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經濟增長目標策略能否為高質量發展增效?

2023-11-29 17:31:39張偉偉張景靜
求是學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張偉偉 張景靜

關鍵詞:經濟增長目標;政府行為;資源配置;高質量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各級政府在每年的“兩會”上會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并部署未來的規劃,“兩會”被視為當地新一年經濟工作的風向標。“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會制定明確的經濟增長目標,以指導地區經濟發展;目標制定后,政府會披露本年度的重點工作,明確資源配置導向,本文將此現象稱之為宏觀經濟管理中的經濟增長目標管理。制定經濟增長目標隸屬于政府干預經濟的一種行為,已有學者研究發現政府行為顯著影響轄區經濟發展。以政治“錦標賽”為代表的研究表明,中國上級政府傾向于以相對績效考核地方政府并作為其政治晉升依據,使得地方官員圍繞GDP增速展開激烈競爭。①從財政分權視角切入的文獻發現,財政分權賦予了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權和支配轄區資源的自由權,從而使其通過財稅、產業政策等干預經濟增長。②

作為政府引導轄區經濟發展的策略工具,年初公開承諾的經濟增長目標是政府行為影響經濟增長最直接的方式。中國的典型化事實是經濟增長目標能得到較好的兌現。③因此,經濟增長目標可以作為預期本年度實際完成經濟增長率的下限。從政治晉升的角度,地方官員傾向于制定較高的經濟增長目標向上級展示工作能力。從財政分權的角度,分權為實現公開承諾的目標奠定了財力基礎,政府有底氣制定更高的目標。④已有研究表明,經濟增長目標與實際經濟增長率正相關。如徐現祥和劉毓蕓發現,經濟增長目標和實際經濟增長幾乎等額變動。⑤李書娟和徐現祥以燈光度量實際經濟增長率發現,經濟增長目標在經濟下行期能夠引領經濟增長。⑥

中國在黨的十二大到十八大的歷次黨代會報告都會提及GDP翻番的目標,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是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非翻番類的GDP目標,體現了黨中央對“經濟增長”的弱化。另一方面,從“十五”規劃(2001—2005)到“十三五”規劃(2016—2020)黨中央都制定了明確的經濟增長目標,而“十四五”規劃對經濟目標的表述是“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這種表述方式首次出現在中國的五年規劃中,也透露出中央層面弱化經濟增長目標的信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高質量發展的本真性是在一定經濟質態條件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實踐取向方面,要求推進經濟結構向高端化演進。關于高質量發展的特征,一是動力機制不同于高速增長階段的經濟質態,中國已由生產力不滿足人民需要的國家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以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有更具本真價值理性的創新作為引進發展的動力機制;⑦二是發展理念的革新,高速增長階段是“GDP第一”,而高質量發展的多維性使得各地區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高質量發展是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可持續的發展。但縱觀2000—2021年中國各級政府的《政府工作報告》,除2020年受疫情沖擊外,均制定了明確的經濟增長目標。由此引發了值得深思的問題:1982年(黨的十二大)至今,在中國實踐多年、以調動經濟發展積極性的經濟增長目標策略能否與新發展階段下的高質量發展“攜手共進”?其影響機制是什么?如何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經濟目標策略以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經濟增長目標的制定及特征如何影響高質量發展。為此,首先,整理了國務院、省級和地級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利用地級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數據探討經濟增長目標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相較于省級,地級市政府實現經濟發展的職能更加突出,①也是我國經濟績效的主要考核對象。②其次,參考徐現祥等人的研究、張偉偉和張景靜等人的研究計算了高質量發展指標。③再次,構建計量模型估計經濟增長目標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而后,在解決內生性偏誤等系列穩健性檢驗后進行異質性分析與機制檢驗。最后,就如何進一步優化經濟增長目標策略為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提出政策建議。

目前,學術領域關于經濟增長目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其一,經濟增長目標的影響因素;④其二,增長目標影響經濟活動。⑤部分文獻從經濟增長目標的視角揭示了政府財政支出結構的扭曲和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⑥縱觀已有文獻,涉及經濟增長目標與高質量發展的研究匱乏。與徐現祥、李書娟、王賢彬等人采用省級數據從政策工具選擇的角度研究經濟增長目標與經濟發展質量⑦不同的是,本文從政治職能更弱、經濟發展職能更突出的城市層面出發,關注的是經濟增長目標及表述方式的約束性如何影響高質量發展。理論層面,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高質量發展的相關研究,延伸了政府行為相關文獻的研究脈絡,也為經濟增長目標管理開辟了新的研究視域;實踐層面,為新發展階段中國進一步完善經濟增長目標策略,進而為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等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啟示。

