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英語體系中的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是英語學科最主要的教學內容,其中詞匯教學是一切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教育部門在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中明確規定了學生在哪一個學習階段應當掌握多少英語常用詞匯,大致是小學600-700詞;初中1500-1600詞;高中3500詞;大學四級4500詞;大學六級6000詞。各種英語專業性考試的詞匯量要求還會更高一些,就算是直觀的以數字為依據進行判斷,也不難發覺詞匯教學在英語整體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就圍繞著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展開分析,綜合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特征、優勢和當前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以高中學段學生英語學科的課程標準來探討在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以求能將學生的英語學習指向更為科學和廣闊的發展道路,推動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實際提升。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學習活動觀;詞匯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潘俊凱,清遠市教師發展中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課標、新課改、新教材和新高考都對高中英語學科的各項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核心素養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在設計和開展任何板塊的教學活動前都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實際需求與實際需要,以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個性化成長為基準,向學生提供能夠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學習指導。顯然,過時、陳舊、刻板的詞匯教學模式在當前這個教學階段已然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英語學習活動觀就是新課標中為了改善高中英語教學現狀,提升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而提出的一種教學改革策略。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與詞匯教學概述
綜合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可知,一個人在某一門語言領域掌握的詞匯量越多,其之于該門語言的應用能力和應用水平的下限就會越高,尤其是對于非母語學科。英語雖然是如今全世界應用范圍最廣的一門語言,但在我國民間的影響力還是有限,大部分地區都沒有形成以英語為主的語言環境。因此,學生有關英語詞匯的學習和練習大都還只能停留在課堂上,最多延伸到學校環境中。教育部門在針對高中學段推行的英語課程標準中尤其肯定了詞匯和詞匯教學的重要性,也明確規定了教師在高中學段需要通過教學來幫助學生掌握約3500個英語詞匯,包含名詞、動詞、代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等,要為學生打好語言學習與語言應用的基礎,讓學生能夠在有需要的時候熟練使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诖耍~匯教學也成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內涵
英語學習活動觀是2017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就已經明確提出了的一個教學理念,主要是指“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一系列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完成英語學習”,要求教師將課堂上的英語教學建立在綜合實踐型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實現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同時推動自身實現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文化、多元思維、價值體系和學習策略等層面的發展和提升。尤其是在詞匯教學活動中,教師更需要基于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這六個要素來為學生設計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融合了主題語境的詞匯教學活動中,真正體會到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魅力,同時感受到英語學習最本質的樂趣。
(二)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詞匯作為語言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在英語學科的教學和考試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也讓受傳統教學理念和應試教育思維影響的高中英語教師們形成了一套有關英語詞匯教學的錯誤理論和錯誤認知,為高中英語的詞匯教學埋下了一些隱患和問題。而隨著新課標的提出和落實,這些隱患和問題也在英語學習活動觀下逐步暴露出來,一部分指向教師的“教”,另一部分指向學生的“學”。
從教師“教”的層面上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在于教學方法的枯燥、單一和死板。大部分教師都選擇了拼讀、跟讀、朗讀、抄寫、背誦、聽寫等方式來開展詞匯教學活動,一方面,學生很容易隨著時間遺忘部分不常用的詞匯,另一方面,學生對詞匯在語篇中的實際應用還不夠熟悉,難以準確理解同一詞匯在不同語境下的意思;從學生“學”的層面上看,高中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過于繁重,在主觀層面上就會選擇更省事的記憶方式,以騰出空閑來研究難題,部分學生對于詞匯的學習還抱著得過且過的錯誤態度,直接影響到了最終的詞匯學習效果。
二、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不再是一個獨立的教學活動,而是能夠與其他教學環節產生聯動,并能夠融合進多種語言知識的綜合性教學活動,即是說教師需要糾正傳統教學模式下有關英語詞匯的灌輸式教學理念,引入更加豐富和多元的教學活動來擴展詞匯教學的內容和轉化詞匯教學的效果。綜合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實踐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念,教師在設計詞匯教學時就可以將整體的教學活動劃分為三個環節的內容,分別是教材研讀環節、學情分析環節和活動設計環節。其中,教材研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理清教材中各單元需要教學的重點詞匯和難點詞匯,學情分析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明確學生實際的英語學習基礎和英語學習能力,活動設計環節的主要任務是基于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來安排合理的教學活動,以此來引導學生實現針對英語詞匯的深度學習和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綜合詞匯意義與指代創設主題詞匯語境
綜合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六個要素可見,主題語境是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開展的詞匯教學中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部分,為擺脫傳統英語詞匯教學的枯燥、單一和刻板,教師需要通過創設貼合詞匯實際應用語境的主題詞匯來幫助學生理解英語詞匯在不同語篇環境下的應用路徑和應用要點,而更能夠展現詞匯實際應用意義和應用價值的主題詞匯語境通常還需要體現詞匯的不同意義與不同指代。
以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3“Sports and fitness”的教學為例,標題中的單詞“fitness”本身是一個名詞,有著“適合(某事物或做某事);健身;健康;強壯”的意思,而綜合標題中的另一個單詞“sports”我們可以看出,“fitness”在本單元的教學語境中引用的意思應當是“健身”,綜合起來就可以總結出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運動與健身”。圍繞著這一主題,教材中通過介紹運動本身和各項目領域的著名運動員來進行了補充與說明,同步引入了多個重點詞匯及其變形,包含fit-fitness-unfit、ski-skiing、honor-honored-honorable、strong-strength-strengthen等。而在實際的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創設能夠供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和遷移、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環境的主題語境,讓學生在實踐演練中對各個英語詞匯進行更加深度的理解與剖析。如,圍繞“My exercise and fitness plan”這一主題開展小組討論,教師可引導和鼓勵學生綜合本單元所學詞匯來談談自己的運動計劃與健身計劃,并要求學生在完成口語表達或書面表達后將自己的計劃與目標用3至5個英文單詞進行概括,借由特定語境下的實際應用,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某一個或某一些英語詞匯。
