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播操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教學措施和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學校的落實,不僅僅展現著學校的精神風貌,還展示著學生的青春、活力。有效落實小學體育廣播操,既符合當前學生的性格,也符合全面發展和減負等國家教學政策。基于此,本文從學生學業壓力較大、學生參與積極性低兩個方面對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接著從準備活動、示范講解、游戲實踐、合作練習、多種方式、動作糾錯六個方面對小學體育廣播操的教學策略進行了分解和實踐。
關鍵詞:小學體育;廣播操;教學策略
一、引言
廣播操是小學生每天都需要完成的項目實踐,其在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但是,傳統的小學體育廣播操的教學就可能影響學生的體操積極性、動作的標準性和動作節拍的不完整性等。為解決這樣的問題和推動學生持續成長,教師就需要關注學生的教學實踐,引導學生思考,選擇與小學生身體素質、心理認知、政策相符合的教學策略。
二、當前小學體育廣播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業壓力較大
當先小學教學重點依舊放在了學生的英語、語文、數學知識的掌握和認知基礎上,而對學生的廣播操等藝術、體育鍛煉的教學是相對比較不足的。這樣的教學現狀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缺失了體育鍛煉的充足機會[2]。
此外,部分重復、機械、長期不變的廣播操音樂和實踐,既不能推動學生掌握知識,也不能讓本就自控力有限、集中意識薄弱、身體素質差異大的學生對廣播操產生興趣。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選擇機械示范和重復練習,影響了學生對廣播操的價值思考。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就需要選擇合適的廣播操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實踐。
(二)學生參與積極性低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比較貪玩、注意力難以集中,動作協調能力都存在著許多不足。這些不足,就容易讓學生在綜合實踐的過程中出現消極認知。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受教師的教學實踐、學生的廣播操安排、學生自身的身心發展等影響的[3]。其中,教師的教學實踐主要是指體育教師,對學生的廣播操教學實踐。部分教師的教學實踐在簡單廣播操之后,很少對學生綜合知識的積極鞏固,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失去學習廣播操的積極性。
此外,學校安排的廣播操安排是很少發生不斷變化的。這不僅不適合學生學習注意力的階段化需要,還不適合學生心性變化。為解決這些問題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可以選擇音樂、講解等與廣播操之間的聯系開展教學。
三、小學體育廣播操的教學策略探究
(一)結合合適音樂,開展準備活動
傳統的廣播操教學中,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抵觸情緒。為解決這些消極學習情緒和調動學生參與廣播操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從廣播操的多樣準備活動出發,選擇合適的具有節奏感的音樂,整列隊形[4]。
其次,教師主動與學生問好,讓學生體會被尊重的體會,把握廣播操學習前的儀式感。接著,向學生宣布與本節課教學內容與目標之間聯系的廣播操準備活動和重點動作。再讓學生完成跑步、徒手操準備活動、講解實踐等準備實踐活動。
1.播放音樂,調動學生參與教學
為了調動小學生集中注意力,調動參與廣播操教學積極性,教師需要圍繞廣播操所需要的音樂,從動感、節奏出發,開展教學。以《七彩陽光》的大課間廣播體操為例,就可以選擇這個廣播操的音樂、輕音樂、節奏,讓學生猜測體操活動名稱。這些音樂總是夾雜著其他全國中小學生廣播體操的相關音樂。如此,音樂必能推動學生改變之前對廣播操學習的看法。
2.主動問好,給予學生一定尊重
在學生集隊之后,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向學生問好,如“同學們,歡迎來到新的廣播體操教學”或者“同學們好”等,便能讓學生正確認識教學的知識和體會教師對自己的尊重。此外,這一步看似簡單,但是也是讓學生學會回應老師和集中注意力,正是參與教學的一個環節。
3.宣布內容,引導學生了解重點
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師一般會忽視學生了解課堂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很難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到自己體育課堂廣播操的實踐性和方向性。為幫助學生明確體育課堂廣播操的教學方向,體會知識的科學性,教師需要從廣播操的主要整體內容名稱、整套視頻播放等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起自己的體操學習方向。
