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單元整體教學的目的是強化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起知識框架,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和正向遷移。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注重落實單元整體教學,為學生提供指引,真正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實現整體化、系統化提升,為學生之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從多個方面出發,對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作者簡介:衛妍霏,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燕子磯校區。
新課標對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了要求,教師只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來實施英語教學,才能夠真正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單元整體教學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初中英語教材雖然是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編寫的,但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將教材中的知識進行一定的整合,幫助樹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此外,教師需轉變教學理念,要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積極分析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存在的問題,為學生提供明確的指導,這樣才能夠切實發揮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從多個方面出發,對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
一、明確單元教學目標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目標的設定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目標能夠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指明方向。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應當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推動學生逐步建構和生成圍繞單元主題的知識體系。為此,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需要考慮到將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不斷提升教學效果,從而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的目標。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要與語篇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實現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夠形成更為完善的目標體系,確保學生對單元主題有更加完整的認知。為此,教師需要對單元整體、語篇、課時等各個層面進行一定的分析,即能夠全面把握單元整體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對應性,又能夠分解好相關的課時、語篇等,讓單元整體、語篇、課時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確定單元教學主題。教師應依據新課標和教材內容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語篇內容,然后確定單元教學主題,之后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教學活動,以確保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達成。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Natural disasters”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學主題是natural disasters,教師可以以英語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為導向,將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分為詞匯、語法、閱讀、寫作等不同的方面,教師可以從這些方面來設計具體的目標。比如,積累和natural disasters相關的詞匯,在語境中掌握詞匯和語法的用法;能夠圍繞活動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或者具備相關主題的文本寫作能力;利用圖書館以及網絡查找與nature disasters相關的英語學習資源,提升知識遷移運用能力。這樣的目標旨在促使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知識,同時這樣的目標也具有單元整體性,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明確單元學習的方向,從而促使學生以目標為引導,積極參與到單元學習中。
二、注重重構單元文本
單元教學的特點是打破單篇教學的思路,從而使師生能夠基于整體性觀念進行教與學。為此,在大單元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嘗試突破原有教材的局限性,對教材資源進行一定的整合,從而重構單元教學文本。教材文本是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核心內容,也是實現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以及英語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重要載體。在重構教材文本時,教師應當將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細化至具體內容的層面,從而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有力的支持。這就需要教師在重構單元文本的過程中,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對各個板塊的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分解。具體來說,為提高教材單元知識的聯系緊密性,教師可以對各個板塊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換順序、刪減重組。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Teenage problems”這一單元的時候,就可以將單元各個板塊的內容進行順序調換、刪減重組等。具體來說,第一個板塊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涉及一些提建議的句型。教師可以將單元中的語法內容“Giving suggestions”放在第一個板塊中,從而為整個單元的口語對話以及寫作表達搭建語言支架。“Teenage problems”這一單元的第二個板塊包含兩篇閱讀材料,這兩篇閱讀材料都是求助信,旨在幫助學生掌握賓語從句的用法,所以在教學第二個板塊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講解賓語從句的特點、用法,從而為第三個板塊寫求助信作鋪墊。第四個板塊綜合了閱讀技能訓練以及寫作訓練,第五個板塊是寫作方面的內容。在第五個板塊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Reading部分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分析、規劃、仿寫。對第六個板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對這一單元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梳理,并通過演講的形式將語言的輸出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樹立有機地融為一體,達到自我提升的效果。
三、幫助學生把握好單元學習主線
單元整體教學和課時教學不一樣,單元整體教學所涉及的課時可能會是兩到三個,也可能是三到五個,所以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的開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學生的知識學習是零散的、瑣碎的,英語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抓住學習的主線,在明確學習主線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實現單元整體學習。在幫助學生明確單元學習主線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依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來引導學生,保證學生不偏離主線,能夠圍繞主線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Teenage problems”這一單元的時候,首先可以讓學生以求助信為主線,開展讀寫活動、聽說活動和討論活動,結合教材內容來優化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聽和讀屬于語言輸入行為,而寫和說屬于語言輸出行為。只有將輸出和輸入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保證教學質量得到切實提升。以“Teenage problems”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不同板塊結合起來組織開展聽、說、讀、寫等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討論,實現輸入和輸出的有效對接,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完善知識體系。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結合新課標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加以適當取舍和調整。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融入一些課外學習資源,比如為學生補充一些有關求助信寫作的素材,推動學生結合課內外資源提升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豐富。
四、優化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問題設置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優化問題設置,通過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對于單元教學內容的深層次理解以及知識的遷移。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首先應該深耕文本,結合某一單元的具體文本內容為學生設計層層深入的問題。同時教師還要分析學生的學情,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中,然后鼓勵學生圍繞問題展開充分的討論和交流,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進行思維碰撞,從而對相關的知識內容有更為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Teenage problems”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在寫作板塊的教學中可以優化問題的設計。首先,在Lead in部分,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已經在Reading部分通過讀后寫作知道了應該怎么寫求助信,因此可以通過一封求助信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幫助青少年解決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Can you be a good adviser? Let's do a quiz.”,以此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和動力。其次,教師可以設計“How do you help others through letters?”這一問題,鼓勵學生開展頭腦風暴,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完成目標的途徑。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并鼓勵學生制作相關的任務表格,羅列這一單元所提到的所有青少年問題,并進行分類,以引導學生能夠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學生可以從不同類型的求助信中選擇一封進行小組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以信的形式進行回復,之后小組成員展開互評和自評活動,從而對于回信的內容進行修改潤色,之后小組再次討論,最終選出最佳答復,并進行一定的展示。通過這樣的探究活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以得到培養,并且學生可以積極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和同伴進行充分的合作。
五、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
單元整體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從而促使學生的語言素養得以全面發展。所以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要考慮英語學科的特點,為學生滲透一些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語言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新穎有趣的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可以自覺地吸收語言知識。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沉浸式學習,從而讓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產生深刻的認識,樹立良好的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Good manners”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導入部分先為學生播放視頻,展現一些不文明行為,讓學生能夠了解哪些是不文明現象,以及英語國家的文明現象、規則以及禮儀等。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貼圖類活動,也就是讓學生將視頻中所看到的相關禮儀進行一定的分類,從而更加直觀地感受一些國家的禮儀。然后,教師可以設計對話活動,讓學生討論文中的六幅圖片,學習相應短語和句型,并且把圖片和文字結合起來進行搭配練習。在這樣的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文化知識學習為主線,了解一些與禮儀相關的知識,學生能夠獲得沉浸式學習體驗,不會偏離單元學習目標。
六、注重合理評價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不管是在課時教學中,還是在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中,有效的評價都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評價可以保證學生有效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認識到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和優勢,從而能夠在單元整體學習中進行查漏補缺,這對于學生的發展非常有利。在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一定要注重結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以及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從多個方面觀察學生,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等。
例如,教師在開展單元學習評價的時候,既要注重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又要注重分析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學生是否能夠建立起一定的知識框架。教師可以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以此來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為學生提供指導,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大單元學習中,這樣學生才不會在單元學習的過程中出現茫然無措、雜亂無章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亞紅.優化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以“大概念”統攝為突破口[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1(12):20-24.
[2]劉曉玲.主題意義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提問的探究[J].校園英語,2021(36):148-149.
[3]吳玲.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1(8):34-37.
[4]繆華.基于單元整體的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0):49-50.
[5]趙金俠.基于單元整體教學觀的初中英語精準教學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1(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