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葉
摘要:政治素養是人的綜合素養的核心。以特色活動培養職業學校學生的政治素養,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態度、遠大的理想抱負,勇擔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形勢時,能做出理性判斷。目前,職業學校的學生政治素養培養存在關注度不足、培養模式缺乏創新以及學生理解不夠深入等問題。基于此,職業學校要重視并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日常教學中,以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職業學校;特色活動;政治素養;校園文化;就業觀;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5-0137-04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常州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新時代職校生政治素養路徑的實踐研究———以常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登記號:CJK—L2022372)
政治素養是指學生的政治態度和理想,包括對政治理論知識的掌握,對價值觀、理想信仰、歷史使命、社會責任等的認識和理解,可以說,政治素養是人的綜合素養的核心,其高低也是社會政治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1]。學生的政治素養并非天生的,必須從日常教學中逐步培養,職業學校的學生正處于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以及政治素養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職業學校有必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多樣化活動、方法積極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使其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1.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度不足
職業學校在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部分職業學校就將教學重點放在幫助學生掌握實用技能、操作技能,提升動手能力上,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表現在思想政治課的課時設置少以及專職思想政治課師資配置不足、對教師的要求不高等方面[2]。由于對頂層設計不重視,部分思政課教師也采取應付的心態,甚至沒有系統的教案,經常是想到什么就講什么,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其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經常走神、閑聊或無所事事。以上情況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影響到學生的政治素養提升。
2.培養模式缺乏創新
職業學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決定其易受外部環境干擾,遇事既不冷靜,也比較沖動,這就要求職業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并創新培養模式,以學生喜歡且能接受的管理方法,促進學生的思想成長、政治素養提升。但部分職業學校采取的教學管理方式比較簡單,通常是根據課程標準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然后由任課教師或班主任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落實,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而管理制度因缺少校情、學情的基礎,無法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導致學生的投入度低,教學成效并不理想。另外,有的教師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單純的理論知識講授為主,教學內容空泛,沒有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只當作一項教學任務來完成,管理方式以相應的處罰措施為主,模式既單一又僵化,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濃[3]。
3.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
職業學校學生的文化素養較低,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較弱,價值觀不夠成熟,因此在面對深奧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時,存在一定的理解和認知困難。這種情況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效率,影響到學生自身的成長、發展。另外,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確認識,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在課堂上不專心聽講,如玩手機、聊天等,在課后既不注重鞏固知識,也不注重應用知識。這就導致其對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解不深入,限制了自身政治素養的提升,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
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出發點,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職業學校的基本任務,這就要求職業學校將教書與育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思想上要重視,方法上要創新,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從學生的學習、成長需求出發,從國家、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出發,探索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4]。
1.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
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職業學校就要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并引導教師適時調整教學方法。首先,職業學校領導層要提高思想認識水平,以高站位設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細化各項管理措施、教學方案,絕不能掉以輕心,也切忌搞形式主義,切實發揮思想政治的育人、育魂作用。其次,要加大對思政教師的培養力度。職業學校可通過“走過去”和“請過來”的方式,鼓勵教師相互交流探討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力求以全新的形式、豐富的內容使思想政治課堂呈現全新面貌,達成思想政治知識內化于學生心,外化于學生行的課堂教學目標[5]。
2.把握學生心理,激發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興趣
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各個學段的教學全過程,但其理論知識比較深奧,學生學起來有一定難度,存在興趣不濃等情況。因此,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政治素養的首要任務。這就要求思政教師深入研究,潛心思考,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找到其興趣點,并以此為切入口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學習效果自然就好[6]。例如,在“科學對于財富”的教學中,教學伊始,教師給每個學生一分鐘的時間,讓他們以“假如我有五百萬將如何設計人生”為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對這個充滿挑戰性的話題,學生的興趣十足,熱情高漲,其積極踴躍地規劃、設計自己的人生,整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當學生完成發言后,教師可進行總結性發言,對所有學生的回答表示肯定,然后在其興趣濃厚的情況下介紹本課知識,使其對財富形成全新認識,并樹立正確、科學的財富觀。再如,在講解“堅持公民權利與義務的統一”的內容時,教師沒有直接按照教材進行授課,而是利用課堂的前三十分鐘進行了“我的青春誰做主”的即興演講活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們踴躍參與,有的學生的演講效果非常好,有理有據、情景交融,引來陣陣掌聲。可以說,學生對青春的認識獨特而浪漫,是教師始料未及的。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又對本課主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于是教師趁熱打鐵闡述人的生命可以由自己做主,但我們不但有權利享受青春的美好,更有義務利用青春的大好時光學知識、學文化,積極報效祖國,盡自己作為公民的義務。本節課程因事先的鋪墊非常成功,所以達到良好教學效果,學生的精力集中,發言踴躍,理解深刻。
