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翙江 陸春 李維菁
摘 要:現階段,汽車標準化人才需求逐步提高,而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為提升汽車標準化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本文研究了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情況。通過對比分析國內外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的培養現狀,研究了國內高校培養不足的原因。原因包括三方面內容:汽車標準化教育具有特殊性,培養模式復雜;汽車標準化發展時間較短,知識體系不完善;汽車標準化教育意識薄弱,教育機制不健全。在此基礎上,研究提出了國內高校培養汽車標準化人才的相關對策。研究顯示,應健全汽車標準化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多元發展;完善汽車標準化知識體系,開發高校專用教材;提升汽車標準化專業地位,吸引學生投身其中。
關鍵詞: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對策研究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3.013
Study on the Training of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Tal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 Hui-jiang LU Chun LI Wei-jing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mand for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talent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bases of training tal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ability of the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tea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re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training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First, the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education has the particularity, and the training mode is complex. Second, the development time of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in China is short, and the knowledge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irdly, the awareness of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education is weak and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is not complet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talent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tandardized education system of automobile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ode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ddition,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and special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developed. Finally, the status of the automotive standardization major should be elevated to attract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t.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talent training, countermeasure study
1 引 言
當前,標準作為創新與競爭的重要手段,日益成為各國博弈焦點。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將制定實施標準化戰略規劃作為重要手段,提升標準化水平、助推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21年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為未來15年我國標準化發展圈定了目標和任務,并要求壯大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全社會標準化意識。應當看到,標準化人才決定著標準水平的高低,有什么樣的標準化人才,就有什么樣的標準化水平。目前,國內高校開展標準化課程較少,汽車標準化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相關專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所在單位對其進行標準化方面的二次培養。若在高校開設汽車標準化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汽車工業基礎知識的同時熟知標準化原理,為其將來步入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有助于培養健全的標準化人才梯隊,推動汽車領域先進技術快速實現標準化、市場化、國際化,進而實現汽車標準化國內國際全域發展。