4.多樣活動,推動學生科學熱身
為避免學生在廣播操教學的時候出現拉伸等問題,可以首先安排學生圍繞操場縱隊慢跑,為學生做好熱身活動。接著,安排學生完成頭部、擴胸、俯背運動、弓步壓腿、側壓腿、手腕踝關節運動等行進間徒手操活動。這些活動準備能夠為學生后續廣播操動作的安全性和參與積極性做好準備。
(二)結合廣播體操,示范講解動作
傳統的廣播操教學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比較繁雜的,難以在一次性的教學中記錄和掌握知識。但是傳統的教學是很難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理解認知的。這就很難幫助學生完完全全地踏實掌握廣播操中的原地跑、伸展、擴胸、踢腿、體側、體轉、全身、跳躍、整理運動全套體操活動技巧[5]。因此,教師應該結合體操全部的廣播操內容,為學生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基于此,教師結合學生之前的學習實踐,為學生提供一一講解、模仿示范。以第三套小學生廣播體操七彩陽光為例,結合詳細的教學內容,向學生進行詳細的示范。
預備教學階段,為學生從頭到腳地為學生提供節拍、動作、姿勢的示范。預備環節主要內容為四個八拍。預備姿勢:直立。1-4兩臂經體側成側上舉,掌心向內,頭稍抬頭、挺胸、發號口令。接著,5-8雙腳起落鍾四次,同時兩手五指分開經內外旋四次。二八拍:1-4兩臂向內交叉繞至側下舉(左臂在前)。5-8雙腳起落鍾四次,同時兩手五指分開經外內旋四次。三八拍:1-2左腳向側一步成開立,同時左臂側舉,頭左轉90度。四八拍:1-2雙腳起落鍾一次,同時兩臂成前平舉,引導學生完成對應的動作姿勢。
在主要體操動作教學階段,教師需要合理安排好課時的過程中,為學生一一進行運動教學。主要體操動作都是八八拍的,包括了第一節到第七節:伸展運動、擴胸運動、踢腿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以第一節伸展運動為例,教師可以從八個節拍出發分別為學生提供詳細的示范講解。其中,1-2左腿向前一步成前點地,同時兩臂前平舉,掌心相對。3-4還原成直立。5-6兩腿屈,同時左臂經體側成側平舉,掌心向下,右臂經體側至上舉,頭左轉90度。第三個八拍從:1-2雙腳提鍾立,同時兩臂經體側至上舉。3-4兩腿屈,同時兩臂經體側繞至腹前交叉(左臂在前),頭稍低。5-6左腿向側一步成開立,同時兩臂經側至側上舉,頭稍抬,等詳細動作出發進行實踐。
第四個八拍從手臂落下、還原體側出發進行詳細示范講解。剩下的四個節拍重復前面四個節拍,就能讓學生掌握和提升廣播操的理解和認知。在舒緩的整理運動的時候,可以從兩個八拍中的原地踏步、立正姿勢、左腳、手臂方向出發給予學生完整的教學實踐。如此,學生就能在教師的示范、講解動作技術要求和方法中,分解動作教學。這樣從預備動作、主要教學實踐、整體運動多個角度出發,就能推動學生掌握和理解廣播操的詳細動作。此外,學生就能在廣播獨自練習中了解自己的不足。
(三)關注重復練習,適時合作引導
傳統的自主學習,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廣播操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學生體悟廣播操的要領。為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需要發揮自身的不同廣播操基礎,為學生搭建起不同體操動作記憶、要領、理解的綜合基礎認知的小組練習。在分配小組的過程中,還需要關注學生之間的男女差異,進行合理分組。分好組后,引導學生結合詳細的小組訓練任務進行實踐。小組訓練任務主要包括:每個小組活動訓練內容、音樂伴奏整體小組訓練安排、小組活動整體訓練依次安排、拍攝視頻、訓練后拉伸等。
每個組活動訓練內容主要是指結合廣播操的預備、主要訓練內容、準備活動、拉伸等。這一活動主要是讓小組內的每個學生都完成對應的教學實踐需要,讓小組其余學生一起錄制視頻,并進行教導。音樂伴奏整體小組訓練,是指在個人展示之后,小組共同進行訓練。整體小組訓練除了個人訓練動作的掌握外,還需要從整體的“齊”出發。接著,發揮自己的教師指導作用,為學生拍攝整體訓練的視頻,再給予學生整體指導和協助。在學生小組完成練習之后,教師可以帶著班級整體小組訓練之后,進行詳細的拉伸。這樣的小組合作多樣訓練,既能推動學生恰當地理解、記憶、規范自己的廣播操動作,也能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明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學生鍛煉之后,可以從協調性、節奏性、靈敏素質、肢體控制、身體素質等綜合探究學生的體育能力和品德。這樣的教學實踐,既能推動學生改善傳統廣播操中的學業壓力大和學生參與積極性低的問題,也能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四)選擇多樣方式,課堂鞏固動作
單一的單一和合作重復、機械的聯系,是不能推動學生有效激發廣播操參與的積極性的。基于此,教師需要立足廣播操具體、詳細動作內容,選擇對標找齊法和異向干擾法、游戲法等調動學生的廣播操參與積極性和鞏固教學實踐。對標找齊法主要選擇“五向對齊法”:但是這一講解與理解有著差距。
