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建設的推進,各領域對電力的需求不斷提升,燃煤作為電力供應的重要能源,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燃煤電廠開展高質量管理工作,不僅可以實現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還能夠保障電力資源的供應,并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然而,目前部分燃煤電廠在管理理念及措施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對企業創新優化形成一定阻力。基于此,文章探討了燃煤電廠燃煤管理,從了解燃煤電廠管理內容及現存問題入手,運用全過程管理理念,立足績效、采購、物流、庫存、入爐及信息化等角度,探討更高效的管理措施,致力于進一步提高燃煤電廠管理效率和水平。
[關鍵詞]燃煤電廠;全過程管理;現存問題;優化策略
當前,在我國電力系統中,火力發電占比重較大,燃煤電廠的穩定運行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做好燃煤電廠管理工作,能夠充分保障企業穩定運行和電力資源穩定供應,同時能夠建立適用于當前時代發展需要的管理體系。具體來看,燃煤電廠需要立足采購、存儲、燃燒等多個方面來優化管理措施,形成全過程管理體系,降低管理模式的分散性和獨立性,更好地保障綜合管理的有效性,加速企業的發展進程。
一、燃煤電廠燃煤管理概述
燃煤電廠涉及流程較多、部門較雜,在開展管理工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復雜因素,需要重點處理好煤炭的收、管、用,定期做好對各項指標數值的分析研究。同時,要充分挖掘煤炭市場的發展潛力,進一步節約自身用電量,提升電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職能管理方面,電廠大多設置了總經辦、生技、財務、檢修等多個部門,各部門按照各自分工有序開展各項管理工作。通過這樣的分工合作方式,不僅可以考驗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效果,還能考驗自身管理體系的健全程度和規范化水平。
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能夠提升各部門的協作能力,有助于實現對海量數據信息的分析整合,提高管理效率。從這一角度講,通過實現燃煤全過程管理,能夠推動燃煤電廠建立出更加符合自身實際情況及發展需要的管理機制,實現對績效、采購、物流等多流程多環節的監督管理,實現燃煤電廠系統化管理和規范化管理。
二、燃煤電廠燃煤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機制不健全
近年來,我國電力行業實現了飛速發展。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行業領域內實現了理念優化和流程升級。然而,在燃煤電廠方面,由于長時間的壟斷管理,習慣性地將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內部管理方面,忽視了對外部市場環境的調研分析。同時,在采購方面受部分供應商摻假行為影響,一些電廠與供應商之間存在矛盾,嚴重影響燃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此外,部分燃煤電廠在管理制度方面也有待完善,內部管理協調存在明顯問題。從燃煤電廠運行情況來看,開展燃煤管理工作不僅需要規范建設規章制度,還需要加強對內部人員的監察和管理。盡管一些燃煤電廠通過開展效能監察來監管整個作業現場,但在體系建設方面仍存在問題,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對生產全過程的監督管理,未能有效落實全員參與和人人管理理念,導致管理機制分散化,不利于實現燃煤全過程管理。
(二)燃煤電廠績效管理不到位
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的大背景下,企業需要提高對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積極貫徹落實相關政策要求,實現對自我管理機制的創新優化。然而,目前明顯存在績效管理落實不到位的情況,導致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燃煤電廠在開展績效管理之前宣傳不足,導致相關管理理念未能深入人心,再加上績效管理目標不明確,且考核體系不健全,在整體績效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無法發揮出績效管理工作的實際應用效果,在燃煤電廠中很難實現對燃煤全過程的有效管理。
2.部分燃煤電廠在績效考核標準的設計方面存在模糊問題,未能建立崗位量化考核評價標準,導致在考核評估過程中出現主觀問題,影響到考核結果的公正性和實用性,導致許多燃煤電廠員工不愿意接受最終的考核結果。同時,受績效目標模糊因素影響,部分燃煤電廠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久而久之會滋生懈怠情緒,影響了電廠的實際發展成效。
3.部分燃煤電廠未建立績效考核體系,未能實現考核結果與獎懲機制掛鉤,導致部分績效管理結果未能落到實處,甚至一些單位及部門存在形式化問題。開展績效考核只是為了完成上級單位的任務,未能將考核結果與員工的工資薪酬掛鉤,這不利于提高內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無法有效督促和懲罰績效差的員工,久而久之會導致績效管理工作有名無實。
