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背景下,成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必須堅持的德育理念。如何抓住課堂教學這個渠道,將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是大學各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熱點問題。文中以“三全育人”為背景,以web前端開發課程為載體,以HTML5應用開發基礎課程為樣例,探究web前端開發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向和策略。
[關鍵詞]思政教育;web前端開發;教學改革
一、概述
“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思政教學推動教育工作者在課程教學中履行育人責任,發揮各門課程的育人功能,在各類非思政課教學中,根據課程自身的特點,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隱性資源,自然地融入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悄無聲息地加強思政教育,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導向”的有機統一,促進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的同步提高[1],進而實現“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非思政類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融合是新時代的新課程要求,是顯性德育和隱性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德育融入非思想政治課,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職業良知的正確認識[2]。
為了適應"“三全教育”模式下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思政教育的教學方法應超越傳統的講授法,實現多樣化。除了傳統的講授法,還應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體系,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現代網絡技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積極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合理利用第二課堂、網絡平臺、實踐教育等方式,通過線上線下、課內課外、校內校外聯動,拓展思政教育,引入思政理念。當然,多樣化的教育方法和多渠道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專業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二、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研究方向
(一)深刻理解“三全育人”背景下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的含義,分析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的現狀,明確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的具體內容。
(二)深入開展教學實踐研討交流活動,進一步完善“三全育人”內涵,探索并總結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建立高水平的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三)以課題研究為引領,引導學生了解課程要學的技術、利用所學技術設計可用的網站,發揮成果輻射作用。
三、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內容
(一)依據課程建設規律,根據課程自身特點,充分發揮學科優勢,通過創新和完善課程內容和設計,采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思政教育全面融入教學過程,深度拓展教學內容,實現專業課程的育人功能。
(二)深入研讀相關文獻綜述內容,確定網絡引領下的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對每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在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上的異同、在自律性上的差異、在思想境界上的差異,從而選擇合適的教學設計來整合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有的放矢[4]。
(三)以“三全育人”背景下web前端開發課程教學活動為載體,融入“Web前端開發工程師”職業信息,引導學生了解課程知識體系,做好職業規劃,在實踐中探究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的途徑與策略。
四、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策略—以HTML5應用開發基礎課程為例
(一)提高教學團隊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1.教學團隊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加強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積極參與研究和實踐活動,不斷總結經驗,并深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2.教學團隊需優化思政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可通過提倡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建立互動式教學環境、持續專業發展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幫助其成長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二)設定課程思政目標
1.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HTML5應用開發基礎作為web前端開發平臺課,在培養學生靜態網頁設計技能的同時,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情趣。通過教學過程中的案例展示、討論及分析,引導學生對美的認知和欣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
2.弘揚創新精神。web前端開發是一個不斷變化和創新的領域,需要學生具備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創新方法和思維模式[5],培養學生對新技術、新潮流的敏感性和獨立思考能力。
3.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網頁設計需要與其他團隊成員合作完成,如項目經理、開發人員和內容創作者等,通過設置合作項目和小組作業,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溝通協調能力和責任感。
4.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網頁設計涉及信息傳播和表達,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并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強調信息傳播的責任和社會影響。
5.提升學生文化自信。HTML5應用開發基礎作為一門與文化密切相關的課程,需要學生具備對本土文化和傳統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案例和項目中加入相關的文化元素,激發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興趣和自信心。
思政目標的設定,在于明確課程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素養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三)確立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融入法律法規與職業道德。介紹與網頁設計相關的法律法規,如著作權、網絡安全等,提醒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遵守相關法規,確保信息的合法性和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道德意識,引導學生對作品負責。
2.教學內容注重創新與發展。介紹網頁設計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創新實踐,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積極性,通過案例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運用新技術和設計思維推動網頁設計的發展。
3.教學內容融入審美理念與文化元素。介紹網頁設計中的審美理念和文化元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心,通過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網頁設計作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4.教學任務完成注重團隊合作與溝通。介紹網頁設計項目團隊中不同角色的職責和協作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通過小組項目或角色扮演,讓學生親身體驗團隊協作中的挑戰與機遇。
