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分析基于移動醫療模式下的精準管理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移植術后血液凈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接受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移植手術的100例血液凈化患者,按照信封法隨機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進行干預,觀察組采用基于移動醫療模式下的精準管理進行干預,檢測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營養水平(血紅蛋白、白蛋白、血鉀),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健康素養、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記錄兩組患者干預期間發生的不良事件。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而兩組患者的血紅蛋白、血鉀水平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gt;0.05);觀察組患者的血液透析健康素養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患者的自我管理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患者的KD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8.00%)低于對照組(26.00%)(Plt;0.05)。結論:基于移動醫療模式下的精準管理可有效改善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移植術后血液凈化患者的營養水平,并顯著提高其健康素養、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 移動醫療;手術機器人;腎移植;血液凈化;自我管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 R473 R6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7721(2024)04-0648-06
Application of precision management based on mobile healthcare model in blood purification for patients underwent Da Vinci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LI Lei, WANG Liyan, LIU Ke, JI Danying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ecision management based on mobile healthcare model in blood purification for patients underwent Da Vinci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ho received blood purification after Da Vinci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5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50) using envelop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cision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based on mobile healthcare mode. The nutritional levels (hemoglobin, albumin, and potassium)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health literacy,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KDQOL)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assessed, and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were record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albumin level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emoglobin and blood potassium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gt;0.05). The health literacy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The KDQOL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8.0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6.00%) (Plt;0.05). Conclusion: The precis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mobile healthcare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level of patients who received blood purification after Da Vinci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with high safety,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health literacy,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Mobile Healthcare; Surgical Robot; Kidney Transplantation; Blood Purificati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腎移植是治療終末期腎病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并延長生命[1-2]。近年來,隨著機器人手術系統的發展,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操作靈活、精細,可減輕手術損傷[3],目前已逐漸應用于腎移植手術。但腎移植術后移植腎可能會誘導機體免疫排斥機制,從而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且移植腎的存活時間也會受到高血紅蛋白血癥、水電解質失衡、感染等并發癥的影響。血液凈化是借助凈化裝置清除體內多余的代謝廢物或毒素,這樣有利于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性,延長生存期[4]。但血液凈化屬有創操作,且療程較長,在治療期間患者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并發癥,還會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進而導致其護理配合度降低,從而影響預后,因此加強對血液凈化患者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移動醫療是指醫務人員利用電子信息或通信技術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具有便利、快捷、高效等優點,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5-6]。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移動醫療模式下的精準管理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移植術后血液凈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本院接受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移植手術的100例血液凈化患者,按照信封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gt;0.05),見表1。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為首次接受異體腎移植;②腎移植術后超過3個月;③符合血液凈化指征;④近期未使用過利尿劑、降尿酸等藥物;⑤意識清醒,認知功能正常;⑥依從性良好,可配合研究者工作;⑦臨床資料完整;⑧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多器官移植;②移植腎出現排斥反應,甚至導致死亡;③合并血液系統疾病;④心、肝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⑤合并惡性腫瘤;⑥合并精神、神經系統疾病;⑦意識障礙,無法正常溝通交流;⑧中途發生嚴重不良反應,退出研究;⑨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臨床醫師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予以吸氧、抗感染、營養支持、糾正腎性貧血、控制血壓等常規治療。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進行干預。責任護士以口頭或健康手冊等形式向患者進行病區環境、血液凈化注意事項、用藥指導、防跌倒等方面的宣教。同時,囑患者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多吃優質蛋白,保持營養均衡,控制液體攝入,并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保證足夠的休息。平時注意保護血管通路,定期更換導管敷貼,保持導管處皮膚干燥清潔,避免扭曲打折。在血液凈化的過程中,要嚴格保持無菌操作,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凈化液與連接管道的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向醫師報告。另外,責任護士耐心傾聽患者主訴,了解其心理需求,評估其心理狀況,及時疏通并緩解其不良情緒,并給予其支持和尊重,盡可能滿足其合理需求。