4.部分燃煤電廠在開展績效考核方面未能建立相匹配的反饋機制和溝通體系,未能做好后續的溝通督促及教育工作,這不僅會影響考核結果的實際應用效果,也會導致整體管理體系流于形式,無法對燃煤電廠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三)燃煤管理缺乏全局思維、成本意識和風險意識
在燃煤電廠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全過程管理措施,做好對整體的把控和監督。然而,受電力行業的特殊性因素影響,部分燃煤電廠明顯存在缺乏風險意識、危機意識和全局意識,未能結合市場波動情況,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和應急機制,甚至一些燃煤電廠因與供應商簽訂短期采購合同面臨供應短缺問題,這對整個企業的經濟效益構成極大風險。同時,在燃煤市場方面,由于長期處于相對寬松的環境內,電廠的成本壓力較低,部分企業存在成本意識不強的問題。然而,隨著燃煤價格的不斷上漲,燃煤電廠所面臨的成本壓力不斷加劇。如果燃煤電廠仍無法做好對市場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無法建立健全的管理理念和機制,再加上缺乏成本意識和危機意識,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程度的發展威脅,不利于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在多行業、多領域實現了廣泛應用,將信息技術與管理機制相融合,能夠更好地實現全過程管理和遠程共享管理。目前,在燃煤電廠發展過程中,由于信息化管理仍處于探索階段,在信息收集、傳遞及分析方面尚未建立出系統化體系,未能實現對采購、運輸、庫存等方面管理措施的優化。受此影響,燃煤電廠在數據統計及應用方面無法實現實時共享和高效運算。一方面,會增加在管理方面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投入;另一方面,會導致出現現金流不暢等問題。例如,無法利用信息技術將煤質檢測結果及時傳遞給相關部門,不僅影響了后續工作的有效性,還增加了運輸及存儲方面的成本投入,不利于燃煤企業的發展。
三、燃煤電廠燃煤全過程管理優化措施
(一)革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
對于燃煤電廠而言,當前燃煤電廠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理念陳舊,制度不健全問題,相關企業需要明確燃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同時,需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和需要,建立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機制,充分圍繞績效、采購、物流、庫存等方面管理,采取有針對性合理的優化措施[2]。同時,燃煤電廠需要明確當前市場環境及成本壓力,增強成本管控意識、風險防范意識和全局管理意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落實全過程管理理念,在整個企業內部建立出完善系統的管理機制,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二)優化燃煤績效管理體系
對于燃煤電廠而言,其內部員工數量較多,流程較為復雜,建立完善的績效管理能夠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控,提升人員統籌及內部協調等方面有效性。具體而言,燃煤電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開展績效管理優化工作:
第一,需要提高內部領導層對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建立與自身企業發展相契合的績效考核獎懲體系;第二,需要保障考核結果與獎懲機制相對應,提高內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主動性;第三,需要建立出完善的考核反饋及溝通機制,更好地實現內部協調交流,發揮績效管理作用,建立更為順暢的內部溝通體系[3];第四,需要進一步明確考核目標,并實現對考核內容的量化,形成系統全面的考核體系,這有利于更好地落實績效管理措施,避免出現績效管理流于形式的情況。
(三)優化燃煤采購管理體系
對于燃煤電廠而言,燃煤電廠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妥善處理供應和銷售市場之間的多重關系,在采購環節也需要樹立成本管控意識。在選擇供應商方面,燃煤電廠需要充分了解自身所需的燃煤情況,還需要做好對燃煤市場當前發展情況的全面分析,由此來選擇合適且能夠達成長期戰略合作的供應商,這樣有利于充分實現互利共贏,也可以降低受市場波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4]。具體而言,燃煤電廠可以重點考量供應商多年來的業績情況、交貨情況及燃煤質量情況,在此基礎上建立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量化的評價方式來選擇能夠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供應商。
(四)優化燃煤物流管理體系
