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兒童戲劇工作坊與幼專戲劇表演教學的概念與價值的界定和明晰后,將戲劇表演的發展歷史進行梳理與整理,進而對幼專戲劇教學與兒童工作坊有全面而深刻的理性認識。此后,對幼專戲劇工作坊的現狀與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存在主要問題有重視結果而輕視過程、材料貧瘠且師資匱乏、教師主導但兒童受迫等。這對后面進行的幼專戲劇表演教學策略的探究具有很大的啟發,并因此對策略的創新的貢獻如下:注重過程、強化體驗,擴充形式、簡化材料,創新模式、改革觀念等。
【關鍵詞】幼專戲劇表演;教學策略;戲劇工作坊
【中圖分類號】J0—4;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18—073—03
當今時代,在教育的發展過程中,社會對幼專教育領域的種類與質量提出了許多新期望。其中,戲劇表演教學的教育改革尤為重要。在幼專戲劇表演課教學策略中,有一個比較典型的教學形式非常值得注意,這就是“兒童戲劇工作坊”的教學形式。兒童戲劇工作坊作為教學模式與表演藝術的綜合性匯集物,集學習、觀賞、互動、體驗、美等元素與要素為一體。兒童戲劇工作坊誕生、發展的過程中產生出具有啟示意義的經驗,這可以為幼專戲劇表演教學及其教學策略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推動意義上的借鑒與作用。
一、兒童戲劇工作坊與幼專戲劇表演教學
兒童戲劇工作坊是幼專戲劇表演教學的一種新型形式,是幼專戲劇表演教學的一種實現形式或載體。幼專戲劇表演教學的發展帶來了兒童戲劇工作坊這種新的戲劇形式,這種變化不僅使兒童戲劇工作坊取得了新的教育領域的重要位置,也為幼專戲劇表演教學策略的創新開辟了新道路。
(一)兒童戲劇表演工作坊
當今時代,隨著幼專教育的穩定與健康發展,受到信息時代多方因素的綜合影響,工作坊的教育模式逐漸被引入到了國家教育的各個層次的領域之中。于是乎,從高校到幼兒園,各種工作坊開始滲透到教學的環節之中來。因此,這種滲透的發展趨勢是基于工作坊的教育模式,鼓勵參與教學、發揮主動性、切實進行創新并產生思想風暴的教育觀念與形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學校的大力推廣。這種推廣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氣和模式,導致其成為推動學生進行創新與發展教育素質的關鍵載體。工作坊作為這樣一種載體,是綜合參與、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的一種學習的新模式,這種模式要求能將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綜合性的運用并融會貫通,從而使得學生在參與工作坊的學習與體驗的過程中主動成長起來,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正向的積極成果。因此,作為一種實質性的協作學習的組織形式,參與者需要在調動自己的主動與積極意識,發揮已有的知識經驗,并在幼專教師的引導中與自己的同伴進行愉快的交流,獲得正向的體驗并產生出自己的觀點,從而促進自己的思維與實踐經驗的豐富,并最終獲得比較成功的素質的提升。因此,兒童工作坊是單獨的藝術教育活動,這種活動將會推動整個教育策略在幼兒園的革新。其作為戲劇的一種具體的形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極大地發展小孩子的感知屬性、記憶屬性、言語運用能力、觀察想象屬性以及創造內生屬性,因而兒童工作坊的發展與運用具有極為重要的教育價值與社會價值。所以,在其發揮的領域中往往具有兒童戲劇教育課程的強力支撐,這種支撐將會極大地發揮兒童工作坊的戲劇張力和教育價值。
(二)幼專戲劇表演教學
基于“兒童戲劇工作坊”即興的、非表演的戲劇工作形式,戲劇表演以此為依托對兒童的興趣的發揮具有重要的價值。在這樣一個發展的過程中,經過老師的引導,使得兒童積極地發揮其天賦,用肢體語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進以使得幼專戲劇表演教學的價值日益加重它的分量,推動著幼專戲劇表演教學的現代化進程。在戲劇表演教學的過程中,會根據發展目標與特定的表演目的兩個維度制定出關鍵的表演與教學的要素:學生參與者、教師引導者、戲劇矛盾與空間情景。這些要素的綜合與融合,共同作用著戲劇表演的開展與運動。在這種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工作坊在其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多種價值。