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海芳 周利利 杜春媚 唐春香



【摘要】 目的 探究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母嬰結局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安遠縣人民醫院行剖宮產的80例產婦,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干預,比較干預前后2組產婦自我效能感及不良母嬰結局發生情況。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自我效能感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母嬰結局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干預可降低剖宮產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提升產婦自我效能感。
【關鍵詞】 羅伊適應護理模式;母嬰結局;自我效能
中圖分類號:R473.7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3-0065-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3.022
隨著產科診療水平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剖宮產術已成為處理異位妊娠、避免妊娠并發癥、減輕產婦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1]。傳統術后以康復為中心的功能制剖宮產護理模式忽視產婦的心理和社會因素,缺乏整體性,導致不良母嬰結局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產婦及新生兒身心健康。剖宮產術后產婦因身體虛弱、缺少安全感等,導致對他人的依賴性增加,疼痛閾值降低[2],或受腹部瘢痕影響美感等致使產婦自我效能感下降,嚴重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羅伊適應護理模式主張生理、心理和社會的統一性,以提高產婦適應能力為根本目標,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通過兩級評估明確產婦的無效反應及原因,制定并實施干預措施,減少負面刺激因素,增強產婦適應能力,從而改善產婦癥狀,提高其健康水平[3]。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了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母嬰結局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安遠縣人民醫院行剖宮產的8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具體資料見表1。2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1)均為在安遠縣人民醫院接受剖宮產的足月產婦;(2)年齡為20~35歲的初產婦;(3)產檢、超聲等檢查顯示為正常單活胎;(4)產婦及其家屬知曉本研究注意事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5)產婦及其家屬可積極配合本研究并有填寫量表的能力。
排除標準:(1)伴有嚴重妊娠合并癥或慢性軀體疾病;(2)存在精神、認知障礙;(3)多胎妊娠、多次分娩或胎兒未足月。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1)術前監測產婦生命體征,對產婦進行術前健康宣教、胎心監測,做好術前準備工作。(2)術中密切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生并配合醫生完成手術。(3)術后2 h密切觀察并記錄產婦生命體征、惡露的量和性狀、子宮收縮情況以及傷口滲血滲液情況等,對產婦進行產后健康宣教,指導產婦盡早開始母乳喂養,鼓勵產婦盡早自行排尿、進行適宜活動。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羅伊適應護理模式進行干預。(1)一級評估。產婦入院后,護士與產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觀察、交談、查詢等方式收集產婦的資料,了解產婦關于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自我概念和相互依賴4個方面的適應方式,初步判斷產婦的適應能力。(2)二級評估。根據一級評估的內容,篩選出不利于產婦康復的刺激因素,對不利因素原因進行分析判斷,區分出主要刺激、相關刺激和固有刺激。主要刺激是產婦立即需要應對的刺激,如術后創傷;相關刺激是誘因性刺激,如活動時牽拉傷口;固有刺激是自身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如產婦的文化程度。(3)護理診斷。針對產婦在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自我概念和相互依賴4個方面的反應做出相應的護理診斷。生理功能方面,疼痛與術前宮縮、術后切口、乳房脹痛有關;睡眠形態紊亂與過度焦慮、疼痛有關;尿潴留與產時損傷、活動減少及不習慣床上排尿有關;感染風險與手術有關。自我概念方面,自我形象紊亂[4]與妊娠所導致的外貌體型改變有關。角色功能方面,角色適應不良與難以接受新生兒及新的身份有關。相互依賴方面,焦慮與擔心自己和新生兒的分離及缺乏親人的關心有關。