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1年7月,“雙減”政策出臺,要求教學向課堂要質量,推動學習過程提質增效。以“雙減”理念為指引,小學英語教學要善用正面評價,增強學生學習進取意識。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助力學生積極主動進步。針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學氛圍營造欠缺,學生學習表現意識不強,學生語言思維不能有效調動等問題,教師要探索貼近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引領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提升思維品質,培育學生文化意識,喚醒學生學習進取心理,真正實現課堂提質增效。切實減輕學生學習壓力,讓學生增強學生學習獲得感。
關鍵詞:小學英語;“雙減”;課堂;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賀永鋒,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驛馬鎮佛寺肴小學。
推進“雙減”政策落地,讓教育回歸學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課堂提質增效是關鍵關節。在“雙減”理念指引下,英語教學要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語言思維、引領學生學習創新、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讓每一次課堂活動都能精彩落實,為學生學習進步找到有效著力點。
一、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
(一)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在發音、表達、形式等多方面與漢語都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很多小學生在剛接觸英語時,存在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跟不上進度,缺乏開口表達的自信等問題,極大地削弱學生課堂參與感。以“雙減”理念為指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運用有效教學策略,提升學生互動表達意識,在課堂上融入更多鮮活生動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可以自然拼讀,循序掌握,有力帶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提高學生自身英語學習意識
以“雙減”理念為指引,英語教學要降低作業的數量和難度,同時還要應用多種方式鍛煉學生學習意識,讓學生循序漸進中積累單詞,掌握句型。立足課堂提高教學質量,要以培養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為依托,激活學生語言學習思維,讓他們可以突破詞語學習的難點,輕松掌握學習方法,用較短的時間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并讓學生在課外去實現自主閱讀和豐富圖文內容的觀看,鍛煉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讓英語學習的過程變得輕松、愉悅、高效、快捷。
(三)全面深度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關鍵階段,英語的學習要有語言的輸入,還要有靈活的輸出,立足課堂推進有效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言學習實踐中去,通過活動來積累經驗,嘗試與其他同學配合交流,取得有效學習成果,獲得來自教師和同學的贊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強的進取動力。同時學生之間多彩展示,相互較量,可以形成可以營造良好的互動學習氛圍,讓學生沉浸學習環境實現思維發展,達成“雙減”目標的同時,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學生學習拓展、跨文化交際奠定良好基礎。
二、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教師方面進行了英語作業的調整,將一些抄寫、做題類任務有效刪減,但對于大多數小學生而言,作業總量的縮減,解除了學生心理上的沉重枷鎖,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自主玩樂過程中,學習主動性不強,課堂上學生對于教師的講解跟不上節奏,抓不住重點,學習效率非常低。
(二)學生不重視英語學習
“雙減”實施以來,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加之新課標影響下英語課時總量減少,很多學生認為英語學科不再重要,忽視英語的課外學習。學生在學習中找不到方向,課堂參與感不強,學生自身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比較零散,在提取和應用過程中缺乏系統性,常常出錯。雖然在課堂上教師會引入一些小組互動、合作對話環節,但是學生頭腦中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也缺乏充分的表達實踐,學生對英語的認知比較淺薄,阻礙了學生之間的流暢表達和互動交流。
(三)英語的學習思路僵化
很多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比較機械,單純記憶教材上出現的詞匯、文本,學生停留于傳統的思維來學習英語,忽視課外閱讀、情境應用等環節,這些都影響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也難以達成課堂提質增效的目標。如何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交際意識,培養學生自身學習能力,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三、“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小學英語教學要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目標,構建生動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完成任務挑戰,增強學習進取心理。通過教師緩步引導,推動學生自身學習進步,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循序漸進中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價值觀,發展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更加全面的成長與發展。
(一)優化情境引導,增強學生開口表達熱情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英語的學習必須要將聽、說、讀、寫結合在一起,而開口表達是讓學生學習英語,掌握英語,發展語感的基礎一環。針對有些學生發音不夠標準,感覺英語口音比較拗口,缺乏開口的信心等問題,教師要善于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情境,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讓學生身心融入,學習語言,理解表達,提升學生學習參與感。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實物道具來創建有效的學習情境,將英語的語言學習與直觀感知融合在一起。通過直接可感知的一些實物環境,讓學生學習英語,記憶英語,并嘗試運用簡單的英語來開展交流。例如,在課堂上學生會學的大量與學習用品相關的詞匯,像pen、pencil、pencil box、schoolbag等這些詞匯都可以應用相應的實物記單詞,也可以讓學生看圖說單詞,進行識圖搶答。通過實物道具的應用,讓英語語言變得可視、可聽、可觸摸,并融合于一些簡單的句型,讓學生嘗試進行句型的表達。如“It's a pencil box.That is a ruler.”,以發展學生良好的語言感知能力。
