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減”政策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主動采取措施推動英語閱讀教學實現減負增效。教學評價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一環,對于優化閱讀教學活動、提升課堂閱讀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而閱讀教學評價改革也受到英語教師的關注。基于此,本文綜合采用文獻資料研究、理論分析和教學案例分析等方法,先探討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多元化評價的可行性、重要性,而后分析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評價現狀,進而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多元化評價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雙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多元化評價;實施策略
作者簡介:陳淑華,泉州師范學院附屬鵬峰中學。
現階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正面臨改革,而閱讀教學評價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推動閱讀教學評價朝著多元化的方向變革,以此為學生的學習發展提供幫助。然而,一些教師作出的閱讀教學評價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亟需教師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改進,本文對此展開詳細研究。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多元化評價概述
教學評價指的是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主動收集有關學生學習發展的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而后根據分析結果和預期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價值判斷的行為。教學評價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診斷學生在上一階段學習中的表現,如是否掌握英語知識、是否鍛煉英語思維等,也能對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規劃進行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有效了解自身的學習狀況與知識體系構建水平,引導學生對下一階段的學習規劃作出調整。不難發現,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對于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故而本文以此為研究對象展開探討。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多元化評價的價值意蘊
(一)可行性分析
首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強調注重教學評價的優化改革,推動教學評價貫穿于英語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標準,推動評價主體多元化并發揮教學評價的多元化功能,要求教師應當主動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既要關注學生的期末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結合作業完成情況、課堂答題水平對學生實施多維度、多元化評價。不難發現,新課標的實施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多元化評價提供了有力指導。
其次,相關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的研究為“雙減”背景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提供了一定幫助。例如,左曉倩指出實施多元化閱讀教學評價需要教師準確把握教學評價的功能,以此為前提才能有效發揮教學評價的價值,使教學評價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這為初中英語教師對學生實施多元化的英語閱讀教學評價提供了指導,也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相應幫助。
(二)重要性研究
首先,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傳統的教學評價僅有診斷功能,而多元化教學評價還具有指導和建議功能,能對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發展提出相應建議,而學生則可以根據教師的建議深入學習,補齊自身的學習短板。
其次,構建高效的英語閱讀課堂。優化后的閱讀教學評價能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尤其是當學生閱讀思路錯誤或閱讀活動受阻時,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評價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使學生順利排除障礙,主動克服閱讀學習中的困難,而后與教師相互配合共建高效英語課堂。
再次,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課堂交互。教師在實施多元化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通過詼諧幽默的評價用語點撥學生,既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又能讓學生處于高效的學習狀態,集中注意力認真學習,活躍英語閱讀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有效閱讀。
最后,促進初中英語教師職業發展。現階段實施多元化的閱讀教學評價對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主動采取新型教學觀念,積極推動“雙減”理念融入閱讀課堂和教學評價,才能使教學評價成為助力學生減負增效的有力工具,而這也為初中英語教師的職業發展提供重要契機。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評價現狀
通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發現,多元化的英語閱讀教學評價對于“雙減”政策的落實有重要作用。但從目前狀況來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評價仍舊存在一些問題,未能有效實施多元化評價。
第一,教學評價功能單一化。教師只是將教學評價作為診斷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狀況的工具,沒有認識到教學評價在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課堂交互方面的重要作用,致使閱讀教學評價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第二,教學評價主體單一化。現階段英語課堂上的教學評價主要是教師對學生實施的單方面教學評價,缺乏學生自評和互評,而且學生也沒有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反饋點評,這就導致學生無法通過教學評價來審視自身的發展情況,而且未能幫助教師實現教學優化。
第三,教學評價用語單一化。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習慣性使用“對”“不對”“好”“錯了”等模糊性用語,一方面導致學生無法準確發現自身存在的學習問題,無法及時糾正,另一方面則導致一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長期接受負面、消極的教學評價,這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
第四,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化。教師習慣性地采用終結性教學評價,而很少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發展性和過程性評價,這就導致一些基礎較差但學習努力的學生得不到肯定,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積極性。
四、基于“雙減”政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多元化評價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評價功能定位,全面認識閱讀教學評價
教師對于閱讀教學評價的認識直接關系到能否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多元化評價。基于此,教師應當主動更新教學觀念,明確閱讀教學評價的功能定位,對閱讀教學評價形成全面認識,既要意識到教學評價具有診斷、總結的功能,更要重視發揮教學評價的指導和建議功能,唯有如此,才能讓教學評價真正融入課堂教學。與此同時,教師應當積極推進閱讀教學評價關照核心素養。教學活動要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而教學評價作為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應當聚焦核心素養,而這也是發揮多元化教學評價功能的重要體現。因此,教師應當準確剖析教材內容與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而后推動核心素養融入教學評價體系,以此讓學生在閱讀教材內容的過程中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并以教學評價診斷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
(二)以多元主體開展教學評價