(4)制定目標。目標包括產婦能正確耐受宮縮,未發生乳腺炎,傷口未發生感染;產婦有充足睡眠;產婦未發生尿潴留;產婦未發生感染;產婦對自身有充分的認知和信心;產婦能適應自身角色的轉變;產婦情緒穩定。(5)實施干預。疼痛方面,產前分散產婦注意力,使用音樂療法、按摩法等使產婦放松心情,提高產婦對疼痛耐受力;產前進行健康教育,使產婦對分娩疼痛保持正確認知;予以產婦心理護理,安慰產婦;產后每日觀察產婦傷口周圍有無滲血、紅腫、分泌物;指導產婦有效咳嗽,避免牽拉傷口;術后切口使用加壓沙袋加壓包扎6 h;產后盡早指導產婦開始哺乳,一般在產后0.5 h進行,緩解乳房脹痛。睡眠形態紊亂方面,護理人員與產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產婦提供針對性心理支持,使產婦放松心情,緩解產婦壓力;鼓勵產婦家屬關注產婦的心理變化,及時安撫產婦,給予鼓勵和支持,減輕產婦的焦慮;調整產婦作息,避免長時間勞累導致睡眠不足或白天睡眠過多,并保持病房安靜,減輕外界環境對產婦的影響。尿潴留方面,術前與產婦充分溝通,解除產婦的顧慮,緩解產婦留置尿管的抵抗情緒;術后給予產婦心理暗示并為產婦提供獨立舒適的空間鼓勵自行排尿;指導產婦使用溫水沖洗外陰,通過播放流水聲誘導產婦排尿;將熱水袋或熱毛巾放置在產婦的膀胱區以刺激排尿;對產婦膀胱區進行按摩;通過針灸中極穴、關元穴等穴位刺激產婦排尿;如上述方法無效,可留置導尿管。感染風險方面,縮短手術時間可降低感染概率;傷口按時換藥,換藥時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消毒隔離制度;避免產婦待在密閉空間,病房適當通風并注意對病房環境和物品的消毒;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自我形象紊亂方面,予以產婦針對性心理護理,鼓勵產婦表達自己的感受,使產婦適應自身角色變化;幫助產婦認識自身能力和價值,增強其自信心。角色適應不良方面,對產婦進行指導,普及母嬰知識,減輕產婦焦慮,幫助產婦完成角色轉變;鼓勵產婦進行心理調節,保持樂觀的心態,直面問題,合理發泄消極情緒;加強產婦與家屬及病友的溝通,鼓勵產婦,使產婦樹立信心。焦慮方面,加強產婦心理方面的指導,使產婦能夠理性對待妊娠過程及自身變化;向產婦家屬解釋產婦焦慮原因,鼓勵家屬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多與產婦互動,在行動上給予產婦支持;產后及時進行母嬰接觸;在產褥期加強對產婦身材的管理,術后合理安排飲食,鼓勵產婦進行適當運動,避免產婦產后抑郁。
1.3 觀察指標 (1)自我效能感。分別在入院時和出院時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5]對產婦自我效能進行評估。自我效能感量表由Schwarzer于1993年提出,修正后的量表由10個條目組成[6],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評分,1分表示完全不正確,2分表示有點正確,3分表示多數正確,4分表示完全正確,總分10~40分。對干預前及干預后2組產婦的自我效能感進行客觀分析,GSES評分越高,表明產婦的自我效能感越強。本研究中,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92。(2)不良母嬰結局發生情況。記錄2組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產婦產后出血、產婦術后感染的發生情況,比較2組不良母嬰結局總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產婦干預前后GSES評分比較 干預前,2組產婦GSE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GSE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2組不良母嬰結局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母嬰結局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研究表明[7],在未來幾年全球范圍內剖宮產人數將繼續增加,到2030年剖宮產率將達28.50%[8]。剖宮產術是一種創傷性手術,一方面術中出現的羊水栓塞、子宮出血、傷口感染等并發癥可對產婦身體造成一定損傷,另一方面產婦無法適應角色變化、缺乏育兒及術后身體恢復相關知識,導致產婦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使產婦面臨較多身心問題。傳統的剖宮產護理模式著重于對疾病的治療與管理,忽略了心理因素對產婦的影響,無法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已被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在不斷實踐過程中,該模式與護理程序結合,通過刺激產婦的內外部系統、調節產婦心理及生理功能來提高產婦適應閾值,增強產婦對于刺激的耐受能力,從而改善母嬰結局,提升產婦自我效能感。