其次,教學情境的創建可以接觸多媒體技術來達成,讓學生入情入境學習體驗。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之外的豐富延伸,可以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學生更容易就能夠理解和記憶。課堂上學生表達的過程中常會因為缺乏相應的情境而出現詞匯記錯或語句表達不夠流暢的問題。如很多學生對于doctor、nurse、hospital等詞匯常會出現對應錯誤的問題。為了幫助學生快速融入特定情境,實現語言學習的意義理解,增強識記與提取的準確度,就可以以多媒體增強學生情境融入感,幫助學生實現快速準確記憶。例如,在學習與動物相關的話題時涉及很多單詞。其中elephant這個單詞非常長,monkey和tiger有的學生也容易出現意義的混淆,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展示動物園情境,讓學生邊看視頻邊學習單詞,結合動物的外形、動物的叫聲、動物身上的斑紋等,幫助學生實現單詞的準確記憶。再讓學生嘗試運用單詞來描述動物的外形,這樣的生動直觀學習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能讓學生學會聯想記憶,自然拼讀,學生語言表達的熱情得到很好的帶動。
第三,肢體語言也是創設英語學習情境的一種簡便方式。這種學習情境不需要過度依賴外部工具,也不受限于特定時間或空間,允許教師在課堂上隨時恰當借助肢體語言引起學生學習關注,讓他們在英語學習的同時動一動、說一說、做一做、演一演。例如,在學習running、swimming、jumping等詞匯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邊做動作進行直觀演繹,邊說單詞猜單詞。這樣的語言學習方式實現了貼近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而且可以以此為基礎,延伸出你演我猜、趣味說謎語、快速反應力測試等多種教育游戲,幫助學生提升學習專注力,根據指令來快速做出動作反應。這對于改善學生英語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體驗感不強、記憶不夠扎實等問題有顯著促進作用。結合這類教育游戲,還可以延伸出與方位有關的詞匯,向on、in、under、behind、left、right等詞匯也可以巧妙串聯。讓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串聯更多表現方式,在小組內部猜一猜、說一說、演一演,進行豐富的語言操練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熱情。
(二)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心智全面發展
在英語學習中,很多學生還會出現學得快,忘得更快的問題,這是由于詞匯學習只鍛煉了學生的短時記憶力,而沒有將一些零散知識點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系統框架。在學習一些新知識后,學生自身又缺乏相應的對比分析和深層理解,就會出現新學習的知識將前期知識覆蓋的問題。針對學生英語學習中新舊知識關聯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教師可以探索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條理性記憶,發展學生邏輯思維,提高英語學習綜合品質。
以詞匯的記憶為例,就可以有效應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實現有效的歸類,形成良好的詞匯記憶網格。應用思維導圖學習單詞,可以將同一主題的一些詞匯進行歸類例如,在學習“My home”時,可以結合家庭內部的房間構成,將bedroom、living room、dining room、study、kitchen、toilet等進行網狀發散。圍繞其中一個房間再分出其他名詞,如在living room下面,可以繼續分出sofa、picture、flower、TV等詞匯,幫助學生邊學習邊分類。學生結合自身家庭內部格局進行詞匯串聯記憶,提升知識掌握的系統性。
思維導圖也可以結合于學生的閱讀過程,讓他們通過畫圖的方式來梳理短篇內容,提取核心要素。這對于發展學生邏輯思維,推動學生問題思考,提高學生語言概括意識都有很好的幫助。良好的思維導圖梳理習慣,還可以延伸到學生寫作過程中,讓他們在寫作時也能有效抓住要領,分清層次,確定先寫哪些部分,再寫哪些部分,最后從哪些角度進行完善。實現整個文章要素融合,主題表達緊密有效銜接,改變學生無話可說、語句表達不夠豐富等弊端。有效應用思維導圖還可以輔助學生高效完成最后的單元綜合性復習,讓學生可以對單詞、句型、語法等多部分內容專項專練,高效整合。思維導圖是完善學生語言思維,引領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實現提質增效的有力工具。
(三)優化探究引導,增強學生文化交際意識
“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要想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在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對學生語言思維發展有效關注的同時,還要培育學生良好的文化意識,發揮英語學科價值導向功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增強家國情懷,提升道德認知,增強社會責任感,指導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學會有效的溝通交流,推動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穩步提升。
首先,教師可以結合語篇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文化意識。英語教材上選擇的很多語篇文質兼美,既讓學生認識了英語的詞匯,還可以體驗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例如,讓學生認識來自非洲的長頸鹿、大象、河馬,讓學生欣賞觀看法國巴黎的地標建筑埃菲爾鐵塔,還有西方國家的一些獨特節日文化,如Christmas Day。這些都是培育學生文化意識,引領學生尊重世界各國文化差異的有效方式。在教學中也要注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更好地增強學生文化自信,讓學生嘗試用英語來表達對家鄉、祖國的熱愛。如在學習“Happy new year”這句問候語時,就可以讓學生完成自主創意作業,嘗試通過錄制視頻、圖畫、思維導圖等方式向大家介紹自己如何過新年。讓學生相互之間發出新年的問候,并結合買年貨、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拜年、給壓歲錢等內容,通過網絡來搜集有效的語句表達方式,為大家帶來具有濃情年味的圖文介紹。為了更好地達成文化滲透的目標,還可以讓學生學唱一些簡單的英文歌曲,在聲音的律動中感受世界文化的豐富多樣性,讓學生快樂學英語,練英語,用英語,積極展示自我,彰顯學生的生機與活力,豐富學生英語學習體驗,為他們留下童年的珍貴記憶。
總之,“雙減”理念指引之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要向課堂要質量。針對英語教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教師要用心引導,關注學生學習需求,創建有效教學環境。尊重學生語言學習特點,引領學生直觀記憶,通過思維導圖、游戲互動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引領學生快樂表達。聽、說、讀、寫、演有機結合在一起,培育學生文化意識,為學生帶來豐富學習體驗,將課堂教學活動做細做精,讓學生在學習參與中收獲滿滿。
參考文獻:
[1]趙洪冉.淺談雙減政策下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體育畫報,2021(10):100.
[2]周彥彤.“雙減”政策下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的策略[J].當代教育,2022(3):199-200.
[3]鞏丹丹.“雙減”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世紀之星-小學版,2022(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