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的培養與提升是舞者在舞臺上成功傳遞情感和表現舞蹈作品的關鍵。情感把控包括情感的選擇、深度和一貫性,表現技巧包括舞蹈動作的技術執行、面部表情的細膩程度、身體語言的自然性等。本文通過分析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的培養方法和提升途徑,包括反復排練、自我反思和評估、學習其他藝術形式、情感溝通與體驗以及舞臺經驗積累等途徑,為舞者提供了有效的指導,以便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展現出更高水平的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
【關鍵詞】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情感把控;表現技巧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18—130—03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在舞蹈表演中,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是舞者必須掌握的重要要素。情感把控包括對舞蹈情感的理解、把握和表現,而表現技巧則包括舞姿、舞步、舞臺表演、面部表情、眼神、手勢和道具的運用。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的合理融合,能夠使舞蹈作品更加生動、真實、感人,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一、情感把控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運用
(一)情感把控的定義和作用
情感把控是指舞者在舞蹈表演中對情感的掌握和表達,包括情感的深度、真實性和情感的傳遞。情感把控在舞蹈表演中起著關鍵作用,能夠通過舞者的表情、動作、姿態、氣氛等方面,將情感直觀地傳遞給觀眾,從而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和情感體驗。
(二)情感把控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情感把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民族民間舞蹈作品通常以表達情感和情感傳遞為主要目的。通過情感把控,舞者能夠將作品中的情感真實地呈現出來,使觀眾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舞蹈作品所要傳遞的情感,從而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觀賞性。
(三)情感把控與觀眾情感交流的關系
情感把控與觀眾情感交流密切相關。舞者通過情感把控,將情感表達得真實、深刻,從而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觀眾在欣賞舞蹈作品時,通過對舞者情感的感知和理解,與舞者的情感產生情感互動,從而與舞者建立情感聯系。良好的情感把控能夠促使觀眾更加深入地體驗和理解舞蹈作品,從而加強了舞者與觀眾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
二、情感表現技巧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運用
(一)情感表現巧的概念和種類
情感表現技巧是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用于表達情感的具體手段和方法。情感表現技巧包括面部表情、身體動作、舞臺呈現等多個方面,通過這些技巧,舞者能夠更加生動地表現情感,從而使觀眾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體驗情感。
(二)情感表現技巧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的應用
情感表現技巧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被廣泛運用,以使舞蹈作品更加富有情感和藝術感染力。情感表現技巧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第一,面部表情。舞者通過面部表情的變化,如眼神、微笑、嘴角的抬升或下垂等,傳達情感的細微變化,使觀眾更加深入地體驗舞蹈作品中所表現的情感。第二,身體動作。舞者通過身體的姿態、動作的力度、速度和幅度等的變化,表現情感的強烈程度和性質,如舞者在表現歡快情感時會有跳躍、轉圈等活潑的舞蹈動作,而在表現悲傷情感時則會有緩慢、柔和的舞蹈動作。第三,舞臺呈現。舞者通過舞臺上的布景、燈光等元素的搭配,營造情感氛圍,加強情感的表現效果。比如,在表現愉悅情感時,舞臺上可以采用明亮的燈光和歡快的音樂,而在表現悲傷情感時,舞臺上可以運用暗淡的燈光和悲傷的音樂,以增強情感的表現效果。
(三)情感表現技巧與舞蹈形式的關系
情感表現技巧與舞蹈形式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不同的舞蹈形式對情感表現技巧有不同的要求,而情感表現技巧的運用也會影響舞蹈作品的表現形式。比如,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中,舞者常常通過舞蹈動作的編排和表演技巧的運用,表現出特定的民族文化情感,如豪放、熱情等。而在敘事性的舞蹈作品中,舞者需要通過情感表現技巧的運用,將情感情節融入舞蹈表演中,使舞蹈更加生動、情感更加真實。因此,情感表現技巧與舞蹈形式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可以共同塑造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獨特魅力。
三、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的實踐
(一)《茉莉花》的情感表現技巧
