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緊密。但是在傳統教學中,英語教學活動卻呈現出枯燥乏味的現象。所以,教師必須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和游戲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期,所以教師要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和游戲活動,促進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增強;學習興趣
作者簡介:閆榮(1987.01-),女,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第一小學,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結合實際生活開展英語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首先,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中掌握英語知識。其次,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靈活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最后,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變化進行分析。
一、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一)增強學習動力
學習動力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力量,它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年齡階段,可塑性強,興趣愛好也較廣泛。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積極開展多元化的英語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What's your name”這一單元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教師可以在課前設置一些簡單的游戲環節,例如“This is my name”“I want to see you”等,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這一單元的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提高教學效果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僅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充分了解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同時還能加深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印象。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了解自己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動力,還能有效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小學生的認知中,教師是自己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教學形象,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進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師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同時,教師也要在課堂上積極提問,激發學生對知識和問題的思考。另外,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學生之間互相探討和交流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與家長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實現家校共育。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學形式單一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課堂教學的形式,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比較少,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多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將英語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比如在進行單詞學習時,教師可以以單詞卡片為載體,讓學生進行記憶和背誦。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游戲或者競賽等形式,讓學生進行背誦或記憶。在小學階段,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比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游戲法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教材內容的拓展和延伸,鼓勵學生多閱讀有關英語學習的書籍和資料,并將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二)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
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多采用講解法,課堂上注重知識的講解和內容的灌輸,而忽視了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新課標下,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但目前很多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教學形式單一枯燥。比如在教授詞匯時,教師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完成填空練習。這種“填鴨式”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了嚴重打擊,進而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教學模式和方法,積極開展游戲活動和實踐活動。比如在教授新詞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競賽活動。教師將新詞寫在卡片上,每組選取一名學生作為裁判,進行單詞拼讀比賽。為了讓比賽更加激烈精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卡片上的單詞和詞組用英語進行描述。
(三)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較大
在傳統的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所以教師無法做到因材施教,而是以統一的標準進行教學。但是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在新課標的影響下,小學英語教師要重視分層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要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對基礎較好的學生要給予更多關注和鼓勵,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教師還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來設置英語課堂教學內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教師要通過合作學習、分層教學、小組活動等方法來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潛能,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
三、增強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教學,活躍教學氛圍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情境創設,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The sun is shining”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太陽為背景,在教室內營造出一種熱烈、歡快、輕松的氛圍,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對太陽進行描述。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與太陽有關的單詞和圖片,然后組織學生展開想象:“如果太陽是一個大雞蛋,那我們就可以說 ,‘That's the sun is a child.’。如果太陽是一輛自行車,那我們就可以說 ‘What's the car? ’”。這樣的活動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激活學生思維,增強其英語表達能力。這種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太陽的形狀和顏色,還能夠讓學生通過想象來表達對太陽的喜愛之情。又如,在教學“Let's learn”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實物有關的情境教學活動:“如果你能用手抓住一根吸管喝水的話,那你就能說‘ How long is it? ’。如果你能用一個氣球把你吹大,并讓它裝滿水的話,那你就能說 ‘The ring is a largest voice.’”。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二)豐富教學活動,打造沉浸式課堂
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認知規律,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比如,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情景教學等方式,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來。比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找朋友”的游戲。這種游戲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感受,而且還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打造沉浸式課堂,使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注重完成教學任務,忽視了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等活動,增強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小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課堂任務。例如,在學習“What are they ar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合作交流。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其次,教師要給予小組足夠的時間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觀點進行評價和總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之間可以加強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重視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課前,教師要向學生介紹自己的身份、職業等信息;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和對話。通過這樣的方式,小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掌握技能。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其次,教師要豐富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最后,教師要注重提升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總之,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教師要重視運用多樣化、新穎化、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來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三)組織趣味實踐,聯系生活實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將英語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趣味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游戲和實踐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小學生具有好動、好玩的天性,所以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征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豐富實踐體驗。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小英文記者”的活動,鼓勵小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用英語采訪身邊人,對新聞內容進行錄音或者記錄,然后制作成小視頻。這樣做不僅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而且還能夠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小小英文主持人”活動。在學生進行了“小小英文主持人”的活動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小英語主持人”比賽。通過比賽能夠充分鍛煉小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提高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愛好。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組織“我說你聽”活動,鼓勵學生將自己所學知識通過“說”的方式展現出來。又如,在學習“交通規則”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通規則游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然后分別扮演交警和汽車司機。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相應的交通規則。接著讓學生說出各種交通規則中與自己有關的部分并說出原因。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表演活動。通過這一活動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是提高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必須要重視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熱情,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小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創新教學內容,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重視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懷勇.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2(10):81-85.
[2]丁潔.落實教學改進,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校園英語,2021(4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