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瀾


【摘 要】《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樂于提問、敢于質疑”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在低年級開展游戲化教學,將數學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中,學生就能在游戲活動中不斷拓寬思考路徑,了解并掌握思維法則,讓思維外顯,促進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提升核心素養,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關鍵詞】數學游戲 思考顯性化 思維發展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結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要求,將小學課堂教學游戲化、活動化、生活化,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創中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是當前教育者的職責與使命。為此,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重組“教”與“學”的關系,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將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玩中思、思中悟、悟中用、用中創,讓學生在游戲中構建思維模型,在應用與擴展中豐富思維策略,提高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面就以數學游戲“智慧紅黃藍”為例,談一談如何在游戲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和數學學科素養的培養。
一、數學游戲“智慧紅黃藍”單元主題的選擇
“智慧紅黃藍”游戲蘊含著豐富的育人價值?!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進一步強化了育人標準,即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核心素養為導向,讓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本游戲重點體現了數學抽象、數學推理和數學建模等數學核心素養,并在游戲過程中落實對學生空間觀念、推理意識和應用意識等能力的培養。
本游戲難度與低年級的教學內容差不多,游戲包括1個棋盤、9枚棋子和1本信息圖卡三部分。其中,棋子是由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幾何圖形組成,其中幾何圖形又分為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三類;棋盤則為3×3的九宮格。游戲規則:根據信息卡要求,將9枚棋子分別放入棋盤的1到9個區域中的正確位置。
教師則在指導學生“玩”的過程中,將思維游戲作為有效訓練思維、培養思考力的“介質”,讓學生在課堂中運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展示思考的軌跡,進而幫助學生用思考法則建構思維模型,并遷移到學習和生活中,從而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感受思考的力量。
二、數學游戲“智慧紅黃藍”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背景分析
本單元以數學游戲“智慧紅黃藍”為主題,具體課時分配見表1。
(二)數學游戲“智慧紅黃藍”單元教學目標
結合新課標要求、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確定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類比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智慧紅黃藍”游戲,在實際操作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積累游戲活動策略、方法和經驗。
(2)在推理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推理意識,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引導學生將信息與信息進行橫向與縱向聯系,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之間的關系,展示思考的路徑與思考依據,將學生的思維過程外顯,從而有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
(3)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思維法則與策略在推理中的價值,幫助學生構建思維模型,促進學生數學思考力的提升,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具體各課題教學目標見表2。
三、教學實踐反思
本單元課程內容的定位屬于游戲化教學課程,在設計本單元之初筆者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借助游戲,將學生的思維過程外顯,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本單元教學以學生為本,通過層層遞進的教學形式,把游戲作為一個“介質”,將學生的思維起點、思維路徑可能化,讓學生看到思考的全過程,從而學會在解決問題時,不要盲目地行動,要采用“紅綠燈”法則。學生要先在腦海里亮起紅燈,并停下來觀察;然后慢下來思考,在充分的觀察與思考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與起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定錨”策略;最后付諸行動,在行動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不斷的猜想、直觀想象、類比等方法,展開正向、反向推理,從而順利解決問題。
(一)教學理念
本單元的設計理念是將游戲引入課堂,將課堂教學游戲化、活動化和生活化。
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因此,將游戲引入課堂,將數學思想、方法與游戲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二)教學亮點
本單元的設計亮點體現“三化”:
第一,思考路徑顯性化。
有教學經驗的教師都知道,在日常教學的整個思考過程中,最難量化,也最難顯現的就是學生的思考軌跡。而在新課標中,更多的強調了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將思考的痕跡顯性化。相對課堂教學的知識而言,抽象的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的積累更具有價值。因此這個單元的整體教學過程,是逐漸讓學生通過抽象和分析,在推理中找到數學方法,構建思維模型,提升學生的思考力。
第二,思考過程條理化。
在實踐操作中,學生從最開始的隨意嘗試到通過觀察分析出確定信息和非確定信息的過渡,讓學生從紛繁的信息中找到突破口,進而全面解決問題。
第三,思考內涵層級化。
學生在游戲的教學過程中,從開始的看熱鬧到后來的悟門道,學生會發現小小的9枚棋子的擺放絕不是僅僅通過嘗試就能解決的,這背后是需要大量的思考、排除、正向思維、逆向思維的應用,這也是凸顯學生思考能力提升的全過程。
在這個單元的整體教學結束后,我們讓學生感受:這個游戲帶給我們什么呢?僅僅是快樂嗎?絕不是!學生脫口而出的答案是“學會了如何思考”。
因此,思維的發展、學生思考力的提升絕不只是對知識的掌握,更多的是點亮學生的智慧之燈。
綜上所述,將游戲與教學相結合,是新課標背景下讓學校的課堂教學更具游戲化、活動化和生活化的一個大膽嘗試,也是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一條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張春莉,欒廼芊.在游戲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思考力[J].小學教學(數學版),2022(6).
[2]于萍,在數學游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考力——以“瘋狂對對碰”一課為例[J].小學教學(數學版),
2022(6).
[3]吳建成,張春莉.“以退為進”教學實錄[J].小學教學(數學版),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