二、理論機制與研究假說

(一)典型化事實:中國各級政府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特征

通過2004—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經濟增長目標及表述方式可發現中國各級政府經濟目標有幾個典型特點:(1)對比各級政府自上而下制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省級層面95.6%的地區高于中央目標;92.9%的地級市高于所在省份目標,94.9%高于中央目標。由此驗證了中國的“層層加碼”現象,⑧此現象可視為政府設定經濟增長目標時面臨的外在約束。(2)各級政府經濟增長目標的表述方式不同。中央表述經濟增長目標傾向于采用“區間”或“數值+左右”的軟詞匯,而地方政府傾向于用“確保、力爭”等硬詞匯,而硬詞匯意味著經濟目標對經濟工作的約束較高,經濟發展可調整的彈性空間較小,此現象可視為政府設定經濟增長目標時自我施加的內在約束。(3)經濟增長目標的兌現情況。中央能較好完成,省級70.4%的地區能完成,但地級市的完成率僅為49.6%。上述事實說明,作為中國經濟績效主要考核對象的地級市官員為贏得政治晉升優勢,在以硬詞匯表述目標和“層層加碼”的內外約束下,政府兌現越高的目標面臨的壓力越大。

(二)經濟增長目標及約束性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

政治集權、經濟分權的制度體制決定了中國的“央地關系”是由中央主導、各級政府之間逐級分權的行政發包制。黨中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是將任務和目標逐級分包給地方政府,并制定地方官員包干的激勵機制。就經濟發展工作來看,黨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工作精神都會體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①在中國垂直管理體系的行政管理模式下,下級政府向上級政府負責的“向上負責制”和晉升激勵會促進地方政府致力于實現包干的目標。②晉升“錦標賽”理論認為,兌現承諾是政府拿到參與錦標賽“入場券”的前提。③因此,政府會致力于兌現公開承諾的經濟目標。而“層層加碼”的外在約束④和以硬詞匯表述經濟目標的內在約束導致地方政府為兌現目標將工作重點集中在經濟增速上。黎文靖等人的研究發現,我國上級政府傾向于以相對績效指標考核地方政府,為了不在同儕競爭中敗下陣來,相鄰政府間傾向于采用相近的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策略。⑤然而,合理的經濟目標應該內生于自身的資源稟賦,平衡式的經濟增長目標設定意味著并不是所有的地區都具有完成既定目標的資源稟賦,那么過高的經濟增長目標將使地區面臨經濟增長壓力。為了兌現年初的“公開承諾”,面臨增長壓力的政府會重點關注經濟增速,進而不利于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據此,本文提出假設1。

假設1:過高的經濟增長目標不利于推進高質量發展。

徐現祥和劉毓蕓的研究發現,經濟增長目標通過倒逼資源配置拉高經濟增速。⑥因此,如果政府面臨經濟增長壓力,為了完成目標以拿到政治晉升的“入場券”可能會采取短期經濟行為。就政府本身助力經濟增長的行為而言,可能會將資源配置在短期內快速拉高經濟增長的領域,如基建投資;就以企業為載體拉高經濟增速而言,政府可能通過產業政策吸引企業入駐、刺激企業擴大投資等,進而對本年度的實際經濟增速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為此,本文提出假設2。

假設2:經濟目標以倒逼資源配置的方式拉高經濟增速至目標水平的方式將侵蝕高質量發展。

三、研究設計

(一)變量說明

本文的研究樣本是2004—2019年中國264個地級市及以上城市層面的經濟增長目標和相應經濟變量的平衡面板數據。截至2020年,中國共有293個地級市,部分城市因統計數據嚴重缺失,未納入此次研究范圍,樣本率達到90%,能為研究中國經濟增長目標與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提供充分信息。

