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詞匯作為英語語言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英語教學的基礎,詞匯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死記硬背,記憶單詞的音形義,更重要的是在語篇中,理解和表達與各種主題相關的信息和觀點。詞匯教學需要以語篇為依托,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理解其含義,運用實踐,從而內化與輸出。本文從“基于單元主題,呈現感知詞匯”“深挖語境語篇,理解內化詞匯”“拓展主題語境,遷移運用詞匯”三方面出發,探討基于主題語境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關鍵詞:主題語境;詞匯教學;詞匯習得;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周寧(1995.02-),江蘇南京人,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一、基于主題語境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依據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對于詞匯知識的二級目標要求如下:“學生能夠在語境中理解詞匯的含義,在運用中逐步積累詞匯;在特定語境中,運用詞匯描述事物、行為、過程和特征,表達與主題相關的主要信息和觀點;學生能初步運用500個左右的單詞,能就規定的主題進行表達與交流。”
教師圍繞這個目標進行詞匯教學,不僅要確保學生掌握到相應的詞匯量以及詞匯學習與運用的方法,還要保證學生的詞匯習得是基于語境的。作為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之一的主題具有聯結和統領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的作用,能夠為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范疇。基于主題語境的詞匯教學啟發教師創設主題語境,讓學生在單元整體的主題語境下,感受所學詞匯的語用功能,引導學生掌握在語篇情境中推測詞匯含義,理解運用詞匯的方法,從而保證詞匯習得的科學性與高效性。本文從基于單元主題,呈現感知詞匯;深挖語境語篇,理解內化詞匯;拓展主題語境,遷移運用詞匯三方面出發,探討基于主題語境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二、基于單元主題,呈現感知詞匯
(一)明確單元主題,定位主題詞匯
詞匯教學以語篇為依托,以主題為引領,在課堂教學之初,教師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導入活動,為學生的語言學習創設情境,因此教師應先明確單元主題,基于單元主題創設主題語境,由單元主題明確主題詞匯。教師必須在教學之初就讓學生百分百地理解認知“主題詞匯”,在教學環節中循環往復,不斷鞏固,深化學生對于“主題詞匯”及其詞群的認知程度。
(二)結合主題語境,引入滲透詞群
“主題詞匯”即單元主題,單元主題下的語篇又是由一系列與主題相關的詞群構成,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I like dogs”,單元主題為動物,其主題詞群即動物類詞匯,第二單元“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主題為制作水果沙拉,其主題詞群即水果類詞匯。因此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多樣的導入活動,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主題語境的同時,在主題語境中帶領學生感知理解單元主題詞匯和相關主題詞群。
例如,英語課堂中最常用的Free talk的導入方式,教師通過輕松的對話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將問題拋給學生的同時,將主題詞匯融入問題,在課堂熱身之初,就呈現主題詞匯,讓學生在學習了解了本單元的主題后,有一定的語言準備量,激活學生已有的關于本單元主題的舊知,以舊帶新地進行學習。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第八單元“Our dreams”教學中,教師通過free talk 將夢想的主題在輕松的師生交流中提前滲透,主題語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讓學生知道本課會涉及有關職業類的詞匯,學生在回答“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的問題時,就能充分理解職業類相關詞匯的含義與用法。
T: Hi, guys! I'm your new teacher today.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first. Hello everybody! My name is ... I like English, I like running. When I was little, I had a hero. He is strong and he can fly. Do you know him?
S1: Is he a superman?
T: Yes, you're right! And to be a hero is my dream, what about you? What is your dream?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S2: I want to be a teacher.
S3: I want to be a doctor.
