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視域下,作為小學數學重要組成部分的“數與代數”的相關教學要做全新規劃、設計與部署,為的是更好達成新課標指定的要求,為小學數學課堂的全面革新、快速發展做好鋪墊和準備,間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數與代數”教學提出的教學要求,進一步明確“數與代數”教學具體策略,為一線教師帶去啟發和思路.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數與代數;教學策略
與傳統數學教學看重學生成績不同的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更看重學生能力發展,也會為了促進學生能力發展而提出要求和給出建議.“數與代數”可謂小學階段要教授的重點內容,學生學好并掌握這部分內容對他們夯實數學基礎有重要意義.為順利達成既定教學目標,小學數學教師還需按照新課標的各項指示制定更具體、更科學的教學方案,文章闡述的各類觀點、給出的各類建議,僅供參考.
1 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數與代數”教學提出的要求
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數與代數”教學提出的要求可歸納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教師針對學生的具體發展情況確定教學方式,包括身心發展情況和思維成熟度兩項主要內容,而后不斷調整與優化,為的是讓學生聽得懂、學得會.簡而言之,就是要因材施教,不能拔苗助長或盲目使用不合時宜的教學方法.如低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發展處于初級的階級,所以教師要更多地采用直觀化教學法,模型、圖片等教具要經常性使用,使得學生輕松理解、加深認知、牢牢掌握,要嘗試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掌握知識、活學活用打下重要基礎.小學中年級和高年級學生,便可以或多或少地使用一些抽象教學法,即不借助教學媒介,以語言交流為主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思維發展.[1]
另一方面,新課標看重學生核心素養養成,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也要嘗試利用“數與代數”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避免教學只停留在“學生學到知識”這個層面,而要充分彰顯數學教學的深層意義和較高價值.
2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數與代數”的教學策略
2.1 解讀“數與代數”,讓學生形成正確認知
“數與代數”教學不能盲目展開或隨意拓展,更不能無視學生認知狀況,“數與代數”的解讀有必要存在,這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認知,一旦樹立了正確認知,就可以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事半功倍.[2]
首先,數學教師要對數的歷史和相關知識做簡要講解,教學內容需生動有趣,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和排斥心理,同時穿插一些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在實例中加深學生認知,或是組織學生表演一些與數字有關的小節目、參與到與數字有關的小游戲中,降低學習過程的枯燥性,切實讓學生放松身心,也在師生間建立良好溝通的渠道,為學生深度學習打下基礎.
其次,對數形成正確認知,知道它是計數、計量和表示大小、數量的符號.數是一個抽象概念,要盡可能用言簡意賅的語言表述清楚,同時認識到代數為數學中的一個分支,是研究符號、變量和參數間關系的學科,代數式、方程和不等式是其研究對象,包含未知量和運算符號的符號式.代數中的基本操作為代數運算,包括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等.
最后,對數與代數的區別全面掌握,區別共三點,一是范圍不同,數的范圍更大;二是表示方法不同,數用數字表示,代數用字母表示,包括a、b、c等等;三是結構不同,代數結構類型有群、環、模、線性空間等,數的算術運算一般為加減乘除.[3]
2.2 創設教學情境,加深印象和激發興趣
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創設教學情境,為的是吸引學生專注“數與代數”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與代數”興趣.一般來說,學生學習越專注,越可以激活思維并提高學習效率.小學生通常缺乏控制力、動力,小學數學教師可通過創設情境解決以上問題.
例如,在“倍的認識”一課中,若直接讓學生進行數方面的計算,很可能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可以創設更生動、有趣的情境,如某個星期天你去超市買蘋果,籃子中有紅蘋果和青蘋果,詢問學生是否可以得出兩種蘋果的倍數關系.此外,若紅蘋果有2個,青蘋果有6個,可以得出青蘋果是紅蘋果的3倍,若又拿來一個紅蘋果,那么倍數關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為突出情境的逼真性、生動性,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完成情境的創設,最大程度降低情境創設成本,為“數與代數”教學增光添彩.創設這樣的情境并讓學生代入這樣的角色,或是通過演繹的方式完成情境的創設并穿插有關數的內容,易讓學生學習得津津有味、思考得專注且深刻,幫助學生理解數并掌握相關知識.[4]
相比教師的口頭闡述,這種情境教學方式更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并最大程度啟發學生、激活學生思維,所以可以運用這種方式開展“數與代數”的教學,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避免死記硬背.