5.教學內容融入社會責任。引導學生思考網頁設計對社會的影響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教師提供案例和討論,讓學生思考如何避免不準確或誤導性的信息傳播,如何推廣正確和有價值的信息。
教師可以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等方式進行課程思政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明確了責任和義務,并養成了思想道德素養。
(四)引入“web前端開發工程師”職業信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入“web前端開發工程師”職業信息:
1.“web前端開發工程師”的職業展示。通過介紹“web前端開發工程師”這一具體職業的工作內容、技能要求、薪資水平等方面的信息,讓學生對這一職業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web前端開發工程師”行業前景分析。與學生分享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就業前景,讓學生對網頁設計與前端開發領域的廣闊發展空間有所認識,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能力,確定職業目標。
3.“web前端開發工程師”具備的技能要求。強調成為一名優秀的“web前端開發工程師”需要具備的技能和知識,通過提供相關的培訓資源、實踐機會和案例分析,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和提高技能,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
4.“web前端開發工程師”應該具備的職業價值觀。強調作為一名“web前端開發工程師”,需要具備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教師可以討論和引導學生思考,諸如數據安全、用戶體驗、信息準確性等方面的職業責任,強調保護用戶權益和社會利益的重要性。
5.“web前端開發工程師”職業中的社會影響力。引導學生思考在“web前端開發工程師”職業中的社會影響力,如何運用技術為社會提供便利、推動社會進步等,通過案例分析和討論,激發學生關注社會問題和責任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引入“web前端開發工程師”職業信息,有助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該領域的就業機會和責任,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道德觀。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相關案例和活動,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
(五)運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加固延伸思政教育、樹立思政理念
1.創設線上學習平臺。通過搭建一個線上學習平臺(超星學習通),提供思政教育相關資源,如課程資料、教學視頻、討論等,使學生可以在方便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相關內容,深度理解思政理念。
2.開展主題講座與線下交流活動。組織線下的思政主題講座和座談會,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從業者等進行授課和交流,幫助學生通過參與講座并與相關人員互動,深入了解思政理念的實踐應用,拓展對社會問題的思考。
3.舉辦網頁設計大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展示自我,鍛煉持續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賽事上通過前期的預賽和后期的決賽,對最終獲獎學生作品,評出一二三等獎。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網頁設計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4.開展線下活動與線上評論。在線下活動結束后,鼓勵學生通過線上學習平臺進行相應的評論和總結,分享在活動中的體會和心得,進行線上互動和思想碰撞,進一步加深對思政理念的理解。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深入思考和了解思政理念,并通過線下的實踐活動和互動交流進一步豐富和鞏固所學。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收集學生關注的問題和作品,及時給予反饋和引導,推動思政理念的樹立并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六)進行思政教學反思
1.反思教學內容設置。需要反思課程中是否充分考慮和融入了思政教學的要求和內容,是否引入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國內外的文化元素等。思政教學內容的滲透和融入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2.反思教學方法的選擇。反思教學方法是否多樣化、靈活適應學生需求,對于HTML5應用開發基礎這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是否充分利用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等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學到更多的思政內容。同時,也要考慮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合理運用,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習慣和需求。
3.反思學生參與度。反思學生對思政教學的參與度和反饋情況,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觀點。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反饋和意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針對性地提供更加有效的思政教育。
4.反思自身專業素養與發展。教師需要通過反思自身在思政教學中的角色和專業素養,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論和實踐水平,并關注思政教育的最新發展和研究成果。同時,要注意與其他學科教師的溝通與合作,以形成跨學科的思政教育。
通過對課程思政教學的反思,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拓展教學內容,使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專業教學,為學生的思想品德培養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引導。
結束語
在web前端開發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有效的思政教學,需要關注教學內容的設置,將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文化元素等融入課程中,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思政理念進行網頁設計;同時,也需要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等,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和習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還要注重學生參與度和反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形成其獨立的觀點。
作為思政教學執行者的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發展,并注意與其他學科教師的溝通與合作,以便為跨學科思政教育提供更有效的引導和支持;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發展,促進學生在思想、技能和情感上的全面進步。
只有通過不斷探究和實踐,優化web前端開發課程的思政教學,才能夠更好地為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和綜合素質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導,使學生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能力的優秀網頁設計師。
參考文獻
[1]顧瑋.課程思政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實踐探索[J].辦公自動化,2019,24(23):41-42,19.
[2]方新建.“三全育人”理念下導航學課程思政教學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18(2):178-180.
[3]林毅.試論高?!叭恕崩砟畹膬群奥鋵崣C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8,33(4):19-26.
[4]王黎,袁禮,呂殿基.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施[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18(20):142-1432.
[5]杜蘅.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3(06):201-204.
作者簡介:吳亞林(1980— ),女,漢族,江蘇灌云人,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講師,碩士。
研究方向:前端開發、計算機應用、數據分析。
基金項目:本文來自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三全育人背景下web前端開發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23SJYB0760)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