2 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現狀
2.1 國內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現狀
2021年教育部將“標準化技術”專業納入“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我國開設標準化工程專業的本科院校8家,開設標準化工程碩士專業高校20多家,博士研究生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而汽車專業領域的標準化專業少之又少。此外,我國尚未建立與國際接軌、體系化的汽車標準化人員能力建設規模。總體來看,我國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具有起步晚、基礎薄弱、培養模式欠科學等特點。
(1)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起步晚、基礎薄弱,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據文獻記載,20世紀60年代,我國才開始在高校設置標準化專業課程,探索標準化教育教學。但后續因各種原因,中斷了標準化人才的培養[1]。到2004年,國內高校開辦了“產品質量工程”專業,設置了“標準化與認證”專業方向,至此,標準化人才培養形成了系統模式。但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有關文件,標準化類學科專業只設在本科階段[2]。截至2021年底,開設“標準化”相關專業的高校只有中國計量大學、濟南大學、南通理工學院等少數幾所。而開設汽車標準化專業的高校微乎其微。由于設置汽車標準化專業的高校少,標準化人才缺口大,培養滯后于社會需求,企業標準化人才招聘需求難以滿足,無奈之下,企業多由技術人員轉為標準化專業人員。
(2)高校汽車標準化專業培養模式有待進一步科學化,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在實際工作中,光有汽車標準化專業人才還遠遠不夠,因為標準的生命與價值在于實施,標準的實施效果需要合格評定,這就需要標準化與其他學科如質量管理、計量、認證、檢測相結合。根據調研資料分析[1],企業對熟悉掌握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計量、認證、檢測的關系的復合型人才需求較大。但是,目前高校所設的汽車與標準化相關專業的課程幾乎都不能完全覆蓋到上述領域。這導致我國在汽車標準化復合型人才方面需求缺口大,也將制約我國汽車標準化持續發展之路。
2.2 國外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現狀
“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壟斷化”成為各技術領域包括汽車行業的國際競爭新法則[3],汽車產業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汽車標準化人才的培養自然受到世界各國的重點關注。縱觀汽車產業發展早、產業鏈成熟的發達國家,他們早早地在高校教育中將汽車專業知識和標準化理論進行了有效融合,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汽車標準化教育知識體系,培養了許多汽車標準化人才,這些人才深度參與了國際汽車標準化組織工作,成為本國利益的維護者和代言人。
(1)美國
美國的標準化歷史具有100多年的時間,1914-1920年間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采用標準化基礎上的流水作業法。由于美國汽車標準化開始較早,其高校教育在培養制定標準化戰略人才方面也較為完善。美國大學目前規劃的課程在汽車領域開設了標準化教育、符合性評價等內容,同時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提供了許多授課方式不同的汽車標準化教育訓練課程,包括課堂訓練、定點訓練、客制化座談會、虛擬工作會議等。此外,美國高校為培養汽車標準化人才,還設立了MOT(Management of Technology,簡稱MOT)專業,由工學院和商學院合作,培養既能解決技術問題,也能解決管理問題的多元化人才,不斷為美國汽車標準化發展輸送所需繼任者,助力汽車標準化事業持續繁榮[3]。
(2)英國
1901年英國工程標準委員會(BSI——英國標準協會)成立,標志著英國標準化事業開始大規模發展。在教育方面,BIS對各個教育階段都滲透了標準化:初等與中等教育教授標準基本理論、標準應用、產品的安全和可靠性等標準化基礎知識;高等教育在汽車標準化領域則開設汽車產品設計與工程制造方面的標準化知識。此外,英國與美國一樣在大學開設MOT教育,包含技術戰略與計劃、技術獲得、組織和實施的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認識掌握汽車技術戰略與汽車標準化之間的關系[3]。
(3)日本
日本的標準化事業興起于1921年,成立工業品規格統一調查會(JESC),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制定和發布日本國家標準。日本政府高度重視標準化人才在高校的培養,開發了基礎教材《標準化基礎知識》,并在汽車專業領域制定了專業教材。主要培養學生掌握汽車標準化基礎課程、國家汽車標準化政策及國際汽車標準化課程。日本于2000年之后開始發展MOT專業,強調“產、學、官連攜”,注重培養具有技術知識和實踐管理能力的學生[3]。