《茉莉花》是一支中國經典的民族舞蹈,學生在表演時需要通過情感表現技巧來準確地傳達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情緒。首先,學生需要掌握舞蹈動作的優美和流暢性。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重舞蹈動作的流暢自然,體現茉莉花的嬌艷和清新。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練習舞步的協調性和連貫性,使學生的舞姿端莊優美,展現出茉莉花的柔情、婉約和溫婉。其次,面部表情在表演《茉莉花》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面部表情來展現茉莉花的情感,如微笑、眼神的凝視等。通過引導學生在練習時注意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使觀眾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感情緒。最后,音樂和舞蹈之間的配合也是情感表現技巧的一部分。作為教師,可以教導學生與音樂緊密合作,通過舞蹈動作的節奏和音樂的旋律相互呼應。引導學生在練習時注意與音樂的配合,使情感表現更加貼合音樂的情感表達,營造出舞蹈作品獨特的情感氛圍。通過以上的教學指導,舞者在表演《茉莉花》時能夠更加準確地傳達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情緒,使舞蹈作品更加感人和具有藝術價值。
(二)《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情感把控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一支充滿了中國民間舞蹈和現代舞蹈元素的舞蹈作品,學生在表演時需要通過情感把控來準確地傳達作品中所要表現的情感情緒。
首先,學生需要在情感把控上下功夫,準確地表現作品中所要傳達的情感,如喜悅、歡騰、團圓等。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內涵,通過練習和排練,使學生能夠在舞蹈動作中融入情感,使情感表現更加真實和深刻。
其次,學生需要在舞蹈技巧上進行細致的把控。現代舞蹈的舞步、肢體的靈活運用,以及民間舞蹈中的舞具和舞蹈動作都是舞者在表演《大紅燈籠高高掛》時可以運用的元素。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練習時注重舞蹈技巧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在舞蹈動作中靈活運用不同的技巧,以達到更加生動和有力地傳達情感的效果。
最后,舞者的面部表情也是情感表現的關鍵。通過面部表情來展現作品中所要傳達的情感,如喜悅、興奮、歡騰等,可以使觀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情感的真實性和強烈性。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練習時注重面部表情的細膩表現,通過情感把控使面部表情更加貼合作品的情感需求。通過以上的教學指導,學生在表演《大紅燈籠高高掛》時能夠更加準確地傳達作品中所要表現的情感情緒,使舞蹈作品更加感人和具有藝術價值。
(三)《荷花淀》的情感表現技巧與情感把控的結合
《荷花淀》是一支以中國民間舞蹈為基礎的現代舞蹈作品,對此,學生在表演時就需要運用情感表現技巧和情感把控的結合,將荷花淀這一中國南方水鄉的情感和意境進行深刻的表現。首先,學生需要通過舞蹈技巧來準確地展現荷花淀中水的特性,如流動、漣漪、瀲滟等。學生應該注重身體的流暢舞動、肢體的柔韌運用,以及與舞臺空間的合理搭配,從而表現水的流動性和變化性。通過細致入微的舞蹈技巧,學生可以讓觀眾感受到水在舞臺上的生動存在。其次,學生需要運用情感表現技巧來傳達荷花淀中的情感和意境。學生應該通過舞蹈動作、面部表情以及舞臺呈現等方面的情感表現,來展現荷花淀中的寧靜、恬淡、清雅等情感情緒。學生應該注重情感的真實性和深度,通過情感的表現使觀眾能夠深入體驗作品所要傳達的情感內涵。最后,學生需要通過情感把控,使情感與舞蹈動作緊密貼合。學生應該在舞蹈動作中融入情感,使情感與舞蹈動作相互呼應、相得益彰。情感把控需要細膩而準確,從而能夠讓觀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表演《荷花淀》時,注重舞蹈技巧、情感表現技巧和情感把控的融合,幫助他們更好地傳達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使作品更加真實、深刻且感人。
四、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的培養與提升
(一)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的培養方法
培養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的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需要長期的系統訓練和實踐。具體培養方法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基礎舞蹈技能的訓練。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是建立在扎實的舞蹈基礎技能之上的。學生需要通過系統的舞蹈技能訓練,包括舞蹈基本功、舞蹈技術和舞蹈風格的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第二,情感表達訓練。學生需要通過情感表達的專業訓練來提升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如舞蹈動作、面部表情等多方面的訓練,這樣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舞蹈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并將情感融入到舞蹈動作中,使之更加真實和生動。第三,觀摩學習。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優秀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學習他們在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上的表現方式。觀摩學習可以幫助舞者吸取他人的經驗和靈感,并在自己的表演中加以運用。第四,教師指導。學生可以通過與有經驗的舞蹈導師合作,接受他們的指導和點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的要領,并提供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和建議。
