代媒體。品牌視覺形象設計的成功主要體現在設計定位本身和品牌推廣上。筆者發現,現在很多服裝品牌的設計都存在一定的過時性、難辨識性和時尚性缺陷。
服裝品牌的公關策略
1.開辟各類新產業線,將產品藝術化。面對市場競爭,服裝品牌首先應開辟各類新產業線,并將產品藝術化。如2020年11月10日,來自于恒源祥集團的“海派絨線編結技藝”市級傳承人勵美麗應邀在進博會“非遺客廳”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們帶來一場別具一格的非遺技藝互動體驗。編織技藝傳入古城,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與發揚。
2.緊跟時代潮流,設計國潮文創。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作為打造企業品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創設計也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手段。例如恒源祥以十二生肖經典IP為基礎,以“恒源祥,牛牛牛”為創作基礎,為國人獻上一份特別的牛年祝福——禮物“牛合”。在“牛合”文創藝術設計過程中,恒源祥分別將陜西泥塑大師胡新明創作的泥塑“彩牛”、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朱樂耕創作的陶藝雕塑“中國牛”、海派新銳設計師楊威杰創作的“星空牛”作為靈感來源及設計元素。“牛合”的推出展示了恒源祥關于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社會之間一體互聯關系的探究成果,更觸動著我們在未來品牌升級之路上的思考,即“如何向傳統致敬,如何與當代共舞,如何向未來跨越”。
3.開辟各類新媒體平臺設計,提高傳播效率。近年來,隨著我國移動終端逐漸朝著5G靠近,人們無論是在信息獲取還是生活學習上,都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定義,以跨界、融合的方式重組上新,影響構建了當前時代各種場合的生態格局,超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例如恒源祥開辟了多個新媒體傳播平臺,不同媒體也面對著不同受眾群體。對于恒源祥來說,除了可以達到買賣貨物的功能效果之外,也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樹立新的品牌形象,加強品牌宣傳。
借鑒與反思
1.設計完整的視覺形象系統。新媒體時代,由于傳播渠道多樣化,企業無論在品牌的視覺形象還是文化傳遞上均需要系統化,為消費者呈現一個完整且獨特的形象。
2.對品牌形象設計進行科學合理的迭代升級。為了使品牌長期保持不衰的活力,通過不斷優化設計來創造獨特的視覺識別是必要的。在塑造品牌形象時,不必要徹底放棄以前的設計,因為沒有基礎的徹底改造必然會導致之前的品牌積累被掏空,從而損害已有的消費者認知,消費者會對品牌產生懷疑。如果需要徹底改變品牌的視覺形象,則需要進行初步的市場調研和充分論證。在方案正式實施前,應以正式、專業的方式開展申報、新聞發布會等相關活動,讓消費者更好地理解和認可。優化品牌設計后,需要通過平面廣告、網站、戶外等方式進行全方位的立體推廣,讓轉型優化后的品牌形象多維度被消費者認可和接受。品牌建設是一個系統化的建設,所以在品牌形象提升后需要與產品、服務等很好地聯系起來,這樣品牌優化才能加深消費者
的信任。
3.積極創新品牌文化,融入時代潮流動態。服裝品牌要講好品牌故事,展現品牌價值。
總結
張愛玲說,衣服是一種言語,是隨身帶著的一種袖珍戲劇。服裝品牌的服務理念便是尊重消費者的選擇,幫助消費者講好服裝語言。想要在新媒體時代成功塑造品牌形象,服裝品牌就需要對營銷行為進一步精耕細作,需要緊跟Z世代潮流,不斷創新。
基金項目:
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后期資助項目——《新媒體視域下北京老字號品牌形象設計研究》(21FYSB044),負責人(陳曉環)。
參考文獻:
1.于越.恒源祥“牛合”文創藝術內涵與設計思考[J].中華商標,2021(11):30-32.
2.陳瑩燕,官章迪.廣州餐飲老字號品牌的視覺形象創新設計研究[J].綠色包裝,2020(07):60-63.DOI:10.19362/j.cnki.cn10-1400/tb.2020.07.005.
3.曹麗蓉.融媒體時代下中華老字號品牌視覺形象設計的發展趨勢研究[J].西部皮革,2022,44(06):133-135.
4.聶榕.東莞老字號品牌視覺形象設計重塑研究[J].大觀(論壇),2019(0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