觀察組采用基于移動醫療模式下的精準管理進行干預。首先,建立干預小組。由護士長、3名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1名主治醫師、1名營養師、1名網絡信息工程師組成,并由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對小組成員定期進行血液凈化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與學習。其次,提供技術支持。建立血液透析移動醫療平臺,分為醫護、患者、技術等3個端口。醫護人員可登錄醫護端,獲取患者的臨床資料及血液凈化方案,包括營養評估、防跌倒評估、血管通路評估、特殊情況護理記錄等;還可以在平臺上通過視頻、文字、圖片等方式上傳腎移植手術、血液凈化相關資料,方便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查閱;另外,醫護人員還可以進行線上問診、與患者互動、解答患者疑惑、定期評估患者的病情及血管通路等。患者可以通過患者端進行線上問診;若發生特殊情況,也可以向醫護人員求助。網絡信息工程師可以登錄技術端對血液透析移動醫療平臺進行維護與更新。最后,制定護理干預措施。護理人員通過整理、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其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①心理干預。由于患者缺乏腎移植、血液凈化的相關知識,容易產生焦慮、害怕等情緒。護理人員通過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溝通,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引導其表達內心真實感受,進而評估其心理狀況,及時疏通并開導其不良情緒。另外,向患者詳細講解腎病及血液凈化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還可向其介紹成功案例以增強其治療信心及依從性。同時,鼓勵家屬耐心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支持、理解和尊重。②管路維護。床頭、管路處均注明防導管滑脫、防跌倒標識,并向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健康宣教,加強巡視。在醫護端記錄壓力變化參數,導管固定良好,并保持血管通路密閉性,防止通路移位、打折、扭曲或堵塞;同時注意觀察穿刺處是否有滲血、滲液、紅腫出現,保持清潔,定期進行維護,若敷料被污染需立即更換。根據患者病情遵醫囑予以肝素抗凝,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液凈化前確保導管功能良好,確認管腔中有回血。嚴格保持無菌操作,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凈化液與連接管道的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并在醫護端及時進行記錄和評估。留置股靜脈導管的患者在進行血液凈化時,保持臥位,避免牽拉導管造成導管滑脫。③營養指導。護理人員登錄醫護端進入患者的營養評估界面,查看年齡、身高、體重、白蛋白、營養評估等記錄,分析數據后形成營養方案,包括飲食推薦,并經營養師審核后將其推送給患者端,以指導其維持正常營養水平。同時根據患者血液凈化期間的體重變化情況及透析超濾量進行液體控制管理,保證患者體液平衡,待主治醫師審核后推送給患者端。在此期間,上述方案均可根據患者的個人習慣做出相應調整。另外,囑患者每月稱量體重并記錄,護理人員則在平臺對體重、營養、液體控制等進行重新評估,并與主治醫師一起對不理想者進行分析整改。
1.4 觀察指標
1.4.1 營養水平 分別于干預前后(血液凈化前、血液凈化后2個月)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紅蛋白、白蛋白水平,采用微量法檢測血鉀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流程操作。
1.4.2 健康素養 分別于干預前后(血液凈化前、血液凈化后2個月)采用血液透析健康素養量表[7]評估兩組患者的健康素養,包括功能性、互動性、批判性3個綜合指標,總分0~26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素養越好。
1.4.3 自我管理能力 分別于干預前后(血液凈化前、血液凈化后2個月)采用自我管理量表[8]評估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問題解決、執行自護、情緒處理、伙伴關系4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法(1~4分),總分20~8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1.4.4 生活質量 分別于干預前后(血液凈化前、血液凈化后2個月)采用腎臟疾病生活質量簡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KDQOL-SF)[9]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軀體癥狀、抑郁、疲勞、挫折、社交關系5個方面,采用7級評分法(1~7分),總分26~182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5 不良事件 記錄兩組患者干預期間發生的不良事件,如導管脫落、感染、低血壓等。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患者的性別、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等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 χ2檢驗;年齡、KDQOL評分、自我管理量表評分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而兩組的血紅蛋白、血鉀水平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gt;0.05),見表2。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功能性、互動性、批判性等方面的血液透析健康素養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問題解決、執行自護、情緒處理、伙伴關系等方面的自我管理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觀察組患者的軀體癥狀、抑郁、疲勞、挫折、社交關系等方面的KDQO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8.00%)低于對照組(2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6。
3 討論
腎移植是治療終末期腎病患者的最佳方法,但其對吻合技術要求極高,而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移植手術可實現精準的血管吻合和輸尿管再植,且手術創面較小,患者恢復快[10-12]。
血液凈化常用于治療腎移植術后腎功能延遲,可清除血液中的病理性物質,有利于提高移植腎的存活率,延長患者生命[13-14]。移動醫療可以通過移動技術優化、簡化醫護患工作的各個流程,提高整體工作效率,進一步對患者實現規范管理[15-16]。
