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志,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傳染病學教研室主任,中國醫師協會感染醫師分會委員,重慶市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重慶市醫院協會傳染病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重慶市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肝臟病雜志》副總編輯,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副總編輯,《肝博士》常務副總編輯、編輯部主任。
張大志教授長期從事肝臟疾病、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將新技術、新療法應用于疑難重癥患者的診斷及治療。擅長急、慢性肝炎,肝衰竭(重癥肝炎)感染發熱性疾病的診治,尤其是肝硬化相關門脈高壓的介入治療。
在患者口中,張大志教授是一位有很多標簽的“好醫生”:醫術精湛、妙手回春、十分敬業、和藹可親、耐心細致……在醫院公開的醫生評價留言中,很多患者表達著自己對張大志教授的感謝和信賴。有的患者慕名于他的醫術,不遠千里而來;有的見證了自己身體狀況的顯著改善,心懷感激;還有的與張醫生建立了長達十余年的信任關系,既是患者也是朋友。這些評價不僅反映了張教授的專業能力,也展現了他深受患者愛戴的人格魅力。
治病救人、甘于奉獻、竭盡全力為患者解除病痛,這是醫生的天職。張大志教授是一名醫者,也是一名師者,他追求科研創新、傳承上醫精神,以醫者典范,傳幫帶培養了眾多青年人才,是學生們心中的“好老師”。
作為負責人,張大志教授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等多個科研項目,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20余篇為SCI論文,參編醫學專著3部,獲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殊榮。
張大志教授所在的重慶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傳染病學教研室,于1956年由上海醫科大學傳染病學教研室分遷來渝組建,經數代人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已成為國內感染性疾病領域內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首批國家重點學科。在繼承老一輩專家優秀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和高尚師德師風的同時,張大志教授結合新時代的教育教學理念,因勢而為、敢為人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基層教學組織管理模式,在教學團隊建設、教學質量控制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目前已建成省部級、國家級一流課程,獲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三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