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翀 婷婷
摘 要:課程思政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具有時代性與創(chuàng)新性。落實課程思政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堅定理想信念,使其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因此落實課程思政是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诖?,本文闡述了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價值,分析了當前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施現(xiàn)狀,提出大思政背景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大思政;高職英語;課程思政
作者簡介:張翀(1980.05-),女,黑龍江巴彥人,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李婷婷(1980.07-),女,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一、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價值
課程思政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途徑,高職英語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可有效發(fā)揮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高職英語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政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認識到思政知識就在自己身邊,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高職英語學習中,學生能夠了解到外國的風土人情、文化禮儀等,將思政元素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中,高職英語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同時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使其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并且能夠將中華優(yōu)秀文化發(fā)揚光大。
二、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施現(xiàn)狀
(一)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存在功利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中是主角,只有學生自身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將學習視為提升自身思想意識水平與學科技能的重要活動與途徑,才能發(fā)揮出學科知識學習的效能。但從當前具體教學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意識不到這一點。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目的主要分為以下幾種:第一,順利通過考試;第二,為日后求職就業(yè)加分;第三,為走上工作崗位后有更多的發(fā)展與晉升空間打基礎??梢?,雖然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懷揣的目的各有不同,但都是將英語課程視為工具,并未認識到其中蘊含的文化性,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動機與驅動力是為了日后個人更好地發(fā)展,并非是對文化知識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因此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必然會忽視其中的思政元素。有的學生甚至有一種錯誤的思想認知,認為在英語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影響英語知識學習,這一點也是影響高職英語課程思政落實的阻礙因素之一。對高職英語教師來說,雖然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得以廣泛推行,但依舊有很多教師沒能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將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上。還有部分英語教師受教材內容與知識點的束縛,僅圍繞教材內容制定教學計劃,沒能體現(xiàn)出高職英語的人文性,這一點也阻礙了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落實。在后續(xù)教學中,高職英語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式方法,在重視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落實課程思政。
(二)教師缺乏課程思政思維認知
很長一段時間里,高職英語教師都認為在教學中融入西方文化思想內容,是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促進英語教學質量與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徑,沒有認識到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作用與優(yōu)勢。在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教育改革持續(xù)深入,高職英語教師應認識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出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將育人目標與課程思政內容有機結合,有效落實課程思政。高職英語教師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從中提取出思政元素,充分結合英語課程自身的特點,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課堂活動,在拓展學生國際視野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其愛國情懷與民族自信心。但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模式的影響,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上,沒能深入探究挖掘單元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在向學生傳授文化方面的知識內容時,將重點放在西方文化上,沒能依托教學主題向學生介紹相關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沒有引導學生對比中西方文化。即便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有所轉變,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依舊存在思政元素陳舊、枯燥等問題,因此難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成效。高職英語教師應樹立課程思政意識,認識到在英語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實現(xiàn)對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三)教材中缺乏中國元素
教材是英語教師開展具體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方向。若想有效落實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發(fā)揮出課程思政的功能作用,有必要將中國元素科學、合理、有序地融入教材中,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引導學生對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分析,在掌握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內容的同時吸收課程思政的內容,明確價值導向?,F(xiàn)行高職英語教材更重視向學生呈現(xiàn)純正的英語表達方式,內容方面?zhèn)戎貙ξ鞣轿幕瘍热莸慕榻B,而中國文化內容十分有限,與思政教育相關的素材非常少。雖然有些高職英語教材已經(jīng)引入中國元素,但從整體情況來看,關于中國文化的內容并不多,這就會影響到大思政背景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落實效果。教師要認識到教材中中國文化元素匱乏對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不利影響,并積極搜集更多中國文化元素,將課程思政落實到高職英語課堂中。
三、大思政背景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
(一)全面貫徹育人目標
高職院校相關領導與英語教師要對有關課程思政的文件內容進行深入解讀與分析,全面落實“三全育人”目標,并組織教師參與相關培訓,讓教師認識到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并建立全員育人、全學科育人的理念,促進不同院系與學科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共同探討課程思政的經(jīng)驗。同時,促進高職英語教師與思政教師溝通交流、合作探討,幫助英語教師拓展自身的知識視野,提高其課程思政的意識與水平,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學習,為有效落實課程思政奠定良好基礎,從而全面落實大思政課堂的構建,為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有效實施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二)優(yōu)化高職英語教學內容
第一,高職英語教師要準確把握英語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的結合點,從教材中探尋思政教育素材,在完成英語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思政教育素材的作用。第二,校方與英語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選用適宜的英語教材。當前高職英語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內容有限,校方可以鼓勵英語教師與思政教師基于學校的實際情況,共同編寫校本教材,以便在高職英語課堂落實課程思政,提高課程思政的針對性與目的性,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第三,校方與英語教師都要認識到,落實課程思政要以實際問題為導向,要與社會時事緊密結合,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靈活性與技巧性。在教學中引入批判性討論,鼓勵學生積極探討交流,提高學生對思政教育內容的理解程度,強化課程思政效果。
(三)多角度融入思政元素
第一,高職英語教師可以以跨文化的方式為學生講述中國故事。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英語材料來了解其他國家的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信息,但這樣做不利于學生對本國文化的吸收。因此,高職英語教師要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中外文化交融的學習情境,從而引導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深入了解,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中外文化差異有所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與分析能力,充分發(fā)揮出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作用。第二,以英語這門語言為基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前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tǒng)分析與梳理,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輕而易舉就能找到與西方文化有關的英文素材,因此英語教師要重視收集與中國文化相關的素材,從而將中西方文化素材全部呈現(xiàn)給學生。教師為學生布置搜集相關資料的任務,讓學生自行搜集相關素材。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基于自己的喜好搜集中國文化素材。在學生使用這些素材的過程中,高職英語教師要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形成友善、包容等文化意識,能夠客觀理性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優(yōu)秀之處,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最后,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拓展學生的視野。在經(jīng)濟與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高職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世界,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時事資訊。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主題引入不同媒體的新聞報道,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內外情況,讓學生基于宏觀視角對各類信息進行分析整合,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有效避免學生受到錯誤信息的影響。
(四)優(yōu)化高職英語教學方法
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大力應用先進的教學技術,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與途徑,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促進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有效落實。高職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細致劃分教學過程,課前、課上、課后三個階段將思政元素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認識到知識之間存在關聯(lián)性,提升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滲透思政教育。此外,教師要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進行教學,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課程思政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高職英語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交流的機會,以此促進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落實。
四、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是高職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關系到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高職英語課程不單純是一門公共必修課程,更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高職英語教師不但要重視教授英語基礎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更要將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堂,在落實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同時,充分發(fā)揮課程育人功能。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2年度重點課題“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的創(chuàng)新實踐研究”(課題編號:ZJB1422176)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雷文慧.大思政格局下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探索[J].海外英語,2022(14):193-195.
[2]強薇.大思政視野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J].校園英語,2022(23):100-102.
[3]古隆梅.“大思政”格局下“三鏈·四維”外語課程思政模式的教學實踐[J].學園,2021(31):11-13.
[4]楊文革,趙雪.“大思政”格局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研究[J].中外企業(yè)文化,2021(7):165-166.
[5]史小平,唐軍.大思政背景下高職英語思政教育體系建設路徑研究[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