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香麗
【摘 ?要】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進入初中階段之后,學生所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越來越多,僅靠教師的講授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而開展項目式教學,是把學習任務變成一個又一個的項目,這樣既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夠在完成項目之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最大化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課堂教學
項目式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處理一個項目,通過對這個項目的了解和把握,建立起知識結構,探究得到新的知識概念。這種教學方法適用于中學生,利用這種方法實施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合作之中共同完成項目,從而實現共同進步。總而言之,這是一種培養獨立性人才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當中,項目式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項目
(一)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調動探索積極性
對于剛剛開始接觸項目式教學法的學生來講,項目的主題和內容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如果說,學生尚未形成成熟的完成項目的經驗,教師就設計了相對比較復雜的學習項目讓學生進行實踐,那么必然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接受項目式教學法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的開始,我們要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設計項目的主題,只有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的探索積極性。在初中數學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盡可能選擇難度不大的知識板塊,或者說相對來說比較貼近實際生活經驗的知識板塊,以此作為主題,設計出學習項目、目標等。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探究直線平行的條件時,用木工師傅往墻上釘木條的故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項目的開展和進行。首先,教師提出問題:木工師傅將一根木條b釘在墻壁上,如果這根木條和墻壁的邊緣垂直,那么你能否再釘上另一根木條a,使其過某一個點A與前面的這根木條平行呢?在問題的引導下,教師從兩個方面組織形式探索,一是用實物教具進行實際操作;二是用幾何畫板進行演示。進行實物演示時,教師先讓學生觀察過A點的直線有無數條,木條b與墻壁的邊緣垂直,那么木條a與墻壁邊緣也垂直時,兩條直線平行。之后用幾何畫板演示,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學生理解在什么情況下兩條木條才能夠平行。將實際問題抽象成線段圖,墻壁就成為第三條直線,墻壁和兩根木條形成了角,當兩個角都是直角時,兩根木條是平行的。接著教師又組織學生探究,如果木條b和墻壁并不垂直,那么如何探究兩條直線平行呢。有了這些經驗之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學習同位角。
(二)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周密學習計劃
在開展項目式教學之前,教師應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規律和學習水平設計出周密的學習計劃,提前對學生的情況進行預設,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項目式教學法的順利進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周密的學習計劃將會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引。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設計學習計劃。首先要設計學習階段,將不同的任務分階段劃分開來。其次,要設計出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指導。最后還應當注重階段性項目的成果,確保每一階段都能夠達到預定的效果。
普查和抽樣調查這部分知識相對來說難度較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為了讓項目式教學推行得更加順利,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如下學習計劃:1.自主閱讀課本內容,了解什么是總體,什么是個體,什么是普查,并能夠根據案例說出對應的個體和總體。2.自學抽樣調查,結合普查感受抽樣調查的必要性,并了解這兩種調查方式的差異。3.學習調查方式的選擇,這一環節里教師會給出一些不同的案例,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案例特點自主選擇調查的方式。4.結合實際案例,自己總結普查與抽樣調查的優點和缺點以及適用范圍。到此,自主學習的項目就已經完成了。接下來教師還為學生設計了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項目——為了了解某某學校學生的視力情況,你準備如何收集數據?拋出問題之后,教師展示了三種調查方案和結果,并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這三種方案的優缺點,總結出一種合適的調查方法。
二、加強項目過程的指導,與學生共努力
(一)組織學生合作完成項目
一般來說,項目式教學法的實施需要學生展開合作。那么如何合作?在哪些環節合作?合作哪些內容?這些都是需要關注的問題。教師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有非常關鍵的組織作用。教師可以從項目式教學法過程當中加強管理,充分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首先要科學分組,確保每個小組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其次要明確小組的學習任務,讓每一個小組合作都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再次,要組織學生小組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對小組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后,要關注班級里的學困生,確保人人參與。
在開展軸對稱的性質這一課堂教學時,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項目學習。課堂上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任務:將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用筆尖戳一個小孔,然后再將這張紙打開。兩個小孔的位置分別記為A1和A2,折痕這條線記為l,連接A1和A2,與直線l相交于點0。任務完成之后,小組交流有哪些發現,由此認識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以及線段垂直平分線的特征。有了這一基礎之后,教師又組織學生開始探索第二個和第三個項目,經過操作和交流直觀感受并認識:兩條線段關于直線l對稱、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對應點的連線被對稱軸垂直平分等知識點。從點到線再到面,學生在合作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揭示了軸對稱的性質,感受到了探索的樂趣。
