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宏 韓靜 遲志瑩
摘 要:加強新時代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對推動中職德育工作改革創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建設新時代中職班主任工作室是適應新時代中職德育工作的使命任務,是構建班主任專業發展平臺的客觀需要,是提升中職德育工作水平的應然之舉。加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不僅需要從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角度確立成員發展目標,還要從實踐維度提煉工作室整體目標。工作室建設要著力在組建工作團隊、構建運行制度、探尋輻射載體和創設成長模式上下功夫,加強統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組建成長團隊、加強制度保障,規劃周期發展、建立數字畫像,堅持問題導向、開展研學活動,圍繞重點項目、促進品牌建設。
關鍵詞: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室;德育工作
作者簡介:章宏,男,南京市職教(成人)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管理;韓靜,女,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教師,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學校班級管理;遲志瑩,女,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教師,南京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學校德育。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23)11-0081-06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職學校德育工作面臨新背景、新任務,職校班主任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困難層出不窮,傳統的班主任隊伍建設策略已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開辟新的職校班主任專業發展路徑勢在必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班主任工作室建設應運而生,成為當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許多學校關注的熱點。因此,探討新時代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的目標定位、建設重點和實踐策略對推動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改革創新、推進班主任隊伍建設具有切實意義。
一、新時代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的現實訴求
(一)適應新時代中職德育工作的使命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確立了新時代教育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對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為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班主任作為學校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群體,在新時代學校立德樹人工作中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新時代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的重要使命就是通過團隊學習合作,使班主任成為先進思想文化體系的傳播者、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只有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才能承擔起學生思想工作、班級管理工作、組織班級活動、職業指導工作、溝通協調工作等五方面的職責。
(二)構建中職班主任專業成長平臺的客觀需要
與專任教師一樣,職校班主任也是一個專業性崗位。做好職校的德育工作不但需要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師德修養,還需要掌握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德育工作規律、教育教學規律。正因為如此,2022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室培育建設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探索適應中職學生特點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的班主任工作室建設機制、方法,培育建設一批班主任工作室,推動各地各中職學校進一步提高班主任隊伍專業化水平,建設一支優秀的班主任工作隊伍。”[1]
構建班主任專業發展平臺對建設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具有重要意義。創建平臺的過程可以促進成員形成具有共同愿景的發展共同體,推動班主任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發展,促進班主任實現專業自覺,從經驗型班主任成為專家型班主任,使德育工作做到守正與創新相統一,合目的與合規律相統一。
(三)提升中職德育工作水平的應然之舉
立足新時代,面向新征程,職校德育工作面臨諸多挑戰。一是面對生活方式的變化,需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二是應對文化多樣化的挑戰,需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2],強化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三是著眼類型教育特征,需要“加強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行為習慣培養,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等專題教育”[3]。推進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室建設,可以有效激發班主任的專業自覺,引導班主任在學習、研究、合作中提升教育實踐智慧,學會破解建班育人中的難點、痛點,從而提升德育工作實效性,全面提升中職德育工作水平,解決學校德育工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二、新時代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的目標定位