關于數據來源,經濟增長目標數據主要來源于政府官方網站、《城市年鑒》和《城市統計年鑒》以特載、特輯、專刊等形式披露的《政府工作報告》。本文按照表述經濟增長目標文本的“軟硬”設定經濟增長目標的約束強度變量,如“力爭、確保、之上、高于、達到”視為硬詞匯,目標約束強度較高;“左右、區間、與省或國家持平”視為軟詞匯,目標約束強度較小,以進一步深入分析目標表述方式的約束性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其他的相應經濟變量來自《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國泰安數據庫、Wind數據庫;構建工具變量所用的地級市數量、燈光數據、經緯度來自國家統計局、國家環境信息中心(NCEI)、中科院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

(二)指標計算

1.被解釋變量:高質量發展(TS )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高質量發展”的表述,參照徐現祥等人和張偉偉、張景靜的研究,①本文計算高質量發展指標(TS )。具體地,設生產函數為柯布-道格拉斯形式Yit = Ait K δit L1 - δit ,將經濟增速(gYit )按照要素來源分解為技術、資本和勞動增長率的貢獻,進而計算技術進步率對經濟增速的貢獻份額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測度變量:

其中,Ait、Kit 和Lit 分別表示i 地區t 年的技術、資本和勞動,δ (0 ≤ δ ≤ 1) 為要素的產出彈性。其中,gYit 為經濟增速;gAit,gKit 和gLit 分別技術、資本和勞動的增長率。借鑒張軍等人和單豪杰估計資本存量的方法,②本文以2000年為基期估算2000—2019年中國264個地級市及以上城市的資本存量數據,資本產出彈性δ 設為0.4①,進而計算不同資本存量估算方法下的高質量發展指標TSit _Zhang 和TSit _Shan。

2.核心解釋變量

政府年初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egoal)。整理《政府工作報告》經濟增長目標數據,對以區間或設定兩個經濟增長目標的地區,取均值處理。

3.控制變量

考慮到其他影響因素及遺漏變量導致的模型識別問題,本文分別從基礎性因素和一般性因素控制影響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標。基礎性因素主要強調客觀條件,如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一般性因素更加強調地區的發展環境,如政府職能、對外開放、金融發展等。基礎性因素:經濟發展水平(EDLevel):城市人均GDP/國家人均GDP。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更有實力進行技術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③產業結構(SecondI ),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④一般性因素:財政壓力(FiscalP ):財政支出/財政收入,表明地區財政盈余的程度,在我國財政分權的制度背景下,如果地區面臨較高的財政壓力,地方政府傾向于將資源配置在實現最大化經濟產出的領域;技術創新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無法滿足政策當局的需求,勢必會損害高質量發展。⑤科技扶持度(SciE_FE ):科學事業費支出/財政支出,技術創新具有較強的正外部性,地方政府對科技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動微觀企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進而提升技術拉動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⑥對外開放度(OpenL ):進出口貿易總額/名義GDP,貿易影響地區經濟發展。⑦金融發展程度( FinanceL ):金融機構的存貸款余額/名義GDP,作為經濟發展血液的金融為經濟活動提供了資金保障,加強了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經濟發展效益(上述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見表1)。①

從表1可知,兩種估算資本存量方法得到的技術拉動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差異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種計算方法的合理性。整體而言,我國的技術拉動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相對較低(均值8%左右,最大值16%左右)。樣本期內,城市層面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的均值為10.9%,高于國家宏觀層面(7.2%)和省級層面(9.4%)的均值,表明中國地方上下級政府設定經濟目標時存在“層層加碼”現象。

(三)計量模型構建1.基本回歸模型

本文的核心問題是檢驗經濟增長目標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根據研究假設,構建以高質量發展為被解釋變量,經濟增長目標為核心解釋變量的面板計量模型。

式(2)中,β0 為截距項;β1 代表經濟增長目標(egoal)對發展質量的影響,其系數和顯著性是本文關心的重點,若β1 顯著為負,說明設定過高的經濟增長目標不利于高質量發展。CVit 表示上文提到的系列控制變量,χ 為控制變量的回歸系數;μi 和λt 是個體和時間固定效應;εit 是隨機擾動項。其余變量符號的含義同表1。

2.空間自回歸模型(SAR)