(二)發揮教師作用指導幫助
在學生開展和完成項目的過程當中,教師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此時的教師應與學生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作為小組合作的協調者和學生學習的伙伴,對大家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和引導。具體來說,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在學生迷茫時,教師指導學生制訂小組合作的方案;在學生疑惑時,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學生獲得成果時,組織學生進行反饋,并提出優化建議;在整個項目推進的過程當中,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獲得等。總而言之,雖然說項目式教學法是一種能夠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給予適當的干預,確保課堂教學順利
進行。
以等可能條件下的概率這節課為例,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提前設計了幾個活動組成學習項目,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其中有一個活動是衣褲搭配:麗麗有三件T恤,顏色各不相同,分別是紅色、黃色和藍色。有兩條牛仔褲,分別是藍色和黑色。如果麗麗任選一件T恤和一條牛仔褲穿上,恰好都是藍色的概率是多少?對于這一活動項目,教師利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如果先取一件T恤,再選一條褲子,一共有多少種可能,能否用樹狀圖表示出來?隨后,學生進行了交流和討論,并列舉了所有衣褲搭配可能出現的情況,如紅色T恤和黑色牛仔褲、黃色T恤和藍色牛仔褲等。最終發現一共有六種可能,選到藍色T恤和藍色牛仔褲的概率是六分之一。這一活動完成之后,教師繼續追問:用哪些方法能夠找出隨機實驗中的所有等可能的結果?怎樣求一個等可能條件下某一事件發生的概率。這兩個問題能夠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全面回顧用列舉法或畫樹狀圖的方法計算隨機事件所含的可能結果數以及事件發生的概率。
三、重視項目的收尾工作,做好反饋評估
(一)對項目成果進行反饋和反思
項目的收尾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甚至會影響學生參與下一個項目的熱情和積極性。在一個項目的收尾環節中,學生已經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完成了大部分的學習任務,獲得了知識,增長的能力。這時,需要有一個總結階段,將整個項目的流程梳理清楚,將項目成果反饋出來,并對整個項目的完成過程進行反思。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派小組代表反饋結果,并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也要進行反饋和反思,根據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提出一些科學合理的建議,讓他們在下一次參與項目實踐時完成度更好。同時,也要反思整個教學流程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等等。
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問題為例,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拋出一個問題組織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找出問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并和學生一起用構建表格的方式解決實際的問題。之后又啟發學生列出二元一次方程進行求解。當學生掌握了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之后,教師又組織學生進行反饋和反思:實際問題中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復雜,怎樣才能夠清晰地呈現出這些量之間的關系?通過思考,學生就會感受到表格法的優勢。最后,教師利用練習題讓學生反饋是否掌握本節課的知識,流程如下:獨立完成解題過程;在全班展示這個學生的完成情況;小組代表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全班同學共同找出解題過程當中不規范的地方。完成這個小小的項目,既能讓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學生的反饋,又能夠讓學生更加關注解題過程當中的規范性,提高解題效率。
(二)構建評估體系實施綜合性評價
評價是促進一個人進步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認知能力的一種手段。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有關鍵的作用,不僅能夠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還能夠促進學生取長補短和查漏補缺。開展項目式教學,組織學生完整地完成某個項目,這是一個內容豐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方面可以進行評價。所以,教師可以根據項目參與過程構建合理的評估體系,對每一個項目進行精準評價。此外,還可以基于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等方式,豐富評價內容。
在帶領學生學習完全等三角形這一課之后,教師在課堂的末尾對學生完成項目的過程及結果進行綜合性的評估。評估項目有如下幾個:是否完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義、是否能夠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是否能夠獨立總結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質、是否能夠指出圖形當中的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和對應角、隨堂練習的完成程度等,評估的等級從高到低分為ABCD四級。除此之外,還有基于學生表現的評價,分為三個方式:學生自評,自己評價是否享受課堂、積極思考、認真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小組互評,互相評價在小組中所承擔的任務、參與課堂項目的積極程度、能否提出合理的意見;教師評價,主要評價學生課堂表現以及活動狀態。
總而言之,項目式教學法如果運用得當,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未來的教學實踐當中,我們仍然需要研究項目式教學法的應用,讓這一教學方法更貼近學生的學習需求,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戴麗華.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35):105-107.
[2]朱虎成,王喆,孔德宏.初中數學項目式學習的應用及反思[J].初中數學教與學,2023(6):8-10.