教師由一段chant自我介紹引入,其后與學生進行問答,在教師引導示范和學生理解回答的過程中,學生感知理解主題詞匯“dream”,同時展開對主題詞群即職業類詞匯的一系列學習表達活動,從而讓生詞的學習更加語境化、自然化,不會顯得突兀。
基于主題語境,教師既可以設置由“主題詞匯”到相關詞群的學習理解活動,也可以反過來由“主題詞群”的教學,引出“單元主題”,從而總結習得主題詞匯。
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Happy New Year”,本單元的主題為歡度元旦,贈送禮物,分享喜悅。教師由“gift”一詞入手,雖然此詞非課本詞匯,但基于單元主題語境考慮,這是可以合理教授給學生的新詞,點題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
T: Hi, boys and girls. I'm your new teacher today. And I'm so happy te make friends with you! So I bring you some gifts. If you can answer my questions, you'll get a gift.(同時展示禮物盒,通過實物教學法教授新詞gift)
之后設置五個闖關類活動,帶領學生在獲得禮物的同時營造歡樂喜悅的課堂氛圍,為引出主題作鋪墊,活動設計如表格所示:
Activity 1:Listen and guess 學生聽聲猜測發出聲音的是什么。
R: Hello, I'm robot Roy.
T: What's this?
S1: It's a robot! 此環節教授本課的新詞robot,同時也將重點句型“What's this?It's a...”進行滲透。
Activity 2:Let's watch 學生觀看機器人踢球視頻。
T: What's this?
S2: It’s a ball. 滲透句型“What's this?
It's a...”,同時教授新詞ball。
Activity 3:Let's play 上一環節的Mr Ball 帶來的盲盒游戲,學生齊問“Mr Ball, Mr Ball, What's this?”
S3:It's a... 繼續滲透句型“What's this? It's a...”,同時復現其他已學過的名詞。
Activity 4:Look and say 繼續游戲,請同學生尋找教室中的禮物盒,學習詢問對遠處的禮物盒的表達方式“What's that?”
S4: It's a a CD. 教授句型“What's that?
It's a...”,同時教授新詞CD。
Activity 5:Let's sing 聽一聽CD的內容,原來是一首歌,學生齊唱Happy New Year 引出單元主題“Happy New Year”。
由層層遞進的游戲闖關活動,帶領學生獲得禮物的同時創設情境,引出本課主題,學習理解新詞和核心句型。
基于主題語境的詞匯學習,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初就應明確主題,設置語境,以基于語境的多種語言活動讓學生明確單元主題,學習理解主題詞匯和相關詞群,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深挖語篇語境,理解內化詞匯
在讀前活動中,學生僅基于主題語境已經對主題詞匯和相關詞群有了初步的感知理解,接下來要深入語境學習詞匯。對于已經滲透的單詞,教師要帶領學生進一步在語篇中鞏固理解,對于文本中的生詞,則應在文本解讀時,讓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語境猜測推斷詞義,或通過相應的教學設計進行詞匯教學。
(一)基于多模態教學活動的詞匯教學
讀中活動教師往往會設計總括性問題,延續讀前活動的語境,將學生帶入語篇語境中,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語篇,對語篇有大致了解。之后教師精心設計問題鏈和層層遞進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語篇,此時寓詞匯教學于練習和文本解讀中,幫助學生理解生詞。
例如,教師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At the snack bar”時,在講解“a glass of”和“a cup of”兩種杯子的差異時教師設置Listen and Judge 的環節,讓學生對于語篇內容進行正誤判斷,如“1.Mike would like a glass of milk.( ) 2. Dad would like a cup of tea.()”,檢測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同時,引出a glass of以及a cup of兩個新授詞組的含義與區別,同時出示圖片,細致講解兩種杯子的區別。學生在第一步自主學習進行判斷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教師再通過對比判斷、圖示講解的教學活動,強化學生的理解,先后兩個步驟利用語篇和多模態教學的方式,進行詞匯教學。
再如,教師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What do they do”時,總結環節讓學生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表格:
Character Job Working content Working places
Mike's father A teacher Teach English At school
Mike's mother A writer Write stories At home
Su Hai's father A doctor Help sick people In the hospital
Su Hai's mother A worker Make sweets In the factory
對于語篇最后出現的“factory”一詞,教師并沒有簡單直接進行翻譯式教學,而是讓學生在填表進行信息歸納的同時感知“factory”一詞,學生不難發現“factory”歸屬于地點類詞匯,工人工作的地點自然而然應為“工廠”,同時又給學生拓展了“hospital”一詞,使得教學具有層次性。
(二)基于語篇語境的詞匯教學
