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表達的重要載體。文化意識是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文化元素,并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活動的設計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提升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文化意識;內涵;重要性;原則;對策
作者簡介:徐立芬,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辛豐中心小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具體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其中文化意識體現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小學英語教學要關注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要打破傳統教學對學生文化意識培養的忽視,進而幫助學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使學生在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中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文化意識的內涵
文化是社會具有的獨特的制度、信仰、習慣等的總和,包括學校等物質層面,同時包括思想等非物質層面。新課標將文化意識定義為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接納,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交流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文化意識是英語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需要學生在學習教材文本知識的基礎上不拘泥于英美文化,同時能接納不同文化并對文化價值做出正確判斷,以培養文化思維,避免文化失語現象。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品格
小學生受年齡和閱歷限制,容易被外來文化所影響。小學英語教學關注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能依托知識學習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而在堅定學生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三觀,塑造良好的文化品格。文化是民族的特色,是民族長久發展沉淀的精神元素,學生只有真正了解中國優秀文化,并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發揚,才能發展文化品格。
(二)發展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小學英語課堂通過聽、說、讀、寫等訓練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關注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能在深入挖掘教材文本文化元素的基礎上,為學生創造文化體驗情境,進而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師根據文化元素進行教學資源的拓展,能有效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最終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文化意識的培養能避免學生的英語能力停留在讀寫層面,利于學生深入掌握和應用英語知識。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文本蘊含的文化元素比重不足
小學英語教材在編寫時,注重語言知識,使得教材中語言知識占比較大。雖然一本教材所包含的單元較多,但針對文化設計的環節卻非常少。以“In the kitchen”單元為例,雖然在Culture time環節呈現了中西方飲食習慣的對比,但只是通過簡單的兩個句子說明,導致學生對中西方飲食習慣差異只能粗略了解,無法全面了解,也無法理解飲食差異背后的文化因素。
(二)教師講授過程中對文化知識的滲透不夠
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較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對文化知識的滲透不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會將大部分精力放在語言知識教學上,不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上。即使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但受教學目標等影響,只是通過圖片等展示與文化相關的內容,且未進行深入探究,導致學生無法提起對文化的學習興趣。
(三)學生對文化內容的感知不主動
學生在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中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機會,所以即使掌握了英語語言知識,但還是習慣于套用漢語思維進行表達。部分學生學習功利性強,認為學習語言知識才能獲得良好的成績,所以比較關注單詞和語法等的學習,而忽視了文化意識的培養。小學生一般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知識學習,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他們不了解英語語言知識背后的文化內涵,也不會主動去探究。
四、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原則
(一)整合性原則
教師在進行學生文化意識培養時要遵循整合性原則,即根據學生文化意識的發展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實施教學評價,以實現英語語言知識學習與文化意識培養的融合。在制定目標時,初級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以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英語知識進行交流。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根據教材文本進行資源拓展,目的是通過多元化資源實現對學生文化意識培養。在實施教學評價時,教師要將學生文化意識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并通過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結合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
(二)情景化原則
為了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多為學生創設相應的真實情景,目的是使學生置身于情景中,在產生共鳴的基礎上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文化元素選擇情景,目的是使情景更具針對性,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激情,進而使大腦保持活躍的狀態,最終提高學習效果,培養文化意識。
(三)發展性原則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隨著民族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是一直發展的。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了解文化的內涵,需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中西方文化,并以發展性原則將文化知識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要根據文化的發展性選擇適合的輔助材料進而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了解中西方文化,讓學生明白,文化是發展的,不是固定不變的。
五、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對策
(一)挖掘教材文化元素,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