(4)德國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于德國,放眼全世界,德國汽車工業體系相對完善,實力雄厚,德國的汽車標準化發展也較早,而德國政府也非常重視高校青年學生標準化專業素養的培育。并將培育要求寫進了德國標準化戰略。在汽車領域,要求著眼于德國未來汽車標準化活動需要,從學生階段開始著手培養未來具有戰略眼光的汽車標準化技術專家和標準活動領導者。在高等教育的課程、專業培訓及相關的學術活動中大量加入有關汽車標準化的內容,使青年學生充分認識汽車標準化的意義以及汽車標準化對汽車產業經濟的貢獻,以堅定其投身未來標準化活動的信心和決心。
3 國內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不足的原因分析
3.1 汽車標準化教育具有特殊性,培養模式復雜
汽車標準化人才的知識結構具有復合性、汽車專業素養的實踐性以及職業指向的明確性等特征[4]。標準化學科與汽車技術專業學科的區別在于標準化學科是作為知識體系的科目和分支,偏就知識體系;汽車技術專業偏指社會職業領域。高校在培養汽車標準化人才時,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扎實的標準化理論基礎,包括標準及標準化概念、標準化學科性質和研究內容、標準的分類及作用等內容;另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過硬的汽車技術專業基本功,如汽車理論、汽車構造、汽車設計等相關知識。此外,由于標準化理論與汽車專業知識具有一定區別,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兩方面的知識并能夠融會貫通,學校還應重視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學習,如帶領學生到企業參與生產實習,或者參加汽車標準制定的相關討論會議。
然而,目前在少數設置標準化工程專業的本科院校培養汽車標準化人才時遠遠達不到上述要求。清華大學等少數幾所大學雖然開設了標準化研究方向的碩士培養,但也偏向于培養工程管理專業與標準化專業相結合的標準化人才。從知識的橫斷性、系統性與復合性出發,汽車領域標準化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理論與實踐兩個基本立足點,綜合性要求高。因此,高校的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之路還需進一步挖掘。
3.2 汽車標準化發展時間較短,知識體系不完善
汽車工業化大生產是近代汽車標準化工作的“孵化器”和“推進器”,只有真正意義的汽車工業化大生產才需要汽車標準化的支撐。由于我國汽車工業起步晚,汽車標準化發展也晚。改革開放前中國汽車工業走過的20多年時間,只是中國汽車標準化與產品管理辦法的起步、探索階段。直到1988年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由國家技術監督局批準成立,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頒布,汽車標準化工作才從各自為政、缺乏協調,走向統一歸口、協商合作的時期,并開始進入法制化管理階段。
到現階段,汽車標準化體系化發展只有30多年的時間,雖然這30多年時間里汽車標準化從業人員經過艱苦奮斗攻破了汽車各領域標準化重點難點、完善了汽車標準體系,不斷將中國汽車標準化工作推向國際舞臺;但是由于汽車標準化發展晚,速度快,更多研究精力集中于企業、科研院所等汽車生產實踐所需,而用于高校教學的汽車標準化知識體系建立不夠完善。具體體現在汽車專業現有教材較少涉及或不涉及標準化內容;高校缺乏具有系統知識的汽車標準化專業教師。即便現有教材涉及汽車標準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其知識內容已不滿足時代發展所需。如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標準、計量、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相結合的研究,亦即國家質量基礎(簡稱NQI)研究,實現用“NQI”理念構建“大標準”的工作格局。在汽車標準化領域,目前缺乏具備上述內容的相關教材。這導致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不足,滯后于社會需求。
3.3 汽車標準化教育意識薄弱,教育機制不健全
通過高校汽車標準化專業設置非常少這一現狀,反映出社會對汽車標準化教育的意識較為薄弱。縱觀發達國家,他們已將標準化思想貫穿于高校教育體系中,在汽車領域培養了一批批標準化人才,為本國汽車產業發展及汽車標準化推進貢獻了力量,同時也成為其在國際汽車標準化舞臺上的利益代表者。然而,我國在高校汽車標準化教學方面的意識與力度不夠,沒有形成“學校負責、企業參與”的交流合作的教學機制。
“學校負責”應遵循政府指導的前提下根據社會需求培養汽車標準化人才;“企業參與”應根據學校培養汽車標準化人才的需要,適當為學校學生提供進行汽車標準化學習實踐的機會。目前,我國的汽車標準化教育還處于探索階段,高校的汽車標準化教育課程不夠健全,此外,由于各種原因,高校與企業較少形成聯合培養學生汽車標準化實踐能力的模式,以上原因引起汽車標準化人才短缺的社會現象。
4 國內高校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對策研究
4.1 健全汽車標準化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多元發展
由于汽車標準化人才是同時掌握標準化理論知識和汽車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且對其實踐經歷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健全高校的汽車標準化教育制度,探索多元化的汽車標準化教育培養模式。
