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萍
【摘? 要】 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承上啟下作用,若是這個階段沒有打好寫作基礎,學生在未來接受高階語文教育時,就容易遭遇較大的學習障礙。然而,傳統的寫作教學往往以課本為主,缺乏足夠的實踐和生活化元素,難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創作熱情。文章通過對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的生活化初探,探討了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培養觀察能力、激發寫作興趣等教學目標,結合情境模擬、觀察描述、故事串聯、角色扮演等多種生活化教學方法,以及關注個性化發展、建立有效反饋機制、創設良好學習氛圍等實施策略,為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 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生活化教學
一、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目標設定
(一)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是習作教學的首要目標。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訓練,使他們掌握句式結構、詞匯運用等基本寫作技能,逐步提升寫作水平,使之能夠在文字表達上得心應手。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清晰地構思內容,合理安排語言,培養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以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更具條理性和邏輯性。此外,生活化的習作教學方法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選取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引導他們從身邊的事物、情感和經歷中汲取靈感,使寫作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達到提升寫作水平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通過情境模擬、觀察與描述等方法,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細節,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感知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觀察與描述的方式,引導學生用細膩的文字描繪所見所聞。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情境,學生將逐漸培養出對細節的敏感,從而提升觀察能力。例如在歷史課上,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讓學生感受歷史的厚重感,從而培養他們對歷史的觀察力。
(三)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選取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讓他們從自身經歷和感受出發,進行自由創作。這種以生活為素材的寫作方式會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實用性和樂趣,從而培養出對寫作的濃厚興趣。通過以上方法的巧妙運用,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愿意在寫作中投入更多的心思和時間,從而取得更好的寫作成績。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內在的寫作熱情,使他們愿意投入到寫作中去,從而提升寫作的積極性。
二、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選擇
(一)情境模擬
情境模擬是通過營造特定的情境或場景,讓學生在想象和實踐中進行寫作訓練。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具體地感受寫作的樂趣和實用性,同時也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以一個實例來說明,教師可以選擇一個校園內的小角落作為情境模擬的場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包括樹木、花草、小動物等。隨后,要求學生在所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描述,準確呈現出這個校園小角落的景象。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僅鍛煉了觀察和描述的能力,也加深了他們對校園環境的認識。另外,在自然科學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情境模擬來進行實驗或觀察,讓學生親自參與其中,從而感受科學知識的奧妙。通過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學生可以通過文字表達清晰地呈現出來。通過情境模擬這種方法,學生不僅可以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寫作訓練,也可以在實踐中獲得更深刻的理解和體驗,從而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和實際運用能力。同時,這也使得語文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實際需求,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二)觀察與描述
觀察與描述是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一項至關重要的教學方法。通過此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對周圍環境的敏銳觀察力,學生可以通過文字準確描述所見所聞。在教學中,可以選取校園內一棵古老的槐樹作為觀察對象,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樹干的紋理、樹葉的形態以及樹下的環境。觀察結束后,要求他們用清晰準確的文字來描繪所觀察到的槐樹。
例如學生寫道:“校園里那棵古老的槐樹,樹干粗壯有力,宛如一位堅毅的守護者。它的樹皮上布滿了滄桑的紋理,仿佛歲月的痕跡在上面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記憶。樹葉茂盛,呈現出深綠色,它們如同一片片小傘,輕輕搖曳在風中,發出了沙沙的聲響。樹下落葉堆積成一層金黃色的地毯,仿佛秋天的賀卡,為整個校園增添了一抹暖意。”通過這樣的描述,學生不僅僅寫出了所觀察到的事物,更通過文字將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傳遞給了讀者。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描述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對于自然和環境的敏感度,讓他們在寫作時能夠用心感受、用心描繪。通過不斷實踐,學生的寫作水平將得到顯著提升。
(三)故事串聯
通過讓學生將一系列事件或情節連接起來,編織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想象力,同時也有利于培養他們對故事情節的把握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組或一系列的情節或事件,要求學生將它們有機地串聯在一起,構成一個富有情節的故事。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考慮事件的先后順序、因果關系,同時也要注重故事的連貫性和吸引力。例如教師給出以下情節:小明在樹下發現一個神秘的寶盒;打開寶盒后,里面飛出一個魔法精靈;魔法精靈向小明許愿,但只能實現三個愿望;小明懷著善意和責任心,謹慎地許下了自己的愿望。
學生可以在這些情節的基礎上進行創作,將它們巧妙地串聯起來,構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思考每個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同時也可以發揮想象力,為故事增色添彩。
(四)角色扮演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情境或故事背景,然后要求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情節發展。例如教師可以設定一個場景,讓學生分別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反派角色或配角,然后讓他們根據所扮演的角色去思考和感受故事發展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心情、動機和行為,為寫作提供更豐富的情感和情節元素。
此外,角色扮演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扮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地發揮角色的特點和個性,從而為故事情節注入新的元素和情感。