教材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主要載體,是教師教學的主要資源。小學英語教材的內容排版相對簡單,目的是契合學生的理解能力。但為了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文化元素,并依托教材文本進行文化資源的拓展,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
如在講授“My family”時,教師對教材進行研究發現,教材是通過圖片載體進行內容呈現,那么教師要發現文本中蘊含的家庭文化元素,在講授時可以利用照片等引導學生介紹自己的家人。在基礎教學環節,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師先拿出一個水杯,并問學生“Is it yours?”,學生回答“No,it isn't.”。學生通過與教師進行對話,進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同時也進入到教材第一個語言材料中。之后,教師繼續提問“Whose water bottle is it?”,目的是讓學生結合問題跟讀water bottle,以引出文本中的人物Bill,為后續的口語表達奠定基礎。最后,教師出示三個男孩的圖片,同時播放語音材料,再通過問題“Whose water bottle is it?”,引導學生找出水杯的主人。在基礎教學環節后,教師進行內容拓展,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中西方文化差異,如中西方家庭合照等,讓學生通過對家庭合影進行觀察,了解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異。如中國家族意識較強,親情觀念較強,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在家庭中,子女對父母是非常依賴的。西方家庭中女子獨立意識強,他們獨立得較早,且以能獨立為榮。學生了解到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異是受中西方文化和社會發展影響,所以能發展文化意識。
(二)理解節日文化內涵,對比講解文化差異
為了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可以對中西方節日的文化內涵進行對比講解,讓學生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節日文本進行資源拓展,通過播放視頻等,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重要節日及風俗等。學生只有充分了解文化內涵,才能正確認識文化差異,從而正確處理文化差異。
如在講授“Happy New Year!”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擬過新年。學生先自由結成小組,課前,小組成員查閱書籍和網絡資料等了解中國新年的習俗和活動。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小組成員說一說自家過新年的情況。之后,教師再為學生講一講中國的新年習俗,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中國節日文化。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學生播放西方國家過圣誕節的視頻。在西方,“New Year's Day”晚會是新年必備節目,晚會上大家都要戴面具,并且打扮得和平常不一樣,盡情玩耍。在中國,新年是家人一起團聚的節日,要守夜、串親戚等。通過對節日內涵的挖掘,對中西文化差異進行對比講解,學生能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在感悟文化的基礎上培養文化品格。
(三)拓展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文化具有豐富性、多元性、歷史性的特點,只靠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文化內容的講授,是難以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的。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還要為學生拓展文化知識,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感受不同文化的特點,以提升思維能力。
如在講授“In the library”一課時,文本主題為圖書館,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學會使用祈使句,掌握“Don't...”句型,并學會用禮儀用語“I'm sorry”等。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教材文本內容,并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并總結出在圖書館不能吃東西,不能大聲說話。教師為學生提供西方圖書館的圖片,讓學生和自己校園圖書館進行對比,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展思維能力。又如,在講授“Colour”一課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會讀、會說、能懂“What Colour is...? It is...”句型,并能利用句型進行日常交流。為了讓學生更熟練地掌握句型,教師可以為學生拓展更多的文化知識,如對于顏色,中西方的理解不同。之后,教師要求學生自行查找資料,了解顏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含義,目的是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師根據教材文本內容進行文化知識拓展,豐富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總之,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隨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語言的內涵隨文化的變化日益豐富,但語言的形式也受文化的制約。小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效果直接影響其英語學習效果。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依托整合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情景性原則,根據教材文本創設課堂活動,目的是將學生置身于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在深挖教材文化元素的基礎上依托節日文化、文化信息提供等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以讓學生時刻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進而發展思維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堯勇琦.指向文化意識培育的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以Welcome to Our City主題閱讀為例[J].英語教師,2022(11):40-44.
[2]丁小風,竇寧.小學英語課堂中文化意識的培養策略[J].英語廣場,2022(11):121-124.
[3]李云霖,王葉知.小學英語讀寫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以人教版小學《英語》(一年級起點)六年級下冊Unit 6 Summer Vacation Project Time板塊為例[J].英語學習(教師版),2022(3):24-29.
[4]唐秀.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策略[J].英語教師,2022(5):181-183.
[5]黃方園.巧用英語繪本培養小學生的文化意識[J].英語教師,2022(12):160-162,169.
[6]王春暉,朱茜文.基于兒童英語繪本培養小學生文化意識的路徑與思考[J].英語學習,2021(2):47-51.
[7]徐小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16):50-51.
[8]潘志琴.文化意識引領:小學英語命題的應然導向[J].江蘇教育,2021(10):52-55,58.
[9]林志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跨文化意識培養[J].科學咨詢,2021(1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