中國地區之間存在政治晉升的橫向競爭現象,“鄰近”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標桿效應”可能會影響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策略,如模仿鄰近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產業布局等。為了刻畫“鄰近”地區高質量發展對本地區的影響,在模型(2)的基礎上引入“鄰近”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空間項 WY,捕捉地區間高質量發展的空間相依性,構建空間自回歸模型(SAR),即:

其中,ρ 表示鄰近地區的空間溢出效應;W 為空間權重矩陣,作用是表示鄰居的影響方式及程度。考慮到不僅在地理位置上鄰近的地區對本地區的高質量發展有影響,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地區也是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參考對象。為此,本文構建逆經濟距離空間權重矩陣,即對“鄰居”的選擇同時考慮了地理位置鄰近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W 矩陣中的非對角線元素計算如下:

其中,econvar 為經濟變量,本文分別選擇了人均GDP和名義GDP,取經濟變量在樣本期內的平均值;D_ij 是地區i 與j 之間的地理距離;beta 表示距離的縮減因子。

四、實證結果分析

表2是經濟增長目標對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實證結果,(1)—(8)列分別是在逐漸控制地區、時間固定效應和相關控制變量下,經濟增長目標對兩種資本存量估算方法下的高質量發展的回歸結果,一致地支持經濟增長目標提高,高質量發展水平下降的假設1。以列(7)為例,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經濟增長目標每增加1%,高質量發展將下降0.056%,假設1得到驗證。從控制變量的估計系數來看,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扶持(0.062)、地區金融發展的提升(0.261)都有助于推進高質量發展。

(二)穩健性檢驗

1.內生性處理:經濟增長目標的內生性

年初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屬于事前指標,能夠避免逆向因果導致的內生性,但需考慮到可能存在遺漏變量的問題,為此,本文構建兩個工具變量,在解決內生性偏誤后重新審視基本回歸得到的結論。工具變量1(IV1)是地區所屬省份的地級市數量乘以上一期的經濟增長目標。上級政府采用相對績效考核地方官員工作能力的政績評價體系使得對經濟績效的競爭衍生為對經濟增長目標制定的競爭。①如果本省的政治晉升競爭比較激烈,則地方政府傾向于制定較高的目標以向上級傳遞執政能力。通過查詢省政府網站的公開信息發現,每個省副省長的數量相對固定,集中在8—9個。所以,地級市數量越多的省份,政治晉升越激烈,傾向于設定較高的經濟目標,滿足相關性。另外,地級市數量隸屬于政治層面,滿足排他性。滯后值也是廣泛被使用的工具變量,鑒于2004—2019年各省份地級市數量相對固定,本文用地級市數量與經濟增長目標滯后一期的交互項作為經濟增長目標的IV用于面板數據的估計。工具變量2(IV2)是基于空間權重矩陣計算的鄰近地區經濟目標的加權平均值。為了避免錦標賽輸在起跑線上,在“錦標賽”體制下,“標尺效應”的存在(相關性),使得經濟增長目標的制定受“鄰居”地區的影響,②所以本文用逆經濟距離空間權重矩陣計算鄰近地區的經濟增長目標的加權平均值,而本地區年末的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會逆向影響其他地區年初的經濟增長目標(排他性)。

本文用2SLS和GMM進行工具變量的估計,由表3回歸結果可知,經濟增長目標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未發生實質性變化,說明在解決內生性偏誤后,基本回歸結論依舊穩健。另外,IV1和IV2通過了弱工具變量檢驗和過度識別檢驗,說明本文構建的工具變量合理。

2.空間面板:高質量發展的空間相依性(空間自回歸模型SAR)

考慮到“鄰近”地區高質量發展對本地區的影響,本文進一步采用空間自回歸模型重新檢驗假設1。根據表4的估計結果,在考慮空間溢出效應后,經濟增長目標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未發生質的變化,且空間滯后項rho 顯著為正,說明鄰近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對本地區存在“標桿效應”。

3.剔除特定城市: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

在本文的研究樣本中,涉及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三類。直轄市在行政級別上等同于省,中國直轄市的市委書記一般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為副國家級干部,與其他城市的官員相比,經濟錦標賽的壓力較小。副省級城市是中國省級單位對所轄大城市下放較大經濟管理權限的城市,一般是省內經濟發展較快、能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城市,此類城市面臨的經濟壓力也較小。為此,本文用不包含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的樣本重新檢驗假設1(結果見表5),假設1依舊成立,結果穩健。

