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國
摘要:“基于學習者差異進行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以此更好地幫助學生重拾學習自信,對數學學科產生學習興趣,在興趣的激勵下不斷夯實基礎知識,提高數學學科成績。”以上是新課標針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的教學要求。從具體要求分析中可以看出,新課標強調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進行教學方法思考與研究。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積極總結教學經驗,優化作業設計理念,結合班級學生實際學情,合理分層,依據個體差異設計分層作業。
關鍵詞:學習者差異;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分層設計
初中是重要的教學轉折點,更是學生學好各學科知識,為更高難度知識學習奠定基礎的關鍵期。但因學生個體差異情況始終存在,現行的作業設計方案無法充分滿足學生的個體化學習需求,最終導致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難以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應深入研究新課標,針對作業設計,依據班級學生實際學情,將學生、作業量、作業難易度、作業批閱及作業評價等進行分層設計,整體體現學習者差異特點,使不同層級的學生都能在分層作業的幫助下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積累基礎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1? ?依據實際,將學生合理分組分層
基于學習者差異對初中數學作業進行分層設計,可以從當前學生實際學情出發思考,將學生合理分組分層。學習者差異主要體現在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學習態度以及思維發展等方面。依據上述分析,可以將學生合理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級的學生定義為A層。此層級的學生無論是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邏輯思維的發展情況,還是個人對數學的喜愛程度、學習能力等方面都非常優秀,在課堂學習中表現積極,主動性很強,可以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所有作業。第二層級的學生定義為B層。此層級的學生能力相較于A層學生稍差一些,他們雖然在課堂學習時可以理解教師所講內容,但在作業完成時存在一定難度,需要對照教材例題完成作業,學習興趣與課堂表現一般。第三層級的學生定義為C層。此層級的學生相較于B層學生還要稍差一些,他們在課堂學習時無法全部理解教師所講內容,對部分感興趣的知識會掌握得好一些,而對不感興趣的知識會直接放棄學習,在作業完成時經常會抄襲其他學生的作業,作業完成態度很差。經過具體分析后,初中數學教師依據學生分組分層特點合理設計分層作業。
例如,在《三角函數》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發現班級學生對本章節知識的理解有較大分層,部分學生可以輕松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并且能夠跟隨教學思路進行問題分析,主動提出個人觀點,課堂上與教師頻繁互動;部分學生雖然沒有過多地與教師互動交流,但是卻能夠主動記筆記,認真聆聽教師及其他學生的互動討論內容;還有部分學生處于間斷性溜號狀態,對教師所講內容不感興趣,甚至有的學生直接趴在桌上睡覺。依據課堂教學實際情況,教師將學生合理分組分層:將上課認真聽課、知識掌握牢固,并且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歸入A層;將上課聽課專注,知識掌握一般,但課堂表現還可以、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歸入B層 ;將上課表現較差、知識理解存在難度、無法跟上課堂教學進度且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歸為C層。即使將學生依據實際學情歸為三個層次,但學生依然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依據學生分層情況布置作業,目的是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獲得學習動力,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潛力,促使其學習進步,成績提高。
2? ?尊重差異,將數學作業設計分層
基于學習者差異對初中數學作業進行分層設計,那么教師要尊重差異,將數學作業設計科學分層、有效分層,將作業存在的價值及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上文提到,學生是存在明顯差異的,這些差異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歸結起來體現在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上,A層級的學生可以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B層級的學生雖然在作業完成中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但同樣可以獨立完成作業;C層級的學生卻無法獨立完成作業,部分學生只做自己會做的部分,將不會的部分空著,還有部分學生為了應付教師及家長的檢查,會向其他學生借作業抄襲。從A、B、C三個層級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來看,A層級的學生應該是最優的,B層級的學生勉強合格,而C層級的學生則不合格。最終作業存在的價值與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利用作業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的目的也無法達成。基于以上情況,初中數學教師應重視將數學作業設計分層。
例如,在《三角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分析教材內容,結合教學目標,尊重學生差異,依據學生分層特點,設計分層作業。A層學生作業難度提高,既要有夯實基礎的基礎題,又要有發展思維的提高題;B層級的學生作業難度要相對降低,重點布置夯實基礎類習題,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夯實基礎和習慣養成逐步過渡到提升學習能力;C層級的學生作業難度要大幅度降低,既要包含本堂課夯實基礎的練習題目,又要有幫助學生鞏固以往所學知識的練習題目,逐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串聯起來,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學習自信。此外,作業分層設計時,還應考慮作業形式設計要多樣化和新穎化,不可像傳統作業設計一樣局限于書面作業,要使不同層級學生在分層作業設計中獲得成就感。同時,教師的分層作業設計應重視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讓A層級的學生更優秀,讓B層級的學生向A層級的學生靠攏,讓C層的學生不斷得到進步。
