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結合陜西隴縣耕地質量等級現狀,分析耕地質量等級提升的制約因素,提出耕地質量等級提升對策,以期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耕地質量等級;現狀;制約因素;對策建議
胡仁杰,陜西省隴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郵編721200。
收稿日期:2024-02-18
1"" 耕地質量等級現狀
隴縣隸屬于陜西省寶雞市,地處渭北高原西部邊緣地區,關山東麓,東經106°26′32″~107°8′11″,北緯34°35′17″~35°6′45″,境內海拔800.2~2 466 m,高差1 664 m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常年平均氣溫 10.7 ℃ ,≥10 ℃平均積溫3 400 ℃ ,年平均降雨量625.1 mm,無霜期200 d,年平均日照時數2 033.3 h,以旱作農業為主。
根據隴縣2022年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監測結果,全縣耕地總面積為55 243.5 hm2,耕地質量等級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1~10等。其中,3~4等(高等級)耕地面積為5 228.09 hm2,占隴縣耕地總面積的9.46%,主要分布在東風鎮、東南鎮、城關鎮、曹家灣鎮,這些耕地基礎質量等級較高,農田設施條件好,無明顯障礙因素;5~6等(中等級)耕地面積為6 902.63 hm2,占12.5%,相比2021年增加了""""" 1 390.39 hm2,此類耕地分布廣泛,以東風鎮、城關鎮、東南鎮、新集川鎮、河北鎮為最多,這部分耕地立地條件較好,具備一定的農田基礎設施,分布在糧食、蔬菜和經濟作物的重點生產區域;7~10等(低等級)耕地面積為43 112.78 hm2,覆蓋全縣大部分地區;相比2021年,7等耕地面積增加了6 098.6 hm2, 8等、10等耕地面積分別減少了4 984.21 hm2和1 374.05 hm2。
2"" 提升耕地質量等級的制約因素
2.1"" 地形條件的影響"" 隴縣地貌多樣,地形復雜,地形能夠通過對物質、能量的再分配而間接作用于土壤。不同地形會導致重力作用和地表徑流對土壤侵蝕程度的不同,同時也會影響田間作業的具體方式及便利程度,從而影響耕地質量。
2.2"" 農業設施條件的影響"" 灌溉條件、排水設施、田間道路狀況對耕地質量有一定的影響。灌溉條件的好壞、灌溉方式是否科學和田塊的排水能力都會影響植物對有機物質的吸收利用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動,田間道路狀況會影響農業機械作業和生產人員進行田間作業的方便程度,農業設施條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土地肥力。
2.3"" 障礙因素的影響"" 障礙因素為障礙層次,障礙層類型主要為黏盤層和砂礫層。植物根系下扎過程中,土壤障礙層影響土壤水分含量及水分、營養供給。
3"" 耕地質量等級提升的對策建議
3.1"" 完善農田基礎設施
1)土地整理工程。實現耕作田塊集中,田面平整,提高水土保持能力,耕作層厚度應達到30 cm以上,有效土層厚度應達到60 cm以上,土壤理化指標滿足作物高產穩產要求,田塊面積平原區不低于13.33 hm2, 丘陵區水平梯田化率應不小于90%,提高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
2)灌溉與排水工程,包括水源工程、輸水工程、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和泵站及輸配電工程。引進推廣平移折疊式淋灌、JP卷盤式噴灌、噴微灌等高效節水設備,形成“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的灌排體系,增加有效灌溉面積,灌溉水利用系數應不低于0.6,排澇標準應不低于十年一遇,實現水資源合理利用。
3)田間道路工程,包括田間道和生產路。滿足農業物資運輸、農業機械化生產和安全方便的生活需要,道路通達度不低于80%,構建便捷高效的田間道路體系。
3.2"" 處理土壤障礙層"" 障礙層的土壤理化性質不良,影響植物根系生長、透水透氣性和水鹽運移。對于含有障礙層的耕地,可根據種植作物類型進行相應的處理。隴縣種植作物主要為玉米、小麥、蘋果,障礙層深度約為40 cm,根據作物的有效根系深度破除障礙層,破除障礙層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深松和深翻,深松即保持原有土壤層次,只松土不翻轉土層,深翻即對土壤進行深20 cm 以上的全面翻土,同時施基肥和使用化學除草劑。或可根據作物的有效根系深度對耕地進行填土,以滿足植物生長需要。
3.3"" 輪作、間作,科學種植"" 輪作是在同一田塊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作物或復種組合的種植方式,能夠有效地防治病、蟲、草害,均衡利用土壤養分,調節土壤肥力;間作是在同一田塊分行或分帶相間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能夠充分利用土地、光能、水分等資源,有效防治病蟲害。根據實際情況,隴縣輪作種植可以選擇一年一熟的大豆—小麥—玉米種植方式,間作種植可以選擇玉米、小麥、蘋果與豆科綠肥作物、小麥與煙草、玉米與油菜等種植方式。
3.4"" 用養結合,增施有機肥"" 實行科學有效的施肥方法,增加有機肥的使用,用地養地相結合。有機肥肥效長,可作為底肥施入,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有效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和生物活性,提升土壤肥力。在增施人畜糞尿、綠肥、秸稈等新鮮有機肥時,應事先作熟化處理,以防止有毒有害物質產生污染和影響作物生長,同時在施用有機肥時應注意干旱低溫的地區早點施肥。
3.5"" 提高人員素質,落實技術培訓"" 農業技術人員大力宣傳和普及良種良法、合理灌排、配方施肥等技術知識,提高廣大民眾的科學技術素質,使農技措施得到廣泛應用,從而促進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