通過角色扮演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不僅可以在情感上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也可以提升自身的情感表達能力,從而使寫作更加生動和具體。同時,這種方法也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富有趣味性和參與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寫作中。
三、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的教學實施策略
(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在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需要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當教師教授一篇敘事作文時,可以采用故事串聯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構建起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讓他們逐步展開故事,培養敘述能力。而當涉及描述性的寫作時,觀察與描述則是一種強有力的方法。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學生可以更準確地捕捉事物的細節,從而提升描述的準確性和生動性。不同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著差異,有些可能在情感表達上更為敏感,而另一些可能在邏輯推理方面更為突出。因此,靈活調整教學方法,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和輔導,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課堂互動和小組合作等方式,營造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通過讓學生相互交流、分享想法,不僅可以促進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也能夠讓學生相互啟發,共同提升寫作技巧。
(二)關注個性化發展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擁有自己的學習特點和發展潛力。因此,教師應該以個性化的視角來對待每一位學生,量身定制適合他們的寫作指導方案。教師需要仔細觀察和了解每個學生的寫作表現。通過對學生作文的評閱和分析,可以發現他們在表達、結構、語法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有的學生可能在敘述能力上較強,但在表達感情方面需要一定的引導;而有的學生可能在語言運用方面較為靈活,但在構建故事情節上需要更多的訓練。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這些發現,有針對性地為每位學生提供具體的寫作指導和建議。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寫作任務,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可以為喜好敘事的學生提供故事創作的機會,讓他們在想象的世界中暢游;對于偏愛描寫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選擇一個具體的場景或對象進行詳細的描述。這樣的差異化設計可以讓每位學生在寫作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擅長之處,從而提升寫作的積極性和成就感。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不僅要指出錯誤和不足之處,還要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給予積極的肯定和鼓勵。同時,可以針對每個學生提供具體的寫作訓練計劃,幫助他們有針對性地改進和提升。
(三)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
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需要細心審閱學生的作文,指出其中的問題,并提供具體的改進建議。這不僅僅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檢驗,更是對他們成長進步的引導。教師在批改作業時應當注重邏輯的分析。他們要從整體到細節,系統地審閱學生的作文,確保其思路清晰,條理有序。例如如果學生在敘述中出現了時間或因果關系上的混亂,教師可以針對性地指出,并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合理地調整敘述順序。在批改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指出錯誤,更要解釋為什么是錯誤,如何改正,甚至可以給予相應的范例。這種具體的指導能夠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問題所在,也更容易做出相應的改進。此外,教師可以采取一對一的交流形式,與學生進行深入的討論。通過這種直接的互動,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寫作困難,給予個性化的幫助和引導。
(四)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個積極向上、鼓勵交流的學習環境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促進他們在語文寫作方面的全面提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通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引入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例如可以組織一些富有創意和互動性的寫作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實踐和體驗,從而激發他們對寫作的興趣。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參考資料,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閱讀優秀的作品,可以讓他們領略到優秀作家的寫作技巧和風采,同時也可以激發他們對寫作的向往和探索。教師還可以組織寫作比賽、作文展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寫作才華的機會,增強他們的寫作信心。最重要的是,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的情感關懷,關注學生在寫作時的狀態。
四、結論與展望
(一)結論
通過對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的初探,可以了解提升學生語文寫作水平、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性。采用情境模擬、觀察與描述、故事串聯、角色扮演等生活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實踐中感知語文的樂趣,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技能和表達能力。同時,注重個性化發展,讓每位學生在寫作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和潛力,也是教學的關鍵策略之一。有效的反饋機制和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堅實支持,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在語文習作中獲得實質性的成長。
(二)展望
未來,可以進一步深化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應用,結合現代科技手段,為學生提供更豐富多樣的寫作實踐機會。同時,也需要不斷改進反饋機制,提高教學質量,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指導和提升。通過持續的探索與實踐,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小學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將為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提升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持。
■ 參考文獻:■
[1] 胡蓉. 將寫作教學植根生活沃土——談小學語文生活化作文教學[J]. 課外語文,2021(25):138-140.
[2] 張星.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要講求生活化[J]. 全國優秀作文選(教師教育),2021(04):47.
[3] 李世芳. 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 當代家庭教育,2021(21):137-138.
[4] 劉寒梅. 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的創新機制[J]. 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04):42.
[5] 徐曉婷. 基于生活化視角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分析[J]. 中國教師,2020(S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