對于燃煤電廠而言,物流管理通常包括兩個方面:外部物流和內部物流。內部物流更多涉及在廠區范圍內的搬運,所產生的費用相對較少。因此,電廠需要提高對外部物流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由于大部分燃煤電廠的建設位置較為偏遠,在燃煤運輸方面面臨距離遠和運輸方式多樣性情況。通常會采用鐵路、水路、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而在選擇運輸方式時燃煤電廠需要綜合考慮到運輸的數量、價格、批次及時間等多方面因素,以降低運輸損耗和節約運輸費用。
從物流管理這個角度來看,燃煤電廠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及市場資源情況,建立完善的物流體系,做好對信息和資金流的分析管控。這樣不僅可以降低燃煤存庫量,還可以提高自身資金流動效率和利用效率,為實現更高經濟效益打下良好基礎[5]。此外,燃煤電廠還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不確定性因素。如天氣變化、政策調整及安全事故等方面,做好對市場信息的收集整理,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及運輸不及時問題,更好地保障自身供應渠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五)優化燃煤庫存及入爐管理體系
對于燃煤電廠而言,庫存及入爐管理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其充分利用廠區空間,合理調度存儲量,做好與采購、運輸等多個環節的協調配合,避免出現燃煤資源積壓情況。在庫存管理方面,電廠需要合理選用高效的機械設備和工藝,降低出現燃煤堆積情況,以及減少煤堆內部氧化。同時,燃煤電廠需要做好安全管控,避免出現自燃現象,可以按照一天三次的頻率做好對燃煤的測溫及管理[6]。例如,先從溫度偏高的煤堆中取煤,當淺層煤堆溫度達到68℃時,需要立即做好噴淋及翻堆處理。入爐作為燃煤電廠整個運營的最后環節,關系到最終經濟效益和發展效果。在入爐之前,需要結合燃煤具體性質,充分考慮其發揮量、水分、灰熔點等多項指標信息,并進行合理的配比摻混燃燒,這樣才能充分實現安全生產并降低運營成本。
(六)推進燃煤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進程
對于燃煤電廠而言,在燃煤電廠全過程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統,做好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具體而言,燃煤電廠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搭建管理系統,并將績效、采購、運輸、庫存等環節納入整體管理流程,形成多部門協調、多環節的綜合管理體系,不僅可以通過發揮不同系統的作用,實現各部門之間的高效協調,還可以發揮大數據技術及信息技術作用,實現對海量數據信息的及時整理、高效分析、實時共享,這有助于制訂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決策,確保燃煤電廠實現長期安全穩定運行[7]。除此之外,在業務處理方面,通過加快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可以實現自動化操作,在現場測試、車輛裝卸、混合燃燒等方面實現無縫對接,提升整個流程的運營效率[8]。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燃煤電廠需要更加重視優化自身管理體系,充分運用現代管理理念及信息化管理措施,實現全過程管理,并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和需求,對績效、采購、運輸、庫存等進行管理,同時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全過程的全面監督管理。相信通過實現燃煤全過程管理優化,能夠更好地加快燃煤電廠轉型發展,提高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電力能源供應。
參考文獻
[1]田中偉.燃煤電廠燃煤全過程管理優化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9):103+105.
[2]沈明燁,郝春.電廠煤場封閉改造全過程安全管控[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1(12):44-45.
[3]韓璇.電廠EPC工程全過程造價控制的措施與路徑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7):145-146.
[4]李建山,王淼,劉加根.燃煤電廠全過程低碳節能技術路徑探討[J].南方能源建設,2022,9(3):29-40.
[5]黃雷.火力發電廠燃煤全過程成本分析與優化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8.
[6]鄭鵬,梁仕铓,余長開,等.基于電廠作業全過程安全管控現代化的探索[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2,27(5):37-39+44.
[7]王家杰.燃煤電廠燃煤全過程管理優化策略探討[J].低碳世界,2017(01):123-124.
[8]鄧麗華.基層電廠燃煤管理全監察實踐[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0(18):52-53.
作者簡介:薛俊濱(1976— ),男,漢族,山西朔州人,國電電力大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中級工程師,本科。
研究方向:燃料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