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云 吳蔚 方蕾 凌學鋒 汪明雪



基金項目:江西省衛健委課題(2202446)
作者簡介:劉云云,女,碩士,主治醫師。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5(recombinant 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5,SFRP5)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2021年
1月—2022年7月九江學院附屬醫院內確診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設為觀察組,另選擇體檢中心健康體檢者60名作為對照組,對比2組患者血清SFRP5水平。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18版)》將觀察組患者按照分級標準分為輕、中、重度,各20例,觀測各組肺功能參數指標情況,分析3組氣流受限嚴重程度。結果 檢測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FRP5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重度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和胰島素抵抗等指標均高于中度組與重度組,肺功能指標均低于中度組與重度組(P<0.05),輕度組糖代謝各指標均高于中度組和對照組,中度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中度組肺功能指標低于輕度組與對照組(P<0.05),輕度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經過Pearson相關分析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SFRP5水平與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所有呼氣量的比例(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呈負相關(P<0.05),與糖化血紅蛋白無相關性(P>0.05)。結論 SFRP5與慢阻肺加重期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并且與機體炎癥反應存在密切聯系,SFRP5水平越低表明患者病情越嚴重,從而進一步影響患者肺部功能。
【關鍵詞】 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5;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糖代謝;肺功能;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R4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1-000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1.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特征是持續氣流受限,患者患病后存在全身炎癥反應,循環血液中炎癥因子濃度增高,全身氧化負荷增高,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的癥狀[1]。大量研究表明[2],氣流存在不可逆性受限是慢阻肺患者的主要特征,這主要是因為氣道內存在慢性炎癥反應及氣道重塑。氣道受阻是指患者氣道修復及重構,而WNT信號通路能參與細胞損傷修復和器官發育。WNT通路由WNT蛋白、卷曲蛋白相關受體、共受體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相關蛋白及下游分子組成。WNT蛋白屬于分泌性糖蛋白,機體內分泌后能夠與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結合,從而激活信號通路[3]。而SFRP5也屬于分泌型糖蛋白,能夠抑制信號通路,促進脂肪細胞分化。目前,慢阻肺疾病發病率提高,需要探究該病癥狀與臨床指標的相關性,以便于后期診斷治療。本研究以確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為對象,探討SFRP5與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相關性,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九江學院附屬醫院內確診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他們設置為觀察組,并且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18版)》將觀察組患者按照分級標準分為輕、中、重度,各20例,另外選擇體檢中心6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資料見表1。各組患者臨床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分析。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18版)》中,根據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嚴重程度分為三類:輕度,單獨使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干預;中度,使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和抗生素,加用或不加用口服糖皮質激素干預;重度,患者需要住院或急診、ICU治療。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議(GOLD)(2013版)》診斷標準,即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占預計值的百分比<70%,有慢性氣道癥狀包括咳嗽、呼吸困難和慢性氣道阻塞等;所有患者均處于急性加重期。
排除標準:胸部CT提示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肺炎、活動性肺結核、肺膿腫、肺部腫瘤、支氣管擴張、胸腔積液、肺間質疾病、氣胸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合并其他系統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脂血癥、超重或肥胖、心功能不全、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肝硬化、非酒精性肝硬化、慢性腎臟疾病等。
1.2 方法 入院當天抽取空腹靜脈血4 mL,
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分裝上清液,并放置于-20 ℃冰箱中保存,避免樣本反復凍融。同時,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SFRP5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上海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說明書詳細操作。
檢測生化指標時,總膽固醇與三酰甘油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空腹血糖采用已糖激酶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采用測定儀以及相關配套試劑檢測。檢測時采用離子交換高壓液色譜法,采取化學發光法檢測空腹胰島素水平,利用穩態模型評估患者胰島素抵抗指數;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IL-6以及CRP;采用瑞士席勒SpirovitSP-1肺功能儀檢測FEV1/FVC及FEV1。為了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進行肺功能檢測前需休息15 min,檢測時患者采取坐位,平靜呼吸5次后深呼吸,以最快速度及最大力氣呼氣,間隔5 min后重復上述操作3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各組間血清SFRP5水平變化、糖代謝指標情況、肺功能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情況,分析血清SFRP5與以上臨床指標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符合正態性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輕、中、重度3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試驗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檢驗水準為α=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間SFRP5水平變化比較 檢測后,各組血清SFRP5水平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FRP5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見表2。