3.圍繞社會熱點,引導學生形成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在信息社會,學生可快速接觸大量資訊,但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弱,有時很難分辨信息的真假、優劣,因此,教師有必要通過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解讀社會熱點問題,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其形成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7]。例如,在開展“提高綜合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建設和諧社會惠及全體人民,構建和諧社會更是人人有責,每個人都要承擔起自己的角色,盡職盡責,勇于奉獻,勇于承擔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為此,教師可結合我國脫貧攻堅戰的熱點事件,引導學生以“建設和諧社會,我們要怎樣做”為主題進行討論。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學習經歷,展開廣泛的討論。有的學生認為,應該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各項活動。有的學生認為應以實際行動化解、消除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不和諧因素。可以說,學生的觀點理智而準確,思路清晰,這也使得本節課一直處于熱烈的討論氣氛中,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又如,在培養學生就業觀的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中國載人航天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出征儀式的熱點事件,有意識地對學生開展職業素養教育,積極提升學生的敬業意識、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時代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在教學中,教師可播放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出征儀式的視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讓學生認識到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躋身航天強國,和發達國家之間的科技差距在慢慢縮小,更證明了我們祖國的偉大和富強,以此形成為祖國的發展、繁榮奉獻青春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教師還可同步介紹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驅和杰出代表,如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錢學森,在航天科工集團表彰中國航天事業50年的活動中,錢學森與任新民、屠守鍔、黃緯祿、梁守槃四位專家同獲中國航天事業50年最高榮譽獎。以熱點事件培養學生就業觀的思想政治教學活動,可讓學生認識到掌握知識、掌握技能的重要性,并將個人的小理想與國家的大發展相聯系,以國家的振興為使命而努力學習,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8]。
4.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政治素養培養實效
獨特的、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校園是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所以學校的文化建設在一定意義上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道德素質發展水平[9]。職業學校要從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入手,建設富有校情、學情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有目的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積極促進學生的思想成長。例如,中職學校可利用節假日時間,組織愛國主義電影展播活動,引導學生欣賞《開國大典》《長津湖》《我和我的祖國》《集結號》等愛國主義影片,以此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另外,中職學校還可利用網絡快速、廣泛傳播的特性,把本校的優秀學生及其事跡以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加以傳播,引導學生以身邊人為榜樣,努力學文化、學技術、學做人做事,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此形成較強的競爭力,更好地在職場發光、發熱[10]。在對學生的政治素養培養中,中職學校還可結合升旗儀式、節慶儀式等活動,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豐富教育形式、內容,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認識到活動與自身政治素養提升的關系,從而加深對活動內涵的理解,并將其內化到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識體系中,外化于具體行動中。另外,職業學校還可組織學生參觀烈士紀念館等,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對職業及其社會價值的理解。
5.課堂教學活動多樣化,在寓教于樂中滲透政治素養培養
有的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缺乏足夠興趣和熱情,這與思想政治課的授課方式簡單、乏味有一定關系。因此,探索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學方法,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政治素養的有效途徑,如充分運用比賽、講座、演講等多樣化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落實培養學生政治素養的教學任務[11]。
(1)課程設計環節,以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為基礎選擇教學方法。首先,思政課教師要剖析、了解職業學校的思政學科教學目標,提煉課堂的重點教學內容,以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為基礎,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例如,在教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課時,教師可以多元化的方式設計教學活動,一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壯美畫卷,以此讓學生理解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內涵,了解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給農村發展建設帶來的變化,二是以“假如我是新時期的農民”為主題開展演講活動,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探究如何以實際行動為新農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設計,可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并在潛移默化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再如,“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的教學任務是引領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理解心理健康與生涯規劃之間的關系及對其學習、成長的重要性。在對課程目標、內容進行研究后,教師可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設計一個舞臺劇,讓學生分別扮演心理醫生、教師、學生,在角色轉換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以積極的心態規劃自己的未來發展。其次,在對課程資源的選擇上,思政課教師要結合基礎教學內容,設計課堂上的情感表達訓練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內容,并從學生的生活中選擇課程資源,如以本校知名學長的事跡為例進行思政教育,或結合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開展教學,以此提升教育的說服力與實效性。
