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推進學生全面發展,構建高效課堂。互動式教學有助于師生間的交往和溝通,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為此,教師應在掌握互動式教學內涵和應用意義的情況下,依托信息技術、課前游戲等活動,實施互動式教學。同時,逐步增強師生乃至生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并通過實踐任務,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和遷移能力,以促進學生在英語領域的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
作者簡介:余定光,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水南中學。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落后性、低效性問題日益暴露出來。為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諸多教育學者提出互動式教學方法,試圖以此方式創新教學形式。開展互動式教學,可實現生生乃至師生間的互動,增強學生在學科領域的交流,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習興趣的同時,確保教學活動更為有序地開展。為此,有必要基于新課改角度,分析互動式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的應用,助力學生英語素養、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互動式教學的內涵及應用意義
(一)教學內涵
互動式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其強調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利用教學互動的方式,調節師生關系,形成相互作用,并逐步建立起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模式。單從互動式教學中的“互動”來分析,多指雙方中由一方發出行動或是信號,另一方需要根據具體內容形成反饋,反饋過程便是互動過程,也是學習交流的過程。但互動式教學有一定實施難度,要求雙方均需要具備發出乃至接收信息或行動的能力。初中學生大多具備一定自我思維,符合互動式教學的要求,為此,教師應結合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以及新課改要求,在初中英語課堂融入互動式教學元素,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以此優化初中英語教學形式,實現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雙提升。
(二)應用意義
互動式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應用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占據主導地位。互動式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臺,師生需要對某學生所提出的觀點形成反饋,這種反饋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動力,更讓學生逐步明確自身在英語領域的學習優勢和不足。此外,初中學生大多已經形成自主學習習慣,互動式教學有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可在促進學生自我表達的基礎上減輕學生的英語學習壓力。
其次,有利于優化現有教學氛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教學目標以強化學生詞匯量儲備、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為主,這種教學目標下的英語學習活動形式單一,難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互動式教學更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互動表現,因此應在相對和諧、歡快的氛圍中展開互動活動。而輕松的教學氛圍更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教師及其他同學的帶領下,逐步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
最后,有利于增強師生間的了解。教師主導的課堂中,教師需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需掌握的語法和詞匯知識設計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觀意識過強,導致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進度不符情況的出現。互動式教學尊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為目的,注重增進師生間的了解。教師可根據學生提供的反饋信息完善教學活動,學生也可在更具個性化與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下形成英語思維。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課堂開展互動式教學具有明顯優勢,但是否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還取決于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為此,教師有必要了解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完善現有教學形式,為學生英語素養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為實現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目標提供助力。
二、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中互動式教學的實施路徑
(一)開展課前互動,引導學生融入
學生接受新知識時,由于以往未曾接觸,很容易因陌生感而產生學習吃力的現象。因此,教師應充分就新知識的接觸環節展開教學設計,以此引導學生盡快接觸新知識,快速“上手”并逐步學習、掌握。互動式教學主要采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多種互動方式,教師應將互動融入課前導入環節,引導學生快速融入課堂,進入學習狀態。教師還應切實把握“互動”這一概念,以學生視角來設計互動活動,增強互動作用的同時活躍教學氛圍。
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1“Welcome to China”第一課時的課前導入環節為例。這節課的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問候語,涉及多個學生尚未掌握的新詞匯。教師可創設與國際友人交流的情境,從“掌握英語便可與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友人進行互動”這一角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設計互動環節,引導學生從情境著手,掌握簡單的交流用語。如教師可向學生做出打招呼的手勢,并說“Hello! ”,以此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當他人向你說‘Hello的時候,應該怎樣回答?”,引導、啟發學生模仿,并板書“Hello”,引導學生猜測意思。隨后以“Hi”為例逐步給予提示,引導學生區分用語區別,即正式與非正式的區別。還可使用語言輔助引導學生猜測的方式,根據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教師說出“Good morning”時,可輔助語言闡述引導學生理解,如“早上見面時,我們一般說什么”,使學生了解到其與早上見面問候有關。當學生對相關內容有所了解后,教師便可正式引入主要教學內容。在學生接受本次將要學習的內容、課堂氛圍較為活躍時,師生可進一步通過教學互動開展學習,為后續教學做好鋪墊,并使學生注意力集中且學習效率。