(二)遵循五環三段式的教學邏輯來展開教學
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本質上還可以通過五環三段式的教學活動來開展。其中,五環主要包含“導、讀、悟、練、用”這五個教學環節,三段主要包含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這三個階段。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五環三段式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削減了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活動的獨立性,將英語學科教學活動中的各個環節與各個階段都聯系到了一起,與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基本理念相適應,能夠為學生綜合語言能力中各種基礎能力和技能的發展提供極大的助力。
以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4“History and traditions”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歷史和傳統”,所有需要教學的詞匯都體現著歷史與傳統的內涵或價值。其中,需要我們重點關注的詞匯就包含individual、puzzle、Philosophy、defend、fascinate、surround等。而在五環三段式的詞匯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就需要在學習理解的教學環節走完“導、讀、悟”三個步驟,在“導”的環節引導學生綜合已經學過的知識來嘗試分析和猜測之后需要學習的知識。如,教材中第一篇課文“What's in a name? ”講述的是有關“姓”和“名”的傳統,那么學生就可以在整體單元主題的大背景下,猜測下一篇課文的主題會更側重于“history”還是“traditions”;在“讀”的環節,教師需要借由語篇閱讀來落實詞匯教學,并要求學生在自主閱讀過課文后標注其中已經講過的關鍵詞匯或還未講過的關鍵詞匯,鼓勵學生嘗試分析這些詞匯在語篇中的作用和具體表現形式;在“悟”的環節,教師需要綜合語篇所講的內容來對語篇中出現的重點詞匯進行歸納與分類,借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這些詞匯的語言知識及其基本用法,為應用實踐階段的“練”和遷移創新階段的“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圍繞學生核心素養設計遞進式學習活動
所謂遞進式的學習活動,實際上指的就是基于學生當下和未來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英語學習能力來為學生設置更為合理的“教”“學”活動。而在這些教學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教師一是要參考已經制定好的教學目標,二是要參考詞匯在語篇中的實際應用,三是要參考學生思維認知的發展規律與發展速度,四是要參考學生之于英語詞匯學習的實際需求與個人目標,將指向“教”與“學”的具體活動設置為可以循環使用并延伸目標詞匯知識內涵的語言輸出活動,讓學生在主動的學習行為中掌握更多有關英語詞匯的知識。
以人教版高二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5 “Working the land”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主題為“土地開墾”。在針對單元重點詞匯和難點詞匯設計的專項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圍繞著“人與自然”的這一命題來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首先是將視角放在“人”上,綜合單元主語篇“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來帶領學生了解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跡和人物性格,以“pioneer 先鋒”為重點英語詞匯展開入手,引導學生學習、理解并掌握用英語來介紹一個人的功勛和成績、贊揚一個人的精神和品格的方法,同時,在語篇閱讀中借由“fulfill”等不常見詞匯來豐富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詞匯運用;然后,教師還可以把視角放在“自然”上,圍繞著struggle、rid、regret、focus、reduce、comment等詞匯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通過發展學生的邏輯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來促進和推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四)借語篇引導學生理解英語詞匯深層內涵
在英語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有關詞匯等語言知識的“教”與“學”實質上都是一個長期積累且循環增長的過程。這一點主要是由人腦中網狀形式的儲存結構來決定的,教師在依據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六要素完成課程目標和課程活動的設計與安排后,還需要對教材中包含音頻、圖片、圖表、閱讀文本和語篇填空在內的所有語篇材料展開深層次的分析,借助語篇教學來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英語詞匯的深層內涵。
以人教版高三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三冊Unit 2“Healthy Lifestyle”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材中所有的詞匯、語篇等都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的。那么,在教材內外,教師就可以綜合已學、未學和需要在課外學習的語言知識來為學生設置一個以“健康生活”為主體的語篇閱讀,圍繞著均衡飲食、良性作息、定期運動的健康的生活習慣來開展專項詞匯與探究,與之相關的詞匯包含mentally、physically、balance、relax、 strengthen等。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列出一些與健康相對的負面詞匯來進行對比教學,深化學生對健康生活層面的積極詞匯的認知。最后,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準備一到兩段供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語篇材料,并在學生自主閱讀的末期階段引導學生圍繞語篇中出現的主題詞匯進行頭腦風暴,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語篇中詞匯的理解與認知。
三、結語
總而言之,詞匯教學是英語學科教學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教學板塊,而針對詞匯的學習、積累和應用則是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表達、概括等綜合語言能力的養成和發展至關重要。而英語學習活動觀本質上其實也是新課標中為了落實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而提出的一個英語教學改革方向,作為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之一,為高中英語教師詞匯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都提供了方向和行動上的指引。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引下,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明確英語課堂上的詞匯教學不能夠也不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教學活動,站在整體視角下開展綜合性的教學活動也不只是新課標對課堂教學提出的改革建議,更是社會發展和學生成長對課堂教學提出的實際要求,教師應當圍繞理論來設計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反思經驗。
參考文獻:
[1]郭潔.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2023(15):93-95.
[2]徐永軍,丁磊,涂素華等.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探究[J].基礎外語教育,2022(1):85-93,111-112.
[3]李愛霞.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探究:以Unit 5 The Monarch's Journey為例[J].英語教師,2021(8):117-121,133.
[4]歐陽鳳枝.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實踐探究[J].英語教師,2021(1):140-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