(2)以多樣化方法在課堂教學環節落實政治素養培養任務。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創設、課堂交流等方式方法,將政治素養培養落實在各個教學環節。例如,在開展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時,教師可創設相應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情境中,體會到職業道德提升對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性,自發地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再如,在講授“職業道德與法治”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設計知識搶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從題目的辨析、解答、討論中辨別是非對錯,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認識到自身的社會使命感,并在生活中、工作中尊法守法,在法律的框架內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以自主體驗、實踐探索與合作研究的方式學習思想政治知識。這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時,教師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開展小組辯論活動,讓學生自由組建小組,然后利用校圖書館或網絡查閱參考資料,互動討論,確定本組的辯論主題。通過激烈的小組辯論,學生可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提高自身政治素養的積極意義。
(3)優化課后反省與課堂評價方法,提高政治素養培養效果。在課后反思環節,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學習結果,并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促使學生提升自身政治素養。在課堂評價方式上,教師要改變以考試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引入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不足,并借鑒其他同學的長處,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12]。同時,教師也可將家庭、社會、企業等因素納入評估體系,全方位評價和記錄學生的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反思環節和課堂評價的作用,積極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總之,青春是美好的,青春也是自由飛揚的。要想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就需要學會飛行的本領,找到飛行的方向,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能起到領航和訓練學生飛行本領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新的歷史時期,職業學校要有高站位,基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適應本校特點和社會需求的新型教學模式,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率,發揮其育人育才作用,培養更多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北燕.如何加強新時代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河學刊,2020(03):112-113.
[2]王亞飛.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J].船舶職業教育,2018,6(03):61-65.
[3]王亞飛.淺談中職學校學生德育教育與感恩教育的現狀和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17(33):132.
[4]許細華.吸引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關鍵[J].江西教育,2017(13):27-28.
[5]劉讀芹.探析中職政治課堂教學的困境和對策[J].安徽教育科研, 2022(27):24-26.
[6]王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內蒙古教育, 2022(06):26-30+36.
[7]聶菊萍.工學結合在中職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芻探[J].成才之路,2021(28):47-49.
[8]劉桂芹.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37):172-173.
[9]李中奎.新時代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12):168-169.
[10]陳彬彬.中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路徑研究[J].廣西教育,2020(42):22-24.
[11]李博海.網絡時代中職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與改善策略[J].吉林教育,2020(31):11-12.
[12]崔康.新媒體背景下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19):91-92.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Political Literacy through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Zhang Ye
(Changzhou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ollege, Jiangsu Province, Changzhou 213000, China)
Abstract: Political literacy is the core of a person’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Cultivating the political literacy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hrough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is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to form correct political attitudes, lofty ideals and aspirations, bravely shoulder historical mission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make rational judgments in the face of complex and changing social situations. At present,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olitical literacy in vocational schools, such a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lack of innovation in training models, and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among students. Based on this,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daily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rich and colorful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and versatile talents for society.
Key words: vocationalschools;featured activities; politicalliteracy;campusculture;employmentconcept;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