在臨床護理實踐中,有研究指出[9],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可通過科學化、精細化及專業化的方式對產婦的心理及生理實施針對性的護理,目前已在臨床多個科室取得良好的效果。王萍[10]的研究表明,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干預有效改善了對血液透析產婦的護理質量,提高了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李雪等[11]研究結果顯示,羅伊適應模式心理護理能有效改善心境障礙抑郁發作產婦的抑郁焦慮癥狀,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采取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干預的觀察組一般自我效能感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干預能有效改善剖宮產產婦的自我效能感。分析其原因,通過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干預,產婦的適應能力得到提升,在面臨疼痛、感染、尿潴留等問題時能采取積極應對策略。產婦術前主動學習分娩相關知識,了解宮縮節律性,可以使產婦從容應對;主動與醫護人員溝通,了解手術過程及注意事項,從而減輕產婦焦慮;術后產婦多與新生兒接觸,促進對自身角色的理解和適應;產婦積極與其他孕婦交流、分享心得等,從而獲得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在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干預下,能有效規避對產婦不利的因素,如及時使用鎮痛藥物,防止產婦術后因疼痛出現應激反應;預防性使用藥物,預防產婦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經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干預后,觀察組不良母嬰結局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羅伊適應護理模式通過兩級評估對造成產婦刺激的因素進行分析,針對產婦的情況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使用科學合理的護理手段對產婦進行干預和對癥指導,提高產婦對環境、疾病的適應性,減輕產婦負面心理影響,增加產婦自信心,促使產婦保持良好心態,減少因宮縮乏力導致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此外,在羅伊適應護理模式指導下,運用情境體驗、小課堂等通俗幽默的方式普及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產婦產后出血、產婦術后感染相關知識,可提高產婦認知水平和心理適應能力,及時解決產婦疑慮,消除其緊張焦慮情緒,促進產婦正常分娩。
綜上所述,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干預不僅能提高剖宮產產婦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還能改善母嬰結局,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黃巧,曹奕,楊蓉.重慶市2 067例產婦非醫學指征剖宮產現狀及影響因素[J].重慶醫學,2023,52(1):137-141.
[2] 顏齊齊,徐世琴.剖宮產術后多模式鎮痛的研究進展[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2,38(10):1101-1106.
[3] 陳懿,冉莉君,何季芳,等.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對玻璃體切割術患者心理韌性及應對方式的干預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10):939-941,955.
[4] 崔娟,王杰敏,楊科,等.互聯網時代下乳腺癌術后患者自我身體形象認識及性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18):2381-2386.
[5] 邵潔,郭靜波,廖娟,等.自我效能感、醫療依從性對超重/肥胖不孕癥患者孕前減重影響的路徑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1,38(4):37-40.
[6] 馬旻,艾自勝,石志道.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信度效度檢驗[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22,43(4):515-520.
[7] 王雪茵,張小松.剖宮產率的趨勢和預測:基于全球和地區估計[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21,24(10):788.
[8] 孫文杰,李毓,李明,等.上海市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對剖宮產率與手術指征的影響[J].現代婦產科進展,2022,31(6):429-434.
[9] 趙輝,李麗麗,楊言慧.一例重度特發性肺動脈高壓合并心源性休克患兒應用羅伊適應模式的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3):1239-1243.
[10] 王萍.羅伊適應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滿意度分析:評《臨床實用護理常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1,27(21):113.
[11] 李雪,高明.羅伊適應模式心理護理對心境障礙抑郁發作患者健康促進效果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20, 28(7):536-538.
(收稿日期: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