班主任工作室本質上是一個由若干班主任成員自愿組成的學習型組織。根據美國學者彼得圣吉在其專著《第五項修煉》中的觀點,“建立共同愿景”是學習型組織真正建成的首要環節,因此,對中職班主任工作室而言,確立建設目標是推進工作室建設的首要問題。筆者認為,新時代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目標可以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定位。
(一)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確立工作室成員發展目標
從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性來看,美國學者司德菲提出的“班主任生涯發展模式”認為,教師生涯的發展可以分為:適應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科研階段。我國學者鐘祖榮等人認為教師的發展要經過準備期、適應期、發展期、創造期等四個階段。這些理論對判斷中職班主任專業發展的過程怎么樣,發展中處于什么階段,宜采用什么策略進行培養,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依據這些理論,南京市在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過程中,按照準備期(新班主任)、適應期(合格班主任)、發展期(市級優秀班主任)、成熟期(市級以上德育帶頭人)、創造期(名班主任)五個階段,確立了工作室成員的發展路徑,并且把思想教育、班級管理、活動組織、溝通協調、職業指導等中職班主任的五大職責嵌入五個發展階段,提出工作室成員的發展目標,通過為他們搭建事業平臺、提供充分展現自我和獲取成功的機會,較好地推進了中職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設。
(二)從實踐維度提煉工作室建設的整體目標
從實踐維度提煉工作室的建設目標包含三層涵義。一是準確把握新時代的實踐要求。即根據職業教育新的歷史方位把握工作室建設的價值定位,把新時代立德樹人的總要求、職校“三全育人”改革的新部署融入本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實踐之中,確立工作室的使命任務。二是立足學校德育工作實際,扎根學校文化土壤,依據學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一訓三風”和辦校歷史,提煉工作室的建設理念和目標。如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的班主任工作室,秉持“德能并重、知行合一”的學校精神,依托學校“山海鑄風骨,大德行天下”的德育品牌,將山海文化滲透到工作室建設中,以“仁山智海”為建設理念,提出了打造“山之剛強、海之廣博”、富有地域特點和歷史文化發展特色的工作室建設目標。三是依據學校德育實情,注重問題導向,發現本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重點、難點,分析本校德育工作的實際痛點、瓶頸,把握本校學生發展的著力點、生長點,從而定位工作室團隊建設的目標。如上文中的“山海”班主任工作室,根據學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特點,把班主任專業成長作為主要任務,建立了如“山”般的管理制度,加強對成員的考核,促進每個成員的專業發展;開展了如“海”般豐富多彩的學習研修活動,圍繞學校當前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的重點、難點、焦點問題開展課題研究,積極探索有效的破解對策,提升成員的反思和創新能力。
三、新時代中職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設重點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室培育建設的通知》精神,加強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主要目的在于深化職業教育“三全育人”改革,加強班風、學風、校風建設,提高學生管理和德育工作水平。依據這些要求,筆者認為圍繞班主任工作室建設,要著力在“組建工作團隊、構建運行制度、探尋輻射載體和創設成長模式”等方面下功夫。
(一)組建適切的工作成長團隊
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設不僅是工作室主持人的第一責任,更是全體工作室成員共同參與的成長工程。組建適切的工作團隊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一個有內驅力、學習力、執行力、創新力的團隊,能有效落實建設舉措、達成建設目標,從而產生較好的區域輻射效應。此外,工作團隊的遴選與組建,需要在結構、規模、層次等方面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標準,適切地組建一個年齡有梯度、職稱有層次、特長有不同、能力有差異、專業有覆蓋、學段有體現的班主任融合成長共同體。一般而言,校級班主任工作室可由主持人、助理、成員三類人員構成。市級工作室可由主持人、助理、成員、學員四類人員構成。省級、國家級工作室在市級基礎上可相應擴大規模,尤其是學員的招募,可在全省甚至全國范圍內進行遴選,以形成幫扶網絡,在跨區域范圍內開展更有影響力的優秀班主任培養活動。同時,工作室還可以組建導師團隊,根據自身條件和實際需要,邀請德育專家、高校教授、省市級工作室主持人、知名班主任等指導工作、分享經驗、提煉品牌等。
(二)構建高效的運行管理機制
工作室的高效運行,離不開健全、科學、合理、高效的管理機制。首先,要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工作室建設的校級領導、責任部門、建設主體和負責人,德育、教務、教師管理、學生管理、團委、后勤等部門共同參與,協同制訂建設方案并組織實施。其次,要構建外部保障、內部運行和評價機制。外部保障機制主要包括政策保障、設施保障、研究保障、人員保障等,為班主任工作室的成立和建設提供政策依據、運轉經費、研究任務和人員儲備。內部運行機制主要包括各類規章制度的制定和運行,包括工作制度、會議制度、活動制度、評價制度等。只有建立了一整套科學、適切的規章制度,才能做到管理高效、權責清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從而促進班主任的專業化成長。
(三)探尋有效的輻射引領載體
