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融合。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英語教學也必然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交流能力的同時引導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文首先介紹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征,然后分析了新時代背景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的必然性,最后提出了一些融入策略及融入路徑,以便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融入英語教學中。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路徑;英語教學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文化的鮮明特征。首先,它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提倡人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自然。其次,它強調家庭的重要性,提倡人們應該尊重父母和長輩,保持和諧的家庭關系。第三,它強調集體主義而不是個人主義,主張人們應該為共同的目標奮斗而不是只追求個人利益而合作。第四,它強調儒家思想,提倡人與人之間要善良、誠實、忠誠,建立和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可以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些精神貫穿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在新時代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由此可見其生命力之旺盛。
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的時代背景
(一)國內外背景
在母語不是英語的國家,許多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將來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或教育機會。然而,這種學習英語的熱情也會導致學生在沒有完全理解西方價值觀的情況下接受它們,進而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樹立。
(二)社會需求
隨著國際分工合作和聯系更加緊密,如何有效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播,以實現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已成為重大課題。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學好英語既可以更好地認識世界,也能夠向世界介紹中國,加強各國之間的理解與合作。因此英語教學中應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中西方文化對比教學,引導學生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學科發展需求
當前,一些英語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英語課程的關系存在兩個錯誤認知,一是片面地認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思政學科和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英語課主要傳授英語知識。二是片面推崇西方文化,鮮少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由此導致英語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割裂,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英語教師需要開展課程思政,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入英語課堂,發揮學科的育人功能。
(四)現實需求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教學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學習了解歐美國家的歷史文化、人文知識等,也要避免讓學生受到西方國家消極意識形態的影響,甚至出現對本國和本民族價值觀的認同危機,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英語教學的現狀
研究發現,職教英語教材的開發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課程標準和職業標準為依據,以跨學科研究為引領。針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融入,教師可采用的實施路徑有融入內容職教特色化、融入形式方法范式化、融入形態融媒智慧化。可應用的策略包括:以突出職教特色為重點,深度融合;以學生為中心,創新開發;以產教融合為手段,協同建設。
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一)互相尊重原則
既不崇洋媚外、自我貶低,也不故步自封、唯我獨尊。對不同文化要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這是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二)求同存異原則
中西方文化存在較大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比較兩種文化的差異,發現共同點,認識并理解差異存在的客觀性,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與視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原則
時代的快速發展讓一些曾經先進的文化逐漸顯現其時代局限性,這就需要教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選擇能夠適應當今時代發展需求的優秀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
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體現多元文化的課堂環境
教師可以創設體現多元文化的課堂環境,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動力。例如開展與節日相關的活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讓學生練習使用與節日相關的英語表達。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節日經歷,這樣他們就能對這些節日有更多了解,讓學生在了解節日相關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進行教學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如視頻和圖片,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同時也可以鍛煉他們的英語語言技能。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針對不同水平或層次的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材料。此外,教師還可以多媒體技術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動活動,使教學更有趣,從而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
(三)鼓勵學生開展跨文化交流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文化交流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與合作。如邀請外國學生參加英語課程,或安排中英兩國學生展開線上交流活動,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他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四)教師加強自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掌握
為了有效地將中華優秀傳統知識融入英語教學中,并使學生正確使用所學知識,教師首先需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詳細的了解,以便針對不同層次或年齡的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材料。其次,教師需要熟練運用相關教學技能,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這些材料,促進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學習。
(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文化活動
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文化活動,如參觀博物館、參加節日主題活動等。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有機會親身體驗我國的傳統文化習俗,而且也給他們提供了在現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的機會,從而幫助他們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六)融入多樣化的教學內容
為了更好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內容。一方面,教師應該從哲學、文學、歷史、藝術等方面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內容; 另一方面,教師應該選擇一些與學生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的內容,以便他們容易學習理解。
(七)設計相關的語言學習活動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三個策略為增補閱讀資源、設計辯寫任務、鼓勵學生表演展示。在選擇好教學內容后,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內容設計相關的語言學習活動。例如,大聲朗讀文章,或者開展相關主題的寫作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可以學習語言知識,還可以深入了解相關文化知識。
(八)增強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
除了設計相關的語言學習活動外,教師還應該通過組織相關主題的講座等多種形式,增強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使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從而有更強的責任感。
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的具體案例
教師在設計、選擇或者搜尋教學材料和內容時,可以盡量選擇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材料。 比如,在教學 “Time to celebrate! ”這一單元后,教師可以搜集更多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的英語文章,難度要適中,將其作為學生拓展閱讀的材料,以此向學生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單元文章介紹了圣誕節和萬圣節,教師可以搜集有關春節和清明節的短文,讓學生分組閱讀學習,通過中西方節日文化對比來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并輔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此外,教師還應為學生設計多元化任務,比如要求學生以某個傳統節日為主題進行英語寫作,如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使學生的文化素養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為更好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在選擇合適的教材、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我等。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營造體現多元文化的課堂環境,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鼓勵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可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軍,周俊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職業院校教材的理路框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11):76-81.
[2]李雙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融入途徑探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22(3):125-128.
[3]羅建軍.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中英語教學策略研究:以Holidays and Festivals in the United Kingdom的延伸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21(Z1):54-60.
[4]劉敏.新文科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研究[J].廣西教育,2021(31):141-144.
作者簡介:朱久堂,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醫藥分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第5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改革課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職教英語模塊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WYYB5)、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英語》第一冊課程思政內容設計研究(課題編號:2021SZX0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