(二)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會決定學生在學習過程的注意力情況,進而影響整體教學節奏與效率。就互動式教學而言,教學氛圍與互動效果有直接影響,因此教師還需就教學氛圍進行分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基于學情來優化教學氛圍。現階段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較多。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開展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實現有效學習,優化教學氛圍的同時適當引入師生互動+人機互動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7Topic 1“When is your birthday? ”的教學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與慶祝生日等話題相關的內容,并且引導學生把握文本信息。因此,教師可在提問環節設置抽簽轉盤游戲,以魔術導入、多媒體拔河比賽等形式展開互動。以魔術導入為例,教師可事先了解學生的生日,并通過魔術環節展現,引導學生通過“撲克牌魔術”的方式,“猜出”同學的生日日期,實現導入。
除此以外,還可以游戲類程序或是教師編寫的程序作為導入內容,在程序中呈現與課程主題相關的內容,以抽簽轉盤的方式啟動程序。學生抽選到對應內容,教師可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并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回答,使學生更快地掌握知識,提升課堂質量,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實現有效學習。
(三)形成課堂互動,鍛煉語言能力
在實施互動式教學前,教師需要根據不同教學主題、學生學情等設置教學目標、完善教學計劃。每名學生的成長環境、學習習慣不同,為確保學生能夠在互動式教學中獲取更多知識,教師需要先針對重難點內容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并鼓勵學生加入深度交流和討論中,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完成觀察、思考、實踐,并為學生提供展現學習成果的機會,使學生能夠逐步具備互動意識、交流意識以及學習意識。
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8“How is the weather in winter”的Section A部分的教學為例,教學重點在于增強學生對與天氣相關詞匯的了解,并逐步掌握詢問天氣的句型和表達方式。這節課涉及多個知識點,包括天氣、季節、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等,不同句型、詞匯的呈現方式也存在明顯差異。
為構建互動式教學氛圍,在教學初期,教師可播放與本課句型相關的音視頻,如英文版天氣預報,從人機翻譯互動、對比角度引導學生進行翻譯。學生確定翻譯內容后,教師可展現正確翻譯,通過對比實現由易到難的“翻譯闖關”互動。隨后,可基于動畫內容模擬仿真對話,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交流天氣情況,還可組織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設備了解不同地區的天氣,并創設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交流天氣的情境。在學生形成初步理解后,再為學生提供“一周天氣報告”,引導學生根據天氣變化創設相關敘述,要求敘述過程中運用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這樣可增強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增進學生對不同句式和詞匯的了解。
(四)創設實踐機會,考查知識應用
核心素養導向下,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并不局限于掌握知識,更在于對知識實現有效應用,這就要求教師于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實際角度驗證相關內容,在應用中感受所學知識。教師可創設互動環境,組織學生參與互動并實踐應用所學知識,著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其有效發展。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 “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Section B的教學中,重點內容是“be going to”結構。教師可基于此內容,提出“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the future?”的問題,聚焦學生喜歡談論的“未來發展”,引導學生展開學習,并創設“討論理想”的語言情境,引導學生以對話形式展開有關未來調查,通過實踐使學生應用和鞏固知識。
另外,教師可組織學生圍繞“Ball game”展開互動交流,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具體操作形式為:教師引導學生從“What's your favorite ball game?”的角度,闡述自己喜愛的球類運動。若學生表達流暢,還可進一步擴大角度展開探討,如“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Why?”。若學生的表達存在問題,教師可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分析,展開進一步的教學引導,保證其有效學習。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方向有所調整,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然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互動式教學能夠加強師生和生生間的交流,并在強化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學生英語思維、學習習慣的形成。為此,教師應在掌握互動式教學內涵、應用意義的情況下,采用互動式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實踐能力,以此實現學生英語素養和綜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新云.新課改下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3(4):100-102.
[2]祝志美.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名師在線,2022(36):34-36.
[3]張喜梅.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探索[J].學周刊,2023(2):106-108.
[4]王瑛.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2022(35):42-44.
[5]周云杏.微視頻在初中英語口語互動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2(49):127-129.
[6]李春紅.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11):162-165,185.
[7]邵華.初中英語課堂開展互動教學策略[J].智力,2022(32):132-135.
[8]韓曉玲.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學周刊,2022(35):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