教師需要推進多元主體開展評價。結合教學實踐來看,教師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或互動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開展組內互評、同桌互評和自主評價。例如,在講解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2“Keeping healthy”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保持身體健康、預防流感的方法,而后用英語進行組內討論。在討論結束以后,教師讓學生進行組內互評,先由小組長點評組員的口語表達結果,而后讓組員點評小組長的閱讀學習成果,讓學生相互促進、共同成長。再如,教師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片段,而后播放發音標準的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通過自主評價的方式審視自己在發音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再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以此幫助學生糾正發音,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此外,教師應當與學生實施交互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成果進行點評,同時學生對教師實施的教學活動進行反饋評價,如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是否高效、教師設計的閱讀教學內容是否合理、教師的講解是否透徹,以此幫助教師發現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措施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水平。
(三)采取多元化評價用語,切實提升教學評價質量
前文提及,一些教師在開展評價的過程中采取單一、模糊的評價用語,致使教學評價并未發揮其應有作用。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從以下角度著手優化評價用語,推動教學評價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首先,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原則。既要通過“對”“錯”等基本的評價用語對學生進行定性評價,也要采用精準的評價用語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或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以此讓學生在教學評價的幫助下實現持續發展。其次,堅持積極與消極相結合的原則。在開展評價的過程中,應當以積極的評價用語為主,以此保護學生的學習信心,同時要善用消極、批評的用語,尤其是學生在某一階段頻繁出現錯誤時,教師應當采用消極的評價用語,以此警示學生。最后,堅持嚴肅的評價用語與詼諧幽默的評價用語相結合。結合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在學習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問題。當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思路方面出現錯誤時,教師應當用嚴肅的評價用語進行指導;當學生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出現失誤時,教師則可以采用詼諧幽默的評價用語。例如,教師讓學生起立回答問題,但學生發音不清、音調低,教師可以對學生評價道“同學,你是要跟蚊子比賽嗎?”。相比之下,這類詼諧幽默的評價用語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活躍了課堂氣氛,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更為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實施診斷性評價,診斷學生的英語基礎和閱讀能力
診斷性評價主要用于教學伊始,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閱讀水平,以便教師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發展制訂相應的教案和規劃。在實施診斷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閱讀教學的需求對學生開展評價,具體的評價維度包括英語基礎、理解能力、閱讀興趣、學習能力、文化意識等。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1“Making new friends”的教學伊始,教師暫且不講知識,讓學生憑借小學階段形成的英語基礎以及掌握的單詞對教材內容表進行初步閱讀,而后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表述,以此判斷學生的閱讀能力、英語基礎。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而后了解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并據此給出相對全面的診斷性評價。
(五)開展形成性評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形成性評價是重要的評價方式之一,教師可以將其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評價中,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具體來看,在閱讀解析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對特定的文章進行分析,既可以是課文內容,也可以是課外閱讀材料。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準確剖析文本結構與文章主題,讓學生在評價的幫助下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升閱讀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創意閱讀活動,選擇教材內容或課外閱讀材料作為文本,而后提出相應的問題,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鍛煉思維,增強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7“Food Festival”時,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內容,為學生準備了豐富的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美食文化,結合閱讀材料設計開放性閱讀問題,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并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以此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六)給予總結性評價,指導學生下一步的學習實踐
在學期的中后期階段,教師應當對學生本學期的發展情況予以總結性評價,既要評價學生對英語知識、教材內容的掌握情況,也要評價學生的英語思維、學習能力和文化意識發展狀況,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符合其認知水平的閱讀文本,以此檢測學生的閱讀水平。例如,教師為學生準備了文本“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s”,讓學生快速閱讀,闡述計算機的優缺點。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于檢測學生的閱讀方法是否正確、閱讀效率和閱讀準確性是否達標。而后要求學生掌握文中的單詞、語法等知識,讓學生在閱讀英語文本的過程中積累知識,筑牢知識基礎,最后根據學生的文本閱讀情況對其進行總結性評價。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評價結果對學生下一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給出建議。比如,若學生在閱讀速度、閱讀準確度方面存在不足,教師就要指導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學會借助工具書提升閱讀速度,全方位提升閱讀水平。
五、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多元化評價是可行的,而且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構建高效的英語閱讀課堂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現階段英語閱讀教學評價存在的主體單一、功能單一和方式單一等問題,教師需要明確教學評價的功能定位,以此為基礎推動教學評價標準多元化、主體多元化、評價用語多元化和形式多元化,尤其要注意推動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有效應用,多措并舉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評價質量,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曉渟.“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多元化評價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23(20):16-18.
[2]左曉倩.“雙減”政策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多元化評價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6):47-49.
[3]剡蘇芳. 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石河子大學,2020.
[4]王宏利. 形成性評價對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影響的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20.
[5]孔玉梅.淺析關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評價策略的實踐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