2.3 從計算中切入,掌握計算原理與方法
在學生理解算法、掌握運算法則和運算律、提高運算能力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更多地應用理解性教學方式.其中,算法的理論依據便是算理,教師在開展“數與代數”教學中,要做到算法、算理并重,一些教學工具可以應用起來,包括小棒、計算器、數軸、方塊圖等,使得學生在較短時間內了解計算原理、掌握計算方法.
以“20以內的退位減法”為例,教師可以應用小棒幫助學生思考并體會算法精髓,若計算15-9,可選用兩種方法展開教學:第一種方法是讓學生先擺放15根木棒,然后一根一根地拿走,直到拿走9根后,看一看還剩下多少根;第二種方法是讓學生將15根木棒分成兩份,一份10根,一份5根,先將5根拿走,然后從10根中拿走4根,數一數剩下多少根.拓寬學生的思路并增多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鼓勵學生集思廣益和提高知識吸收率.[5]
此外,數學計算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圖形的直接性和形象性幫助學生認清數字背后的秘密,可以借助實物工具完成獨立探索,在觀察、思考、操作、分析等活動中發現運算規律,然后厘清數形關系,發現算理與算法的具體關聯,由此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上有所突破,在發現規律、運用規律的過程中提升思維能力.
2.4 組織課堂練習,鞏固教學效果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看重課堂中的練習環節,借助各項練習找出學生“數與代數”學習中的不足,進而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觀念和矯正錯誤計算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以“簡易方程”中的用字母表示數為例,教師可以先分析這一教學內容在“數與代數”教學中的作用及學生學習能力情況,確定練習方向.接下來,教師精心設計、選擇練習題.方法一,推出個性化練習套卷,發現學生某一類題型上存在問題,則著重增加這類練習題;方法二,選擇貼近生活且難度適宜的題目,為的是讓學生在練習中感受到解題的趣味性,練習題可以這樣設置:要求學生結合文字描述寫出代數式,題目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如“小明同學每周可以拿到a元零花錢,小紅拿到的零花錢是小明的3倍,利用代數式表示出小紅的零花錢”.
有關“數與代數”練習題趣味性的提升還可以依靠各式各樣的練習形式,可以組織相關比賽,包括口算比賽、搶答比賽等,激發學生的勝負欲、求知欲和探索欲,從而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數與代數”教學,最大程度實現寓教于樂,并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堂、愛上“數與代數”.
2.5 把握注意事項
在設計與實施“數與代數”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梳理、認知和把握諸多注意事項,最大程度做到嚴謹科學教學,確?!皵蹬c代數”教學盡善盡美,可將注意事項歸納為以下幾點.
(1)教學評價需要服務“數與代數”教學并做出相應改變.新課標視域下,教學評價的價值需要充分體現,其作用也需充分發揮,需要為小學數學教師“數與代數”教學配備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從而全面反饋教學中的問題、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成果,科學促進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結合,還要借助評價挖掘學生身上的優點及不足,精準掌握學情并針對性幫助學生,使其不斷進步,也通過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數與代數”教學質量.[6]
(2)教師應多激勵學生.對于小學生而言,“數與代數”相關內容并不好理解,也不好掌握,所以教師不僅要在教學中抱有較多耐心,更要給學生信心,以鼓勵、夸獎、贊賞、肯定為主,指出問題的時候也要注意方式,不要傷害學生自尊心、打擊其自信心,可以通過物質獎勵來帶給學生自信,讓其獲取應有的滿足感、成就感.[7]
(3)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與代數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著尤為關鍵的作用,所以數學教師需要重點抓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契機,這樣可以更多地實施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鼓勵他們多探索數字背后蘊含的規律,鼓勵學生多利用數學符號和公式進行建模和計算,高效培養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數學抽象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數與代數”教學需要做必要改變,切實落實新課標制定的各項要求,為學生構建更為高效的教學課堂,夯實學生數學根基、強化學生各項能力,助力學生完成理解式學習,彌補學生“數與代數”學習中的不足,力求學生快速進步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振華.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數與代數”的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3(29):110-112.
[2]荀灣灣.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數與代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洛陽:洛陽師范學院,2023.
[3]黃譯嬌.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與代數”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3.
[4]潘海燕.探究小學數學數與代數的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72.
[5]邵艷紅.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與代數教學中的運用現狀與優化策略研究[D].荊州:長江大學,2023.
[6]關奇霞.小學數學“數與代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教師博覽,2022(27):55-57.
[7]章惠琴.小學數學“數與代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