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的白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而兩組患者的血紅蛋白、血鉀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提示基于移動醫療模式下的精準管理可有效改善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移植術后血液凈化患者的營養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醫護人員可以通過移動醫療平臺將營養方案及液體控制管理方案推送給患者,患者可以不定時進行查看和學習,根據食譜推薦科學飲食,保證營養均衡;同時,護理人員可通過平臺對患者進行定期評估、監督,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且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17]。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的血液透析健康素養量表評分相比,觀察組患者高于對照組(Plt;0.05),提示基于移動醫療模式下的精準管理可有效提高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移植術后血液凈化患者的健康素養。這是由于醫護患可在移動醫療平臺上進行互動,并持續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支持,且患者的反饋也有助于醫護人員及時調整干預方案,從而促進患者保持健康行為,進而提高患者的健康素養;此外,家屬的支持與理解,醫護患的互動交流,成功案例的列舉,都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18-19]。醫護人員還可以在移動醫療平臺持續推送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的腎移植手術、血液凈化相關資料,方便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查閱,能讓患者主動獲取健康信息,意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其疾病認知水平,并促進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改變[20],這與本研究中觀察組的自我管理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的結果相一致。另外,由于醫護人員通過移動醫療平臺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評估,可以制定可行性高的護理干預方案,進而改進患者的不良認知、心理狀況,提高其配合度,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KD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也證實了這一點。在不良事件發生率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8.00%)低于對照組(26.00%)(Plt;0.05),這表明基于移動醫療模式下的精準管理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分析其原因在于護理干預小組可在患者入院后的不同時段對其進行護理評估,包括導管評估、心理評估、營養評估、防跌倒評估等,進而通過落實護理干預措施,從而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
綜上,基于移動醫療模式下的精準管理可有效改善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移植術后血液凈化患者的營養水平,并顯著提高其健康素養、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較高。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李磊、計丹英負責論文撰寫;李磊、劉珂負責臨床資料整理;李磊、王麗妍負責修改論文并最終定稿。
參考文獻
[1] 楊芳芳. 分級感染防控體系對腎移植術后患者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22, 19(9): 1356-1360.
[2] 魏健超, 何凱鳴, 孫啟全. 2022年中國腎移植研究年度盤點[J]. 器官移植, 2023, 14(3): 336-342.
[3] 官莉貞, 張岳峰. 手術室保溫聯合精細化護理在達芬奇機器人外科手術系統輔助胸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21, 7(7): 25-28.
[4]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 器官移植相關的血液凈化技術規范(2019版)[J]. 器官移植, 2020, 11(2): 208-221.
[5] Schulte M H J, Aardoom J J, Loheide-Niesmann L, et al. Effectiveness of eHealth interventions in improving medication adherenc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r asthma: systematic review[J]. J Med Internet Res, 2021, 23(7): e29475.
[6] 段吉隆, 張曉娜, 常艷, 等. 移動醫療在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藥物吸入管理中的應用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 2023, 58(20):"2538-2542.
[7] 鄔小瓊, 呂薇, 易亞奇, 等. 基于IMCHB的移動健康干預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運用[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23, 29(16): 2328-2332.
[8] 吳萌, 史玲月, 王春霞. 全方位護理干預對ICU血液凈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23, 29(3): 53-56.
[9] 王穎, 吳娟娟, 許方方, 等. 基于老年營養風險指數的分層式飲食干預對老年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狀況及自我效能的影響[J]. 中國血液凈化, 2022, 21(7): 536-540.
[10] 譚順成, 崔建春, 宋永琳, 等.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移植術初步經驗(附22例報告)[J]. 微創泌尿外科雜志, 2021, 10(3): 157-162.
[11] 姜玲, 甘曉琴, 裴皓玉, 等.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親屬腎移植術4例手術配合[J]. 現代醫藥衛生, 2023, 39(2): 354-357.
[12] Campi R, Pecoraro A, Vignolini G, et al. The first entirely 3D-printed training model for robot-assisted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he RAKT box[J]. Eur Urol Open Sci, 2023.DOI: 10.1016/j.euros.2023.05.012.
[13] 余偉. 預見性護理對血液凈化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預防效果[J].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 33(3): 151-152.
[14] De Rosa S, Marengo M, Romagnoli S, et al. Management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extracorporeal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i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Italian SIN-SIAARTI joint survey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J]. Front Med (Lausanne), 2022.DOI: 10.3389/fmed.2022.850535.
[15] 王旭梅, 蘇珊, 袁雪琪, 等. 基于移動醫療的個案管理模式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23, 37(15): 2684-2692.
[16] Oates G R, Mims C, Geurs R, et al. Mobile health platform for self-management of pediatric cystic fibrosis: impact on patient-centered care outcomes[J]. J Cyst Fibros, 2023, 22(5): 823-829.
[17] 張娜, 陸曉青, 姬永輝, 等. 基于移動醫療模式下的精準管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22, 28(13): 1792-1796.
[18] 高蓮蓮, 陶靜, 李茜, 等. Cox健康行為互動模式在糖尿病腎病患者運動管理中的實踐[J]. 現代臨床護理, 2022, 21(7): 32-39.
[19] 陸曉云. 手機微信訪視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循證護理, 2021, 7(10): 1303-1306.
[20] 陳佳丹. 自我效能理論結合微信健康教育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21, 37(18): 1388-1393.
編輯:劉靜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