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梅
摘要:新課標背景下,核心素養成為高中化學的教學核心.據此,文章基于核心素養背景,分析了高中化學教學的可行性策略,從“課堂導入”“實驗教學”“生活化教學”“項目式教與學評價”四個方面制定了教學計劃,希望能夠為推進高中化學教育的穩步實施,為實現高中生化學學習力與核心素養的同步提升打好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可行性策略;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3)33-0106-03
核心素養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之一,強化高中生核心素養,有助于推進高中生在化學領域的長遠發展.但結合目前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施現狀,多以提高學生成績為目的,限制其核心素養的發展.為此,教師有必要展開高中化學教學的可行性策略研究,從應對高考、培養核心素養的兩個角度著手,分析如何在提升高中生化學成績的同時,發展其核心素養,為高中生綜合學習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1 做好課堂導入,引發學習探究傳統化學教學多以提升高中生化學成績為目的,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化學知識點較多且復雜,為更好地應對高考、節約教學時間,多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為主,學習探究活動常圍繞“刷題”而進行.此方式不僅限制高中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還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為此,如何在節約時間的同時,將復雜且繁多的知識內容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是每位教師亟待思考的問題.一般情況下,課堂導入屬于課堂教學的前期環節,此環節雖然會耗費課上3~5分鐘的時間,卻可迅速地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導入環節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探究,以自主探究的方法傳遞課程知識,以此啟發學生思維,達到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目的[2].
如在“氮的固定”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節中演示“模擬雷電放電實驗(用三頸燒瓶演示,并用氧氣傳感器采集放電后三頸燒瓶內氧氣的含量變化數據)”.以實驗帶來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啟發學生化學思維,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聚焦于化學知識中,為預留學習探究線索,提供探究任務:如“紅棕色的氣體是什么,怎么生成的呢?”“放電過程中氧氣濃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放電后氧氣濃度繼續下降的原因又是什么?”此時,再組織學生自主選擇問題進行課本知識探究,從課本中尋求問題答案.在自主學習探究結束后,組織學生匯報自己的探究成果,如“實驗中看到的紅棕色現象應是生成了NO2氣體”,至于怎么生成的NO2,學生的意見不盡相同,有的認為是氮氣和氧氣直接反應生成NO2,也有的認為是氮氣和氧氣先反應生成NO再由NO和O2反應生成NO2.這時再引導學生利用氧氣濃度在放電過程中和放電結束后均有下降這一現象,得出氮氣和氧氣先反應生成NO,再由NO和O2反應生成NO2這一結論.整個過程學生興趣濃厚,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導入,迅速引發學生探究欲望,在探究中獲得成長,實現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
2 細化實驗步驟,展開實驗研究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清晰掌握化學知識點,同時,實驗操作還是驗證真理、節約教與學時間和精力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3].從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如何平衡教學時間與教學強度之間的關系是發展高中生核心素養的關鍵點.為此,教師應積極開展實驗教學,依托教學直觀展現化學知識點,在保障實驗安全性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共同完成實驗操作,以此幫助學生對實驗過程、化學理論更清晰地理解,為實現學生化學學習能力與化學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如以“鈉的性質”一課教學為例,以往教學過程中,為節約教學時間,教師會帶領學生展開關于“鈉”化學性質的分析.但對于許多初期接觸此知識點的學生而言,常忽略“鈉與水反應”的劇烈性,一旦盲目地將“鈉塊”投放至水中,不免增加實驗事故的發生幾率.為保障實驗效率的同時,提高實驗安全性,使學生能夠形成對實驗過程的系統分析,應在實際過程中,將學生分為每5~7人的小組,并由優等生帶領學困生一同開展學習.同時,在實驗開展前,教師可逐一演示實驗步驟,在不告知實驗結果的情況下,引導學生設想實驗結論,并自主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以此實現知識點的串聯.最終,在教師檢驗實驗步驟無誤的情況下,組織學生通過實驗過程逐步驗證結論.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學生也逐漸明確:金屬鈉性質較為活潑,容易與水或是氧氣發生反應,具體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4Na+O22Na2O以及Na2O+H2O2NaOH”.金屬鈉較為活潑,能夠在空氣中生成氧化鈉,氧化鈉與空氣中水蒸氣反應形成氫氧化鈉,由此得出后面兩個化學方程式.除此之外,氫氧化鈉帶有潮解性特點,在吸收空氣水分后,能夠在與二氧化碳的接觸中反應生成碳酸鈉:“2NaOH+CO2Na2CO3+H2O”.在實驗步驟的設計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此類知識點形成串聯,并結合具體的實驗操作驗證實驗結論與步驟,真正在發展高中生化學思維能力、核心素養的同時,促進其化學學習能力的穩步提高.