具體表現在對幼兒的語言能力、幼兒的想象能力、幼兒的審美能力、幼兒的道德美善能力等的培養上。這就意味著其之存在有很多的不可估量的價值。其具體的價值,比如,幼兒的語言能力就表現在可以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對幼兒身處的集體活動設置語言的視域的情境,并誘使孩子在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實現想說、敢于說、高興說的發展目的。這就表明,兒童戲劇工作坊可以培養出孩子本來所不能擁有語言能力。而想象能力或者創造能力的訓練是由于工作坊的表演可以給孩子帶來比較自由的發揮空間,并在這樣的基礎上進一步使其潛在天性得以發揮。這是由于戲劇創造出來的情景非常立體化,而這樣立體化的場景將會經由曲折的生動的故事情節把孩子的天性中的靈感充分發揮出來。此外,幼兒的審美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被得以提升。這是因為戲劇里面的音樂要素、舞蹈要素等各種藝術要素會使得綜合交織的效果集中展現出來。呈現出來的綜合要素會增強幼兒的藝術情感的感受和幼兒對美的萌發,這個過程會逐漸地把孩子的審美能力通過戲劇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來并進一步進行感染和提升。另外,工作坊的戲劇影響會極大地塑造出幼兒充滿喜怒哀樂的立體情感世界,進一步深化孩子的內心世界,使得勇敢、善良與誠實的品質獲得牢固的樹立。這種樹立將會使得兒童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被滲透著陽光的底色。最后,工作坊將會協調好幼兒的人際關系。這主要集中表現在幼兒之間的親密合作上,幼兒在相互合作的實際過程或者具體道路中,戲劇會深化孩子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這樣的關系會使每個人在戲劇交流與學習的過程中順利的進行,并且也會使得每個成員在這個過程中都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
(三)幼專戲劇表演實施境域
幼專戲劇表演實施過程中的境域比較豐富,在其豐富發展的過程中,有著很多具體典型的實際境域。比如,在每天的一日活動中,作為銜接各項教學活動的重要媒介,可以組織小型戲劇工作坊活動,銜接前后兩個活動的順利開展。在開展小型的戲劇游戲活動中,幼兒會在戲劇的豐富情景中發揮想象能力,進行各種有趣的創新舉動,開發大腦的趣味性,享受前后活動中間銜接的真實樂趣。另外,兒童戲劇工作坊可以作為戲劇活動的前奏部分。在戲劇活動前半部分,插入小戲劇的精彩內容,可以為孩子在進入正是的戲劇表演中做好鋪墊,以便在進行具體正式的戲劇活動中時,幼兒可以迅速進入到戲劇表演的具體情境中去。此外,可以把戲劇活動滲透到各種大型的教學活動中去。比如,老師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將戲劇表演滲透到學校的藝術、數學、健康、社會教育的領域中去,這種領域可以因為戲劇的加入而變得極為精彩和豐富。最后,可以在進行親子教育活動時將戲劇活動運用其中,邀請家長參與其中,通過這種戲劇表演增進親子關系,進一步和諧孩子的情感世界。
二、幼專兒童戲劇工作坊現狀與問題
幼專戲劇工作坊在取得了許多建設性成就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的現狀與問題。這些主要的問題有重視結果而輕視過程、材料貧瘠且師資匱乏、教師主導但兒童受迫。
(一)重視結果而輕視過程
幼專戲劇工作坊現狀與問題之一為重視結果而輕視過程。國內現有的教育資源與教育習慣促使戲劇教學的執行者相對重視結果和教學成績。這種現狀不僅和現實環境中的客觀條件所決定,也和中國的家長式文化傳統密切聯系在一起。客觀條件的方面有家長和社會層面的原因。比如,有的家長產生著這樣的想法,就是說:“學習必須看到顯著的效果。”這種觀念與戲劇表演教學相違背。另外,有些家長則認為在戲劇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兒童工作坊就是課后的娛樂性活動,目的就是讓兒童在課后獲得放松和休息。只有少部分家長具有美育的教育理念,但是僅僅停留在器樂、繪畫、舞蹈的技能的培養上。總體而言,中國的兒童戲劇工作坊教育多重視結果而輕視過程中的體驗。
(二)材料貧瘠且師資匱乏
材料貧瘠且師資匱乏是中國兒童戲劇工作坊的又一問題。其一,材料的貧瘠主要是,在進行兒童的戲劇的活動時,所選取的多半是西方的故事題材,這種題材固然沒有多么不好,但是其所蘊藏的確實西方的價值趨向,不管是民族情感還是價值培養,這對于中國的兒童說來都不是最好的選擇。除此之外,師資也比較匱乏。事實上,能夠用于兒童戲劇工作坊的教育資源少之又少。
(三)教師主導但兒童受迫