首先,在國家、標準化組織、企業和高校之間建立完善的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國家在頂層設計方面建立健全汽車標準化專業體系;高校可與汽車標準化社會團體合作,利用其先進的汽車標準化工作經驗,幫助高校推進汽車標準化創新和人才培養,以解決高校標準化師資力量短缺的問題[4];高校還應與企業結成聯合培養模式,到汽車標準化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調研學習,由企業標準化專職人員講解企業日常運作中的標準化,及標準提升質量相關的知識與典型案例,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汽車標準化的認識與理解。
其次,在高校積極探索推進MOT教育。應學習其他國家高校在汽車標準化方向培養專業人才的良好經驗。加強商業管理學科的標準化人才培養,并與汽車專業相結合,使我國的汽車標準化培養方向與國際接軌,培養出高層次汽車標準化人才,進一步提升我國汽車標準化能力和水平。
此外,高校還應建立恰當的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評價體系,考核方式采取“汽車標準制定實踐+理論知識考試”的方式,通過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等進行全面性的評價。評價過程中應強調改進與激勵功能,通過評價幫助學生找到能力中的強項,發掘潛能,促進學生發展。
4.2 完善汽車標準化知識體系,開發高校專用教材
標準知識體系不夠完善是制約高校汽車標準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完善標準知識體系應解決教材短缺的問題。因此,高校與相關標準化組織及汽車企業應成立教材編寫組,勠力同心共同編寫適合當今汽車產業標準化人才需求的教材。教材內容不僅包括標準化原理等理論知識、汽車標準編制等實踐內容,還應包含對汽車領域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之間關系的清晰闡述,以及汽車企業標準應用實施情況的介紹。教材編寫組通過合力完善汽車標準化知識體系,構建統一化、通用化、科學化的汽車標準體系課程。
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高校相關授課教師可全程參與,在參與過程中能夠熟知教材行文脈絡及內在邏輯關系,以便掌握教材內容,編寫教案。此外,在必要的情況下高校應聘請專家為相關教師提供汽車標準化培訓機會,進一步完善教師對這一領域知識體系的構建。在其他情況下,高校可考慮外聘汽車標準化專家參與對學生的授課。
4.3 提升汽車標準化專業地位,吸引學生投身其中
現階段,科技部已開始實施人才、標準化和專利三大戰略,設立標準化重大專項,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各級政府推動實施標準化戰略[5]。在法律法規方面,2017年11月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這些文件的發布進一步奠定了標準化的社會地位,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標準化社會地位的提高也會助推技術創新發展,引領社會經濟進步。汽車領域的標準化作為標準化的分支,具有同樣的作用。
基于上述背景,更應該提升汽車標準化在高校的專業地位。政府可通過電視廣播向青少年學生普及標準化的重要作用;高校可召開重點推介會推廣汽車標準化專業;企業可提前在高校布局,邀請汽車標準化專業學生進行雙向選擇。通過政府對標準化專業的引導,高校對汽車標準化專業的宣傳,社會對汽車標準化人才的求賢若渴,吸引莘莘學子投身汽車標準化的學習與探索中,為祖國的汽車標準化事業發展儲備堅實的人才力量。
5 結 語
汽車標準作為汽車產業的“世界通用語言”,在推進產業發展、推動科技進步、提高市場信任、消除或減少貿易壁壘以及促進國際互聯互通中具有積極的重要作用。我國《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重點任務分工中均明確提出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培養標準化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國際標準化人才、企業標準化人才,不斷夯實標準化工作基礎。
在高校開展汽車標準化人才培養不僅契合了國家發展之路,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汽車產業發展質量、拓寬高校專業方向以滿足不同個性的學生學習。汽車標準化人才的培養一方面為我國汽車標準供給結構優化、汽車標準化治理效能增強、國際汽車標準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夯實了人才基礎,支撐了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也為高校學生提供一個較為清晰的梯度化專業發展路徑,吸引更多的優秀且合適的人才加入汽車標準化隊伍,提升汽車標準化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宇,呂傳毅,高厚禮. 論高校在我國標準化人才培養中的發展機遇和路徑選擇[J].標準科學,2014(5): 29-33.
[2]李鵬,顧興全,許建軍. 實施標準化職業教育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2(6): 60-64.
[3]劉艷艷,劉大偉,劉美. 我國高校標準化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J].中國標準化,2015(12): 86-89.
[4]顧興全,許建軍,王音. 標準化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的挑戰、機遇與對策[J].標準科學,2021(6):6-11.
[5]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中國標準化協會編著.標準化科學技術學科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燕翙江,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汽車標準化。
(責任編輯: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