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在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構建成長平臺,為成員、學員及區域內廣大班主任搭建載體,為其專業化成長賦能。工作室主持人需要攜同全體成員廣泛開展信息交流、學術引領、培訓指導、能力展示、成果輻射等方面的平臺建設,工作室要做到“廣、深、實、升、豐”。(1)交流要做到“廣”,通過創建QQ群、微信群、公眾號、公共服務平臺等開展工作交流、專題討論等。(2)研究做到“深”,工作室要積極帶領成員圍繞職校德育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深入開展專題研究,支持并助力成員申報德育課題。(3)培訓做到“實”,工作室要積極開展不同層級、不同方向的培訓,形成理論研修、實踐研討、成果分享、返崗攻堅的理論緊密聯系實際的螺旋式成長培訓模式。(4)能力體現“升”,工作室可以借助國家、省市級班主任能力比賽的平臺來展示風采,提升能力,以賽促學,以賽促研。(5)成果做到“豐”,工作室要注重成果的豐富性和轉化性,形成系列活動課程、疑難問題手冊、成員論文集、德育課題群等成果形式,增強輻射效應,加大推廣力度。
(四)創設新穎的班主任專業成長模式
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要在建設目標的引領下,依托平臺建設不斷探索新穎的有利于班主任專業成長的模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工作室建設實踐范式。(1)創設“課題引領式”成長模式,通過課題研究,以實踐啟發、專家指導、校本培訓、團隊協助等方式,激發團隊成員的研究興趣,提升研究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2)創設“任務驅動式”成長模式,即根據上級要求和工作室發展、個人成長需求,為所有成員制定“成長任務”,在課程建設、論文撰寫、課題研究、能力競賽、示范交流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以此激勵成員積極參與各類活動,不斷提升理論修養和實踐能力。(3)創設“培訓菜單式”成長模式,即為工作室成員定制成長“培訓菜單”,在網絡平臺提供各類直播、錄播課程或講座、微課視頻等資源庫,成員或學員在培訓菜單中自主選擇課程,同時參與線下面對面活動,真正做到因需而定、按需而學。
四、新時代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的實踐路徑
(一)加強統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
新時代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的前提是加強統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科學的頂層設計是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的發展藍圖,體現“工作室的價值觀、教育理想、行為信念、特殊符號、工作方式等”[4]。頂層設計包括確定建設理念、明確建設目標、制定建設思路、規劃建設內容等,這是工作室開展各項工作的“施工圖”“時間表”和“規劃書”。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的頂層設計要基于學校歷史、現實基礎與未來發展的趨勢進行統籌規劃,不僅要繼承優秀傳統,還要突破現實困境,聚焦未來格局,創新發展思路。頂層設計的核心是促進中職班主任的專業化成長,最終目的是培養優秀的班主任隊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遴選核心成員,加強制度保障
在確定了頂層設計之后,中職班主任工作室需要開展核心成員的遴選工作。不同層次的工作室需要在不同區域內進行遴選,校級工作室以本校教師為主,縣區、市級、省級工作室以縣區學校或全市、全省范圍內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為主,國家級工作室則可在全國開展遴選工作。班主任工作室應該是一個有著共同愿景的學習型成長團體,成員遴選需要綜合考慮教齡、學科、學段、職稱等因素,通過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統一評審等流程,工作室要本著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開展遴選工作。各級工作室還可根據實際能力招募一定數量的學員,以便更好地發揮地區輻射效應。人員審定后,工作室需要制定相關管理制度,以確保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如工作室例會制度、學習制度、工作制度、考評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通過制度執行來激發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內驅力,增強歸屬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三)規劃周期發展,建立數字畫像
結合工作室發展規劃,工作室全體成員有必要進行深入的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找準發展優勢,確定成長目標,科學制定個人周期發展規劃。工作室建設一般以三年為一周期,成員可相應按照三年周期來規劃個人成長路徑,精準定位個人目標,在提升理論修養、增強育人能力、優化管理模式、加強教育科研、參與能力競賽等方面形成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成長目標,努力成為優秀的中職班主任,并能夠在區域內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工作室主持人需要充分運用數字化管理手段,從活動參與、課題研究、大賽獲獎、德育成效等方面通過數字化平臺對團隊成員進行清晰且精準的“數字畫像”,為每位成員建立電子成長檔案,記錄其在工作室建設周期內的成長態勢。同時,工作室還要定期對成員的“數字畫像”進行數據分析,系統梳理個性化的成長問題和發展需求,幫助其突破瓶頸問題,為其達成規劃目標、實現專業化成長助力。
(四)堅持問題導向,開展研學活動
