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霞
【摘 要】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對于后續階段的英語學習有著直接決定性的影響。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學習英語知識難免會感到枯燥和乏味,而且他們初次接觸英語知識,也會由于不適應而導致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不高。為了幫助小學生學好英語知識,必須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適應性,以促使小學生順利地跟上英語學習的步伐,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尤其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并不樂觀的情況下,更要加強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的培養,以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學習適應性 學習興趣 學習方法
學習適應性是每個小學生都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尤其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來說,學習適應性的培養更為重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果能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適應性,不僅可以加強小學生心理及思維能力的引導,而且對促進小學生的健康學習和成長也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小學生英語學習適應性的培養,可以有效地彌補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不足,并且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激發和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英語學習效率的穩步提升。
一、學生學習適應性概述
所謂學生學習適應性,簡單來說就是指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否順利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這是學習適應性最基礎的表現。從實踐教學的角度來看,如果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適應性,自然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學習和探索,而且在學習期間,也可以主動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和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適應性培養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一)可行性
新課標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和目標就是要采取科學的措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樹立英語學習信心,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由此不難發現,英語教學目標中也充分地體現了學習適應性培養的重要性。而從小學英語教學的內容來看,學習內容是否可以有效地滲透,取決于學科以及教學期間是否具有豐富的可利用的資源。而小學英語學科的特點,就決定了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有著豐富的資源,且可用于培養小學生的學習適應性。
(二)重要性
眾所周知,小學生正式步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后,都有學習適應性不足的問題,尤其在英語學習上更為明顯。盡管目前小學英語課程已經基本上得到了普及,但是一些學校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論的影響,并沒有注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導致小學生無法掌握良好的英語學習技巧和方法。新課改的落實和實施,對小學英語教學也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學習難度大大增加,但是學習時間仍舊未變,這樣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也越來越吃力,從而出現了學習適應性不足的問題。如果教師忽視學生學習適應性的培養,也沒有及時地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沒有運用新型教學方法和手段,就會導致學生英語學習遇到較多的阻礙,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有效性自然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可見,學習適應性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十分重要,學習適應性不僅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良好心理素質,而且對學生學好學科知識也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習適應性的培養,保證學生跟上英語學習節奏,從而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和技巧。
三、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結合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發展需要,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態度,從而建立學好英語知識的信心,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也就是說,小學英語教師除了要將知識教授給學生,還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并掌握語言的應用方法。但是實際上,小學英語教學中并沒有如此明確的教學目標,反而是教師的教學占據了大部分課堂時間,忽視了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甚至在教學評價上也采取的是統一的標準,這樣不僅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其英語學習信心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二)學習興趣高但無法持久
自小學開設英語以來,最初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比較高的,接觸新的知識時多數學生都感到新穎有趣,而且教材中的卡通圖片也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隨著學習內容和難度的增加,最初學習的英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這就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最初的興趣,一些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學心理。
(三)教學內容不完整,教學方法不合理
隨著新課改的落實,小學英語教學也越來越系統化,盡管這樣的改革為課堂教學的發展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但是也造成很多教師受限于教材,完全按照教材進行教學,無法將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甚至僅僅重視文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學習習慣及興趣等方面的培養,這就導致教學內容的完整性不足,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除此之外,小學英語教學中也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法不合理的問題,很多教師一直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師生之間無法形成良好的互動,課堂十分沉悶,小學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這樣就難以主動地學習和思考。這樣,不僅影響了小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而且也難以實現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適應性的有效對策
(一)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前預習是最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讓學生課前預習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課程基本內容,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從目前來看,多數小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機械地聽教師講,沒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也無法根據學習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自然也就無法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為了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適應性,教師一定要注重課前預習,同時為學生的課前預習提供有益的指導,以便讓學生跟上課堂教學步伐,提高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一年級上冊Unit 2 Good morning!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制訂預習學案,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活動。如“說學案”中可以包括聽懂且可以運用Good morning和hello等向他人問好、能讀懂教材中的對話和短文等,并且可以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練習內容。只有給學生的課前預習提供指導,才能保證學生課前預習的有效性,進而為課堂學習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保證。
(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很多學生存在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就導致學生無法更好地適應小學階段英語知識的學習。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適應性,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深刻地感悟到英語學習的魅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知識的學習。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教師可以在課前引導學生開展口語表達活動,為學生提供自我表達及口語練習的機會,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上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比較經典的英語動畫片段或簡單的英語歌曲,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一年級上冊Unit 6 Look at my balloon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模仿和自編一段有關自己感興趣事物的簡單對話,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模仿和編寫,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更好地適應英語知識的學習,為學好英語知識做好鋪墊,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有重要意義。由于每個學生的英語基礎、興趣以及認知能力有差異,所以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應該做到因人而異,也就是說應該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指導學生掌握個性化的學習方法。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一年級下冊Unit 3 I like carrots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與這部分知識相關的英語知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游戲法來學習這部分知識,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圍繞教材內容進行故事表演練習。這樣,不僅無形中幫助學生掌握了小組合作學習以及游戲學習的方法,而且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從而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在日后的學習中也能利用這些學習方法自主學習。
(四)積極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
為了有效地提升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適應性,教師還可以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領悟英語學習的樂趣和魅力,以便在無形中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表達的能力和水平。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英語藝術活動、英語語言游戲、英語讀書角等,以便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水平。
如在學習譯林版英語二年級上冊Unit 4 Autumn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與秋天有關的英語主題活動,可以指導學生搜集與秋天有關的動畫、歌曲等,并且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以此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主題,在班級設置圖書角,組建英語學習興趣小組,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好地鍛煉英語能力。
(五)合理利用現代技術開展英語教學
如今,越來越多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領域得到了推廣和應用,這些全新的教育模式,不僅可以讓英語教學更加直觀,而且還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要借助現代化科學手段實現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適應性。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很多,如多媒體、慕課、微課等,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合理地選擇適宜的現代化教學方法。
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二年級上冊Unit 6 Lets go shopping!時,為了讓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與購物有關的視頻或圖片,利用生動形象的視頻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課堂知識學習中,以此逐漸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適應性。
(六)為學生提供體驗成功的機會
小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尤其在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方面更加明顯。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英語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為每個學生提供可以體驗成功的機會,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可能,這樣才能在無形中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通過體驗成功而逐漸實現英語知識學習水平的進步。
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三年級上冊Project 1 My family and friends時,教師可以向基礎薄弱的學生提簡單一些的問題,讓這些學生體驗到成功和被鼓勵的喜悅;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要多鼓勵和引導,讓其逐漸形成良好的素質和態度,為學好英語做好鋪墊。
綜上所述,從當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整體的教學情況并不樂觀,而且教學效率并不高,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學生學習適應性不足有很大的關系。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多數教師一直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理論知識教學,忽視了學生的興趣。為改變這種現狀,教師應意識到學習適應性培養的重要性,并在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索有效的學習適應性培養的對策,以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英語學習效率,為后續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忠瑩.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適應性[J].啟迪與智慧(中),2020(10).
[2]吳鳳霞.故事教學對小學三年級學生英語學習適應性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3]黃月.用新辦法讓學生適應英語學習[J].百科知識,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