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減”政策給學校英語教學和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給學校、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勢下,教師應認清形勢、認真反思,以“雙減”為契機,努力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初中英語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同時通過課堂內外的實踐和探索,真正落實“雙減”政策。 英語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通過英語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初中英語教師要在“雙減”背景下找準自己的位置,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效;“雙減”;初中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倪安學,貴州省德江縣復興中學。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基于學科本質而產生的具有學科特質的必備素養。在“雙減”背景下,初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促進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建設,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新時期,教師要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主線,堅持五育并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堅持從課程到教學再到評價全方位改革創新。教師要從課程、教學、評價等方面深入研究“雙減”背景下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在“雙減”背景下進一步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和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要以新課標為依據,遵循語言技能、語言知識和情感態度三個維度相統一的原則進行教學。教師要重視語言技能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教師對核心素養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滲透情況進行分析,找出“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開展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上英語課。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投入教學活動中。創設情境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熟悉的情景或者是醫學生熟悉的場景作為切入點進行知識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比如,在教授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 Unit1“Welcome to China!”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場景: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哪些名勝古跡嗎?你們喜歡哪些中國食物?通過上述生活化問題,促使學生踴躍發言。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可以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設置有趣的活動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授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 Unit 3“Families”時,教師可以模擬一個真實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扮演家庭成員和父母進行對話,讓學生在模擬家庭環境中感受到家庭成員的愛,增強學生對家庭角色的認識。通過模擬真實場景讓學生有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精講多練,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雙減”背景下,學生的課后時間變多了,教師要多開展一些語言活動,增加學生的英語語言輸入。同時,教師要減少機械重復訓練的作業,讓學生能夠更多地運用所學知識。教師要精講多練,通過精講引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掌握知識要點以及把握教學重難點,通過多練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情境對話表演活動,讓學生感受不同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也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講一段小故事,這樣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在“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作業時間。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段英文日記,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多閱讀英語故事或英語新聞等,通過閱讀學習英語。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 5“China and the World”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相關的英文新聞了解不同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閱讀任務,讓學生每周閱讀一篇新聞,通過閱讀學習英語知識,積累寫作素材,了解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等。
三、以學生為主體,巧設問題
初中英語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發揮其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根據課前預習的內容和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巧設問題,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從而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通過啟發式提問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開放性問題,例如:
1. What did you do for yourself ?
2. What did you do to learn English?
這樣的問題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情況提出問題,從而讓學生通過回答教師設置的開放性問題主動學習相關知識,主動探究相關內容。
四、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信息化手段的廣泛應用,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訓練,進而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提升。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通過讓學生看視頻、看圖片等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整體閱讀和理解,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概括。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型和段落,挖掘文本主題內涵,借助思維導圖等方式來分析和概括文章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文本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閱讀體驗相聯系,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反復閱讀,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去復述文章內容,逐步提升思維能力。
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句型、段落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理解課文的核心內容。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概括、整合和比較,讓學生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總結和概括文本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五、結合課后服務,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交際,幫助學生全面掌握英語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來提供課后服務,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充分地運用到生活中。在課后服務中,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檢查和督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完成課后作業掌握英語知識。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來提高其英語核心素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和督促。課后服務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能夠自主地學習英語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回家完成并將其寫下來,如寫一封給爸爸媽媽的信等。在布置作業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作業進行分析,思考一下自己的不足之處是什么,然后在課堂上與同學進行交流。在交流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反思和總結。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寫一篇短文并分享。通過課后服務,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
六、創設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學習效能感的提升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積極創設評價機制,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小組互評和師生互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以此促進學生學習效能感的提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結組,然后讓各組完成關于本課的話題閱讀并根據文章內容寫出自己對這篇文章的觀點。然后,教師可以讓每組學生輪流上臺分享閱讀后的看法。這樣不僅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而且能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效能感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英語寫作評價和英語口語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以此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在本節課的收獲與心得,然后結合教材內容寫出自己對本節課的評價。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上臺分享自己對本節課的看法和收獲。
總之,教師要從核心素養培養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和自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有效利用“雙減”背景下的課外資源,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七、關注課后作業布置與批改反饋
布置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必要環節,也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作業的布置和批改反饋,可以有效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教師要注重課后作業的布置與批改反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了解。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教師可對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和改進。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確定后續教學的改進方向和策略。教師要注意作業的層次性,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將作業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主要針對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第二層次針對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第三層次則針對英語基礎很好的學生。通過分層布置作業,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參與到分層學習活動中,增強其學習積極性。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具有層次性和梯度性的作業來鞏固課堂知識和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八、構建多元評價機制
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可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提高學習效率。在“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評價要做到全面化、多元化,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基于新課標,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的重點是體現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參與度。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差異化評價,這樣才能使評價機制更加健全、完善。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A、B、C三類,A類為學習成績優秀且潛力較大的學生,B類為學習成績中等且潛力較大的學生,C類為學習成績較差且潛力較小的學生。通過分層評價機制的構建,可以更好地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
初中英語教學評價可以采用分層評價機制,但不能忽視的一點是評價要體現出全面性。例如,教師可以從課堂觀察、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來進行評價,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觀察法、任務完成法等來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回答問題、朗讀課文或完成課文后的任務等。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多元化的英語教學評價機制,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總之,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時要做到靈活多變,以提高課堂效率。
九、結語
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是初中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也是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教師教學工作不斷改革創新的體現。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以教材為基礎,以課堂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從課程目標、課程評價等方面入手,充分發揮核心素養培養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作用,不斷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韓丹丹.重素養,促高效:談雙減下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對策[J].中國科技經濟新聞數據庫 教育,2022(1):130-133.
[2]王愷.核心素養理念下如何創建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22(8):88-90.
[3]王清霞.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東西南北:教育,20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