在幼專兒童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教師主導的現象比比皆是。許多教師選擇自己唯一可以把握的、但是忽略孩子并不理解、忽略兒童游戲性質的劇本。并將這種劇本進行機械的模式的處理,同時進行中規中矩的排演。這種教學模式呈現著教師主導、兒童受迫的顯著特征,這樣的模式徹底剝奪著孩子的權利。
三、幼專兒童戲劇表演教學策略探究
幼專兒童的戲劇表演教學策略主要通過注重過程、強化體驗,擴充形式、簡化材料,創新模式、改革觀念這三個策略開展。
(一)注重過程、強化體驗
應該充分認識到兒童戲劇工作坊的現實問題是過于重視結果,而忽略過程。因此,一個幼專的兒童戲劇表演教師首先應該明確戲劇教育的目的、戲劇教育的本質、戲劇教育的方向。一個優秀的教育者應該首先重視兒童戲劇工作坊秉持的教育理念,并選取相匹配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素材,形成發揚注重過程、強化體驗的優良傳統。使得孩子切身地體會到兒童戲劇過程中的樂趣,并在這個過程中把良好的理論與原則貫徹下去,然后討論兒童戲劇教育中的具體問題,切實做到維護好兒童的戲劇體驗。
(二)擴充形式、簡化材料
在這一點上,應當特別重視對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的重視。借鑒的主要方向就是擴充形式、簡化材料。這就表明,需要在戲劇所涉及的材料問題上,應該頻繁地使用具有象征意義的材料,進一步激發孩童的想象力與學習的興趣。簡化材料的形式,不會使得孩子的學習興趣趨于衰減。恰恰因為形式的豐富與象征材料的結合,使得兒童的戲劇表演工作坊創造除了具有可塑性的戲劇情景。這樣的戲劇情景會極大地引導孩子走向想象空間和創造世界的良性互動關系之中去。
(三)創新模式、改革觀念
作為兒童的戲劇教學者,首當其沖的就是要對教學理念的持續創新。這種創新必然要求教學策略應該是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理念。這種創新有兩個來源,第一個是對西方發達國家的理念與實踐經驗的借鑒,第二個是對本環境之中的理念與實踐經驗的總結。后者更為重要,作為本土的教育者,應該立足于本國兒童的顯示發展狀況,切實基于兒童戲劇工作坊的模式,從繼續創新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觀念的層面入手,進一步使得兒童戲劇工作坊在幼專戲劇表演中發揮核心作用。
四、結語
兒童戲劇工作坊的戲劇教學經驗的反思,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可以為幼專戲劇表演教學貢獻許多智慧。除此之外,兒童戲劇工作坊的戲劇也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示和反思,通過這些反思和啟示,可以對兒童戲劇工作坊在幼專戲劇表演教學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認識清楚。這樣的反思,有助于幼專戲劇表演教學策略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晴熹.兒童戲劇表演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3).
[2]席莉.兒童戲劇表演中音樂的選擇與運用——以童話劇《黑貓警長之知錯能改》為例[J].早期教育,2023(11).
[3]王曉芳.兒童戲劇表演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探索——以深圳市錦田小學為例[J].中國藝術,2022(S1).
[4]王淺.新時代兒童戲劇創編與表演教學活動新探索——以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美與時代(上),2022(6).
[5]歐宗耀,于婧.兒童戲劇導演與表演方法分析——以兒童戲劇《馬蘭花》為例[J].喜劇世界(下半月),2021(9).
[6]宋雨,呂佳茵.淺析兒童戲劇表演的訓練方法[J].戲劇之家,2021(11).
[7]戴雨桐.兒童戲劇表演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北方音樂,2020(17).
[8]趙明鑫.4~5歲兒童戲劇活動的實踐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張媛(1981—),女,漢族,山西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戲劇表演、戲劇教育、播音主持、幼兒教師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