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珊

政校企家聯手促高校畢業生就業。供圖/廖珊
一直以來,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深受社會各界關注。學生家長對學生就業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應重視學生家長對學生就業的影響。
家長要做孩子求學、求職路上的支持者。家長應該明確自己在孩子世界里的定位,家長的角色更應該是支持者,而不是決策者。在孩子選擇學校、選擇專業、確定職業方向、求職等多個階段,家長都應該充分參與,提出建設性意見,幫助孩子做出合適的決定,而不是替孩子決定。
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量體裁衣。家長應該深入了解孩子,包括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和能力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事自己有興趣的職業,更能發揮才能。一個人的性格也是選擇專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性格是否和未來職業適配,也會影響今后的工作。除了興趣和性格等因素,能力則是最客觀、現實和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家長要了解孩子喜歡什么、擅長什么、性格特點是什么、對哪些領域有天賦和熱情,才能更好地發現孩子潛在的職業傾向,幫助孩子選擇適合他們的專業。
家長要深入了解專業特點,動態掌握行業發展情況。深入了解專業特點也是至關重要的,家長應當幫助孩子了解不同專業的課程設置、職業路徑和行業特點。可以通過與專業人士交流、參觀企業或實地考察以及借助互聯網資源,讓孩子更好地了解各個專業的實際工作內容和要求。市場需求是家長需要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對專業就業情況、市場需求的調研,家長可以了解專業的發展前景。
家長要重視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一些學生注重眼前的利益,只關注用人單位的薪資待遇等,沒有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一些學生對行業的選擇較為狹窄,只關注自己有興趣的行業,而忽略其他具有發展潛能的行業。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對自身就業情況有客觀理性的判斷,樹立正確、健康的就業觀,從而形成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
政府、學校、企業應建立更多渠道、采用更多方式,與家長一起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政府部門要加強就業政策宣傳和市場需求分析。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就業創業政策的宣傳力度,常態化持續性宣傳。宣傳面應突破主要面向學生的局限,將學生家長納入宣傳范圍內。要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宣傳渠道,向群眾宣傳最新的就業政策和市場需求分析。建立答疑解惑的平臺,及時解決求職者的困惑。
學校要堅持家校共育的理念。學校可以運營有關就業政策和信息的微信公眾號,開設專家講座,講就業政策、相關知識,提升家長思想素養,引導家長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規劃確立就業方向。學校和家長還可以通過一年一次的線上或線下的交流會及時溝通交流,幫助家長充分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包括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面臨的困難等。
企業要深入挖掘崗位資源,暢通就業信息渠道。企業要深度挖掘現有就業崗位資源,結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挖掘就業崗位。企業可以結合高校的學科專業特色和社會發展需要開展專場招聘會。另外,企業要暢通就業信息渠道,擴大就業信息的宣傳面。
家長要積極參加活動,拓寬眼界。當今的社會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這使職業類型也不斷變化。家長要多參加活動,拓寬眼界,了解行業發展情況,了解職業類型的變化,提醒孩子調整就業思路,樹立動態的就業觀,適應社會的發展。家長要幫助孩子結合實際情況,客觀全面評判自身的綜合能力。家長要告訴孩子在選擇工作崗位之前科學衡量自身水平,如掌握的專業知識如何、實際工作能力如何、優勢和劣勢是什么,進入工作環境中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找準自己的位置,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踏實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