(二)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的提升途徑
提升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需要不斷的實踐和自我反思,具體提升途徑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反復排練。學生需要通過不斷的反復排練,磨練自己的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在排練中,學生可以嘗試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并與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內涵相匹配,不斷改進和完善。第二,自我反思和評估。學生可以在每次表演后進行自我反思和評估,總結經驗,找出不足之處,并設定提升目標。同時,學生可以請教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從教師、同伴或觀眾處獲得反饋,幫助學生認知自己在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方面的優點和不足,并加以改進。第三,學習其他藝術形式。學生可以借鑒其他藝術形式如戲劇、音樂等,學習其情感表達和表現技巧,將其運用到舞蹈表演中。通過跨界學習和靈感融合,學生可以豐富自己的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使舞蹈表演更加多樣化和富有深度。第四,情感溝通與體驗。學生可以通過深入理解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內涵,與舞蹈作品進行情感溝通和體驗。學生通過情感互動、情感體驗等方式,深刻理解舞蹈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更加真切地將情感體驗呈現給觀眾。第五,舞臺經驗積累。學生通過不斷的舞臺演出和實踐,積累豐富的舞臺經驗。舞臺經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熟悉舞臺環境,逐漸掌握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更加自信地展現自己的舞蹈作品。
(三)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的評價標準
教師在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的評價上,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情感貼合度。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舞蹈表演中是否能夠真實地將情感與舞蹈動作融合,使觀眾感受到情感的真切表達。其次,情感深度。教師可以評估學生是否能夠深入理解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內涵,并通過舞蹈動作、面部表情、身體語言等多方面的表現方式,將情感深度地呈現給觀眾。最后,情感細膩度。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舞蹈表演中是否能夠把握情感的細微變化,表現情感的層次感和豐富性。需要注意的是,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在舞蹈中是相互關聯的,情感把控是表現技巧的基礎,而表現技巧則是情感把控的具體呈現方式。舞者應該在不斷的實踐中,通過反復排練、自我反思和評估、學習其他藝術形式、情感溝通與體驗以及舞臺經驗積累等途徑,不斷提升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從而使舞蹈表演更加出色和引人入勝。
五、結語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情感表達和情感傳遞。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是舞者在舞臺上成功傳遞情感和表現舞蹈作品的關鍵。通過反復排練、自我反思和評估、學習其他藝術形式、情感溝通與體驗以及舞臺經驗積累等途徑,舞者可以不斷提升情感把控和表現技巧,使舞蹈表演更加引人入勝和具有藝術感。希望本文提供的培養和提升情感把控與表現技巧的方法和途徑對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表演的舞者們有所啟發,并能夠在舞臺上展現出更加精湛的舞技和情感表達,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瑩.民族民間舞蹈作品表演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J].明日風尚,2022(23).
[2]陳子瑤.民族民間舞蹈表演者的“環境意識”培養策略研究[J].明日風尚,2022(17).
[3]李伊洧.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的關系及應用[J].藝術大觀,2022(25).
[4]米娜.氣息在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及技巧研究[J].尚舞,2021(23).
[5]田磊,藍曉萍,何超.論民族民間舞在高校體育課程舞蹈教學中的傳承[J].當代體育科技,2021(33).
[6]程利華.民族民間舞蹈服飾的色彩選擇與應用[J].紡織報告,2021(11).
[7]劉曉莉.中國民族舞蹈與現代舞元素融合分析[J].藝術品鑒,2021(3).
[8]唐娜.氣息在民族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及技巧探究[J].戲劇之家,2020(15).
作者簡介:季毅斌(1994—),男,漢族,江蘇南通人,本科,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第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