3? ?立足學生,將作業布置數量分層
基于學習者差異對初中數學作業進行分層設計,教師應立足學生,將作業布置數量分層設計,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有更多時間對基礎知識進行復習鞏固。通過對學生分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若布置同等數量的作業,A層級的學生可以輕松完成,B層級的學生需要花費1.5~2倍于A層級學生的時間來完成作業,C層級的學生即使花費更多時間,也無法完成作業。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立足學生進行作業量分析思考發現,若按照一小時的作業完成時間布置作業,那么A層級的學生可以通過完成作業來提升思維能力;B層級的學生可以通過完成作業夯實基礎,同時利用剩余時間琢磨提高題,逐步培養學習思維,更好地提升自身學習能力;C層級的學生可以通過完成作業獲得學習成就感,并逐步建立學習自信,從而在作業完成后主動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爭取在課堂上可以聽懂更多知識,從而逐步提高學習成績。
例如,在《三角函數》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布置分層作業,以1小時為例,為A、B、C三個層級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量。A層級學生的作業量要大于BC兩個層級的學生,且按照基礎題、提高題、思維題2:1:1的比例布置作業。B層級的學生作業量要少于A層級的學生,但要多于C層級的學生,且按照基礎題、提高題、思維題3:1:0的比例布置作業。C層級學生的作業量要明顯少于A、B兩個層級的學生,且按照基礎題、提高題、思維題4:0:0的比例布置作業。從作業內容來看,三個層級的學生都需要完成基礎題目,夯實基礎;從作業量來看,A層級學生的作業量>B層級學生的作業量>C層級學生的作業量。這樣的設計更利于學生潛能的激發,使學生樹立能者多勞多得心態,逐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學習觀,努力學好數學學科知識,從而為后續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4? ?尊重發展,將作業布置難度分層
基于學習者差異對初中數學作業進行分層設計,教師要重視并尊重學生的發展特點,將作業布置難度分層。實際上,作業難度分層與作業量分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重在激發學生學習潛能,使學生通過完成作業獲得自豪感與成就感,從而對數學學科產生學習興趣,堅定學習信念。但兩種不同的分層作業設計方法還存在本質區別,作業量少并不意味著作業難度大,作業量多也不意味著作業難度小,具體作業量與作業難度之間應該有一個平衡點,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夯實基礎,從而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需求,綜合考量后,合理地將作業難度進行分層,達到分層設計作業的目的。
5? ?保障質量,將作業批閱合理分層
為了有效保障教學質量,基于學習者差異對初中數學作業進行分層設計,教師應將作業批閱合理分層。數學是一門需要練習才能提高的理論性學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課堂教學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講解知識點,下半部分帶領學生進行課堂練習。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當堂吸收所學知識,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課堂聽課理解程度,進一步優化調整教學結構。但因學生學習差異一直存在,若想不落一人地完成課堂練習是不現實的,不僅拉慢了教學進度,而且影響班級整體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可以將作業批閱合理分層,依據教學規劃,按照題目難易程度布置課堂練習作業。A層級的學生作業完成速度快,可以先交作業,讓教師先批閱,接著依次完成后續練習作業;B層級的學生作業完成速度相較于A層級的學生慢一些,但又快于C層級的學生,因此,同樣是做完作業就交由教師批閱,接著依次完成后續練習作業;C層級的學生則依據自己的能力完成作業,完成后交由教師批閱。因學生上交作業時間不同,中間的時間差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教學,從而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保障課堂教學質量。
6? ?優化教學,將作業評價科學分層
基于學習者差異對初中數學作業進行分層設計,教師應秉承優化教學理念,將作業評價科學分層。學生依據能力、表現及思維發展等多方不同而進行科學分層,依據分層后學生的特點將作業量、作業難度等進行合理分層,并在批改作業時進行分層設計。同樣,作業整體評價也應分層設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評價標準,使其在評價中發現自己還有哪些不足,同時激勵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樹立積極的學習觀與人生觀。
綜上所述,基于學習者差異設計的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第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夯實基礎;第二,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需求;第三,可以融洽師生關系;第四,可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因此,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具有極高的可行性,可以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雨,孟鳳娟,郭春東.“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思路探討[J].科技風,2022(27):40-42.
[2]朱昌寶.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相關探討:評《解密分層教學》[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6):254.
[3]許偉.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的實踐與探索[J].數據,2021(3):161-163.
[4]李柳花.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167.
基金項目:
本文系臨夏州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度重點課題《基于學習者差異的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研究》(課題立項號:LX[2022]ZD006)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