中職班主任的工作有其復雜性和特殊性,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棘手問題。中職班主任工作室需要立足中職班級特點,堅持問題導向,以中職學校建班育人過程中出現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為抓手,定期組織工作室成員開展教育理論學習,同時收集工作室成員或學員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棘手問題、共性問題,開展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取向的研學活動。如圍繞“中職生學習動力提升”“中職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職班級學風建設”“中職生早戀問題應對”“特殊家庭學生智慧關愛”等方面,全體成員集思廣益,探索解決策略,再通過實踐檢驗效果,不斷反思和調整,最終形成一系列的典型育人案例或班級管理案例,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交流分享,以此形成“理論共學、問題共研、團隊共助、實踐共進、成果共享”的“問題導向、五共成長”活動模式。這不僅能夠幫助一線班主任消除困惑,促進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的提升,還能在更廣的范圍內進行經驗推廣,產生更好的輻射效應。
(五)圍繞重點項目,促進品牌建設
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在建設過程中要確定重點建設項目。“所謂‘項目是指一系列獨特的、復雜的并相互關聯的活動,這些活動有著一個明確的目標或目的,必須在特定的時間、預算、資源限定內依據規范完成。”[5]如資源庫建設、理論課程建設、“青藍工程”建設、重點課題申報與研究、“三全育人”改革、特色專題研討、班主任能力競賽指導等,這些項目都需制定重點項目推進計劃表,力爭在建設周期內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項目,促進工作室建設目標的順利達成。班主任工作室重點項目的實施與推進,需要具有自己的個性化特色,能夠成為工作室特色化發展的獨特標識,如“角色扮演型班主任品牌創建”“生命德育品牌創建”等,以重點項目撬動工作室整體建設,在項目推進中落實建設內容,形成個性化特征,提升工作室的知名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推進新時代中職班主任工作室建設,既要準確把握“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又要精準分析“中等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把班主任專業成長的理論與中職德育工作的實際緊密結合,對標黨和國家的政策要求,聚焦中職德育實踐問題,不斷總結優化工作室建設模式,使工作室成為中職班主任成長的助推器、加油站,成為中職德育工作改革創新的展示窗、豐產田。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室培育建設工作》的通知[Z]. 教職成廳函〔2022〕14號,2022-06-10.
[2] 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Z]. 教師〔2020〕10號,2020-12-24.
[3]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國務院扶貧辦. 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Z]. 教職成〔2020〕7號,2020-09-16.
[4]潘志堅.構建班主任共同體專業發展的成長生態[J].中小學班主任,2022(3):43-46.
[5]高博,黃美勤.“項目研修”:名師工作室活動有效開展的“助推器”——以浙江省嘉興市曹強特級教師工作室為例[J].體育教學,2022,42(2):67-69.
[責任編輯? ?王文靜]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Teacher Studio in the New Era: Realistic Demands, Construction Focus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ZHANG Hong, HAN Jing, CHI Zhiying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teacher studios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new era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Vocational class teacher studio in the new era undertakes three tasks: adapting to the new era of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building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class teachers,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moral education work in vocational school.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teacher studios requires not only establishing member development go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but also refining the overall goals of the studio 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io should focus on building a work team, constructing operational systems, exploring radiation carriers, and creating growth models. It should be further promoted along the path of "strengthening overall planning and doing top-level design, forming a growth team and strengthening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planning for cycle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ing digital portraits, adhering to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conducting research activities, promoting brand building around key projects".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class teacher's studio; moral education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