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興蕊 張颯 賈文文
摘? ?要:河北中考理綜試題中的第28題為理化綜合實驗題,考查物理、化學實驗原理。教師可以教材實驗為載體命制理綜試題中的第28題模擬試題,在幫助、督促學生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創設真實復雜的問題情境,將知識“包裹”“鑲嵌”在一定的真實、復雜的情境中,讓學生不斷地從情境中抽提問題并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其分析、推理、規范表達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化學;新課標;理綜模擬;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29-0047-03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文簡稱《課標》)要求,學業水平考試題應“堅持核心素養立意”,創設真實情境,提高應用性、探究性和綜合性試題的比例。試題命制遵循圖1所示流程:
一、試題及分析
河北中考理綜試題第28題為理化綜合實驗題,共3個空,其中2個空考查化學內容,1個空考查物理化學結合的內容。試題一般以教材實驗為載體,考查物理、化學實驗原理及學生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
筆者依據《課標》編制了符合河北省中考考查方向的理化綜合模擬第28題。
如圖2所示實驗開始時,天平處于平衡狀態。放置一段時間后,觀察到:
現象①:天平指針向右偏轉;
現象②:瓶甲中……;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瓶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
(2)現象②為瓶甲中____________。
(3)產生現象①的原因為____________。
(一)試題分析
1.多維細目表(表1)。
2.試題分析。如圖2,在密閉連通的裝置放置過程中,試劑瓶乙中的氧化鈣與甲中揮發出的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CaO+H2O=Ca(OH)2,導致天平右盤中質量增加,左側質量減小。試題很好地體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學生只有在理清實驗原理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才能正確作答,這樣有效避免了只是對機械記憶性內容的考查。
(二)考查能力分析
該題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
讀圖能力:圖中裝置為密閉連通的裝置,氧化鈣與裝置中的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
分析、推理能力:能夠判斷出水從甲中揮發出來,通過橡皮管進入乙中與氧化鈣發生化學反應,天平右側質量增加而左側質量減小,且甲中溶劑減少時溶質析出。
表達交流能力:用化學語言表示試劑瓶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用文字語言分析產生現象的原因。
(三)學生作答情況分析
該題共3分,考查對象的平均分為0.85,得分率僅有0.28,遠遠低于預期。綜合學生作答情況,歸納為以下幾類問題:
1.不能夠辨識出實驗過程中的化學變化,欠缺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能力。
該題以人教版《化學》教材中生石灰與水的反應為載體,考題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將“氧化鈣與水反應”的內容“包裹”在兩個托盤中的“飽和食鹽水”和“氧化鈣”后,學生便不能順利將考查的知識抽提出來。具體表現為:
(1)不明白實驗原理,認為飽和食鹽水中的NaCl揮發到右側試劑瓶中與氧化鈣反應,誤寫為CaO+2NaCl=CaCl2+Na2O;
(2)混淆稀鹽酸和食鹽水,誤認為飽和食鹽水是HCl的水溶液,HCl揮發出與氧化鈣發生化學反應,寫為CaO+2HCl=CaCl2+H2O;
(3)不清楚是哪些物質之間的反應,導致瓶甲中實驗現象錯誤描述為“產生氣泡”。
2.不能順利解釋實驗現象,語言表達能力需進一步提升。
(1)化學術語如化學式、化學方程式書寫不規范,如氯化鈣的化學式錯寫為CaCl。
(2)在進行第三空解釋產生現象“天平指針向右偏轉”原因時,學生不能邏輯清晰、規范地描述出化學原理(氧化鈣與水反應)導致的物理變化(天平右盤質量增加,左盤質量減小)。
二、復習備考建議
(一)夯實基礎、創設情境,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在復習備考中,建議教師在幫助、督促學生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盡可能創設真實復雜的問題情境,將知識“包裹”“鑲嵌”在一定的真實、復雜的情境中,讓學生不斷地從情境中抽提問題并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其分析、推理、規范表達的能力提升。
(二)分析《課標》引領下的中考考查特點,明確復習備考方向
河北中考理化綜合第28題的特點為:以基礎化學實驗為載體,考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實驗現象的描述、試劑的選擇、原因分析等等,在試題中滲透對控制變量法等重要學科思想方法的考查。物理、化學結合點多為壓強變化、能量計算、能量轉化等(如圖3所示),側重對基礎知識與技能、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
教師要理清理化綜合試題中涉及的化學原理,進而推導由于化學變化的發生導致物理變化的原因,最終調用多學科知識與技能規范作答。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8~50.
[2]王晶,鄭長龍.義務教育教科書 化學九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史?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