2.2 各組間糖代謝指標情況比較 檢測后,各組糖代謝各指標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及胰島素抵抗指數均高于輕度組、中度組和對照組(P<0.05),輕度組糖代謝各指標均高于中度組和對照組,中度組與對照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各組間肺功能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情況 比較 檢測后,各組肺功能及炎癥因子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肺功能指標水平均低于輕度組、中度組與對照組,中度組肺功能指標水平低于輕度組與對照組(P<0.05),輕度組與對照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見表4。
2.4 分析血清SFRP5水平與臨床指標的相關性經
過Pearson相關分析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FRP5水平與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FEV1/FVC、FEV1、IL-6及CRP呈負相關(P<0.05),與糖化血紅蛋白無相關性(P>0.05),見表5。
3 討論
慢阻肺以持續性氣流受限為特征,大多數患者呈現進行性發展狀態,吸入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均會導致該疾病的發生,均伴隨呼吸衰竭癥狀[4]。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屬于患者病情變化中的重要發展階段,臨床出現病情急性發作與肺功能迅速下降存在密切聯系,但實際病情變化中還會出現新的臨床癥狀,因此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中需了解病情發展的具體變化情況[5]。
有研究指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病與炎癥因子水平存在相關性[6]。以往評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呼吸困難指數、肺功能檢測及臨床資料等,但實際應用中,患者可能會隱瞞病史及評分,只能依靠主治醫生個人經驗,導致評估準確性不高,因此選擇其他方式檢測利于后期診斷治療[7]。
有關研究指出,患者機體內SFRP5水平可有效反映病情嚴重程度[8]。本研究中,檢測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FRP5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重度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以及胰島素抵抗等指標均高于中度組與重度組(P<0.05)。分析原因在于,血清SFRP5為一種WNT蛋白,表達在脂肪組織、肺部及胰腺組織部位,調控脂肪組織內巨噬細胞炎癥反應。SFRP5又被稱為“抗感染脂肪因子”,可抑制炎癥介質釋放。此外研究發現,慢阻肺患者糖代謝指標均高于健康者,導致機體損傷加重,后期死亡風險率[9]提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重度組肺功能指標水平均低于中度組與重度組(P<0.05),中度組肺功能指標水平低于輕度組與對照組(P<0.05),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在于巨噬細胞參與到慢阻肺疾病發病機制中,在慢阻肺發展過程中,巨噬細胞以及各種炎癥細胞會釋放多種炎癥介質,主要表現在血液循環中細胞因子水平顯著增加,其中CRP以及IL-6等促炎因子水平增加。氣道炎被認定為慢阻肺發病主要因素,會造成體內炎癥因子水平上升,加劇組織損傷,還會促進體內膠原以及纖維連接蛋白合成,形成氣道重塑,最終造成患者氣流受限,加重病情。
臨床研究顯示,血清SFRP5與患者體內炎癥反應嚴重程度以及病情嚴重程度具有密切聯系,隨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體內促炎效應增大,體內抗感染效果會受到抑制[10]。本研究中,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FRP5水平與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FEV1/FVC、FEV1、IL-6及CRP呈負相關(P<0.05),與糖化血紅蛋白無相關性(P>0.05),表明患者體內血清SFRP5水平與肺功能呈正相關。患者氣道出現持續性炎癥反應,會造成后期氣道重塑,分析原因在于血清SFRP5通過抗感染作用能夠抑制體內氣流受限。患者體內血清SFRP5與炎癥因子水平呈負相關,主要原因在于血清SFRP5參與慢阻肺患者體內炎癥反應,而血清SFRP5表達會減少WNT信號傳導,造成內臟脂肪組織呈現促炎狀態。此外,血清SFRP5在脂肪組織中會結合WNT5a,減弱WNT信號傳導,從而減輕體內炎癥反應。
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體內血清SFRP5與糖化血紅蛋白無相關性,原因在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會受到患者體內高脂血癥的影響,同時實驗過程中室內溫度、試劑離子強度以及酸堿值均會對后期結果產生一定影響。針對存在血紅蛋白異常疾病的患者,臨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結果不準確,而本研究未將患有血紅蛋白異常疾病患者排除在外,因此會影響后期分析結果。但本研究樣本選取較少,同時血清SFRP5檢測時間較為單一,未能在檢測前后進行動態變化分析。以上情況需要在后續研究中進行改善,以期為后期患者診斷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綜上所述,血清SFRP5的測定是一項操作方便、患者耐受性好的實驗室檢查,可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評估、治療療效判斷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 徐琳,徐嘉瓊,羅秋平,等.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5與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相關性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9,38(11):1122-1126.
[2]? ? 陳志祥,許靜,徐彬,等.血清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21,16(7):778-781.
[3]? ? 馬峰,朱文麗.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1水平與氣流受限和生活
質量的相關性[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9,22(1):32-36.
[4] 鄭玉強,齊娜,王晶,等.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和肌鈣蛋白I聯合檢測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早期心肌損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8,34(23):3933-3936.
[5] 劉洪波,辛國勇,周浩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血清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5水平及預后[J].介入放射學雜志,2020,29(3):232-236.
[6] 陳鳳玲,孫東華,楊洪英,等.動態血糖監測聯合胰島素泵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5及新生兒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9,16(5):138-141.
[7] 龍借帆,李翠,高元標,等.聯合檢測血清SIRT1和CTRP5水平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研究[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22,37(3):162- 166,176.
[8] 冼少靜,陳慶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細胞因子水平變化及其與吸煙、體重指數的相關性[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2,42(1):144-150.
[9] 蒿國賢.丙酸氟替卡松聯合布地奈德與特步他林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氣指標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J].當代醫學,2022,28(17):146-149.
[10] ? 羅亞艷.BiPAP無創呼吸機聯合尼可剎米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度高碳酸血癥的臨床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3):1858-1859.
(收稿日期: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