五、進一步研究

(一)異質性分析

1.異質性分析: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2012年新一屆政府產生后更加注重經濟發展質量①,為了檢驗中央層面發展理念的變化對經濟增長目標與高質量發展關系的影響,本文引入新一屆政府執政的虛擬變量(DumNG2012)及其與經濟目標的交互項,結果見表6的列(1)—(2)。DumNG2012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新一屆政府的新發展理念顯著提升了高質量發展;交互項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中央層面對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視弱化了經濟增長目標對高質量發展的扭曲效應。

2.異質性分析: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的約束強度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中披露的經濟增長目標的表述文本,設定目標約束強度變量為Eh_l re。具體而言,出現“力爭、確保、之上”等詞匯,表明經濟增長目標對本年度的經濟工作約束強度較高,Eh_l re 為2;出現“左右、區間、持平、與省同步、與國家同步”等詞匯,經濟增長目標約束強度較小,Eh_l re 為0;其他為1。引入Eh_l re 及其與egoal 的交互項,估計結果見表6的列(3)—(4)。Eh_l re 顯著為負,說明表述經濟增長目標采用越“硬”的詞匯,即經濟增速目標的約束越強時,越不利于高質量發展。

3.異質性分析:目標層層加碼

按照城市經濟增長目標與省級經濟增長目標的差額度量“層層加碼(Add_T)”,其均值為1.59%,且93%的地區設定的目標大于所在省份。而過高的目標施加的經濟發展壓力會扭曲政府的經濟行為。按照Add_T 的均值將樣本分為加碼程度高和低的子樣本,回歸結果見下頁表7的列(1)—(2)。可見,“層層加碼”較高地區的經濟增長目標不利于高質量發展,而較低加碼地區的經濟壓力較小,政府工作不必過度集中于經濟增速,且適當提高目標能增加政府工作的努力程度,進而提升高質量發展。

4.異質性分析:經濟增長壓力的感知程度

能否完成既定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區自有的資源稟賦,資源充裕的地區有輕易完成目標的能力,經濟壓力較小;而資源匱乏地區的壓力較大,更易導致政府的短期行為。作為“本地人”的地方政府是比較了解當地的資源稟賦,能感知到以現有資源稟賦完成目標是否存在壓力。本文以燈光亮度作為實際資源稟賦的度量,①將樣本劃分為增長壓力感知較高和較低組(回歸結果見表7)。在經濟增長壓力感知較高的地區,政府深知以既有資源難以完成既定經濟目標,為在短期內快速拉高經濟增速以兌現承諾的短期行為會侵蝕高質量發展。

(二)機制檢驗

1.機制:資本增長率

假設1成立的關鍵是經濟增長目標作為政府的公開承諾,對本年度實際經濟增速有較高約束。過高目標施加的經濟增長壓力會導致政府的工作重點集中在經濟增速,進而扭曲資源配置。實踐中,固定資產投資是政府干預資源配置最主要的方式。②本文采用資本增長率進行機制檢驗(結果見表8),說明經濟增長目標的提高確實拉高了地區投資率。假說2成立。

2.機制:引進資金的能力

政府除了干預固定資產投資外,還可出臺系列政策提高本地區對資金的吸引力而引進資金以拉高經濟增速。根據北京大學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公布的創新創業區域指數,本文計算了在新建企業(NewBC)、吸引外來投資(FInvest)、吸引風險投資(VCinvest)三個子維度的綜合指數,見式(5):

以Invest 為機制變量(估計結果見表8),經濟目標的增加顯著增加了本地區的新增投資量,也支持經濟增長目標通過倒逼資源配置的方式拉高經濟增速至目標水平進而不利于高質量發展進程的假說2。