3 結合生活元素,培養創新意識
在高中教育體系中,化學屬于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化學知識和原理大多提煉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為達成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教師應以培養高中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主,建立化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將化學原理與生活案例相結合,以此減輕化學學習難度,驅動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4].具體而言,高中化學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生活,提煉生活中常見的化學案例,引導學生將生活經驗轉化為化學原理,再將化學原理進行生活化還原,以此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確保學生應用學習水平和創新學習思維的穩步提高.
在“金屬的腐蝕與防護”相關課程講解中,可引入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如“固定在銅板上的銹跡斑斑的鐵螺絲”.結合這一生活常見場景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鐵螺絲固定在銅板上更易生銹”,由此引發學生創新發現與創新思考,立足于生活視覺展開化學探究,了解金屬發生電化學腐蝕的本質.結合類似帶有生活經驗和案例的化學知識點開展課程講解,更能啟發高中學生化學思維,建立化學與生活的聯系.為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教師可發布一些帶有創新性和探究性的問題,如“如何解決鐵生銹現象?”以此鼓勵學生展開生活實踐探究,結合金屬腐蝕的本質提出防止金屬腐蝕的方案,真正在提高學生化學學習力的同時,達成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4 導入項目式學習,開展多元化評價
評價是檢驗教與學成果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同時,評價也能系統地指出學生的優點與不足.但結合傳統評價模式來看,多以成果性評價為主,如針對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或是化學成績展開評價[5].此方式不僅限制了高中生化學思維的延伸和拓展,還阻礙了核心素養目標的達成.為此,教師應轉變傳統評價模式,除改變教學方法外,還可以將多元化評價融合到具體的實踐教學中,以此精準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特點.核心素養下,要注重高中生綜合學習水平的提高,為此,教師可融合項目式教學,配合多元化評價的方式,形成更具可行性的化學教學策略,以此助力高中生在化學領域的發展,為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
如在“氯及其化合物”相關教學期間,教師可先向學生發布合作學習以及自主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圍繞項目任務開展自主學習探究與合作學習交流.如“請同學們查閱資料結合氯的原子結構自主思考并預測氯氣的化學性質,并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再通過合作學習交流對氯氣性質的認識及討論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同時,發布項目的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包括實驗的猜想與預測、實驗結果、實驗表現等.為避免教師評價過于單一,可代入學生自評和生生互評.在自評活動中,學生需要敘述第一個項目任務的結果和分析過程,以此展現化學思維,突出自我優勢.在生生互評活動中,學生需要相互點評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指出互相之間的不足,以此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模式.最終,再由教師進行評價總結,形成評價報告,系統展現每位學生的學習成果.此方式不僅符合不同階段學生學習能力,更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空間[6].在項目實施中,學生也可互相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以此逐步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在評價中應盡可能多地采用激勵式的評價語言,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確立不同的學習標準,如針對學困生,圍繞學生基礎能力展開評價;對于優等生,可將評價聚焦于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以此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每位學生均能精準掌握現階段自身學習能力,并制定下階段學習目標,為帶動學生在化學領域的發展,實現化學學習力與核心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傳統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現階段高中化學教育要求,如何在達成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同時,制定更具可行性的化學教學計劃是每位高中化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教師應將教學目標聚焦于化學核心素養方面,從教學導入初期,通過帶有探究性的學習內容,啟發高中生化學思維,培養其核心素養.同時,細化實驗步驟,引發實驗探究,以實驗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點的串聯,從而構建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此外,教師還應結合生活元素,培養創新思維,導入項目式教學,開展多元化評價,利用更為全面且規范的教學策略,開發更具可行性的化學教學路徑,為高中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提升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朱宏,李莉,吳竹君.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路徑:以“氧化還原反應”課程教學為例[J].甘肅教育研究,2023(05):123-126.
[2] 唐媛.淺談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3(13):30-32.
[3] 王丹陽.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與實踐:以“共價鍵的形成和類型”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12):89-91.
[4] 劉萬琴.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3(08):118-121.
[5] 田麗麗.高中化學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3(05):19-21.
[6] 白福麗.“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與核心素養融合的策略研究[N].山西科技報,2023-03-28(A06).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