理解生詞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讓學生根據上下文語境猜測詞義,詞匯教學中更重要的是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語篇的整體環境中去感悟理解詞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為讀后環節的運用拓展作鋪墊。
記憶的深加工精細處理對詞匯記憶具有很大的影響,對信息的加工水平越深,信息就越能更長時間地保存在記憶中。而猜測詞義是一種深度信息處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對所猜測的詞語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以后詞匯的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下面介紹兩種詞義推測的方法:
根據該詞匯的前后片段關聯進行詞義推測。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Helping our parents”中的“busy”一詞,根據前后文,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It is in the morning, what is Mum doing? ”“It is in the afternoon, what is Mum doing now? ”,讓學生在語篇中找出相關描述,再結合文章前后的鋪墊與比較之后,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總結出“Mum is very busy.”,自然就知道媽媽的一天是忙碌的。通過引導性的提問,結合對前后文的推斷,加深了學生對生詞busy 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對語篇的前后因果邏輯關系更加清晰。
根據語篇整體推測詞義與深意。詞匯教學依托語篇,教師們可以借助語篇整體來幫助學生深度理解詞匯。例如,英語繪本A silkworms life cycle中的中心詞是“life cycle”,它體現了語篇的主題,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學生對于蠶的一生一開始只從字面意思上有較為直觀的認識,但在學生對語篇內容有了充分的理解后,學生更能感悟蠶的一生中對于生命付出的努力,更加能體會到“life cycle”一詞的深層含義。借此,在學習語篇的過程中也加深了對詞匯的理解,更與語篇主題相結合,實現繪本的育人價值。
四、拓展主題語境,遷移運用詞匯
學生在主題語境的引領下,基于語篇學習理解詞匯的意義與用法后,教師應延伸拓展課堂主題語境,聯系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通過創設情景境、設置任務等教學途徑,使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詞匯表達輸出。基于主題語境,教師還可以開展“word bank”等教學活動,為學生增加語言輸出所需的其他同話題詞匯,自然而然地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詞匯教學。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At the snack bar”一課教學中,教師在課后拓展環節,基于文本snack bar的主題語境,遷移創設更多與主題相關的情境,學生自由選擇生活情境進行角色扮演,使用“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等句型表達自己所需購買的物品,情境中增設word bank,將waiter、waitress以及相關的食物百貨類詞匯、水果類詞匯、文具類詞匯等新詞引入。
學生在情境中開展以下對話:
S1: Welcome to the stationery store! What would you like?
S2: I'd like a pencil and a ruler.
S1: Here is the pencil and the ruler. What about you?
S3: I'd like a pencil case and some crayons.
S1: OK, what about this blue one?
S3: No, I don't like blue, I'd like that pink one.
S1: OK, here you are.
S2amp;S3: Thank you.
從課內學習到學生自由談論,語言學習由輸入轉向輸出,也從課堂情境順利過渡到生活情境。既鞏固了語篇中所學到的詞匯,增加了詞匯的復現率,又學習使用了其他同類型的詞匯。在此環節學生還基于自己的真實需求,對所需文具的顏色進行挑選,在學習課內文本的基礎上表達個人的真實感受,大大體現了基于主題語境的詞匯教學的實用價值。基于拓展延伸的主題語境,學生在時空轉換、角色代入、分析問題、思辨解決、真實表達的過程中,充分發展語言能力,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在思維發展中推進語言詞匯學習,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總而言之,基于主題語境的詞匯教學能有效實現學生對詞匯的整體理解和遷移運用,彌補教材內容片段化的局限,提升詞匯教學的實效。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詞匯教學,但萬變不離其宗,基于主題語境,依托語篇,堅持此理念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有效習得詞匯,表達自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劉芳.“隨文識詞”.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有效詞匯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2(3):54-55.
[3]邱麗花.主題語境引領下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1(1):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