3.機制:資源配置

資源的有效配置是指能夠實現經濟產出最大化的“帕累托最優配置”,資源錯配是相對于有效配置而言的。如果過高的經濟增長目標施加的經濟增長壓力使得勞動和資本傾向于配置在短期內能夠快速拉高經濟增長的領域,那么以最大化產出為導向的資源錯配指數就會減小。相對而言,綠色、低碳、環保等領域的經濟生產效率相對較低,創新領域的風險大、周期長的特點不能滿足短期快速拉高經濟增長的需求,上述領域資源配置的減少與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相背離。參考白俊紅和劉宇英計算資源配置指數τ,①τ 越低,說明要素有效地配置在能最大化經濟產出的領域,存在較小的生產效率損失。因此,為了檢驗經濟目標是否倒逼資源配置在短期內能最大化產出的領域而侵蝕高質量發展的假設2,以τ為機制變量,如果經濟增長目標提高能夠降低τ,則說明提高經濟增長目標使更多要素配置在能最大化經濟產出的領域以拉高經濟增速(結果見表8),假說2也得到驗證。這也與王俊松等人發現的資源配置扭曲損失了創新生產效率的結論相吻合。②

六、結論與政策啟示

基于中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時代背景,本文根據經濟增長核算理論,從經濟發展的角度測算了高質量發展指標,實證檢驗在中國實踐多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管理策略能否與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主題“和諧共生”。研究發現:(1)經濟增長目標作為地方政府年初的公開承諾,對地區的經濟發展施加了一定的約束,過高的經濟目標約束使得政府本年度的工作集中于經濟增速上而不利于推進高質量發展進程,這一基本結論在考慮地區間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解決內生性偏誤等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舊成立。(2)異質性研究表明,2012年新一屆政府產生后,中央層面在發展理念上更加重視經濟發展質量后顯著促進了高質量發展,且在后續的五年規劃期經濟發展的側重點更加重視經濟發展質量;相較于經濟增長壓力較小的地區,面臨經濟增長高壓的地區,如實際經濟增速未完成經濟目標的地區、以較“硬”詞匯表述經濟增長目標而“自我施壓”的地區、在上級政府經濟目標的基礎上“層層加碼”過高的地區以及以實際資源稟賦難以完成既定目標而感受到增長壓力的地區,經濟增長目標的提高顯著侵蝕了本地區的高質量發展。(3)機制檢驗發現,提高經濟增長目標通過倒逼資源配置在短期內能快速拉高經濟增速領域,如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吸引外來投資、引導資源配置到能最大化經濟產出的領域等,以兌現政府承諾的方式不利于高質量發展。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在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新發展階段下,如何進一步優化和改進中國的經濟增長目標管理策略為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本文有以下幾點政策啟示。(1)各地區由于先天資源區位條件的差異,并不是都具有完成高速經濟增長的條件,而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從重點關注GDP的高速增長階段轉向更加多維性和豐富性的發展階段,意味各地區的發展有更多的可選路徑和更廣的戰略空間,地區特色可以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因此,地區要致力發揮比較優勢,創造獨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結合實際,全面布局以制定合理的經濟增長目標,如北京的定位是政治、文化、科技創新中心,可通過“減量化”優化發展。對于制造業大省,則是推動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使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量的中高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雙贏。(2)中央層面進一步深化落實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淡化經濟增速,進一步細化高質量發展的含義,將高質量發展指標化,進而納入地方政府官員政績考核體系,切實激勵地方政府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權衡經濟發展質量和經濟發展增量,以期實現“量增質更優”的目標。(3)弱化經濟增長目標對本年度經濟工作的約束性,如制定的經濟增長目標要內生于自身的資源稟賦,不可為了超過同儕地區而“放衛星”式地提高經濟增長目標。另外,政府以相對較“軟”的文本表述經濟增長目標,為本年度實際完成的經濟工作留下可調整的彈性空間,讓GDP“換擋”與推動高質量發展形成同頻共振。

猜你喜歡
高質量發展
關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中國市場(2018年18期)2018-06-13 05:41:22
加快建設適應與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工業經濟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加快發展現代種植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大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完善制度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北方經濟(2018年3期)2018-04-08 07:36:16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五月在线| 亚洲最新在线| 在线亚洲小视频| 一区二区自拍|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99激情网| 青青青国产视频| 伊人91在线| 色爽网免费视频|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亚洲天堂区|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 色婷婷成人|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就去色综合|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内a级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亚洲欧洲综合|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狠狠操夜夜爽|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洲亚洲一区| 无码专区第一页|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思思热精品在线8| 日韩午夜片|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欧美激情福利| www.91在线播放| 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精品人妻AV区| 成人午夜天|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a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亚洲天堂区| 少妇精品网站|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久久黄色视频影| 91网在线|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婷婷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