圍繞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將手舉平”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找準對齊點,進行整體實踐。異向干擾法主要包括了廣播操音樂節奏的變動、旋律快慢的變動、背對實踐等。接著,讓學生從四個方位出發,推動學生按照不同的隊列隊形,進行課堂鞏固實踐活動。這些多樣的活動,既能推動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也能推動學生更加具邏輯性、順序性地掌握廣播操的訓練實踐思考。此外,這些多樣的方式,不僅僅能推動學生鞏固之前反復練習鞏固廣播操技巧。
(五)錄制訓練視頻,糾正錯誤動作
傳統的廣播操的教學,一般從課內的教材教學和課外的課件教學出發。這樣的教學實踐,既不能推動學生訓練視頻,也不能促進學生從認知、技能、情感出發綜合成長。這樣的教學不僅將廣播操局限在校內教學,影響了學生廣播教學的延伸和認知。為了豐富學生的認知,糾正學生錯誤的動作,教師可以發揮學校和家長的整體教學價值。
從學校的角度出發,開展廣播操相關的比賽,就能夠讓廣播操在學校普及,也能推動其他班級教師和學生增加對廣播操的重視。在學校的比賽活動中評選出廣播操表演最好的學生或者班級,錄制視頻,上傳到學校的公眾號和抖音等公共平臺中。為了增加外部人員對學校展開活動的了解,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廣播操技巧、動作的標準性出發,推動學生理解和體會廣播操理論和實踐技巧。這樣的教學實踐不僅能夠調動學生了解詳細的知識,還能推動學生在參與廣播操訓練的過程中正確認識廣播操的價值。此外,學校的比賽也可以將表現得好的學生集中在一起,開展集中表演,作為學校宣傳視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教學既能為學生提供廣播操的榜樣和模范價值,也能讓學生在參與這樣的隊伍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集體榮譽感。
從家庭的角度出發,可以開展家長監督學生完成學校安排的廣播操的實踐活動。這一實踐的完成需要體育教師與學生的班主任聯系、交流,進入到小學生的班級整體中,讓學生家長理解和了解參與學生廣播操活動體會的積極性。搭建好交流平臺后,與學生積極交流和思考,布置廣播操家庭任務。以第三套中小學生廣播體操中的第四節體側運動為例,教師在教學之后,就可以在群中上傳自己的音頻資料,讓家長錄制視頻,監督學生完成具體的體側運動實踐。體側運動的主要活動包括了八拍等軀體活動。
其中,體側運動主要包括了:(8拍×8)1-2兩腳起落鍾兩次,同時兩臂肩側上屈,手指觸肩3-4兩腳起落鍾兩次,同時兩手胸前擊掌兩次。5-6右腿屈膝,左腿側伸腳跟著地,同時上體側屈,梗頭7-8還原成直立三八拍1-2左腳邁一步成開立,同時兩臂前平舉,3-4左臂經前成上舉,右臂收回。5-6左手叉腰,右手成上舉,上體側屈7-8還原成直立手臂貼于體側。教師上傳了體側運動的示范視頻和音頻,讓學生進行實踐認知。家長上傳了學生的家庭體育任務視頻之后,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的動作要領、節奏、節拍進行分解,讓學生家長了解學生的體操活動完成情況。
也可以為部分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的家長,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在面對部分家長關于廣播操的活動相關疑惑的時候,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等通過錄音、文字、視頻,給予學生合適的評價和幫助。如此,學生既能在家庭視頻廣播訓練中體會廣播操之間的聯系,也能學習和完成此節廣播操的時候回顧和預習廣播操中其他小節的動作要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廣播操教學的好壞,不僅僅會影響學生當前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還會影響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選擇多元化豐富性的小學體育廣播操的教學,既能推動廣播操朝著更好的發展,也能為學生提供新穎廣播操活動。基于此,教師首先需要結合合適的音樂,開展跑步、節奏化的準備活動;結合廣播體操實踐,進行適當的示范講解,能夠扎實學生的廣播操實踐基礎;學生小組合作,實時引導學生重復練習;選擇多樣的教學實踐,從學生視角出發,鞏固廣播操技巧;錄制整套廣播操教學視頻,給予學生標準的動作、節奏等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完成糾錯實踐。
參考文獻:
[1]郭倩.“情境教學”在一年級廣播操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青少年體育,2021,(01):113-114.
[2]張鵬程.基于多元化視角下一年級學生廣播操教學八法[J].新課程導學,2020,(32):57-58.
[3]唐士坤.淺談小學體育廣播操的教學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8,(12):68+70.
[4]劉澍.淺談小學體育廣播操的教學方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2):78-79.DOI:10.16730/j.cnki.61-1019/g8.2017.02.043
[5]李繼蘭.小議小學體育廣播體操的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2,(20):195.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